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终生童话爱好者”是什么体验?出版过19部诗集和15部童话、散文集的作家蓝蓝在这件事上很有发言权。
她从小在乡野中自由奔跑,听着民间故事长大;有了女儿以后,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编了一本童话选集,出版一年后绝版,一书难求,后终于在7年后再版,这就是《和孩子一起读童话》。(《和孩子一起读童话》入选《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最近,蓝蓝接受“一树Kids”独家专访,谈到了童话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对于成年人的治愈,也第一次谈到了她怎么看待童话在现代的教育意义,对于童话未来的期望。
蓝蓝始终是个相信童话力量的人,即使流落荒岛,也觉得说不定会发生“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蓝蓝的《童话里的世界》于2016年出版后很快绝版,一书难求,终于在2023年重新推出了增订版《和孩子一起读童话》。
这7年,足够见证全球化的衰退,短视频的兴起,AI成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奏,也足够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为什么一本童话集,仍然被很多大读者和小读者们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在蓝蓝自己看来,好的童话,从5岁读到99岁,依然“能从中发现以前不曾发现的东西”。
她举了个自己的例子:最近坐高铁,孩子们的嬉笑和打闹让她想到了《皇帝的新装》中的诚实小孩,但思考的方向却发生了变化。
“年轻时,我只看到了诚实的孩子和愚蠢的皇帝;现在我开始思考:那两个裁缝是怎么利用‘预设’去说服皇帝和大臣的?这也许就是艺术的形式、艺术家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创新。”
有的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一眼可以望到头;而好的童话则像多重宇宙,一层又一层,无穷无尽的,可以永远读下去。
所以蓝蓝会为《和孩子一起读童话》所选的好童话,都具备了复杂性:来源奇奇怪怪,而且往往不是世人眼里的童话作家所作。
比如增订版里的《黎巴嫩的三棵雪松》,由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所写,讲述了三棵雪松“发现命运的奇妙方式”。这篇就是蓝蓝在卧铺上翻杂志看到的,当时她激动得坐起来,拉着邻床旅客分享“你看看这个故事,太好了!”
书中这样的“遗珠”还有很多:比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写的童话,宗教史学家、哲学家莱谢克·柯拉柯夫斯基写的童话,其他作者的身份还有演员、哲学家、画家、艺术家……极大扩展了对于童话的固有认知。
这些好童话能赠送给孩子们重要的礼物,就是想象力。
蓝蓝和两个女儿笑笑和豆豆
蓝蓝的两个双胞胎女儿听着童话长大,一个成为了编剧,写过奇幻剧,最近在创作类似于童话的短剧剧本。另一个学艺术,最近出版的科普绘本《绝对不能被发现》,讲述了小变色龙重新认识自己的故事,也在CIB9第九届全国插画双年展中获奖。
“想象力是人和世界产生联系的唯一方式,是同情心,是爱,是善良的引路人和保姆,是能够抵达他人的能力。”
童话也同样会给那些童年不快乐的成年人送去礼物,这就是自愈的力量。
蓝蓝推荐了雅诺什写的《我会把你治好的》。小老虎生病了,其实就是长错了一条斑纹,但这点小毛病,让它所有的朋友都来为它忙碌:包扎、做饭、去医院、演奏舞曲……大家都知道,小老虎的“病”就是缺爱,所以就给了它无限的爱。
“一个缺爱的孩子怎么样才能被治愈?只能用给他爱来治愈。”
《我会帮你治好的》插画
蓝蓝说,如果读童话会给孩子留下一种核心能力,那只能是:爱的能力。
“好奇心也好,思考深度也好,最终都指向一个‘让我的生命获得意义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这种爱不止是一般意义上的照顾和关怀,它还是创造力,最终会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十分强大。”
一树Kids:给孩子们读童话,她们的反应有给你哪些意外和惊喜?
蓝蓝:我记得特别清楚,给两个女儿读麦兜系列的《我来,是要给大家幸福》,讲了一只小火鸡,要把自己奉献给人类,为了让他们过一个美好圣诞节。听完女儿们就呆了,不说话,睁大眼睛看着我,过了很久之后说“小火鸡的所作所为太让人感动了”。(麦兜和圣诞火鸡的故事,让心里充满温柔的悲伤)
我的惊喜就是,可以从孩子的反应上看到故事的价值:她们开始学会深入思考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比方说幸福是什么?活着的责任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其实都是一些大问题,哲学家的问题,但一个童话就能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也开始学会思考。对未来一生的滋养还是挺重要的。
一树Kids:我们上次采访熊亮老师,他提到如果一个人有爱好,即使流落荒岛无人喝彩,他也会坚持做这件事。对您而言,这件事会是什么?
蓝蓝:若我能在荒岛上幸存,我还是会选择阅读和写作,当然也可以唱歌,种花种草,尽量让环境更适合生存。如果有朋友一起,就更好了。
一树Kids:这样的荒岛生活听起来像童话世界。
蓝蓝:是的,最近女儿推荐我做了MBTI测试,显示我是“调停者”INFP小蝴蝶。我觉得这很准确——我一直保留了很充分的好奇心。
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会怎样,好事坏事,奇奇怪怪的事都会发生,对吧?万一有一个幸福的馅饼砸到头上了呢?这都是有可能的。
一树Kids:童话是否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学会和他人、和世界维持合适的距离?
