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传》穿越寻访孟浩然 | 央视匠心上新!

教育   文化   2024-11-05 09:26   北京  



11月2日晚上,《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第二期节目播出,由主持人撒贝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组成的探访团,穿越至孟浩然生活的唐代,走访当时的经济文化重镇襄阳,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揭秘了《春晓》背后的人生感慨。


扫描海报二维码观看完整视频


孟浩然是盛唐顶流诗坛唯一的布衣诗人,也是“诗仙”李白最为推崇的唐代诗人。他出身襄阳的书香门第,为孟子后人,父亲以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其命名,希望他承先人遗训,出仕为官,建功立业。


孟浩然是盛唐顶流诗坛唯一的布衣诗人,两大唐诗巨头李白和杜甫都非常欣赏孟浩然,他们都曾写诗赞美这位同时代的隐者,李白说: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杜甫说:

“吾怜孟浩然,短褐即长夜”。


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座高峰,孟浩然上承初唐,下启盛唐,他清绝卓然的诗句成为打破唐代各个诗歌圈层的利器,以一己之力推动开元诗坛,而豪爽仗义的性格也让他广结天下才子,成为盛唐顶流诗圈的核心人物。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化身探访团成员探访孟浩然


而孟浩然的《春晓》,几乎是所有小朋友都曾背诵过的一首古诗。


但是,这首诗在讲什么?频繁出现地低年级课文里,仅仅是因为它字数少,简单易懂吗?大家有没有想过,这首诗究竟是前两句更重要?还是后两句更重要?哪两句给你的印象更深刻?


今天,我们一起去听南开大学张静教授为我们讲解孟浩然的《春晓》——




欣赏

“花落春仍在”的审美视角

文 | 张静

本文源自b站《南开大学张静教授的古诗词课》


各位B站的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接着一起来谈诗论词。我们今天可以聊一聊我们与自然界的这种相知相赏。


提到自然界,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四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日祁寒——四季中确实有着它不一样的美,就像我们的人生也有四季,我们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值得我们珍存、回忆、留恋的地方。


我们在与自然界,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自然风景、天地宇宙,我们与它们交流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今天我们要谈一谈景物对人心的感染。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选有一首很重要的古诗《春晓》,大家一定还记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它在讲什么?为什么它会被放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的课本里?当然,因为它字数少,也没有什么生僻字,一看都明白,但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四季,尤其是对春天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可能留在脑海中的这种印迹也特别深,所以写春天的诗,也特别容易让人心生感发。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首诗究竟是前两句更重要?还是后两句更重要?哪两句给你的印象更深刻?


张静与叶嘉莹先生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海棠树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好像说的是一派生机,无论是说鸟鸣从声音上对我们的感染,还是说“春眠不觉晓”,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被唤醒。


但是后两句,好像情绪跟前两句不一样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其实是从时间上来讲,它是一个倒叙,这两句本来应该是在前边。因为昨天晚上下了一阵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才来到了今天早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为什么孟浩然在这里要进行一个倒叙?为什么我们在低幼龄的时候读到这首诗,会觉得它里面充满了欣欣然的、万物勃发的这样一种生机,但是,当我们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再来读这首诗,可能越来越觉得后两句更加让我们值得回味?


图源图书《掬水月在手》


所以我们说很多作品,包括我们现在欣赏一些影视作品,你会发现它里面的情节、情绪,是有一种起伏波动的。为什么?当然我们说文学作品可能都是这样,但是它是先抑后扬,还是先扬后抑,确实有很多不同。比如说这首诗我认为它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先扬后抑,当我们年少的时候读到这首诗,“晓”“鸟”“少”,它特别容易琅琅上口,把我们接引进去,觉得一背,好像就都看明白了。但是因为它后面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那种对于人生的感慨,所以,当我们经历过花落、风雨之后,再来品味咀嚼的时候,后两句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但是这只是我们自己的一点臆测,其实不同时期的名家、重要的解诗人,对《春晓》都有过自己的见解,比如说林庚先生。


林庚(1910-2006)

