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不累,高三无味;
不拼不搏,高三白活。
高中学校里,教室、走廊、大楼外,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
我曾经非常讨厌这句话。
高三的我又苦又累,地里的牛还得休息呢,拉磨的驴都不工作超过8小时呢,而我呢?在教室里一坐坐一天,双目无神、肩背屈服,早8晚10,打工人996都要上蹿下跳了,高三生过得更惨,却还总是有一大群人高高在上、指着我鼻子说:
你不够努力,你应该更卷。
高三生活不让高三生活,而我根本想不明白这样卷生卷亖的意义。所以,我摆烂了,或者说我认输了,于是在高三最后的日子里,一败涂地。
高考341分打醒了我,而复读之后我才明白,有些东西真的很公平,
不努力会堕落,
稍微努力有点用但不多,
很努力的也远不止一个,
拼尽全力也大有人在。
就像高考分数金字塔,底层200多分、300多分、400多分的人,真的数不胜数;顶层600多分的人,也许不乏聪明的有天赋的,但是绝少有不努力的。
所以,努力是常态,如果想要超越别人,就要付出足够的代价、足够的努力。可以这么说,复读的一年,我吃尽了前三年的没吃下去的苦。
你眼中不可能的逆袭,我做到了。
凭什么?
除了足够的付出,还需要正确的方法。有目的地学,不走错路,才能取得阶段性的进步,有分数的提升才能不断带动自己,不顾一切往前冲,再苦再累也往前冲。
怎样用对方法?
1.了解自己的症结所在
只有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才能够对症下药,不管是自己去搜去查,还是说请教老师或学霸,如果对自己一点儿都不了解,又怎么可能问到点子上呢?
而且往往最了解自己的人,的确是自己。所以做“自省”这件事之前,一定要尽量做到这2点:
放下羞耻心。别抱着不好意思的心态自省,然后使劲为自己找借口,这样的自省没有用,面对自己还要说谎,又打算骗自己到什么时候呢?
跳出情绪。面对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漏洞,难免会自责、焦虑,但是还是那句话,事情都发生了,想的多不如做的多,不要让情绪轻易控制我们,陷入“我这成绩还学什么”的自弃中,很可怕又很没必要。
我当时通过审视自己以及询问朋友、老师和父母,找到了自己主要存在的几个大问题:
时间意识太弱。就算是真的从早学到晚,其实也有很多时间是被我浪费了的。
比如上课写作业的时候很容易分心,后桌告诉我其实能还能明显地看到我一会看窗外一会跟同桌聊天,经常在桌洞摸手机偷看。
很多时间被我浪费在了我“不以为意”的小动作里,浪费在了一些无用的社交的娱乐里,甚至浪费在了一些重复的低效学习中。
基础很差,而且明知道自己基础差但是很难定下心扎扎实实地学,总幻想着找捷径。
比如数学wangke我本来打算周末在家补,但是据我妈说就看见我认真看了两次,后来嫌客厅吵又回房间学了,但是她从我表情看得出来肯定偷玩了,因为真学进去必定满脸崩溃而不是眉梢带笑。
重视形式主义,习惯性不懂装懂。
比如我也经常课后提问,也是老师熟悉我了发现我经常问差不多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老师的讲解我都没懂,但是我自以为懂了,或者害怕尴尬就装懂了。
2.解决问题
找出了问题,该怎么解决就成为了重点,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问题,一定仔细看哦,我复读的时候就是这么改变过来实现逆袭的。
这几个问题,追根究底是我很不自律,专注度很差。就是我明知道该学习,但是当有别的事情正发生的时候,比如我同桌找我说话、比如我妈叫我吃水果、比如手机响了,我就会“顺势”转移注意力。
其实也有一半是因为当下的学习很枯燥很累,而且没有人监督我。这个作业本身就有点难我一时想不出来,那我先去聊个天,顺便问问她怎么写的,不也很快吗?
就这样一次次循环,我问的多想的少,玩得多做的少,逐渐习惯了给自己的脑子放假。这样的作业交上去,老师也不会知道,我自己好像也真觉得是我自己写的。
怎么改?
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严苛的计划,也就是那种精确到几点几分做什么的规划表,几点起床背书、背什么内容,上课时该怎么听,怎么做笔记,下课后先复习,几点开始写作业,哪些重点先写,几点额外补基础,几点去提问,问之前要自己多想几遍,问完了也要记录下来。
最后睡觉之前要用15分钟做好总结,每周末会给妈妈看,接受监督。
列出计划的那天我人都吓傻了,我觉得这也太难做到了,怪不得很多人说这个没用。但是学霸教我,不要被工具奴役,而是要自己掌控它。所以计划看起来是死板的,但是做起来是灵活的,不用为了一个计划完不成而光顾着后悔。
所以一开始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尽力而为,灵活应变,以解决问题为主,只要学到了就是最好的。
逆袭提分今日分享
监督同学学习打卡
想要短期内快速逆袭提分,直接扫码
分析成绩,制定专属学习计划
学习好地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