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欣驰 李景涛 李子俊 武平乐 董军韬
2024年智能驾驶在技术发展和商业层面迎来了诸多里程碑事件,我们认为自动驾驶行业未来的发展逻辑较过往出现了重大变化,我们希望通过本篇报告详细阐述我们看到的当前行业底层逻辑,同时做出格局的研判。
▍技术层面:大模型赋能汽车,端到端令智能驾驶迎来质变时刻。今年自动驾驶行业在技术端和商业端的几个里程碑事件,令行业逻辑发生底层变化,行业发展已驶入深水区,行业逻辑逐步趋近于AI行业。
特斯拉FSD v12.3首次采用端到端模型,代码行数从30万降低到3千行,自今年4月推送后,其实际效果具备更高的性能上限、更拟人化的驾驶风格和更快的模型收敛速度,我们认为高阶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渐近。从底层逻辑看,端到端模型对算力和数据量的超高需求,导致智能驾驶的行业逻辑逐步趋近于AI行业,同时大幅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
▍商业层面:技术进步使自动驾驶从“跑马圈地”的烧钱阶段,逐步产生商业价值,商业闭环初现曙光。
自动驾驶是目前AI的最佳变现场景之一,自动驾驶已经成为AI最核心的角力场。
L2+/L3:特斯拉北美FSD的投放、以及华为/小鹏等智驾版车型的热销,在需求端已经证明消费者对自动驾驶付费意愿已经明显提升;同时硬件端随着智驾SoC、激光雷达等产品的成熟,BOM成本正在逐步下降。
L4:部委正有序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跑通商业模型初现曙光;L4和渐进式两条发展路径正在会师。
▍格局研判:虽然许多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在2024年虽面临融资的寒冬,但当下也是巨头企业下场进行并购重组的好机会。
芯片企业在向软件延伸,而车企也在从算法逐步向芯片端探索,上下游企业正在会师,全栈自研的优势正在凸显。2025年将是中国自研智驾芯片扎堆量产的元年,也将是行业生态快速演变的一年。
随着中国自动驾驶优势的凸显,出海机会也在不断浮现,类似大众投资小鹏汽车的案例可能还会再度上演。
谁将胜出?自动驾驶落地价值量大,高阶智驾为OEM带来价值量提升和利润率提升;当前应重点布局领先的全栈自研企业(特斯拉、华为、蔚小理等)模型迭代快,大模型壁垒较以往更高,其研发方向将是当前产业变革的核心推动力。
▍投资建议:
OEMs:落地价值量大,对标特斯拉FSD和自主品牌的配置价差,高阶智驾带来价值提升和利润率提升;全栈自研的主机厂模型迭代快,大模型壁垒较以往更高。
域控制器&芯片:算力是智能驾驶的核心基础,与头部芯片商紧密合作、产品配套领先的tier-1产业链卡位效应强。
智能底盘。
特斯拉产业链。
▍风险因素:
技术与产品迭代风险;产品推广速度低于预期;汽车行业销量下滑风险;智能汽车扶持政策的力度低于预期;出现智能驾驶的恶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