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西政是否值得去(含拷打与反拷打)

文摘   2024-08-15 23:15   江西  

【问答】西政是否值得去(含拷打与反拷打)

原标题:西政是否求学福地

第一部分

提问

现在的西政适不适合作为一个求学的地方?有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氛围?如果没有的话,又有没有像牧哥这样自我生长起来的求知者可以抱团?

回答

先说结论,西政有氛围和资源,本科生里有精英个体,教师队伍里有大师,只要你主动去找,成为某个校园小生境的成员,养育本科生命的东西绝对是够的。

下附论证过程。

西政所有的弊端和优势、荣耀与伤痕,都来自同一件事——庞大的人口基数。

在师生体量上,西政是名副其实的法科巨校。如果国人对此没概念,大概是已经习惯了人口巨国的配套规模,从数据上看,西政有六个法学院,其中任何一个法学院的老师,都比全日本搞某一部门法的教授加起来还多。学生的比例我没精算过,但按照经验,肯定会更离谱。而因为区别化的高考制度和招考分流,每年都有大量外省学生精英被制度化地下沉到西政(你可以把招生理解成抽卡,在教学水平普遍拉胯的基本国情下,谁能抽到更多的SSR谁就赢了),又因为西政庞大的人数规模编制能兜得住,每年就算靠嗯堆概率,都能抽到至少两位数的SSR,再不济也有个位数,基本上不会有断代的情况。

西政的校情和老中的国情还挺配套的,简直是一个经典的大体制下的小体制:多数人的下限很低,或者很多人干脆就没有下限,但是少数人上限极高,愣是把招牌续住了。绝大多数西政学生都是普通人,四年按部就班混下来,把学位证和法考证拿下没什么问题,但是你真让大伙智识突破,大伙很容易绷不住,这点看看毕业论文的普遍水平就知道了。但是与此同时,总有少数精英个体拔地绝尘,直上云霄,爆发出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光芒,写出质量可以暴打普通博士生水准的文字,西政的口碑基本上是被这些人续住的。但是,这批精英本科生在本科将要结束时,肯定会优先选择继续往外流动,要么保研/考研去国内顶尖高校,要么出国深造,或者把握机会去实务界占住位置,只有特别点背的,或者特别躺平的,才会留在本校继续爬升。(之前在某Top法学院读书的朋友,还半开玩笑地讲过,说「西政本科生精英→本校公法研究生名额」这条人才链路已经稳定下来,都快成习惯法了。如果有人沿着这个思路做追踪研究,分析国内外顶尖法学院的西政学子构成,会是一篇非常好的社会学论文。)导致结果,西政学生的同侪水准里,反而是本科生最高,研究生次之,因为伴随着本科结束,精英个体就大量外流了,如果就是奔着和精英个体当同侪学东西去,在西政读本科反而是性价比最高的。

粉色鼹鼠:其实不止西政,也不止法学,按照「人往高处走」的一般规律,我猜一般高校的本科生,至少在潜力上一定程度高于同校研究生,我在毕业季曾去逛过学校设计院的毕设展,相比于本科生的大胆新潮、异想纷呈,研究生设计就显得中规中矩、乏善可陈得多。真正人与人的参差其实在人生阶段的越早期越容易显现,这就是为什么北京上海这类基础教育发达的城市里,学生们之间爱以中学甚至小学论层次,而不是大学。

这其实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其中的运作逻辑,我称之为「萃取模型」,也就是从中考、高考到考研,每一级标准化大型考试都构成一次萃取,招考系统会把散落在各个地方的精英个体们,集中萃取到更上一层的层级里。所以河南省内最强的学生其实不是郑大的研究生,而是郑州外国语高中、郑州一中、郑州省实验这种Top高中里的那部分神仙高中生,这批人会被别的更发达的城市/国家萃取走,而能够轮到被郑大萃取的生源,其实已经降了好几级了。类似的例子还有人大附中,人大附中有个经典段子(好像还是真的),就是前几年人大附的学生们拉过一个标语「今年不努力,明年去隔壁」,隔壁就是人大,然后人大的校领导很恼火,要求把这个标语换掉,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标语换掉了,典故形成了。但其实人大附的学生也没说错,因为他们中的精英个体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大学的,相较之下,人大附中附属大学就算属实不差,也很难说是什么最优解。

基于同样的逻辑,西政精英本科生的属性点是比硕博强一些的。当然,本科生因为年轻,积累上可能会少点,但堆阅读量这种事只是时间问题,每天五六十页垒下去,早晚都能完成阅读的原始积累,至于最后能不能突破,还是看属性点,或者说得更残忍点——天赋和生存经历的丰富度。而同类之间的嗅觉是很敏锐的,这批人多少都互相认识。任何领域都是这样,可能总人口很多,但是中层以上的人数占比是很小的,你看一下每年领蔡奖和江奖的学生,多半在领奖之前就互相认识了,还有中南财暑期鉴定班,每年都是大型面基现场。这就是由领域强者们的大脑共同构成的心灵区块链账本,也就是世人嘴里常说的「圈子」,自动备份,无法造假。同行审议的实质就是这批人审议,哪怕是横空出世的天才,也得先上心灵区块链账本,才能实现有效对话。每年那么多学术论坛、会议报告,其中当然不乏形式主义,甚至绝大多数都是形式主义,但文山会海还是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给心灵区块链账本的更新提供了制度渠道。

