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法国人惊人的松弛感。
但是法国人还有另外一面,就是爱说话,重思辨,非常重视哲学教育。这件事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他乡的童年》里,周轶君走进法国的幼儿园。她看到,三岁的孩子在用成人的刀叉吃饭。秋天,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拔小萝卜,研究落叶。
老师:叶子为什么会变黄(落下来)?
孩子:因为它们死了。
是的,从幼儿园起,孩子们就这么自然地思考和谈论着自然大道,生命轮回。
目睹这一切,周轶君说,她明白了“法国人为什么爱说话”,从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被鼓励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一切感受,并倾听他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这个5-7岁就开始学习哲学的社会,发言是被尊重和理解的。
老师这样解释:孩子们必须学会说话——当沟通的可能性增加,冲突和战争就会减少。
法国有哲思和辩论的传统,近年来,哲学讨论甚至延伸到了低龄孩子当中。
在《他乡的童年》中,周轶君旁听了法国一所落后地区学校的哲学课堂,即便是这样一个落后的地区,孩子们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让作为成年人的她大吃一惊。
她看到,5-7岁的孩子,聚在一起严肃地讨论“什么是幸福”;9-10岁的孩子,则在一起讨论“爱是什么”。
孩子们自由地表达着自己对爱的理解:
有的孩子认为爱有不同类型,爱一款游戏和爱一个人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认为家人的爱比朋友的爱更重要;
有的孩子认为爱有不同的阶段,结婚后爱就消失了;
还有的孩子认为人们没有爱也可以很好地活着;有的孩子则坚信爱无处不在……
目睹孩子们自由自在地表达着自我,周轶君说,她感到一丝羡慕,因为这种哲学讨论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理性的种子,将来长大了,无论面对怎样的情况,她们都知道可以表达自己,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尊重他人,聆听他人,但最终都是要形成自己的观点。
所以,在法国人看来,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哲学呢?拉贝女士这样解释:
社会就是一个羊群,只是追随不同的老板,如果你不懂得自己去思考,那么就去追随最强的那个。不思辨就会盲目地追随。
反观典型的中式教育,我们会有一种感受,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很大,但是却很难细下去。究其原因,似乎是我们经常忽略了人生而为人的那些最基本的感受。
教育,是一个民族对人的定义。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是基于各自国情做出的抉择。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许多先进的教育实践似乎还缺乏全面推行的基础。但是,像法国的这种哲学实践,并不是那么难以操作,教育施行者(家长和老师)通过一些学习,就可以掌握引导的技巧。而在适当的引导之下,孩子们天性中被压抑的部分就会自然释放。
通过《他乡的童年》,我们感受到了哲学讨论之于孩子们理性成长、情绪疏导的作用。事实上,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一些法国的哲学班还会结合冥想的形式。
冥想是一个已被验证可以有效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它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得到休息,意识更加清晰、放松和专注于内在及当下。据传,生活在喜马拉雅山洞里的僧侣甚至可以通过冥想来调节体温。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作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曾在全球法语区持续进行过为期9年的哲思冥想教育实践,并在法国教育部的支持下,为法国及加拿大、比利时、瑞士、卢森堡、摩洛哥等国的学校培训了6000多名哲学课辅导员,堪称全球冥想哲思教育领域的“总辅导员”。
他将冥想与哲思相结合,用冥想训练帮孩子缓解焦躁、集中精神,从而更好地进入哲思讨论状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弗雷德里克·勒诺瓦
(Frédéric Lenoir)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作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学者,SEVE基金会创始人,著有《斯宾诺莎奇迹》《幸福,一次哲学之旅》等。
2016年,勒诺瓦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心得及一部分精彩的教学实录撰成了《和孩子一起哲思》一书,该书近日由活字文化推出中文版。
勒诺瓦一直认为,不应该到高三才开哲学课,而应该在小学。因为他认为孩子们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他们会向世界提问,会向自己提问,会惊叹,会思索,会分析——总之,会哲思。
《和孩子一起哲思》书影
在勒诺瓦老师的引导之下,孩子们在充分的身心放松之后,异常积极活跃而又平静清晰地参与讨论。
他们共同探讨过的,几乎都是成长中必然会面对的那些问题:
幸福是什么?
情绪是什么?
爱是什么?
朋友是什么?
人和动物一样吗?
对付暴力必须使用暴力吗?
生死有命还是长生不老?
生命有没有一种意义?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
……
9个哲学话题、15场课堂实录。异彩纷呈的课堂实录充满了童稚但是深刻的洞见。让我们看到了在正确引导下,孩子们所能达到的思考深度和水准。
图源法语版《和孩子一起哲思》
比如,在讨论“爱是什么”时,10岁的克里斯多夫说:
一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心里就像是有小鸟在喳喳叫!
8岁的卡米耶说:
爱,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情绪。
说它是情感,因为会持续一生,比方说父母的爱。
但也是情绪,因为对于少年来说,
有时候我们会爱上一个人,可是时间很短。
在讨论“暴力”时,7岁的安托万说:
即便别人不尊重你,你也要尊重别人,
这样才能让别人想尊重你。
因为如果他得到尊重,就会很高兴,
就会也学着尊重。
在讨论何为“成功的人生”时,8岁的玛丽耶姆说:
我觉得成功就是做了很多让自己高兴的事情。
9岁的阿敏说:
成功的人生对于我来说,就是当一个好人,
不做坏事,帮助受苦的人,劝和争吵的人。
这就是成功。
《和孩子一起哲思》书影
当一个孩子从小就能诚实地感受世界,表达自己,思考生而为人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就很难想象TA会长成一个情绪失控、没有自制力、空心化、轻易向世界交出自我力量的大人。
勒诺瓦老师还提炼了19个哲学概念,推荐了相关的名言、问题、参考书和电影,供组织哲学班的教育工作者参考。这些哲学主题包括:
爱、美、金钱、艺术、他人、社会情绪、幸褔、欲望、暴力、人、自由、义务、工作、道德、时间、成功、死亡、真理、形体与精神...…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好的冥想效果,勒诺瓦还亲自录制了正念引导音频,并请法国知名作曲家Logos创作了伴奏音乐,为了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应用,音频还录制了各种不同时长的版本,扫描书中二维码就可以聆听。
当下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去中心化”时代,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你方唱罢我登场”,让身为成年人的我们都经常失去判断力。
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当下的孩子,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更需要接受哲学和思考方面的锻炼。
在《和孩子一起哲思》的序言中,勒诺瓦引用哲学家蒙田的话说:
我们应该尽早给孩子们塑造一个“健康”的头脑,而不是一个“填满”的头脑。
孩子们用不着去背概念,但可以学着依照规则辩论,培养批判精神,去感知,并且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而不是通过某种信仰或人云亦云,来形成个人的观点。
勒诺瓦说,世界各地的教育体系都在经历着某种变革,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情商、批判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而哲思冥想教育能够在这种潮流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勒诺瓦深信,世界的未来,尤其是与蒙昧和极端情绪的斗争,必须从孩子的教育开始抓起。
也就是说,要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加强他们对情绪的支配,让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达到内心的真正自由与平静。
相关图书
《和孩子一起哲思》
作者:(法)弗雷德里克·勒诺瓦
张香筠 译
活字文化 策划出品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4年6月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