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22

健康   2024-10-08 14:43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22

2018年8月22日

【课前开示】

下周还是周一、周二讲《维摩诘经》,没有特殊情况应该不会变。有些人没有正知正念,心比较散乱,会忘记听课时间,所以我也一直在提醒。其实,如果对求法非常重视的话,不一定需要每天提醒。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在没有非常特殊的事情时,尽量不要缺课。

去年我们圆满了《大乘经庄严论》,用了四年时间;《妙法莲华经》用了两年多。这部《维摩诘经》,也计划在两年内讲完。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有耐心,不要听分别念的,否则可能就不想听课了。我自己也是,如果听分别念的话,我可能会不想讲课。因为讲课还是有压力的,相当于每天在讲考,对吧?讲考班的道友清楚这一点,我看他们听课时都非常认真,从来没人打瞌睡。我讲课也是有压力的,因为有这么多双眼睛在看,这么多双耳朵在听,讲好了没有人点赞,稍微有一点没讲好就有人说:“你看,讲错了!”所以,讲课很不容易。但我还是顶着压力,尽量给大家讲。不一定讲得很好,但我想,给大家提供这样一种方便,也许是有意义的。

我这么累、这么忙还在努力坚持,希望你们也要坚持。每次讲一部法,刚开始听的人都特别多;中间就有很多人退出,可能因为他们比较忙吧;到最后,也有一部分人还在坚持。

有些人是想起来的时候听一听课,想不起来就不听了,这种人应该说是比较差的。我不点名,你们自己观察自己:是不是有兴趣的时候听一下,没有兴趣就不听了?是不是今天忘了,明天在忙,后天又有各种事情,总有无数理由不听课,做一些坏事就有无数的理由要去做?这些人确实是善根比较薄弱。

大家要自己争取听法的缘分,不然就会像萨迦班智达所讲:“是因前世未求学,今见终身成愚者,因恐后世成愚昧,今生再难亦勤闻。”由于前世没有好好闻法,今生才变得这么愚笨,对法也没有信心。如果再这样下去,来世可能会变成旁生了,所以今生再难也要精勤闻法。

菩萨品第四

《维摩诘经》第四品是讲菩萨的故事。前面讲了,佛陀让弟子们向维摩诘居士探病,但他们都不敢去。这两品体现了声闻与一些大乘菩萨在甚深见解和智慧方面都无法与维摩诘居士相比。

今天的主要人物是弥勒菩萨,即佛陀的补处、贤劫第五佛。他在显现上也曾被维摩诘居士诘问,所以也不敢去看他。

鸠摩罗什时代的高僧大德们曾分析[1]:到底是维摩诘居士的境界高,还是弥勒菩萨的境界高?本经中并未明示,也许他们为了突出某位菩萨的境界,才给我们示现了这样的对话。我们作为后人,要想分析清楚也有一定的困难。

有些人认为,其他菩萨不能与维摩诘居士相比还好理解;但弥勒菩萨是最后有者,他这一世做释迦牟尼佛的眷属,之后就升到兜率天,在一生当中又来到人间成为贤劫第五佛。这样一位菩萨,还无法与维摩诘居士相比的话,是很不可思议的。

这一品讲了佛菩萨的很多境界,有些词语比较难懂,不像前一品的有些故事和境界那样能引发我们共鸣。比如破一切相的道理,大家听起来可能会感到不是那么顺。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用最深细、最尖锐的智慧进行分析。

希望大家听完课后,再参考一些注释。现在有道友在记录我的讲课内容,我讲完两三天就会发到网上,你们如果有些内容没记下来,可以参考他们的笔录。以前我们闻思的时候,对每一堂课的内容都很重视,不会听完就不管了。有些道友觉得听课是一件很痛苦、很疲倦的事情,下课了就非常高兴,“噢,终于讲完了,阿弥陀佛,好幸福啊!”不应该这样。

听课之前,大家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尤其是晚饭不要吃太多(有课的时候最好过午不食),不然会很撑,身体沉重,心也昏沉,什么都记不住,可能连传承都会断掉。少吃一点的话,身心都比较清爽。

其实我讲课也不是特别啰唆吧,课堂上很难看到有人打瞌睡。偶尔有人瞌睡的话,我就故意讲一个笑话(有时候也想不出来,我就使劲想),大家一笑,正在做梦的人就醒过来了。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于是佛陀告诉弥勒菩萨:“你去向维摩诘居士探问疾病!”