蓝蓝:我喜欢“合适的距离”这个说法。我曾为女儿学校编写了一个童话短剧剧本,用于希腊国际夏令营的演出,名字就叫《边界》,它探讨了人际交往中边界感包括距离感有多么重要。
边界感是尊重的基础,比如校园暴力,就是侵犯、打破边界的行为。但人与人之间也同样需要用拥抱、用理解、用宽容去打破边界。而不是用枪、用导弹去打破边界。
那一年发生了马航事件和阿富汗战争,世界变得更加复杂。而我相信,参与短剧演出的孩子会对边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关心自己的同时,也会关心世界上其他人。
童话讲的东西很简单,却能提炼出人性的共性,能投射与反应到的世界可能会更多——这就是童话的力量,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
《红斑点》插画
一树Kids:从小读好的童话,会让孩子对生活半径的感受力更敏锐吗?
蓝蓝:当然。文学的最大益处在于培养想象力,而想象力丰富的人感受力也更强,能够深刻感知他人、世界乃至宇宙。即便是一缕泉水、一滴雨水、一声鸟鸣,都能带来感受上的震动。
能用语言表达感受,你就是在行使自己的自由,也是在拓展自由的空间。
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有何不同?蓝蓝自己的童年和成年,正好见证了两者的区别。
从幼儿园逃学成功以后,田野、山坡和大海是她的幼儿园,姥姥、父母讲的传统童话和民间故事就是她的老师。长大后再回看,蓝蓝意识到这些传统故事往往没有作者,都符合模式化的特点,开头和结尾较为固定,还会强调善恶报应。这奠定了她对人性、对爱的朴素信任。
而蓝蓝自己的童话创作,则传承了自安徒生开始的现代童话特性:专为孩子创作,融入了作家个人的童年梦想,有极强烈的作者性。
比如她的童话三部曲中的《坦克上尉歪帽子》,就来自于自己的童年经历:曾是一名优秀装甲兵的父亲,把四五岁的女儿抱进了坦克里,让她见识自己的工作环境。
这最终演变成了一部反战童话:一辆坦克成为了拖拉机,种地种庄稼,就是不打仗。她退役的父亲是第一读者,看得非常开心。
蓝蓝一直认为:做一个现代童话作者,坚持给孩子写作,是一件更难但更应该做的事。它要求作者更强的自由想象力,却往往无法带来金钱、奖项这样的即时回报。
但,时间和读者不会忘记。
2020年9月访问丹麦时,蓝蓝看到安徒生的墓碑前堆满了鲜花,来自全世界的大读者小读者。而同一墓园中另一位著名哲学家科尔凯格尔,距离不过两百米,坟前则显得冷冷清清。“我当时心里就想:噢,这就是一个童话作家和一个大哲学家的不同。童话带来的情感共鸣和体验,这种重要,是怎么被强调也不过分的。”
蓝蓝最希望得到的“回报”,反而是小读者们对《和孩子一起读童话》这本书提出的反驳。
“我从不期望孩子无条件接受我的观点。当孩子能提出疑问说‘这不对’,表明了他们开始动脑子了,独立思考。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目的,也是童话最重要作用的体现。”
一树Kids:童话故事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可以扮演哪些新角色?
蓝蓝:教育体系中,课本是最主要的读物,也更侧重于国家文化传统。然而童话故事包罗万象,能够补充课堂教育中可能缺失的内容,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
比如安徒生的童话,还有米切尔·恩德的故事,就会帮孩子更好的去理解自己的心理、自己的状态,思考更深层的问题,都可以是他们的心灵导师。
一树Kids:你怎么看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如短视频、AI、虚拟现实)对童话的重新诠释?
蓝蓝:我在这事儿上整体比较乐观。技术更新会带来了更多新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比如B站上的《中国奇谭》的《鹅鹅鹅》,以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些不出名的童话短片,表现力都非常好。
前提就是一定要给艺术家创作的自由,一定要给观众选择的自由。只要社会保持开放,就会给你提供不同的艺术,就可以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没有选择权,才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一树Kids:当下社会中,童话故事需要适应哪些新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
蓝蓝:我不认为童话要去适应社会,童话应该要改变社会。为什么要去适应一个有问题的社会呢?应该把问题呈现出来,让大家都注意到它,让我们知道怎么去让社会让变得更好。
因为文学就是一个能够对现实提出批评的艺术。
一树Kids:有没有一个例子:童话是如何对抗现实,甚至改造现实的?
蓝蓝:我最喜欢的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毛毛》(又译《时间窃贼》)就是一个例子。这部童话写作于1973年,描述了“灰绅士”劝诱人们将时间交给“时间银行”存储,大家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生活和亲情,整个社会都陷入忙碌和疲惫,深刻揭示了现代人“时间被剥夺”的现实。
后来德国有一次大罢工,工人们都手持这本《时间窃贼》游行,抗议加班和延长工时,最后他们成功了。这就是童话激发现实变革的力量:它教会我们勇敢面对不公平与黑暗。去改造,而不是被改造。
米切尔·恩德《时间窃贼》插图
一树Kids:这的确是从小就读过好的童话的人,才比较容易拥有的勇气和自由想象力。
蓝蓝:是啊,让小朋友们读童话,是特别重要的增长思想和智慧的方式。
前几年的疫情,我被困在家里,难以想象这期间出生的孩子怎么度过童年。他们几乎没有去看过大海,没有去看过大山。我当时就突然想起自己的自由自在的童年,把它写了下来,就是童诗集《我和毛毛》。也算这几年我做的一件挺有意义的事吧。
对我自己来说,童话是一个让孩子也让成年人重新抵达自由,回归到无忧无虑童年的最短路径。
一树Kids:对于想要和孩子一起更好读童话的父母,你有什么建议?
蓝蓝:我只有一条建议:希望父母能够理解童话对于塑造一个孩子的心灵,对他人生未来的成长的影响是多么多么重要。
采访、撰文 | Ling
编辑|Luna
视觉|大力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2023中国教育报
“教师喜爱的100本书”入选童书
“人生的许多事,童话中早就有了答案。”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