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怎么发生的——从教材「防自学机制」说起
所谓的「防自学机制」,指的是,学生感觉教材「看不懂」「学了不会用」。然而这两件事情,并不一定代表是教材质量不行(虽然当下确实大部分国内教材都是一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俄式教材与美式教材背后有不同的哲学思想指导。暂且抛开现实不谈,聊一下理论上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以及这二者本欲做到的事情。
好比同样是学杀牛,中国教材可能是先教生物化学,解剖学,物理学,但就是不怎么拿刀砍牛。这种思维是直接从本质出发,直接把握根本性的内涵,然后再去逐个地触及外延。恰如那个法国数学笑话「小学生不知道2+3等于几,但是知道2+3=3+2,因为整数属于阿贝尔群。」
而美国教材是一种更实用,更经验式的思维。我现在要宰牛,那就先拿起刀,然后把刀对着牛,切下去。刀钝了,需要修刀了,我再去学刀的钢材的物理学;砍不动了,我再去学对应的生物组织是怎么样的。这种思维是从实践、从经验出发的。
这背后是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两种不同的认识论: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前者认为认识事物要把握抽象层面的「本质」,而各种具体情况只是本质的不同表现。后者认为不存在抽象的本质,人们只是在认识具体的一个个现象,各种概念无非是为了方便而自行总结提炼的。中国教材从翻译苏联时期的俄式教材开始,而俄式教材也自然在欧陆哲学这一路的马主义指导下,遵循着这么一套「本质——现象」的认识论。改开后不管是美国学术的领先地位还是各种制度确实在学习美国,都造成国内通常说的「外国教材」一般都指代美国教材。美国作为发展出实用主义思想的地方,则遵循着英国哲学的经验主义认识论。
前者在学习时并非一定不如后者。当你有着足够的生物学、物理学储备,再去上手杀牛的时候,诚然,操作本身你会需要一段时间来熟练与适应,但是当你上手之后,理论储备能帮你更快地达到庖丁的境界。
粉色鼹鼠:幽默的是,庖丁解牛说的恰恰是一个经验累积的故事(未上升比喻义之前)。
讲完比喻再讲回问题本身。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教材一开始都要讲学科概念和历史。所谓知识,旨在构建模型,解释现实,解决问题。学科的定义,是为了划分界限: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与其他学科的边界在哪里。学科的历史,是把前人解决这项问题留下的经验概述一遍,你才知道,自己想继续推进这项问题的话,有哪些路可以走。把一门学科的边界与历史了解了,也是一种入门。
当然,这种宏观把握与理解,并不一定能帮助你实际掌握某项技能。就此意义而言,俄式教材更像《宰牛学》,而美式教材更像《杀牛手册》。
那二者之间的优劣呢?评判教材的标准,应该是何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入门。那入门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什么状态才能说入了门呢?私以为,应该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套足以自驱的系统,能够搞清楚自己不知道什么,以及该去学习什么来解决自己的困惑。就此意义而言,前者像是给了一份地图,提供了一种宏观视野;后者像是教人怎么用指南针,提供了一套思维流程。直接去把握问题的本质内涵确实是一条更艰难的道路,学习曲线更陡峭,但如果能度过这段困难的时期,之后的进步就更轻松;直接上手确实会前期进步较快,但是后期想要走向理论化、体系化时,该啃的硬骨头还是要啃。
好的教材应该是这样:作者花2000个小时掌握的东西,有望让读者200个小时掌握,或者至少掌握80%。这样的教材才是成功的。你帮读者节约了时间。你自己走过的弯路、经过的摸索,读者不需要再重复了。糟糕的教材反过来。读者花很长时间去啃一个大部头,不啃还好,啃完离作者水平差更远了。
——王路《好教材和水平的急剧提升期》