因为佛的声闻弟子都不敢去,佛就让弥勒菩萨去。

  • 弥勒菩萨

·化身

弥勒菩萨在汉传佛教中很著名。大家在很多寺院里都能看到“大肚弥勒”,也以为这就是真正的弥勒菩萨,其实这是弥勒菩萨的化现。五代时期,他在浙江化现为“布袋和尚”(“大肚弥勒”)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很多寺院就立了他的塑像。一进寺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弥勒和尚,对他恭敬顶礼也会与弥勒法门结上甚深因缘。

我不太记得汉传佛教中弥勒菩萨真正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在藏传佛教中,很多寺院的弥勒殿、弥勒佛堂中供奉的弥勒菩萨都是端坐姿势。以前法王如意宝在加拿大照过一张相,当时他老人家用的就是弥勒菩萨的坐式。在藏传佛教格鲁派当中,几乎每个寺院都有弥勒殿,这与宗喀巴大师转生到兜率天有关。在汉传佛教中,太虚大师及其弟子等很多高僧大德也转生到了兜率天。

·授记

有些注释中说,弥勒菩萨等17人曾一起皈依佛陀,那16个人在佛陀面前发了小乘心,最后获得阿罗汉果位;而弥勒菩萨发了大乘菩提心,他说:“我不取阿罗汉果,我要作佛。”于是佛陀授记他为贤劫第五佛[2]

弥勒菩萨的故事还有很多,《八大菩萨传》中也讲得比较清楚。

·法教

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无著菩萨到兜率天接了弥勒菩萨的法,即弥勒五论,包括《大乘经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宝性论》《辨中边论》和《辨法法性论》,后来在人间弘扬。

汉传佛教历史中说,无著菩萨在坐禅期间,依靠清净观来到弥勒菩萨面前,弥勒菩萨给他讲了《瑜伽师地论》,后来由玄奘法师翻译成汉文。所以,汉传佛教认为《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宣说、无著菩萨记录、玄奘法师翻译的。这方面有不同的说法[3]

不管怎样,若与弥勒菩萨的法结上善缘,就会在弥勒菩萨来人间转法轮时成为他的首座弟子。

当然,在短时间内,弥勒菩萨还不会来到人间。汉地有人弘扬《弥勒下生经》时说:“弥勒菩萨很快就来人间了。”其实并非如此。净空法师也讲过,现在距离弥勒佛出世还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个时间是很长很长的,用世间的年月很难描述,可以说是不可思议。

·“弥勒”

“弥勒”,在藏文中是“香巴”,意为慈氏,即具有慈心者。关于此名来源,有不同说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弥勒菩萨最初发愿不吃肉时,就被称为“慈氏”[4]。吉藏大师说,弥勒菩萨在做国王时,见比丘入慈心三昧有十八种利益,于是发愿生生世世对众生修慈悲心,由此得名“慈氏”[5]

人们听闻“弥勒”(或藏文“香巴”、汉文“慈氏”)的名字,或闻思与弥勒菩萨有关的经论,就会自然而然生起慈悲菩提心。所以,经常学习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的教言、窍诀是非常有必要的;当自心生起邪分别念、邪知邪见时,祈祷三根本和佛菩萨也十分管用。大家不要觉得祈祷只是古代的做法,现在是科技非常发达的21世纪,已经不需要祈祷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 关注佛教与科学

我今天也强调一下,对科学感兴趣的佛教徒,要重视“佛教与科学”这一话题。大家不要认为,出家人就不应该研究科学而完全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作为在家人,也不要放弃修行。

以前,我主编了一些探索宇宙奥秘方面的书,效果还是很好的。从今年(2018年)开始,学会和佛学院这边可以研究一下探索佛教与科学的论著,收集相关资料,写一些创新性文章,将佛教与科学做个对比。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弥勒菩萨对佛陀说:“世尊,我不敢向维摩诘居士问疾。”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

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起以前,我为兜率天的天王和眷属讲不退转地之行。

“不退转地之行”是大乘无生法忍方面的法,因为真正的不退转,是八地或一地菩萨才能得到的。“兜率天”也叫“欢喜天”,藏文是“噶定”,意为具足欢喜。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授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这时,维摩诘居士来了,他对我说:“弥勒,听说世尊对仁者授记:您在一生就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于一生成佛’,这‘一生’到底是哪一生呢?是过去的一生,未来的一生,还是现在的一生?”

