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又便秘了?这篇一定得看看!

文摘   2024-06-29 12:30   北京  



临床上诊断便秘,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大便干结,二是排便困难。

所以,排便间隔并不是判断便秘的标准。举个例子,即使宝宝3~4天排便一次,只要排便不费力,大便的性状也正常,就不能算作便秘,也无需特殊处理。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便秘主要分为功能性便秘和病理性便秘两种。

病理性便秘指的是由于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便秘,比如消化道疾病、肠梗阻、乙状结肠冗长等。功能性便秘主要和摄入的食物或心理有关,身体并没有器质性异常或代谢障碍。

临床上,大多数便秘都属于功能性便秘。



一是攒肚。刚开始,宝宝排便比较规律,比如一天拉一次,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几天都不排便,但大便性状正常,且排便时没有痛苦表现,也就是大便在宝宝肚子里攒的时间比较长,称为“攒肚”。

攒肚是很常见的,和宝宝的消化功能增强有关,营养吸收的多了,排的自然就少了,家长不用担心。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另一个常常被误认为便秘的是婴儿排便困难。这种情况多见于小月龄宝宝,排便时感觉到困难,宝宝可能会哭闹,有时脸憋得通红,持续十几分钟都拉不完,但排出来的便是软的。

婴儿排便困难常常与肌肉协调性不强有关,排便时腹肌收缩加压想把大便压下去,但盆底的肌肉松弛不了,大便排不出来,宝宝就会感到难受,从而哭闹。

通常随着宝宝生长发育,全身肌肉协调之后,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改善,平时可以试试用温水坐浴来缓解。



这里主要介绍功能性便秘形成的原因。引起便秘的直接原因是肠道吸收了粪便中太多的水分,造成大便干结。而粪便中的水分,主要是肠道中的细菌败解食物中的纤维素产生的。

这时就要考虑两个因素了——纤维素摄入量是否足够、肠道菌群是否健康。


纤维素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母乳中含有的丰富的可溶性纤维素——低聚糖。

母乳喂养时,宝宝可以从乳头和乳腺管中接触到细菌,细菌败解纤维素后生成水分,这也是母乳宝宝大便普遍偏稀,即使排便间隔时间长也不易出现便秘的原因。

配方粉喂养的宝宝无法从配方粉中获得足够的纤维素,整个喂养过程也近乎无菌,相对来说更容易便秘,特别是小月龄宝宝。 



二是宝宝添加辅食后,可以从食物中获取纤维素。如果宝宝不爱吃蔬菜、水果,或加工蔬菜过细,破坏了其中的纤维素,就容易导致便秘。

肠道菌群方面,日常生活中滥用消毒剂、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行为,都会杀死肠道内的益生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没有细菌参与分解纤维素,粪便自然就缺水了,便秘也就出现了。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另外,心理因素也可能会造成便秘,或让便秘更严重。比如孩子上幼儿园后,新的环境引起精神紧张,容易憋便,导致习惯性便秘。

而一旦出现便秘,排便的痛苦体验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陷入“越憋越干→越干越难排→越难排越憋”的恶性循环。



对于病理性便秘,一般的通便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来缓解症状,必须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功能性便秘,可以试着这样做:

调整饮食结构,摄入充足的纤维素。多吃蔬菜、谷物,尤其是绿叶菜。绿叶菜只需焯水切碎即可,不要炖煮打泥,水果也不要榨成汁。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遵医嘱使用通便药物。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开塞露去除梗阻的大便,但不推荐作为常规通便手段频繁使用。

乳果糖安全、有效,应遵医嘱使用,好转后继续使用,不要见好就收,保持规律的排便后再逐渐减量,以减少孩子的抗拒心理。

正确补充益生菌。最好先做肠道菌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补充合适的菌株。注意冲泡益生菌的水温不能超过40℃,即冲即吃,以免破坏益生菌的活性。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避免滥用消毒剂、抗生素。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在家庭环境中使用消毒剂,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否则,一边花钱买益生菌,一边花钱消灭益生菌,反而得不偿失。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比如早晨空腹喝温开水,规律饮食、科学搭配食材等,都对建立排便规律有好处。

如果孩子已经便秘了,试着用同理心理解孩子,少唠叨、少抱怨,多耐心、多引导,为孩子创造宽松、放心的环境,心理疏解了,便秘或许就迎刃而解了。



更多内容推荐



崔玉涛养育中心
崔玉涛养育中心,一个“育家长”的园地,带父母们从心态上寻求“自然养育”的真谛,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轨迹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