一则批评教材的评论说「你得先懂了,才能看懂」,再次强调,现状下很多教材确实有问题,但理论层面,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先懂了才能懂」的过程。盖人类的思维是犬牙交错的网状结构,并不是看懂第一章、然后第二章、然后第三章的简单线性,更多时候是第一章看懂一半,第二章看懂一半,翻了翻第三章回过头来才看懂前两章。此即语言学上的「解释学循环」,人们通过个别词汇来理解整体段落,又通过整体段落来理解个别词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线性的语言来传达网状的思维结构,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开始不懂,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开始就懂了,最后只能是「自见」。因此面对抽象的理论体系时,不要急于用某些网红词语来给自己的偷懒找借口,认定是值得一读的经典,就硬着头皮读下去,吞进胃里,才能开始消化。
牧羽尘:我对这一点倒是有不同理解,概念系统(命题系统)是知识的表世界,问题系统是知识的里世界,文本就是作者通过陈述和论证命题,对问题进行解答的成果。但表里两种世界,在今天的学人论著里,往往没被有意打通和公示。导致结果,「懂的都懂,不懂别懂;懂者恒懂,不懂者恒不懂」,也就是「你得先懂了,才能看懂」,把书写成这批样,作者是有责任的,但凡能打通表里,交互问题和命题,东西写出来,阅读门槛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高了。对这些阅读技术和写作技术,予以整全讲解,也正是狮心阁研发相关课程的动机。
前文说两种学习路径并无高下,但更根本的认识论区别依然制约着二者的发展。看地图的人和看指南针的人,遇上陌生地界时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前者会对着地图查对应地图哪部分,找已经有的路;后者会自己用指南针来判断方位,然后尝试哪些路可以走。可是,地图上没有的时候,该怎么办呢?遇上实践中的新问题时、学生已然走到现有知识的边界成为研究者时,这一套自驱系统该怎么运作呢?
因此,二者并非只有先后之别:理性主义认识论长于体系涵摄,更擅长「抽象——具象」;而经验主义认识论长于经验提炼,更擅长「具象——抽象」。(各位法学生也可以看出来,这就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法律解释时不同的技术偏好)。对于本质涵摄范围内的问题,理性主义者高屋建瓴,成竹在胸;而对于尚未被理论体系解释完整的问题,经验主义者摸石过河,逐步试错。
身处指定教材不堪入目、外国教材眼花缭乱的环境中的我们,该怎么选择教材呢?如果有高手点拨带路,那自然无所谓。如果没有,那新人本来也就没有分辨教材质量高低的能力,我觉得与其整天去刷经验帖,这本教材好那本教材好,不如手上有什么,先一本一本地读下去,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然也不是鼓励没苦硬吃,实在读不下去,不管是教材太烂还是教材太深、超出能力,那就放下,换别的一本读。读的多了,也就有足够的能力去判断书的好坏了。都读不下去,从通俗读物开始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总是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的。不同人适合的思维模式也不相同,学无定法,适合自己最好。同时,也不要忘记,完整的思维循环,是「具象——抽象——具象」,如果自己是理论派,别忘了接触下具体情景;如果自己是实践派,也不要看不起理论总结。教材乃至知识,都是服务于解决问题的。什么书对你有帮助,就读什么,如此而已。
粉色鼹鼠:泪目,曾经有段时间经常帮牧某人整理推荐书单,一次轮到自己被问及「某学科有何推荐著作」,答曰:有啥读啥,爱啥看啥,不行就换,咋都是学。虽然世界还是需要更多悉心推荐书目的牧羽尘等人,但我真就是如作者这般想的,友好地握您的手!
最后,因为本文在本质上是读书笔记,在此列一下笔者写作时的阅读文献:想更多地了解知识与学科的结构,参阅牧羽尘的《研究论》。想更具体地了解怎么读书,参阅朱庆育先生的《书读不懂怎么办》。想更深入地了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那恐怕要从康德甚至更早开始读起,笔者顺便推荐一篇小文《个性哲学vs命题哲学:谈欧陆哲学衰落之必然及其意义的不朽》。
水封霜月 2024.10.03
粉色鼹鼠 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