当时,世尊授记弥勒菩萨一生成佛,也就是说,他是最后有者,此生会升入兜率天,再来人间就成佛了

其实,维摩诘居士问的这个问题是着眼于实相角度,即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后面还会从真如角度、众生与佛平等的角度来提问。对此,单从世俗现相角度来回答是不究竟的。因为,任何一个法都有实相和现相两个方面,并不是单一的世俗有法。

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如果你说是过去的一生成佛,过去的法早已灭尽;如果你说是未来的一生成佛,那未来的法还未到来;如果你说是现在的一生成佛,现在法是不可能安住的。就像佛陀所说:比丘,你所谓的现在,即当下这一刹那,既是生、老,也是灭。

过去的法早已灭尽,就像昨天的梦或昨天的鲜花一样,到今天连一个微尘许都不存在;未来的法就像石女的儿子一样,是不可能出生的;现在法也并非实有,维摩诘居士还引用了佛陀教言来说明“现在”不存在。

在藏文当中,“亦灭”后面还有投生和出现于他处,即:当下的一刹那,是生、是老、是死,也是转生他处与出现于他处。若从最细微的层面来分析,当下这一刹那也不可得。

总之,维摩诘居士的意思是:如果你说过去的一生得授记,那过去生不可得;如果你说未来的一生得授记,未来生也不可得;如果你说现在的一生得授记,现在生同样不可得。

我们也可以思考:自己是什么时候产生的?《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在显现上,过去、现在、未来是存在的;但在实相上,这些都不真实、不正确。三时都不可得,才是万法的真相。

以上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进行了分析。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如果是在无生当中得授记,无生就是万法实相,在实相中没有授记,也不可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又怎么能说弥勒菩萨在一生当中得授记呢?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得授记的话,要么是在一生当中得授记,要么是在无生当中得授记,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式。刚才已经分析了,在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都无法得授记,那就应该在无生当中得授记,但这更不可能了。

“无生即是正位”,无生就是空性,是一切法的真相。

“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生当中没有任何法,那就不可能在无生中得授记,也不可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怎么能说弥勒菩萨得一生授记呢?

  • 破实有

如果我们被人如此诘问,也是比较麻烦的。首先他问你:“你是不是在一生当中得授记的?”你说“是”。他又问:“那‘一生’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哪一生?”从三时上分析就会发现,不可能在一生当中得授记。“那么是从无生当中得授记的吗?”这更不可能了,因为无生是一切万法的实相,实相中怎么会有授记呢?

其实,维摩诘居士并不是破显现中的授记,而是破显现中实有的授记。因为有些人认为授记是实有的。通过分析就能发现,这种实有的授记在任何情况下都得不到。不仅实有的授记得不到,实有的佛果也得不到,这些都是如幻如梦的。就像大圆满中所说,一切法都是恍恍惚惚的、明然的、清然的,不可能具有实质。

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万法当中如果有一法成实,它就会阻碍一切法的显现;正因为万法无一成实之故,无边所知就像镜中影像或水中之月一样了了呈现。

以上讲了从生与无生中都无法得授记,下面分析从真如中能否得授记,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是从真如之生得授记呢?还是从真如之灭得授记?如果是从真如之生得授记,真如是没有生的;如果是从真如之灭得授记,真如是没有灭的。从本体上讲,一切众生都是真如,一切法也都是真如,众圣贤同样是真如,乃至弥勒菩萨也是真如。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从真如之生得授记呢,还是从真如之灭得授记?从藏文本和唐译的内容来看,这里的“如”也是指真如[6]

既然从显现中无法得授记——生与不生两个方面都得不到,那是不是从万法之真如中得授记呢?如果是,那么是从真如的生中得授记,还是从真如的灭中得授记?弥勒菩萨有点被问住了。

我们有些道友也不敢到一些比较厉害的居士面前去——“他请客的话我不去,今天身体不太好。”其实他是害怕被问很多问题。当然,有些居士是为了显示自己厉害而问的,比如他学过中观,就故意问中观的问题。

