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算你读两个小时的书,合上书本,也什么都不记得。生活日常也一样,如果你心里被自己的杂念控制,那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自己都没有印象。唯一记住的就是自己当时心里的念头。佛家讲,开悟和没开悟有什么区别。没开悟的人,吃饭的时候心里想着扫地,睡觉的时候心里想着吃饭。最后饭是什么味道都不记得,睡觉的时候也不能踏踏实实的休息。最后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是否吃过饭了。开悟的人呢,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扫地的时候专心扫地。自己能清晰的感受到不同食材在舌尖留下的味道,口感,温度,以及带来的心灵感受。也能清晰的看到自己扫地时,每一次扫起的落叶灰尘的形状,以及院子的情况。深深的印在脑子里,事后再提,历历在目。回忆起来,发现自己的日常过的这么丰富有趣。开悟之前,稀里糊涂的消磨完每一天,稀里糊涂的活着。开悟之后,我看着我活着。一方面,清晰而专注的体验当时的每个瞬间,同时又能随时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到自己活着,看到自己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自己的念头是怎么产生的,自己的情绪感受是哪种状态。这个时候,你才是清醒的。你会发现,你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你都记得,也都知道对错,也明白会对自己和周围人产生什么影响。你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大增,因为你用心生活了。尊重自己的人,首先会懂得不断改正错误,提升自己的重要性,所以会时时刻刻留意自己的错误,随着年岁增长,成为一个通透而善良的中老年人。而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整日被外界驱赶着生活,被事情推着走,从不反思,也不悔过,一生活的浑浑噩噩,给周围人带来伤害,自己也活的灰尘满面,生活中处处糟糕,却不知为什么。个人智慧没有任何长进,稀里糊涂过完了一生。一辈子白活了。人生是有意义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丰富的人生体验,人逐渐自我觉醒,最后灵魂达到清醒,通透的状态。对生命和世界有了深层次的感悟认知。人生中所拥有的财富,名誉,地位,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经过修行后,经过内心酸甜苦辣的体验之后,获得的认知提升,智慧突破是属于自己的。25岁那一年,我正在读研,平时特别喜欢逛书店,大部分时间也呆在学校的图书馆。平时遇到图书报纸也总是要拿起来读一下。当时我也参加工作了,有一次和几个同事在饭店吃饭。包间里进来一个服务员给我们倒热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拿暖壶才能将热水倒进杯子里。我一直对笨人很不耐烦,于是没好气的说:你把杯子放在桌子边,用手提暖壶的把手倒啊。旁边的同事提醒我,对服务员礼貌点,要尊重服务员。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很尊重啊,我自己就是从底层家庭出来的人,心里觉得自己和服务员都是劳苦大众,所以没有不尊重。当时觉得同事误会我了。但是马上又一想,不对,我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我自己,和我在心里想的我自己,并不一致。我确实在现实中做出了不尊重服务员的行为。当时同事没再说什么,但是这个细节对我来说,堪比惊天霹雳,劈开了内观自我的大门。就是这样一件小事,也许别人半天以后就忘记了,我却想了很久。当时我二十多岁,周围基本没有头脑清晰的人,没有人指导。网络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对世界的认知都来自自己找书读。那时候刚刚开始接触心理学,还在入门阶段。我在想一个问题,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呢?是我认为的我,是真实的我?还是别人认为的我才是真实的我?可以肯定,别人认为的我也确实不是真实的我。例如我经常被家里亲戚说,你长得好看肯定很虚荣,肯定不爱学习,脑子肯定很笨。这个明显不符合事实,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直很强,而且事实上我的学习劲头很足,平时学东西很快。也曾经被驾校教练说,你学历这么高肯定学不会开车。实际上,我是十年老司机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别人对我的误解往往基于他们自己的认知,甚至他们自己的心理。那么,我认为的我自己,是真实的我吗?在那件小事之前,我一直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那件小事,让我突然发现,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我认为的自己,一部分可能不是真实的自己。虽然我认为我自己会对普通劳动人民共情,也会尊重他们。但是,事实上,我确实做出了不尊重服务人员的行为。当时是无意识的,如果不是同事及时提醒,那个细节,不会留在我的记忆里,我很快就忽略掉了。换个角度想,我平时怎么看待别人呢?我看到有些人在现实中,看到优秀的人总是要说几句风凉话,总是要挖苦讽刺。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没有嫉妒心,仿佛并不认识自己。他们所认为的自己,和他们在现实中的表现并不一致。从旁观者看来,这些人并不认识真正的自己。那么看来,别人认为的我,带着他们的偏见,不是真正的我。而我认为的我自己,也是带着虚假成分,只有我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事实,才是当时真正的我。