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2024年41号|殊途同归: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发展脉络与优化导向

文摘   2024-11-15 19:10   北京  

为响应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公众号将围绕其重点举措设置五个专题方向:①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有效供给;②打造高质量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③加快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④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⑤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

本月讨论的专题方向为打造高质量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分享文章的子主题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与农村人口的空心化使得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更盛、基础更薄、挑战更大。长期以来,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成为政府与社会所共同关切注的重要议题,这不仅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幸福生活,也事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2024年,民政部等24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健全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强化农村养老服务支撑保障、加强组织领导6个方面提出20点工作要求,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本月推介的四篇文章将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介绍和分享。

本月推介的第一篇文章是由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刘妮娜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房罗鑫发表在《社会建设》上的《殊途同归: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发展脉络与优化导向》

  摘要



老年协会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功能的基础性、综合性的现代互助组织,是开展农村互助养老的重要组织抓手。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共同的发展历程包括老年人组织的非正式互助—规范建设老年协会和互助志愿队伍—运营互助幸福院、托老所等硬件设施。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按照主导制度逻辑可以划分为互助逻辑主导型、行政逻辑主导型、市场逻辑主导型、专业逻辑主导型。不同地区老年协会通过双向吸纳、协商、竞争等方式与多元制度逻辑进行互动,互动结果包括强化、退守、弱化等。总体而言,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想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依赖和强化互助逻辑,这是互助养老的本质特征,也是未来建立党领导下的均衡社会养老体系和老龄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

一、引言

老年协会以现代互助组织的形式将老年人组织起来,是开展农村互助养老的重要组织抓手,在我国的发展由来已久。自2000年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后,《关于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明确提出了城乡社区基层老年协会是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老年群众组织,是基层老龄工作的重要组织载体,开启了政府主导推动老年协会建设的进程。

2008年,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前屯村探索建立农村互助幸福院;2012年,民政部开始在全国推广肥乡农村互助幸福院模式;2017年,《“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同时,民政部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农村互助养老也逐步由偏重硬件设施建设向互助服务供给转型。与农村互助养老的实践发展相互关照,学界亦逐步形成共识:农村互助养老发展需要建设规范化的组织平台,老年协会是其中重要的组织形式。

那么,老年协会究竟可以在农村互助养老中发挥什么作用?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发展脉络和优化导向有何规律可循?本文尝试引入制度逻辑理论视角,立足具有代表性的福建晋江、广西宜州、浙江安吉、吉林松原等四地的农村老年协会调研案例,提取农村老年协会开展互助养老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得以顺利开展的多元制度逻辑互动关系,并据此提出进一步的优化路径。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一)文献回顾

各地老年协会的发展引起学界诸多关注,目前研究主要呈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关注老年协会的历史渊源。有学者提出,老年协会是传统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亲缘关系作为社会基本结构依然顽强存在,宗族文化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宗族势力积极进行自我修复,并转型为老年协会。

二是剖析老年协会的现状与作用。不少研究认为,一些地区的老年协会掌握着较大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可以进入纠纷解决、公共物品供给分配等领域,也可以为老人提供物质、精神、权益维护等支持;或者在传承农村文化、教化年轻人、调解农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帮助农村孝道支持体系的重建,改善老年人养老困境和弱势地位。

三是研究老年协会的可持续运行机制。从存在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对老年协会的吸纳性和选择性管理、基层社会治理对于自组织的内生需求给予老年协会以生长空间;从可持续角度来看,村庄结构、赋权模式以及老年协会对外部资源的吸纳转化能力等是影响老年协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在面对不利环境时,老年协会也会通过采取迎合村庄需要、吸纳社会支持等韧性生存策略走出逆境。

综合来看,既有研究尚未明确将老年协会作为一类特殊社会组织——现代互助组织——来探讨其与党委、政府、村庄、企业、专业社会组织的特殊关系及互动模式。面对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迫切需要,也少有学者立足老年协会互助养老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