以前我们去欧洲的时候,听说有些人提前3个月就开始准备问题。他们提问的时候,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对于这种提问,不用很真诚地回答,笑一笑就可以了,或者说一些相关的话题,稍微表示一下就好。因为无论你从哪方面回答,他都准备好了驳斥方法。只是稍微笑一笑的话,他自己也会不好意思的。

“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如果是从真如的生中得授记,那么真如是没有产生的,就像虚空一样。如果是从真如的灭中得授记,那么真如无有灭。因此,万法的真如是无生无灭的。

弥勒菩萨有点儿不知所措了,因为维摩诘居士对他说:“既然真如无生无灭,你怎么会从真如中得到授记呢?你是不是搞错啦?”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

如果你弥勒菩萨得授记的话,一切众生也应该得授记。

这是从众生与佛平等的层面来分析的。

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真如是不二不异的。

所谓“不二不异”,是说众生的真如没有差别,不能说这个众生有真如,那个众生没有真如;或者说弥勒菩萨有真如,其他众生没有真如。因为真如遍于所有众生,就像虚空遍于所有世间一样。《宝性论》中也说,如来藏遍于所有众生。既然如此,若弥勒菩萨从真如层面得到了授记,那所有众生也应该得到授记了,他们都成了最后有者,在释迦牟尼佛后出世的贤劫第五佛就有很多了。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如果弥勒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生也应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菩提相。

众生即是佛,显宗当中也有这样的教证。密宗也经常讲:众生与佛无别,烦恼与菩提无别。从真如层面来讲就是这样。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应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如果弥勒菩萨得涅槃,一切众生也应该得涅槃。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诸佛了知一切众生究竟而言都是寂灭的,这就是涅槃相,不会再次寂灭。

也就是说,弥勒菩萨将获得的究竟灭度之实相,与一切众生最究竟的灭度之实相完全相同。这一点佛陀是知道的,因为佛陀通达一切万法,彻知众生的究竟实相与涅槃相无别。《法界宝藏论》中引用了很多显宗教证来说明这一问题,如《圣宝箧经》中说:“一切诸法如善逝。”万法都是涅槃的自性,因此众生绝对不可能从不涅槃、不灭度的自性而达到灭度。

这样的实相法,稍微有点难懂。但是,如果你想真正懂得万法的究竟奥义,就应该从实相上来分析,从世俗假相中是无法获得真相的。因为世俗法都是梦幻泡影般现而无自性的显现,很快就会破灭,在这个层面建立任何观点都不可靠。

所以,如果万法真实存在,就应该在实相中存在;如果弥勒菩萨获得了实有的授记,也应该在实相中获得。可见,维摩诘居士是通过得授记的问题来分析诸法实相。

有些人可能会想:“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在显现上得授记,在实相上没有得授记,因为实相中一切法都是无生无灭的。”这一点弥勒菩萨也会说,但这里主要是讲:在究竟实相上到底有没有微尘许的实有法,如果有,应该以理成立;如果没有,就可以断定名言中建立的法均为幻觉和假相。

由此,我们对一切得失都没必要特别执著。应该清楚,名声、才华等一切法,因缘具足时都可以显现,但显现也是无自性的(现而无自性);当这些显现发生变化了、损减了、破灭了,也要明白,万法的相就是这样。

老人见美丽的水泡破灭,是不会感到失望的。因为他知道,这些事物本身就不坚实。但孩童会很在乎,他辛辛苦苦地捞出一个水泡时会异常欢喜,水泡破灭时又很伤心。我看过有些孩童在沙滩上吹泡泡,泡泡破灭了他就伤心地哭,旁边的大人一直安慰。

世俗之法,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无常的。《楞严经》中记录了波斯匿王与佛陀在恒河边的一段对话。佛陀问波斯匿王:“您第一次看到恒河是什么时候?”波斯匿王回答:“3岁时,母亲带我路过这条河。”“您现在62岁了,此时看到的恒河,与第一次看到的是否一样?”“一样。”“您现在头发白了,脸上也有皱纹,与小的时候差别很大,但您看恒河的‘见’是否有童耋之别?”“没有。”[7]

这个对话启发我们:真如不变,而显现一直在变。真如实相是无减无损、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而显现并非如此。人们以为显现是常有的、相续不断的,其实这是源于相似错乱因的一种错觉。所以,不要将眼睛所见和心中所想当作真实。

