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孩子的语感,诗歌是最好的入门读物

教育   2024-10-11 12:39   北京  



很多父母会给孩子选择唐诗宋词,以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力。古诗词、童谣,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语言学习材料。


其实,现代诗里也不乏可以让孩子感知语言的好作品,而且因为时代接近,与孩子的生活相关性更大,而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今天推荐一套给孩子的诗歌分级读本,其中收录了近200首优秀作品,无论是低幼的孩子还是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都能从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感受力。


文| 吴慧雯


语言文学的学习从来离不开“语感”,然而语感怎么学?我一直觉得,教孩子语感这件事,最便利的法子,就是走一遍诗歌的林间路,而教诗歌最便利的法子,就是不教。


与诗歌相通,其实是孩子的天性,给她那些真正好的诗,读进去就好。


朋友给我推荐了一套活字文化出《和孩子一起读诗》,第一册适合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我就拿给我女儿,她正上二年级。里面有60多首诗,我想不出从哪里开始读,就跟她商量说,“你选一首你最喜欢的,我看看是什么?”


小姑娘刚写完作业,一脸不耐烦,但又有点好奇,打开书专挑短的看,不一会儿指着一页说,我喜欢这首。


是一首女作家张晓风的诗——《打翻了》。


选定了这首,女儿就开始读。诗歌是一种特别奇妙的“东西”,一本书你翻开,一页页扫过去,那些字平平凡凡的;但是你一读,魔法就出现了。


一首短诗,第一遍生,第二遍就读熟了,节奏感流畅起来,一种音韵之美也“打翻了”,流泻到傍晚安静的书房里,在台灯橙黄色温暖的光芒下氤氲出一种溶溶泄泄的情绪。


第三遍读的时候,女儿就真的爱上这首小诗了。我让她再选其中一句话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她要抄下整篇诗;然后我们模仿《打翻了》的句式造句。在词语游戏中,一切都可以打翻,一切都可以顺着韵脚,滚动出更加奇妙的东西出来。


后来好几次,我发现她自己在看这本诗集,把另外两本也乱翻着看。


说实话,我不知道她读诗的感觉如何(但与同龄孩子比,她的确常常会冒出出其不意却意外贴切的词或描述),但一起读《打翻了》的体验,的确让我回忆起很多自己年少时读诗、抄诗的经验。



初中毕业暑假跟同学借诗集,昏天黑地抄了一个暑假,抄多了就会觉得,当我描述某物某事的时候,一些类于诗的句子会自动从脑海中跑到舌尖,这便是思维的形成;写诗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不严于格律,写诗就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容易而且愉悦,这便是写作最初的快乐。


如果说唐诗的美,是典雅隽永,是一条或五言或七言的句子里,藏着大山大河,让你在面对江山巨壑时竟找不到更好的表达;那么现代诗的美,就是韵律,就是盘旋的语感,带领你以语言的方式体验世界,体验内在情感,再用语言的方式,自动进入某种最恰当的节奏,表达出自我世界。


我觉得这个过程,就是语感的建立。


一直以来我们说学语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但是语感是什么?我们给了它重要的地位,却又给它玄虚的描述。


实际上语感好的人都能体会这种感觉,语感无非是你在描述一件事时,能更准确地找到一系列的词,一种节奏,一种通过词与句子完成的语境。


嗯这样说好像更玄了?更简单的情况就是,因为大脑内存中有了精美的语言范式,这种范式帮助我们用语言思考,并且准确地表达出来。


而诗歌就是一种最自然、最直接、最美的范式。所有诗歌开始都是对场景与情感这些可感的东西进行描摹,诗歌是语言中的绘画,特别能被孩子直观体验,与此相比,记叙文、议论文都需要结构化的学习,而诗歌,才应该是语感的第一本教材。


所以我拿到《和孩子一起读诗》,觉得很惊喜。



关于唐诗的读本已经有很多种了,我一直在找给孩子的现代诗读本,我买过很多,比如像绘本《蝴蝶豌豆花》、《一个孩子的诗园》等。前者纯以中国现代诗为主,且量太少,是儿歌的文学进阶读物,后者其实挺难读的,很多诗很长,意象也不能被轻易地感知。