(二)理论框架

老年协会既属于社会组织,又是一类内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综合性功能并与其他功能性组织进行互动的特殊社会组织——现代互助组织。基于老年协会的组织特性,本文选择超越国家—社会二元关系的制度逻辑理论视角对老年协会互助养老展开分析,其主要特征有三点。

一是强调制度逻辑的多元性,即塑造稳定微观行动的宏观制度结构往往不是由单一制度逻辑组成的,而是多重制度逻辑构成的制度体系。不同制度逻辑在社会层面的文化、信仰和规则等方面存在结构化的差别。

二是强调制度逻辑的动态性,互助组织不仅在外常常面临政治、行政、社会、市场等内在要求相互矛盾,甚至相互排斥、冲突的多元化制度环境,其内部也会面临多重逻辑的冲突抉择,互助组织需要通过在结构与行为上做出选择、改变,而在不同程度应对或满足内外部的制度性需求。

三是强调行动者的自主理性选择,并建立宏观层面的社会层次同构与中观层次的组织场域同构、微观层面的自主理性选择之间的联系。制度逻辑作为某一领域稳定存在的制度安排和相应的行动机制,诱发和塑造了互助组织在这一领域相应的行为主体认知和行动方式。聚焦于老年协会互助养老之上,老年协会是内部包含多重逻辑的互助组织,在与党的领导的政治逻辑、政府行政逻辑、村庄互助逻辑、企业市场逻辑、专业社会组织专业逻辑的理性选择互动中开展互助养老活动,该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多元制度逻辑理论框架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案例选择

基于近年的实地调研,本研究根据东、中、西部以及南、北方差异,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广西宜州市、浙江安吉县、吉林松原市、福建晋江市等四个地区的村级老年协会进行具体分析,这四个地区均已建立了农村老年协会组织体系和互助养老服务体系。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个案访谈法和小组座谈法获取一手资料,并在后续分析中对模糊、遗漏的问题进行追踪回访。邀请四地政府部门、专业社会组织、村庄代表参与论坛研讨等获取一手资料,所得资料真实可靠。

四、多元取向:农村老年协会

互助养老的发展脉络

(一)发展历程的共性因素

1.自发:老年人组织的非正式互助

在政府推动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之前,广西、浙江、福建三个调研地的自发性老年人组织已经存在,其中成立最早的组织成立于20世纪80—90年代。在这一时期,老年人参与老年协会更多是基于朴素的互信互助情感一方面,老年协会是一个小型的熟人圈子,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共享一套习惯和规范,在问题解决、互通有无等方面更容易达成一致;另一方面,老年协会中的话事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威信,可以以组织的形式对老年人形成保护,同时帮助村庄维持秩序、调解矛盾等。

2.规范:老年协会和互助志愿队伍的规范建设

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的形式主要包括:对已有的原生老年协会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新的老年协会体系两个方面。从效果上来看,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效:一是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使得老年协会获得了法定权威,其组织动员和活动开展取得了合法性;二是老年协会会员登记造册明确了老年协会的组织边界,加强了协会会员的身份识别和共同体意识;三是老年协会明确的权责划分提高了老年协会的工作效率;四是一些地区购买老年协会正式互助志愿服务逐步理顺了互助志愿服务机制。

3.拓展:运营互助幸福院、托老所等硬件设施

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全国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近十年来,很多乡镇设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在调研中,村老年协会承担了社区养老设施的运营工作,并在上述居家救助性互助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拓展了社区普惠性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老年餐桌、短期或长期托养等服务。

(二)主导制度逻辑比较

根据组织主体、资金来源、服务供给三个方面,可以将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主导制度逻辑划分为互助逻辑主导型、行政逻辑主导型、市场逻辑主导型、专业逻辑主导型四种。对应四地案例,广西宜州主要受互助逻辑主导,其次是行政逻辑。而吉林松原在一开始即由政府推动建立老年协会,政府在托老所的建设运营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故主要受行政逻辑主导。福建晋江老年协会成立时间较久且经济实力强,体现为互助逻辑基础上的市场逻辑主导。浙江安吉虽然老年协会成立时间久,但伴随行政逻辑的介入,专业逻辑与市场逻辑在行政主导下拓展了运营空间,目前主要受专业逻辑主导。

