我很少看新书,因为现在的新书多半是炒旧饭,没有什么新思维,甚至比旧书更陈旧,旧书多少有些料,而新书只有汤,甚至只有水。当然也有例外,最近看了一本《中华帝国的衰落》,这是一本翻译过来的社会类图书,作者Frederick Wakeman是个美国人。外国人写中国,史料都是海峡两岸的,不会有新发现,但总会有些新视角,毕竟与利益无关,可以秉持中立的立场,说出一些新观点。这一点我下面会说。
这本书没有编辑前言,也没有译者后记,只有译过来的内容,是一本纯粹的译著,纯粹的译著也有好处,因为我们知道如今的许多书,都是要有前言导读的,要想办法先把读者的思想引导到一个方向,然后再去阅读。这种方法不过是想告诉大家,这本书可能有些内容是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阅读的时候要小心。其实这是低估读者的理解力了,21世纪的读者聪明绝顶,知道应该读什么,也知道一本书里的内容,哪些方面最有价值。
Frederick Wakeman认为中国是农耕社会,本质是顺从,一切围绕皇帝的意愿。帝国的衰落是认知的衰落,比如他提到清室对清军的不信任,尤其是皇朝后期,彼时清已陷入乱局,陕甘回乱,捻军,太平天国,义和团,好不容易经年绞杀,总算恢复了安定,这时候日本人又打上门了,败给英法尚可理解,对方毕竟船坚炮利,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居然还败给了日本,而个头矮小的日本,以前曾对我华夏俯首称臣!
清室为此开始推行强军政策,除了重金购买枪炮,还派人出去学习军事,可这一招不但不管用,反而带来新的恐惧,因为出去学习的人,不但学到了技术,还学到了新思想。当年的满清在各种虚假信息中挣扎,实际上己风雨飘摇,一怕外敌入侵,二怕清军谋反,三怕义和团劫掠,如此局面仅靠人数不多的八旗兵,是很难掌控的,更何况八旗兵早就失去战斗力,变成了一群吃喝嫖赌的富二代。
因此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最害怕的并不是联军,而是静观时变的各地清军,尤其是那些留洋回来的新军,因为洋人哪怕占领了北京,也总是要走的,而如果新军谋反,皇宫就成故宫了,王朝就覆灭了,江山易主是最可怕的事,满人从此不再坐享荣华富贵,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有可能要偿还。防民甚于防寇,防口甚于防川,慈禧的恐惧是有道理的,后来点燃辛亥革命火炬的,正是驻守武昌的新军,各地满城的惨状,也应验了历史的报应。
要说面对各国列强的崛起,清王朝就没人思变,那也不是事实,思变的人不但有,而且大有人在,谁不希望自己的祖国变好呢,谁不希望生活在公平公正的社会里?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青春与热血,年轻的好处在于无所羁绊,也无所畏惧,内心永远追求光明,所以有了1919年的五四,我始终认为五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灯塔。当然让获得利益的人,去削弱自己的利益谋求改革,这种渐变不可能成功,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