这时候肯定会有人继续问:那我要怎么样才能进到圈子里呢?答案是,最好别动这种念头,圈子不是你削尖了脑袋挤进去的,是你能量够了被圈里人一把拽进去的。或者就是你真的特别强,那压根不假外求,以你为中心,很自然就会创生发育出一个小生境。原因很简单,大伙跟着你能学东西,那只要你风评别太离谱,很容易就会有人聚集在你身边。神权的实质就是符号能力,因为人类社会比到底就是比脑子,拥有超常智识的人,本身就是天然的社会凝结核。我本人就不混圈,万事随缘,平时自顾自读书,看见谁胡说八道就对线,最后反而想认识的人基本上都认识了。如果不去读书和思考,不去创造价值,不去产生智识增量,而是一门心思混圈子、加微信,大佬就算加得再多,早晚也会被删干净的,因为你没东西和他们交换,你和他们实质不平等,那如果还占着好友位置,就纯属是主动成为社交负资产了。当然,如果真想找条路走,多遇见点人,可以去报名元鑫的【起源计划】,元鑫那个平台目前还具备筛选能力,里面有上进心的学生挺多,但也就刚开始这几年还算能筛人,真等元鑫把事业做大了,【起源计划】成了未来法科生的基础设施,那时候也就筛不了人了,如果以更长程的视角来看,现在很可能是最后一段窗口期。

粉色鼹鼠:其实说白了,也没有「跟着你能学东西」那么高尚,就是有利用价值。甭管什么方面的利用,能时不时达成互利互换,这个人际圈就算构成了,等到时机过去达不成,就散了,等下一次交换。

西政除了精英同侪,另一个资源就是大师。受益于历史遗泽,西政前有俞荣根、卢云豹这样的隐士高人,后有黄家镇、王恒这等中青年大家。每个学校都有那种水平特低的老师,西政自然不会例外,但西政因为有这些台柱子和老前辈的存在,如果学生真想学东西,总还是能找到人的。从自救的角度看,这正是优质高校和普通高校最根本的差别,前者之于后者,并不是说教师队伍真就人人能打,而是说,因为有台柱子的存在——无论是隐秘的还是公开的——学生想自学,总是能线下对接到人的。而在普通院校里,你只能靠互联网了。

以上。


第二部分

新读者拷打

整篇都是「精英」,也没说如何定义「精英」,理解起来「精英」似乎喻指那些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生,但在这个层面理解「精英」或者在更一般的法学生语境下理解「精英」不是这个意思,用在这怎么看怎么不伦不类。

作者反拷打

看题干,提问人问的是「如果想求知,在西政能不能绷得住」。所以回答问题时,默认语境内的「精英」代指思想上的超级个体,而非以社交能力或应试技术为论断标准,语境所限,指向清晰,联系上下文和提问本身,应不至生疑。

新读者继续拷打

我想指出的正是整篇文章将题干中的「求学福地」「求知」的解答划到「精英」这个概念下,语意不清。

第一,文中「精英」能不能等同于你所称「思想上的超级个体」尚且存疑。

第二,即使以这个定义来看待,以文中的例子,加上文中安利的途径,这样的「精英」也更多的看起来像是法学学得好的人,法学基础优于其他普通法本生的人,至于是否能达到思想上的超级个体,以至于实现题干里的求知,实在是存疑。

简而言之就是,题干的「求知」与「求学福地」,如果你把它理解成法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对法学超越普通法本教育的深入理解,文章提到的途径、渠道,我基本都参与过,提到的老师我基本也交流过,基本认同。但如果「求知」真的指的是某种博雅教育意义上知识面的广阔与启迪思考的能力,我不觉得石瓦坡是一个好的选择。

作者继续反拷打

首先,「精英」和「非精英」的二分,可作如此理解:社会客观上存在着丰富的评价标准,如体能、毅力、语言能力、阅读量云云。用个形象点的比喻,所有这些能力,共同绘制了地球online中每一个游戏角色在数值面板上的雷达图,也就是各种属性点在每个个体上的异质性分布。在评价标准确定时,倘若某些个体的特定属性点之点数,显著高于均值,甚至形成孤峰外观,那么这部分人就是这个领域的精英。

其次,您质疑上文中「精英」能否等同于作者所称「思想上的超级个体」,此事存疑:

一来,文中没说如何定义「精英」,理解起来「精英」似乎喻指那些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生,但在这个层面理解「精英」或者在更一般的法学生语境下理解「精英」不是这个意思,用在这里不伦不类。二来,纵然以求知为尺度,文中「精英」能否等同于作者所称「思想上的超级个体」,仍然存疑。