字静希。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沈从文称其在文学、法政、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金岳霖、张中行、吴小如均为其弟子。


大家知道林庚先生他不仅仅是古代文学的研究专家,他还是现代诗人。所以,他用诗人的眼睛来解读这首诗,就有一种雨过天晴的新鲜感受,把落花的淡淡哀愁冲洗得何等纯净。花总是要落的,而落花也总是有些可惜,春天就是这样在花开花落中发展着。这就是一种能够跳脱出来,用一种达观的心情来观赏这种花开花落。


说到落花我还想跟大家分享,在2018年,当时我在智慧树有一门课程,叫《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这门课有幸请到了叶嘉莹先生和台湾的汪荣祖教授一起来我的课堂,与全国数万名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们一起有一个直播见面课。


汪荣祖(1940—   )

安徽旌德人,生于上海,长于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有《康章合论》《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史学九章》《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章太炎研究》《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学林漫步》《诗情史意》等中英文专书十余种。


那一天也特别赶巧,因为汪荣祖教授正好跟自己的夫人陆善仪女士一起来,所以我们就一起把这三位先生都请到了教室里去。


当时叶先生和汪荣祖教授他们都谈到了诗词的吟诵,在现场给同学们展示。到了课程结束的时候,我又专门请到陆善仪老师,来跟大家分享她当年在台大听叶先生上课的场景。


大家可能一定想不到,陆善仪老师她说我当时刚到大学一年级,正好到班里去学大学国文课,没有想到叶先生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讲了一首诗《春晓》。她说我觉得《春晓》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但是听了叶先生的分析之后,我才觉得这首诗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解读,可以让我从各种角度来反思我的人生,一下子我就喜欢上了古典诗词,仿佛那节课、这首诗,就是引领我入门的一个很好的门钥,一个引路者。


汪荣祖、陆善仪和叶嘉莹先生在迦陵学舍


我们读到某一首诗,往往觉得它是一位老朋友,老相知,这样我们对它是不是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应该能够从我们熟悉的诗作中,读出新的体会,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阅历的丰富,对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能够不断地丰富充盈我们对它的感受,这本身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


提到落花,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普通人对于落花可能都有着某种怜惜,某种遗憾,但是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故事。大家可能知道我们的红学研究大师俞平伯先生,俞平伯先生他也写白话诗,而且是白话诗创作的先驱。俞平伯先生的曾祖父叫俞樾,当年他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那一年的主考官是曾国藩。俞樾参加科举考试殿试的时候是1850年,那一年的考题是什么呢?就是以“淡烟疏雨落花天”为题目来写一首诗,然后再以此为题作一篇文章


俞樾(1821—1907)

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大家想想看,如果是“淡烟疏雨落花天”,淡烟、疏雨、落花天,这三个意象放在一起,是不是会给我们一种淡淡的哀伤?仿佛有点失落,仿佛又说不清楚,那样一种朦胧含蓄又有点失落的一种情绪。但是,俞樾之所以能够从这一期的考生中一跃而出,崭露头角,就是因为他的这首诗与众不同。其他的作品大都是带有一种忧郁的色彩,而俞樾的这首诗开篇第一句你猜是什么?


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

——俞樾


“花落春仍在”,花虽然落了,但是春天还在这里,这就有着天心春意,能够对我们人心有一种长期的滋养。只要我们经历过了春天,绝不会因为春风来了又走了,春花开了又谢了,我们就说这个春天我没有经历,“花落春仍在”。


也就是说,同样是春天的逝去,花的凋零,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绪,不同的态度,却是可以有不同的。


所以,一个人无法选择命运,但是我们可以主宰自己面对命运时的态度,同样是落花,一般的人,士子们,他们读出的是一种忧郁的色彩,因为是“淡烟”“疏雨”“落花”,大家一般都会沿着这个思路走,这个时候你怎么样反其意而用之?怎样写出新意来呢?“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所以曾国藩对俞樾一直非常地欣赏,而且俞樾把自己家里读书的房间起名叫春在堂,曾国藩还亲自为他书写了“春在堂”三个字。这就成为我们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春在堂