但《和孩子一起读诗》一看就是真正懂诗,而且诚心诚意为儿童选诗的人做的。两卷本里面有我真正喜欢的中国诗人,比如张晓风,比如顾城、朱湘、海子、徐志摩、蓝蓝(她的儿童诗很灵)等等;


外国的有莎士比亚、斯蒂文森、叶赛宁、希梅内斯、叶芝、里尔克、罗伯特・弗罗斯特、勒内・夏尔等等,这些名字都是一个我希望慢慢引荐给我的孩子,一个都不能错过的名字。


他们是诗歌界的毕加索、达利、梵高、高更……就是即使你并不对绘画技艺感兴趣,也应该知道并且领略过他们代表作的名字。


现在这套书把这些名字与诗,按照孩子感兴趣与可理解的程度,排在一起,随手拿起来好像是简单平易的诗集,但是对爱好者来说,就能懂得这是一场怎样的展览,如何也不能错过。


随便看看下卷的诗,让我学我的女儿,只找短的介绍——


比如这一篇《码头》,西班牙诗人西梅内斯的诗。我之前读过他《小毛驴和我》,真是一本温柔的小调。



美且有力量,而且我觉得小孩子一定能懂这种梦与身体的感觉。


下卷既然有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走之路》,我觉得要是只选一首推荐,那只能是它了。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是在对上海美国学校校长的采访中,那位校长有着诗歌艺术的专业背景,所以我请他推荐一首他最喜欢诗人的诗,送给学生。他便给我们朗诵起弗罗斯特的这一首《未走之路》。


说实话当时只觉得语言之美,意境悠长,但之后很多时候,当我在面临重大选择时,我都会想起这首诗:把某一条路留给未来,或许它仍在某个未来,或是它是终究不会回到的地方……


我想说,诗歌的魔力正在于,你在某一刻与它建立联系,之后无数怦然心动的时刻,将带你一次次回到那些句子。


人生中所谓诗意地栖居,诗句正是那些细棱棱的瘦枝,让你在某些时刻得以回到心灵的幽林里。


所以,读诗要趁早,读诗要选好。



以上是全凭一个文艺老母亲的体验感而发的推荐,以下信息或者能帮助你真正了解这套书。


Q1:这套书是谁编选的?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洪子诚主编,按照年龄段的差异,针对性选诗,涵盖了小学全年龄段的孩子。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81年起任教。著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1948:天地玄黄》等。


洪子诚: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著述有:《中国当代新诗史》(合著)、《当代文学概说》《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材料与注释》等。



 Q2:这些诗都怎么选编出来的?


两诗集在诗歌版本选择上,为避免错讹,多选取诗歌原本、早期版本或经典译本;中外诗歌比例大致各占一半,希望能为孩子在认识母语诗歌的同时,提供更广博的诗歌视野与多样的情感表达。


每首诗歌,编者都为孩子们做了精炼而深长的诗歌解析,导语不拘泥诗歌的具体含义,以开放的姿态,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味到诗歌的魅力。


两本诗集配有近百幅水彩插图,每幅图画对应一首诗歌,编者特别邀请插画家为选定诗歌进行的创作。图画色彩丰富,童趣满满,与诗歌呼应,真正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Q4:这套书看着不错,哪里买?


有兴趣的话,戳下方链接看看吧。

相关图书

《和孩子一起读诗》儿童卷

(上下2册)

适读年龄:5-14岁

钱理群、洪子诚 主编

李宪瑜 冷霜  牟坚 选编

活字文化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3年4月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动动手指点一个“在看”并把公众号“设为星标”

延伸阅读

每一位少年,都应在诗歌阅读中成为自己
钱理群:语文如果远离了诗歌,就成了“失魂”教育

越小的孩子离诗越近,关于单纯他们是老师

用有层次的情感交流,让孩子内心变得丰腴

温儒敏:小学语文中的“诗教”

诗教的两种路径:新诗与古诗

通过诗歌发现大山孩子手里的光 | TEDx演讲
“写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 | 诗歌如何影响一个人?

微信号|tochildren

长期征稿|1480368982@qq.com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

给孩子
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推出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持续\x26quot;给孩子一部好作品\x26quot;,让孩子在优质阅读中亲近、探索、进入人文的世界,成为终身阅读受益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