其实,通过五根所得到的都是错觉。你觉得好看的东西,是由很多微尘组成,只是这些微尘组成了你喜欢的形状和颜色;你觉得好吃的东西,是由众多味尘等组成,只是这些味尘比较适合你的舌根。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所以,弥勒,不要以这样的法欺骗诸位天子了。实际上并没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没有退转者。

维摩诘居士总结说:“所以,弥勒菩萨,你不要欺骗这些兜率天的天人了,不要在这里引诱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更没有你正在传的这个不退转法,你完全是在骗人。”

这就是弥勒菩萨不敢去看维摩诘居士的原因:一开始,弥勒菩萨还在很得意地给天人们讲不退转法;后来,维摩诘居士用几个问题就把他问住了,还告诉他不要欺骗那些天子。有些注释中讲,弥勒菩萨这一世还要在兜率天住很长时间,兜率天的天子们对“一生补处”“最后有者”之相非常执著,维摩诘居士要破他们的执著相;另一方面,实相当中也确实没有真实的授记。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弥勒,应当令这些天子们舍弃分别菩提之见。原因是什么呢?菩提不能以身体获得,也不能以心获得。

维摩诘居士告诉弥勒菩萨:不要令这些天子们增加很多束缚之见,因为菩提实际上是得不到的。《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中说:“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有之与无尽是情见,犹如幻翳。”法本来是没有的,不要持无见;法本来不是没有,也不要持有见。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也讲了这个道理[8]。将万法执著为有或无都是偏见,因为一切法都如眼翳者前显现的毛发,绝不可能真实存在。

通达空性法门很重要。有些法师只喜欢讲简单的修行法,深一点的都不想讲,怕别人生邪见。实际上,即使他们生邪见,听闻之功德也不可思议。

  • 文殊菩萨讲空性

去年我翻译的《八大菩萨传》中,有《大乘文殊安住经》(汉文《大藏经》中译为《文殊尸利行经》)中的公案。文殊菩萨跟舍利弗探讨禅修法时,讲到了甚深真如之理。在场的五百声闻听到无得、无来、无生等道理时很害怕,并生起了邪见,他们说:“我们不想听了,文殊菩萨说的太奇怪了!”因为那些比丘一直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当听到一切法都无所得时就无法接受,站起来就要走。可见,文殊菩萨在讲法时也会遇到困难。

比丘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想见到文殊童子的身体,不想听到文殊童子的名字,不愿与文殊童子共处一处……”文殊菩萨说:“善哉!你们说得对。文殊童子非有,故不可得,无法被见到、听到,他所在之处也并不存在。”比丘们觉得很奇怪,又问他:“文殊童子,我们不明白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这时,文殊菩萨就给他们讲了一些比较深奥的法,四百比丘获得了不同的境界,其余一百比丘生起极大邪见,堕入了大号叫地狱。

舍利弗非常着急,他说:“文殊菩萨,我们今天干了坏事!你看,这么多比丘堕入了地狱,多可怜!你要保护众生,不要这样说法。你今天的传法是失败的,虽然有四百比丘获得了解脱,但还有一百比丘堕入了地狱!”

这时释迦牟尼佛出现了,他赞叹文殊菩萨说:“你这样做是对的,虽然一百比丘暂时堕入地狱受苦,但他们会很快转生兜率天,获得阿罗汉果;若未听闻空性法门,即使皈依、受戒,也不可能这么快获得解脱。”

这个时候舍利弗也反应过来了,他想:“原来是这样,佛陀都赞叹文殊菩萨的行为,那我也应该赞叹!”于是他说:“您为成熟有情,善说此法门,真是稀奇!”

