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出血包括壳核出血和丘脑出血,以及尾状核头出血。壳核出血较常见。基底节区出血常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又称内囊区出血。壳核位于内囊外侧,又称为内囊外侧型出血;丘脑位于内囊内侧,又称为内囊内侧型出血。
一、壳核出血
是豆纹动脉外侧支破裂所致。因豆纹动脉细小,管壁肌层常有缺陷,在颈内动脉直接延续的大脑中动脉近端呈直角分出,受管腔内高压血流的冲击,易发生动脉硬化与粟粒状动脉瘤,成为脑出血的好发部位,豆纹动脉外侧支被称为出血动脉。根据豆纹动脉破裂后血肿发展方向不同,可分为壳核外侧型出血和壳核内侧型出血。
血肿主要波及外囊、屏状核、脑岛白质、壳核外侧部,又称为外囊出血。
临床表现:
①多在活动中急性起病,头痛,可伴呕吐,血肿穿破大脑外侧裂者头痛较明显;
②可出现轻度颈强,由于不直接影响内囊,可无明显偏瘫或有轻偏瘫;
③无意识障碍或障碍很轻,预后较好。
(2)壳核内侧型出血:
血肿主要向后上方扩展破坏壳核、苍白球、累及内囊后肢,甚至波及丘脑,并可穿破侧脑室体进入脑室,CT 可显示脑室铸型。
临床表现:
①活动中急性起病,症状达到顶点的时间:数分钟至30分钟占70%,半小时至1小时占20%,少数需半日到1日;
②头眼向病灶侧同向偏斜。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上肢常稍重于下肢, 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如瘫痪较轻可反射亢进和可见病理征;
③内囊后肢感觉传导束受累,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④视放射受累出现对侧同向性偏盲,构成内囊损害的三偏症状;
⑤主侧半球病变可伴皮质下失语;
⑥少数巨大血肿影响丘脑或破入脑室,患者可陷入昏迷,出现中线症状,如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呼吸循环紊乱、脑内脏综合征、尿崩症、高血糖或低血糖等。
二、丘脑出血
丘脑穿通动脉或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引起,95%的急性发病患者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
(1)通常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甚至偏盲的内囊三偏征。上、下肢瘫痪程度均等或基本均等,深、浅感觉障碍是与壳核出血的不同。有的患者可仅有头痛、呕吐。
(2)眼球上视不能或凝视鼻尖是特征性眼征。
(3)意识障碍较壳核出血多见且严重。出血波及丘脑下部或破入第三脑室出现意识障碍加深、瞳孔缩小、去皮质强直等中线症状。
(4)丘脑出血可破入侧脑室引起侧脑室体铸型,或血液经室间孔由三脑室反流入侧脑室导致双侧脑室三角部积血,有时引起阻塞性脑积水,一侧或双侧脑室扩张。若三脑室积血扩张导致导水管上端扩张而影响中脑可引起瞳孔散大、不等,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核性动眼神经麻痹,甚至可引起去大脑强直、中枢性深大呼吸( 中枢神经源性过度呼吸)等。
(5)丘脑出血若局限于丘脑内症状较轻。如发生于丘脑腹外侧核外侧,患者肌力、肌张力虽正常却不能起立行走,这种丘脑性运动不能可能与苍白球及纹状体联系纤维受损有关。丘脑中间腹侧核出血可产生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如运动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出血累及丘脑底核或其附近、丘脑腹后内侧核或纹状体可呈偏身舞蹈-偏身投掷样运动;丘脑病变可出现“丘脑手”。
(6)优势侧丘脑出血可产生语言障碍,如语言低沉、缓慢,无自发语言,听觉及阅读理解能力障碍和语言流畅性差,亦可为错语、重复言语,部分患者出现混合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或新语等。
(7)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情感淡漠、无欲、欣快,以及视听幻觉,定向、计算和记忆障碍,情绪低落,对侧偏身忽略。丘脑局限性出血预后较好,血肿扩展至内囊预后不定,血肿向脑室穿破、侵犯丘脑下部和影响中脑者预后不良。
三、尾状核头出血
较少见,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发病,以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可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可有轻度颈强或Kernig征。
(2)临床表现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颇相似,仅有脑膜刺激征而无明显瘫痪。尾状核头出血量常不大,且多经侧脑室前角破入侧脑室, CT可显示侧脑室铸型,但脑池无积血,易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区别。
(3)侧脑室积血伴扩张可出现轻偏瘫、意识障碍,尤其全脑室积血可有明显意识障碍,应及时做脑室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