造成此般困惑的原因是:其一,作者在写作是文时,没有把精英与否的评价标准、适用领域和具体属性点标注清楚,因而造成了阅读者在前理解结构上的歧见。其二,您在阅读过程中,诘问「精英」能否等同于作者所称「思想上的超级个体」,但其实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方向是反过来的,是直接把「思想上的超级个体」简化为了「精英」二字,以便流畅行文(这篇问答是作者在沪工作时摸鱼写的,必须分秒必争,能省则省),结果造成了表述歧义。

粉色鼹鼠:感觉与其说是歧义,不如说她就是不赞成把法学学得更扎实的人叫做「精英」,不是她没有理解你的定义,而是她不认可你的定义。新读者所追问的和第一个提问人问的是两个问题,这里「精英」脱离了原问题的语境。第一个人其实就是想问学法,第二个人则是觉得西政不适合博雅或者说学法救不了中国人。

新读者:粉色鼹鼠的理解是对的,我就是觉得法学学的好不叫精英,到现在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可以一开始就把精英定义抛出来,避免歧义。但如果回到题目,如果说成「西政能实现使部分学生法学学得好」具体途径如你所说,我完全赞同。只是我觉得大部分人理解精英应该也不是在法学学的好的层面,而是在攫取社会资源、世俗社会评价上。不是我不理解题意,而是认为如果在某个词汇有别的理解时,要将它用在某个特定场合最好还是先定义。

复次,您诘问到:即使明确定义,文中所指之「精英」也更像是法学学得好的人,但至于法学基础优于其他普通法本生的人,是否能成为思想上的超级个体,以至于实现题干里的求知,仍旧存疑——不得不说,这一诘问辛辣尖锐,笔者感佩您阅读时一针见血的直觉,下分述之:

我完全认同这样的观点:首先,在当下历史阶段,求知与应试往往是二元分立的,前者需要学外语、读原典;后者需要背笔记、多刷题。其次,在求知和应试二元分立的基础上,法教义学这种社会工科之技术培养,和严格意义上的博雅教育,仍需二分,前者是匠人式的技术性磨砺,后者才能上升到严格的培养「思想有活力人士」的高度上。

两重二分,在应然层面上,造就了这样的结果:首先,能在教考系统内考高分的人,未必在求知维度有优越性,反之亦然;复次,纵然有人能在法教义学之域内,兼顾求知和应试,也未必是思想上的超级个体。然而,吊诡的是,笔者在实然层面,也就是经验观察的层面上,却看到了兼顾了异质标准的个体。

详言之,笔者的西政好友中,不乏在新生代里达到了「思想之超级个体」标准的人物(这里是对年龄差在十年之内的人,予以比例上的估算,倒不是非得达到某个绝对值,如果都拿李猛这种神仙划线,大伙都别活了,全特么得撞死),而这些人中又不乏兼顾了应试投入、法学求知和博雅自救的狠人。以笔者和朋友的浅陋观察,这些人确实会在萃取模型内运动,换言之,萃取系统会把「虽能卷,不能做啥研究」「既能卷,也能做法学研究」和「既能卷,又能做法学研究,害他爹有思想」的那批人,一并升格上位。文本是对思想的临摹,是文在写作时,光顾着描述三种人里的最后那种,而漏掉前二者了,或会造成比例感上的失衡,特此补救。

而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狠人,原因仍在于文中反复强调的「人口基数」和「制度性下沉」,人口基数是概率学上的一力降十会,「制度性下沉」相当于学校抽卡的时候加了氪金buff,法科院校里,本来你抽卡次数就最多,你还加了氪金buff,能抽到SSR是应该的,抽不到就见鬼了,这也是客观规律。

最后,您是第一个发现这篇文章因表述欠周,而在逻辑上存在隐秘短板,并以坦诚明白之话语,和笔者有效对谈的人,笔者谨代表个人,向您赛博致敬。

新读者回应

感谢真诚的总结和回复,让我更了解了作者行文背后的逻辑。回到原点,提问者如果限定在法学领域求知,本文的方法切中肯綮,我自身经验觉得有实践意义。再看你的补充说明部分,「萃取模型」这个三分的概念总体上符合我对周围人的认识。只是个人感觉,在本科升学机制不断异化回高考模式的时代,机制在更多地制造和奖励纯粹的卷王(也就是第一种人),身边的第三种人常常因为评价机制的问题,散落北风中了。

作者回应

散落北风中的就不是「第三种人」了,而是「不能卷,但能做研究/有思想」的另一个真子集,这正是应试与求知的二元分立下,「逆淘汰机制」所造就的恶果,在版本更新前,近乎无解。别人不说,作者本人就是典例,大学以学期为单位翘课,自费南北游学痛快了四年,平时成绩清零,考试勉强及格,现在好了,没学上咯(嘲笑)。

PS:感谢新读者的耐心交流!


狮心阁 2024.08.11
粉色鼹鼠 黑洞水豚 校对

【问答】中南财-罗马一大的中外合办项目是否值得去

【问答】北大-港大的双学士培养项目是否值得去

【对谈】X教授&牧羽尘:聊聊学历、教育和内卷


狮心阁逃难版
狮心阁成员写作和创业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