汉文《大藏经》中有这个故事,大家方便的时候看一下。

传甚深法时,可能有人因生邪见而堕落,我也有点担心。但想到文殊菩萨的公案,就觉得还是应该讲。因为大多数人对密法和空性法是有信心的,只有少数人会破誓言、生邪见,传这些深法,也许是有意义的,后果不会那么严重,所以还是想尽量弘扬空性法门。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菩提不可能依靠具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的身体得到,也不可能依靠分别念得到。

《大乘顶王经》中说:“若分别菩提,不名求菩提,行及于菩提,无有分别相。”如果分别菩提的话,就不叫求菩提了;如果我们的行为、分别念有菩提的相、菩提的执著,也不是真正的菩提。所以从究竟实相上来讲,“菩提”“菩萨”都没有实质。

  • 信心

万法无实,并不只是宗教当中的一种说法。若用智慧观察,就会明白这一点。我经常让你们多看一些中观论典,学习空性法门。因为如此串习的话,就会逐渐对空性法门生起真正的信心,这种信心不依赖别人,也不停留在表面,不会像有些人一样——“我看到那位上师相貌很庄严,喇嘛钦,喇嘛钦……”有些人的信心有点儿令人害怕,说他有真正的信心呢,好像也不是;说他没有信心呢,他又很激动。不过,昨天大家的纪律很好,这说明人还是可以改变的。

我喜欢细水长流的信心,大家不要一下子把信心都蒸发出来。有些人刚皈依时信心特别大,但很快就变了,最后只剩一大堆邪见,这样不是很好。刚开始,你可以没有很大的信心,但这种信心最好一直持续,过十年、二十年仍然存在,这样就很好,我最喜欢这种人。

当然,人的性格不同,稍微有点儿激情也是可以的。但佛教徒的激情,还是文雅一些比较好。以后举行一些佛教仪式时,主持人也不要太活泼了。佛教仪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别解脱戒当中,很多行为都要注意,不要像演节目一样。当然,也不要特别死板,什么表情都没有也不行。

总之,菩提无法通过身与心而获得。

下面会从多方面阐述菩提,不是特别难,我在字面上解释一下。对于这些经文,藏文译本中没有用“……故”的表述,而是直接讲菩提是什么,其他有些译本也是这样。鸠摩罗什译本中,是先讲立宗,再讲原因,这样也可以。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有无戏论全部寂灭就是菩提,因为菩提当中灭一切相。

《金刚经》中也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大多数人只说前面一句,其实后面一句也很重要,意思是说:如果见到诸相为无相的话,就见到了如来的实相。

理解这个“相”是很重要的。汉传佛教中有一部经叫《宝授菩萨菩提行经》,藏文当中没有找到,不知是不是因为经名的翻译方式不同。这部经中说:“众生本无相,诸法不可得,说有菩提相,愚迷非正见。”众生本来没有相,所以诸法不可得;如果认为菩提有相,那这个人是笨蛋,他的见解并非正见。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不观是菩提,因为菩提远离了一切所缘、能缘。

我们经常说“观佛像”“修不净观”等,实际上,真正的菩提没有能观、所观。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分别心全部泯灭就是菩提,因为在菩提当中没有分别念。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

断是菩提,因为菩提舍弃了有、无、是、非等一切见。

有些人认为,“断”是断见,是“没有”。其实,这里的“断”是指断尽烦恼障、所知障,这是真正的菩提。

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

远离是菩提,因为菩提远离了所有分别、妄想、执著。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障是菩提,因为菩提障碍一切愿求。

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障”是指障碍——“我遇到了一个障碍”,“我修行又出现障碍了”。而这里讲,“障”是真正的菩提。所以,你以后遇到障碍的话,就遇到了菩提。

为什么说障是菩提呢?因为在菩提当中,一切有执著相的发愿、誓言都不存在,菩提遮障了所有愿求之相。这是从反面、离戏本空的角度来分析的。

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不趋入是菩提,因为菩提无有贪著。

不入”即不趋入、不进入、不接受,这就是菩提。为什么呢?因为菩提远离了所有贪著,在菩提当中哪有贪著和追求呢?所以,无有任何所求就是菩提。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

顺是菩提,因为菩提随顺于真如。

当然,这里的“顺”并不是指随顺于有相之法,而是随顺于实相、法性、万法真如。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

住是菩提,因为菩提住于法性。

菩提住于不可思议的远离一切相之万法实相。

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至是菩提,因为菩提达到了万法的究竟实相。

“至”即达到,这就是菩提,因为菩提达到了一切万法最究竟的实相,也就是“到彼岸”。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不二是菩提,因为菩提远离了意与法。

为什么说“不二”是菩提呢?因为菩提远离了二法,“二法”指意识和外境方面的法,即能取和所取。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等同”是菩提,因为菩提等同虚空。