既然说到了落花,我也想起了当时曾国藩还曾经有过的一段批语:


咏落花而无衰飒意,与“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相似,他日所至,未可限量。

——曾国藩


所以,我们常常说通过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往往能够看出他的情志,他的境界。曾国藩就从这句“花落春仍在”认识了俞樾,对他非常地赏识。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但其实说到落花,可能我们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杜甫曾经写过一首特别决绝的诗:


《三绝句》(其一)

杜甫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杜甫这里也是在说落花,也是在说这种崭新花蕊的美丽,但是,杜甫预知到未来的苦痛,他说这么美好的花,这么美好的情境,它干脆就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不如醉里风吹尽”,干脆把它都吹光算了,为什么?“可忍醒时雨打稀”,如果我是大脑清醒的,我怎么能忍受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片一片地凋零,在风雨中被完全地打落呢?这真的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情。


所以面对落花,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但更多的我想可能是一种伤感,一种惋惜,因为毕竟逝去的,无法返回的那种时光和美好,对我们人心的这种感召力可能更大。但确实也有一些诗人,他们反其意而用之,把落花和接下来的这种时节的美好放在一起。



“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也就是说,一年有四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四季不同的美。就好像我们的一生都有不同的阶段,我们应该也能够学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去欣赏此刻的自己,比如说像韩偓,他写过一首很悲哀的诗《惜花》:



《惜花》 

唐 韩偓


皱白离情高处切,

腻红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

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

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盏悲春酒,

明日池塘是绿阴。



他说“皱白离情高处切,腻香愁态静中深。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因为是惜花,就说了它这种凋零的情状。“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那怎么办?他说“临轩一盏悲春酒”,这确实是悲哀,说我真的是很难过,所以我“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惜花情绪放在一边的话,我们可以迎来明日池塘满是绿阴的那份憧憬,那份想象,那份美好。


所以我们看,他前面的七句都是在讲对于花落的那种惋惜的情绪,但是到最后他却有了一种舒展。就像我们离开家来上大学的时候,或者离开自己熟悉的校园,迈上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我们都要对对以往经历做告别。这种告别确实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一种心情,但是我们可能因为有新的日子,新的期待,新的企盼,所以“明日池塘是绿阴”,这句写得很好,就超出了一般的落花诗,他毕竟写出了在如此低沉哀婉的情绪下,我们还有一盏灯,还有一份期待可寻。


图源图书《掬水月在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下面我再跟大家举几个例子。其实曾经有很多诗人这样翻转地写落花,比如说秦观。秦观我们前面讲了,他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悲观的诗人,他不论是对外在的打击也好,还是对自然界景物的观察也好,都是相当敏锐的:



《三月晦日偶题》

 宋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他说其实我们早就应该想明白了,每个时节都有每个时节的风物,都有它的节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去体察的。“痴心儿女挽留春”,但是好像大家写这种挽春、惜春、悲春、伤春的诗特别多,所以痴心儿女们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地要把春留住。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这个花就落了吧,“何须恨”,为什么我们要跟它较劲呢?“夏木阴阴正可人”,我们度过了春天,迎来了夏季,夏季的阴阴夏木,也是值得我们期待的,也有它的清凉美好,也会带给我们会心的感慨。这就是秦观。


我们可以再来看,王安石也写过《初夏即事》,初夏,就是春天刚走,夏天刚到的时候。



《初夏即事》

宋 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

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

绿阴幽草胜花时。



它这里面有这样两句:“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是麦子生长最快的一个时期,“晴日暖风生麦气”,本来这个时节就充满了这样一种美好,让我们对丰收、对未来的收获有一种期待。“绿阴幽草胜花时”,而且我觉得虽然已经送走了春天,但是此刻的绿阴幽草,我觉得比花时还要美丽。这是王安石。


还有罗与之,他说得更妙了。一般人都是看花、赏花、惜花、爱花,但是罗与之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看叶”:



《看叶》

宋 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

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

绿影扶疏意味长。



他说:“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大家是更喜欢看花,还是更喜欢看叶呢?其实无论是花,还是叶,只要我们有一颗爱赏之心,珍存此刻当下,能够欣赏不同阶段的美,就很好。这是罗与之。


我还想再分享一首小诗。我们对于自然界的爱赏还有一种,如果到过一个地方,我们可能会对它的名胜古迹、绿水青山,有很多自己的感受。也许会有一个地方,你觉得和自己特别的契合,比如说朱放曾经写过一首《题竹林寺》:



《题竹林寺》

唐 朱放


岁月人间促,

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

更得几回过!