1.互助逻辑主导型

互助逻辑主导型的含义可以概括为老年协会主要基于农村互助、孝老、宗族等文化传统,由老年人自发组织,开展老年人经济、生活、文化等互助活动。如宜州围村老年协会于1988年成立之后一直开展活动,主要依靠村民的资金共兑、物资共享等。

2.行政逻辑主导型

行政逻辑主导型主要由政府主导推动成立农村老年协会,并给予规范化指导、管理和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村级互助合作逐步生成互助养老实践。首先,政府主导成立老年协会并对其进行规范化建设;其次,政府主导建立互助志愿服务队;最后,政府主导托老所的统一建设。

3.市场逻辑主导型

市场逻辑主导型主要指企业与农村老年协会合作经营或采取合作社经营方式,保证组织可持续发展。其一般适用于基层互助和企业经商氛围均较为浓厚的地区,福建晋江就属于这一类型,当地私营经济发达且宗族力量保留得相对完整,老年互助活动开展得较早,人们通常选举宗族中有威望的老人担任老年协会会长。

4.专业逻辑主导型

专业逻辑主导型主要指农村老年协会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为社会组织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或与专业社会组织分工合作开展互助养老,资金来源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

五、强化互助:农村老年协会

互助养老的优化导向

从理性选择角度来看,农村老年协会的组织目标在于满足老年人各类需求和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在与政府、村庄、企业、专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村互助养老的过程中,采取竞争、协商、双向吸纳等策略与多种逻辑互动,以此达到组织目标。

(一)面向多重逻辑互动的理性选择

1.面向行政逻辑:以吸纳、协商为主

老年协会在与行政逻辑互动的过程中也在形塑着其与行政逻辑的关系。根据四地的案例可以发现,老年协会在接受政府规范化管理之后,要么吸纳行政逻辑,要么被行政逻辑吸纳。吸纳行政逻辑体现为利用政府拨款以及合法性认同增强自身对老年人的组织能力及协调各方资源能力,可以更好地开展互助养老活动;被行政逻辑吸纳则是组织独立性相对缺失的表现,尤其是自身能力不足的老年协会开始变相套取政府补贴。一些发展比较好的老年协会在保持其独立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与政府形成协同共进的协商关系,老年协会可以整合组织内外部资源,推动本村互助养老多元化、专业化、经营化。

2.面向市场逻辑:吸纳、协商、竞争

面向市场逻辑,老年协会主要有三种互动策略:一是吸纳市场逻辑,由老年协会自主经营,与企业形成竞争;二是与市场逻辑进行协商,老年协会(老年人共同体)与企业进行协商合作既对老年人形成保护,避免其权益受到市场侵害,争取物美价廉的商品服务,还帮助企业有序对接客户资源;三是被市场逻辑吸纳,主要指一些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年协会,他们变相成为企业经营老年人群体的社群队伍,在老年协会自身制衡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规制企业以对老年人形成保护就成为关键问题。本文涉及案例主要体现为吸纳、协商、竞争三类,互助逻辑主导型的老年协会吸纳市场逻辑能力不足,仍属于组织化人情交换的互助。

3.面向专业逻辑:吸纳、协商、竞争

老年协会与专业逻辑之间的互动也体现为吸纳、协商和竞争三个方面。专业社会组织具备专业技能,可以帮助老年协会规范化发展、开展社会服务,尤其是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可以在基层组织应用推广。而老年协会有在地的会员群体,存在内生的群体团结,可以通过专业化发展成为专业社会组织。如果非在地的专业社会组织不依托在地的互助组织到农村开展服务,成本高且效果差。另外,二者的资金有很大部分都来自于政府,面对政府资源存在竞争关系。

