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下祭白龙
文/周格平
今天我受邀到跃龙街道辛岭云台村参加一个南下干部后代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遇到云台村的赵宏良书记,书记是个热心乡土文化建设的人。云台村离宁海城区十公里余,从县城到村,除了出城的山后岭,其他几乎都是平整大道,交通非常便利。这个村子离我老家不到十公里,我以前也常去游玩,高耸的云台山下山谷中有一连串的龙潭,这里的龙潭很有特色,散落在峡谷中,这里还有个令人称奇的小龙潭,碗口大,一根筷子深的酒盅潭,不是本地人指引,怎么也想不到世上居然有这么小的龙潭,不要说龙打滚,一条泥鳅转个身都不容易。这里有很多传说,像白龙与毛丞相,雷响奉化雨落宁海等等。
云台村没有什么大的工业企业,空气质量非常好,水资源丰富,石头,竹林,山林众多,山势陡峭大力发展养殖业不是很合适,会对环境产生大的破坏,这里合适搞一、两个小型的作坊,可以做点农家特产,可以搞竹林开发,有近城区的便利举办挖笋节一类活动,这里有个亮点是白龙文化,历史悠久的白龙信仰活动,参与活动的主要是黄坛镇、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水车片的信众,以跃龙街道辛岭片区最盛。
我小时也曾跟着父母,与我们村的一些村民去云台山下拜白龙,过了云台村就是高低不平的山路,后来是我带妻子、儿子去拜白龙,现在路已经修到龙王庙、龙王潭下了,汽车可以直达了。
云台山下每年有定时的,村民自发组织的行会,祭祀白龙活动,历史上有大旱之年有各乡组织的求雨活动,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记录了1948年宁海北乡村民到龙潭求雨的故事,时称宁西真完人的莘风(辛岭)乡长周芳晨(我曾祖父),曾经代龙圣被抬到国画大师潘天寿家,和北乡的乡绅一起商议赈济灾民。
村书记带我们去实地考察,龙潭下0字型步道已初步成型,现在辛岭各村连接公路也已经完成,搞大型祭龙活动的硬件基本具备,略加修缮,可以搞整个片区活动。辛岭有双水、赵郎场、干溪、白龙潭、云台、莘村、枧头等几个行政村,整个路线20公里左右,可以通过接力的方式,一个村游一段路。辛岭片能人多,经济实力强,祭龙活动的资金可以主要由本地自己筹集,可以通过活动促进村与村的交流,推动地方文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推进助学、敬老等公益活动。
我们下山后,在云台村文化人,浙江一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赵成辉先生家对云台山下祭白龙活动片区化的可行性做了初步探讨。
现在新高速公路相见岭隧道已经贯通,出口就在云台村口,这是辛岭片大发展的大好机会,把这条古龙舞起来,跟上时代发展的新步伐。
我回家后联系了一位专业老师,他说这个传承了这么久历史的民俗活动是可以争取申报非遗的。地方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这样一件事做起来也需要热心人的大力支持,期待更多的人参与谋划、出钱、出力。
作者简介
周格平
周格平:浙江君仪文旅研究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成员。199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药学专业,理学学士,曾任江苏淮安中药厂技术员,新产品开发员,宁波四明制药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质量部部长技术质量负责人,济生堂经理,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医疗器械工程师,爱好医术研究。
□编辑:海燕文化
□图片:周格平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