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写对关注者有用的内容,这一篇我觉得可能对你有用。
老板发财,我是大鱼。
前几天,大鱼电商圈2025年会员粉丝年会,有个会员跟我说:
“大鱼你太厉害了,2023年年初刚认识你,你开始发力做媒体,一年半已经成为这个赛道顶流“。
今天我来聊聊我的IP成长史,应该对你有用。
01
山东小镇做题家, 05年高考进同济大学,不过读的专业很小众:哲学,小众到现在提起来,别人仍旧觉得很新奇;09 年毕业,进了复旦大学出版社工作,搞出版编书买书,11 年辞职创业,然后这十几年下来,折腾的项目超级多。赶上了疯狂的创业浪潮,融了好几次风险投资,烧光了1个多亿,高峰期也搞过 2000多家门店。后来焦头烂额,大家可以去百度啥的搜一下,反正就是失败了。16年开始,在微信生态做了各种业务,各种流量打粉、品牌陪跑培训、自己卖货,CPS 社群,有些还挣了不少钱。23 年启动“微信卖货,找大鱼”这个 IP,一直到现在。我的受众,基本都是在微信生态做生意的人,或者想要进来的人。有一部分是大厂的朋友,抖音、腾讯、小红书、有赞、微盟、鲸灵…经常有朋友私信我,大鱼老师我们领导又在工作群里发你的文章了,让我们学习。
另外一部分是私域的店主团长,这一部分比例应该最大,我的内容,对他们的生意有最直接的关系。你要有多种信息源,获得行业内第一手的信息差,你才具备“媒体”属性,你的内容才有价值。你要对这个行业的认知足够深,逻辑上你要覆盖你粉丝的认知。这一点就极难,因为商业IP往往不在第一线,所以获得真实的业务认知的能力很难。而且我要覆盖的是“微信电商”这个词,那就要对主流的各类项目都要深度研究:视频号、短视频、直播间、企微 SCRM、微信小店、各类分销平台的玩法。实际上,我大量的工作就是跟这些项目的创始人/负责人开会、沟通。光说不练也不行,我们团队也接了很多视频号代运营、投流陪跑,还有手里也有几个大厂的私域代运营。
也参与了一些分销平台的业务,包含腾讯广告的合作、腾讯零售的合作。然后我把这些认知整理出来,给会员做咨询,做服务,然后有一部分写出来发公众号或者短视频。
专家IP不好当,我去八马茶业、白大师、腾讯的对口部门去做培训分享,就是你的认知要覆盖碾压,这些年销售上百亿的实战派老板负责人。一个是长久坚持的做同样一个业务,自然就有很多的信任;
比如发展会员从来不逼单,加了我微信的,我不会主动发任何信息,反而因为信息过多,很多都是回复不过来。有需求就加会员,我们尽量做好份内的服务,有些大卖私信感谢,有些产品不行也卖不好,这些见多了就不敢瞎承诺。前几天跟微盟做了一个私域年会,他们的工作人员惊呆了,我们会员的筹备非常的细,以至于 100% 的预约到场率。年底了大家都忙,下着雨超级冷,跑那么远,仍旧100%来了。集脉电商展的徐总是好朋友,他听他的展商说,加了那么多会员,大鱼的会员是最实在的,也是一个上来就能给她卖货的社群。其实我们服务不多,一切都指向微信生态卖货能力的建设:一个是链接渠道:有课程、有 1V1 的指导,然后有产品的路演,有各类渠道老板采购群的推荐。一个是能力提升:各种资料与信息差的分享,各种线下活动,展会、大公司游学,一年十几次下来大家都会有进步。
做好一个有价值的商业IP:信息差、认知差、信任差、服务差。不管是是什么类型的 IP,品牌老板、卖货团长、达人、还是做供应链,尽管行业内容不同,但你都需要做好以上这 4 个模块。做好一个好的 IP 有些工作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我列个清单,供你参考:这是第一重要的事,你要长期输出垂直类的内容,也就是对你的粉丝有用的信息。内容输出设计,如何承接粉丝,如何转化变现,如何做好服务,全部都要设计好。其实这一点我做很不好,除了会员,我已经完全没有时间跟别人线下见面了。很多行业峰会我都推掉了。不管是你的内容,还是你的客户服务,C 端的还是 B 端的,都要有一套标准模板。要尽量按照这个 SOP 去做事,不然你会累死,个性化的需求一定在这个标准上偶尔产生的。非标的需求,没有诚意的合作,我是直接不回复的,因为加的人太多,即便回复这段文字我都会耗费太多精力,而且是无用功。在我视频号评论区直接人身攻击、加了微信发一堆牢骚说你的观点不对的,直接拉黑。前一阵子跟创业多年的朋友吃饭,说道:“创业者的能力与认知,是靠什么建立起来的?”不管是赚钱还是赔钱,你的认知与胆识,都是用钱砸出来的,钱越多认知能力越强。关于新私域的玩法,以及大鱼电商圈18号年会,嘉宾分享干货 PPT,特别是腾讯官方分享的 2025 年行业分析干货,非常值得学习。
需要的可以加下方微信(dayu4044),私信我获取。
![]()
--------- end ---------
![]()
关注视频号,更容易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