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颜色五彩斑斓,“脆弱”的瞬间各有千秋。
大型纪录片《脆弱的高三生》:
被卷子里的语文阅读题刺痛,大哭一场;
考砸了去买手抓饼,老板放错了酱,气哭了;
刚想喝的咖啡打翻在桌子上,上面铺着写了一半的作业,爆哭。
有必要吗?
局外人总是这样轻描淡写,大谈世上多得是你没吃过的苦,以后你可怎么面对,你不该哭,不该这么脆弱……
但是经历过高三的每个人都能理解,那种脆弱,是来自于长期高压下的敏感,
而这一瞬间的眼泪,
早就是心里积蓄已久的倾盆大雨。
一碰就碎,一吹就倒,一动就伤,只是因为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老师批发下来的作业、同学之间解不开的矛盾、考试时答不出的难题……早就一次次压得人喘不过气了。
而我想,要学会坚强,
最不应该的是漠视苦痛。
高三时,因为性格内向,不擅长跟父母沟通,也不喜欢多说我学习的事情,所以这一年来的逆袭,父母能听到的,都是我一次次的“喜报”:这次大考又进步了多少分,有机会上线,可能考个什么好大学。
而我就算走读住家里,每天似乎也像个隐形人,早出晚归,6点必定已经出门了,10点半以后才会回家,周末不是关在屋子里上课,就是去图书馆自习。
可是啊,
中间的苦痛一点没提,
就一点不存在吗?
只是我很清楚,父母中学都没读几年,对幼年读书的印象是“走十几公里去学校、学费经常交不上、放学回家后干完农活才有空写作业”,一生大半岁月都在社会里摸爬滚打,在工地里顶着烈日搬过砖,在流水线上一坐十几个小时。
所以,他们知道读书改变命运,知道学历的重要性,他们会逼着我要上进要拼搏,会对我学习的一切需求都满足,即便要花很多辛苦钱。
但是他们理解不了我的苦,
他们不会懂,千万人竞争的高考有多难,题目有多难,竞争有多强,学校环境有多差。而高三开学才300多分的我,一直以来没有天赋只会死学的我,腼腆内向不敢提问的我,要吃多少苦才能考到600多。
在我短暂的18年生命里,
这些苦痛,是极限,是越来越高的极限。
1. 哭没事,哭过还得加油
谁的高三没有一箩筐糟心事啊?心思敏感的我高三哭过无数次。
闹钟没响也没人叫我,起晚了上学迟到,被拦住扣分被老师责怪“高三了还迟到”;
好朋友突然莫名其妙的冷落,说我太卷了觉得很没意思;
熬夜学习太久上课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很努力想记住老师讲了什么却怎么都记不住;
作业搞错了没写交不上,被英语老师罚站在垃圾桶边;
试卷上的题明明做过但考试时就是记不起来;
拒绝参加活动被别人说假清高,鼓起勇气找学霸问题被造谣说我喜欢他……
太多垃圾情绪充斥在心里,哭没事,这本身就是发泄情绪的一个途径,如果你本身就是比较敏感的人,把情绪憋在心里反而容易出问题,哭出来发泄之后,身体会舒服很多,大脑也会清醒很多。
但是请小心,敏感者往往最不愿意放过自己,常常想得太多太多,自我折磨。
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整个人长期持续性的负面情绪,会让人丧失努力奋起的动力,也很有可能驱走身边的善意,最后真的孤立无依。
2.倾诉也要适度
哭是一个发泄方式,倾诉也是。向别人抱怨,把自心里的难过说出来,排解内心的郁气。
但是也许像我前面叙述的那样,有些人,例如父母或老师,本不能理解我们的痛苦,你说得再多在他们看来,都无关紧要,所以虽然很羡慕有些同学的父母能跟孩子站在一起,但是我还是选择不多说。
而有些人,比如同学、朋友,为什么也不能理解呢?也许是因为500分不懂300分的难处,也许是躺平者不理解拼命努力的意义,归根结底,也许她并不是你期待的那个能懂你的人。
所以向谁倾诉,身份不重要,她是不是能理解你最重要。而你的倾诉,只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寻求帮助呢?
如果只为了发泄情绪,也许写日记是个很不错的方式。高三时我那个小小的手机里,存满了我情绪崩溃的话,在我想要爆发的瞬间,我会紧紧握住那个白色的机子,掉漆的外壳有点粗粝、有点扎手。
如果倾诉的趋势停不下来,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那么一定要想办法逼自己冷静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导致情绪的问题上去。
3.转化为学习动力
现实就是高三大部分压力都来自于学习,来自于渴望的目标与现实的冲突。小到一道题写不出来,大到对高考畏惧绝望,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无能为力。
对现状的不满,恰恰隐含着突破困境实现理想目标的渴望。
总是做不出这类题,根本原因在哪里呢?是基础就没打好,还是只是体系不完善总是找不着思路,或者就是不熟练没经过大脑思考?
成绩很差进步很慢,是因为之前欠的学习债太多正在还,还是没有找对学习方法只是在盲目重复?
抓住问题所在然后制定出可行有效的计划,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逆袭提分今日分享
监督同学学习打卡
想要短期内快速逆袭提分,直接扫码
分析成绩,制定专属学习计划
学习好地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