“岁月人间促”,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短促的,我们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但是“烟霞此地多”,竹林寺这个地方我觉得特别美好。“殷勤竹林寺”,但是即使我觉得竹林寺这么的美好,就像对大自然的景物,它的绿水青山,它的人文胜迹,我们感慨又能怎样呢?“能得几回过”,我又能来几次呢?即使是对我来讲特别契合,特别有感召力,我觉得特别欣赏的一些景物,我又能来几次呢?就比如说,同学们说我很喜欢诗词,但是我们这一生中,又能够花多少时间来浸染在诗词之中呢?就是有这样的一种憾恨。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叶先生特别喜欢吃台湾的一种点心,里面有枣泥馅,还有核桃仁,每次叶先生台湾的朋友来天津的时候,也会给她带一些这种西点。我去先生家时,先生总是会问我“你吃饭了吗”,如果我说“还没吃呢”,先生就会拿出来两块糕点,说“快,你吃吧”。有一次,先生拿出盒子,说这是台湾的学生寄来的,你拿了吃吧。我打开盒盖,看到上面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人与人相遇是需要缘分的,人与物的相遇也是需要缘分的。可能你这一生只有一次品尝耶里西点的机会,所以为了这茫茫人海中唯一的一次与你的相逢,我们这个公司希望选择最优质的材料,用最好的手工,为你奉献最好的品质,就是为了不辜负我们人海中这唯一的一次相逢。”


我们常常说,要把产品做到极致,是为了你再回头来买,是为了你能够再介绍更多的朋友来。但是它却反其意而说,为了你这唯一的一次与我们这个产品的接触,我们要把产品做到极致。


张静与叶嘉莹先生在温哥华海边看落日晚霞


所以,当我在这个纯白色的盒盖上看到这行宣传语,我就想到了朱放的这首《题竹林寺》: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即使我们再喜欢的东西,我们又能跟它相处多久呢?即使我们再喜欢竹林寺,我们又能来几回呢?即使我们再喜欢一个点心,我们又能吃到几次呢?


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我也特别想听一听大家与自然界,无论是植物也好,动物也好,景物也好,有没有过一些特别值得珍存的时刻呢?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次接着聊诗。


【问题】

Question


还记得你生命中最为珍贵的时刻吗?



延伸阅读

南开大学张静教授:与古诗词相伴的幸运 | 新课

张静教授:“诗”为什么能和“远方”并举?

张静:“古今成大事业的三重境界”,用大白话怎么说?

张静:人这一生究竟要完成什么?

张静:尽早帮孩子发现“心有赏”的目标

张静:人生的目标,什么是自己能说了算的?

张静: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张静:读古诗词,让孩子有活泼丰富的内心


延伸阅读

南开大学张静教授:与古诗词相伴的幸运 | 新课
张静:读古诗不与心灵碰撞,则如入宝山空手归
张静:“诗”为什么能和“远方”并举?
张静:“古今成大事业的三重境界”,用大白话怎么说?
张静教授 | 人这一生究竟要完成什么?
张静教授:人生的目标,什么是自己能说了算的?
张静教授:尽早帮孩子发现“心有赏”的目标


相关课/图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叶嘉莹 编著

丛书:给孩子系列

活字文化 策划出品

中信出版社

2016-9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试看

给孩子
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推出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持续\x26quot;给孩子一部好作品\x26quot;,让孩子在优质阅读中亲近、探索、进入人文的世界,成为终身阅读受益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