菩提与虚空完全等同,虚空没有任何阻碍和相状,菩提亦然。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

无为法是菩提,因为菩提没有生、住、灭。

有为法有生住灭之法相,而无为法没有。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了知的智慧是菩提,因为获得菩提能了知众生的心和行为。

所以,菩提并非单空。在声闻乘当中,并没有明确讲了了分明的自性光明。《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空性中没有所住,但从空性中可以产生具有妙力的光明的心。因此说“知是菩提”,说明菩提不同于无情法,也不同于其他的法。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不交会是菩提,因为内六处与外六处不交会是菩提相。

会”即交会、融会,不交会、不融会就是菩提。为什么呢?“诸入不会故。”“入”指十二处,包括六根(内六处)、六境(外六处),这些都是空性的,无法交会、接触。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不融合、不纠缠是菩提,因为菩提远离了所有烦恼和细微习气。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

没有任何处所就是菩提,因为菩提没有形色。

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假名是菩提,因为菩提的名字是空性的。

《六祖坛经》中也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大师作这个偈颂时,还没有完全通达本性,后经五祖指点,才真正通达了心的本性。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如幻化之法是菩提,因为菩提没有取舍。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

无有戏论是菩提,因为菩提的自性恒常寂静,戏论不会产生。

这里的“乱”不是指散乱、混乱,而是指不符合实相的戏论。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善妙的寂灭是菩提,因为菩提自性清净。

善寂”指善妙的寂灭,即超越声闻阿罗汉的寂灭,这就是菩提,因为菩提自性清净的缘故。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无取是菩提,因为菩提远离了一切攀缘,没有任何相状。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没有异体法是菩提,因为诸法在本体上完全等同。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

无可比喻是菩提,因为没有一法可以比喻菩提。

无有任何法可以比喻,这就是菩提。因为菩提不像实有的法那样,可以用他法来比喻,菩提没有任何参照物。虽然经中会用虚空来比喻菩提,但这种比喻也是片面的。真正的实相无法以譬喻说明,只能以自观自心来证得。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微妙是菩提,因为诸法实相难以了知。

“微妙”表示细微,藏文当中也说“细微”。最细微的是菩提,因为诸法实相很难证知、通达。经中也说,佛陀所证悟的境界是“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它非常微妙,无法以粗大的分别念和散乱心而通达,只有非常细微的智慧才能通达。

在这句经文之后,其他译本中还有不同内容:

唐译中说:菩提像虚空一样,遍于一切[9]

藏文本中说:菩提如虚空般遍于一切;身体如草、如木、如枪、如刀、如阳焰,心无色、无有表示、无有依靠等,即身与心都不可得。只有藏文本中有这段话,英文、日文译本中都没有。

吴支谦译本中的内容比较少,没有这些内容[10]

总之,这部分经文在不同译本中稍有差别。我之前讲过,藏文本译自梵文本,唐译跟梵文本的内容也基本相同,但藏文本可能译自不同的梵文本。

对于这些差别,大家不要觉得有些译本正确、有些译本不正确。因为佛陀所讲之法,由不同阿罗汉凭不忘陀罗尼而记录,存在一些差别是正常的。就像一位上师所讲的课,由三四个乃至十几个得力的弟子做记录,再由不同的人翻译出来,内容会有一些差别。《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等经典,在印度都有很多梵文本,我们不能说“这个版本是正确的,因为这里多一些内容;那个版本是错误的……”

当年,寂天菩萨诵《入菩萨行论》时,在场得不忘陀罗尼的人都记了下来,有人记了一千颂,有人记了一千多颂,有人记了不到一千颂,最后寂天菩萨说以某个版本为准,但他并没有说其他版本都不合理。

所以,我们对照一些版本、译本时,如果发现差异,也没有必要改动,将不同版本作为参考就可以。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世尊,维摩诘居士说这些法时,有两百天子获得了无生法忍。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因为我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不敢向维摩诘居士问疾。

弥勒菩萨也不敢去看望维摩诘居士,因为在得授记的问题上,弥勒菩萨的说法让维摩诘居士不太满意,这让弥勒菩萨记忆犹新。可见,不仅佛陀的五百声闻弟子无法回答维摩诘居士的诘问,连菩萨乘中一些了不起的大德也是如此。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