4.理性选择:强化、退守、弱化

老年协会及其所在村庄在面向多重逻辑时的理性选择包括强化、退守以及弱化三类。互助逻辑主导型一般存在强内生性的互助逻辑,在与其他逻辑的互动中,老年协会在有政府资金支持时得到强化,没有资金支持时亦通过老年人自发互助得到保留。行政逻辑主导型赋予老年协会以互助养老模式的合法性,强化了老年协会的互助逻辑。市场逻辑主导型通过经济上的自我造血推动了农村老年协会的可持续发展,老年协会变成类合作社,同样增强了互助逻辑。专业逻辑主导型的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在专业社会组织的推动下,政府对老年协会的规范、支持减少,老年协会由于缺乏管理和资源支持,大多处于退守或弱化局面。

(二)互动的理想结果:对互助逻辑的强化

根据四地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老年协会互助养老是涉及管理、服务、保障、运营等组织行动和组织互动的系统治理过程,其中包括:建立老年协会这一互助组织、以老年人为主的村民参与服务保障供给和服务保障获得、获得党政支持或自发进行互助合作与市场拓展等。在互动中产生互助逻辑强化、退守、弱化的结果。

总的来说,老年协会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立足互助逻辑基础,通过吸纳、协商、竞争等方式,在互助逻辑与行政逻辑、市场逻辑与专业逻辑之间形成内外的均衡。其中,行政逻辑强化老年协会的地位和能力,将农村老年人基于互助逻辑开展的非正式互助养老组织化为系统性的互助养老体系;市场逻辑则注入市场动力、提供多元化服务,增强老年协会自我造血能力,弥补农村老年协会的资金短板和多元服务供给劣势;专业逻辑的专业赋能和转化可以帮助农村老年协会提高其组织、资源动员、专业服务等能力。

六、结论与讨论

老年协会是对互助养老的“互助逻辑”的有力维护,也是农村互助养老的重要组织载体,需要置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综合服务组织体系、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框架中进行发展。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内容不限于资金共兑、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生活照料等,其可以调解家庭矛盾、参与乡村服务、提供医疗照护、开展临终关怀,可以向农村老年人合作社的方向发展。

比较来看,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会经历老年人组织的非正式互助(自发)—规范建设老年协会和互助志愿队伍(规范)—运营互助幸福院、托老所等硬件设施(拓展)三个阶段,但是不同地区和村庄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老年协会能力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和强化基础性的互助逻辑。

所以,一方面,政府应根据当地情况选择老年协会的发展方向,再根据不同村情进行具体策略选择,给予老年协会以政策、资金等支持,依赖其发展互助养老而非将其管控起来;另一方面,需要明确老年协会作为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互助组织定位,通过党的领导、政府引导、村庄支持来激活内生动力。同时,重视老年协会的互助逻辑、市场逻辑、专业逻辑、行政逻辑的培育,助力老年协会与政府、专业社会组织、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防止农村老年协会被异化为纯营利性企业或政府的办事组织。最后,面向未来,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经验同样可以因地制宜地应用于城市。要真正建立均衡互助养老体系需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逐步探索在党群组织中设置政治性老年人组织,负责基层老年人的养老、健康、保障、就业、参与等组织工作,形成党领导的政府、社会、市场的有序合作;同时,推动建设党领导的互助合作—互助养老经济体系,依托其为老年人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保障,推动中国特色老年协会互助养老模式的突破发展。

作者简介

刘妮娜,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房罗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献来源

刘妮娜,房罗鑫.殊途同归:农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发展脉络与优化导向[J].社会建设,2023,10(02):26-36.

声明

对原文献有删节,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年学教学与研究公众号立场。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修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撰稿王曼茹

排版何知远 王曼茹

审校|罗叶圣 马琦峰 杨茜茜 赵若彤

往期推荐



【好文推荐】2024年40号|延迟退休年龄、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好文推荐】2024年39号|性别差异、养老金福利与退休决策

【好文推荐】2024年38号|弹性退休制度下谁更愿意延迟退休?——基于Option Value模型的微观模拟

【好文推荐】2024年37号 | 普惠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创新  ——以北京市养老服务联合体为例

老年学教学与研究
专注老年学教学与研究,依托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同时联合国内外老年学及相关领域的学科力量,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展开探讨和交流。本公众号是老年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