后来我读心理学的书籍,读到了“虚假自我”的概念,回忆起来发现,其实二十岁出头时,我发现的,就是虚假自我的问题。关于这个细节,我大概琢磨了两个星期。期间,有一天晚饭后随手拿起一本书,我现在已经忘记书名叫什么了。书中有一个调研,在某个地点安装了一个摄像头,记录了人们进入时开门,离开时关门,中间说了什么话,是否扔过垃圾。对待身边人什么态度,有的人友善,有的人恶劣,有的人冷漠。然后,调查者问这些被记录的人,是否记得当时他自己做了什么,对其他人说过什么。结果发现,其中有一部分人完全不记得。调查者自己做了个试验,他在自己身上带了摄像头来记录自己一天的行为,到晚上回放时,他发现,他自己的大部分行为完全没印象,有些行为他觉得完全不是他自己。而在他记忆中,他只记得白天做过的几件事情。原来,人的行为中,有百分之九十,是自己无意识中作出的。而这些无意识中作出的行为,也许伤害了别人,也许给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埋下了不好种子,影响了后来的发展。自己却不知道。当时我恍然大悟。我对服务员不尊重这件事,一定以前就有发生,但是我忘记了。而生活中类似的小事,一定在各方面都有。那么举一反三的想想,有时候事情不顺利,或者莫名其妙的人际关系不好,可能就是自己在无意识之间,做了一些错事,自己还不知道。而人在完整的一天中,现实中的所有表现,综合起来才是真实的自己。二十岁出头的我突然惊觉,人不能这么无知无觉的活着,太混混沌沌了。简直就是在被本能驱使,而不是自己清醒的活着。我必须开始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能再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别人,自己不承认不反思。我不想让自己变成那种野蛮人。那时我还不知道,我已经进入内观的大门。很快逐渐的意识到,这个日常生活中能说能动的我背后,还有一个更高层面的自我存在。我开始熟练的能时时刻刻,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监督我在日常的一言一行。同时存在两个我,一个是日常吃饭,睡觉,工作,和他人交往,交流的我。一个是默默的站在旁边观察,审视,监督,提醒的我。习惯了这种状态之后,发现日子过的很清明,头脑也更加清晰起来。对自己经历过的事,看的一清二楚,也记得一清二楚,仿佛是拿在手里的书本,曾经我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和周围人怎么互动的,历历在目,随手一翻就能找到。此后的一年还在上学,一天骑着电动车回家的路上,突然对两年前,当时还是大学四年级读的一本《苍茫灵山玄奘传》中的一些内容有了新的理解。讲内观和禅修。对内观更加深入了一层。之前我只是学会了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在现实中的外在表现。而那天,突然领悟到,当大脑产生念头和情绪的时候,也要用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头脑中的活动。例如,此刻我产生了一个念头,我看到了我产生了这个念头,我要思考,这个念头的来源是什么,是否要继续思考下去,是否要将念头化为行动。当我有了情绪,愤怒,烦躁,悲伤的时候,也能同时有第二个我站在旁边观察内心的情绪。嗯,我此刻愤怒了,愤怒的原因是什么?我该用哪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我是要克制一下,还是要释放出来?哪种对局面更加有利呢?此刻也有两个我同时存在,一个是正在产生情绪的我,一个是冷静而旁观的我。在这种情况的,人是不可能被情绪支配,不由自主的办傻事的。后来我也经常表现出愤怒,悲伤等情绪,但那都是我经过观察者的我分析过,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时候会被人误会,以为我被情绪控制了。那是因为他们见过了太多无知无觉被情绪控制的人,看到我表现和他们相同,就以为我和他们一样。其实完全不同。大概从二十五六岁开始,我便开始了时时刻刻审视自己,监督自己的习惯。当我行动言语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在观察着我的行动言语。当我头脑有念头,内心有情绪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在审视,观察,分析我的念头和情绪。这十几年过去,我活着,同时看着我活着。已经成为习惯,毫不费力,时时刻刻。清醒又清爽。这种内心世界的习惯,没有对周围任何一个人说过,当时,我身边也没有人能懂。那些年,我忙着修缮自己,忙着学习成长,很少去观察别人。后来才发现,在我原来的生活圈子里,甚至在整个社会里,大部分人都活的无知无觉,被本能驱使。能懂得内观自查的人,是少数。和这些人沟通,你会发现非常费劲,他们说的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他们做的事,下一秒就忘记了。他们的人生,自然也混混沌沌,原地踏步,不断挖坑起火。有时候看到我家的猫。小猫偶尔尿被子,必须当时揪着它在尿渍面前惩罚。只要过十来分钟再惩罚,就没用了,小猫已经忘记了。有些人也一样,只有当时提醒,他才有印象。如果当时不提醒,时间一过,就再也不承认了,而且自己真的忘记了。那就失去了一次反思自己,进而成长的机会。不是他们记忆力不好,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认真的对待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也没有认真的尊重过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活的像个梦游的人。当然,别人的细节我都看的很清楚,但我不会提醒。人不到自己想成长时,面对别人的提醒,他只会觉得别人多事矫情。人只有看见了自己,才能看见别人。而看见自己,首先要对外看见自己在现实中的表现,对内看见自己头脑中的念头,心里的感受。我现在有几个修行的朋友,每天都在内观自己的习气,自查自己的错误,一点点纠正自己无意识中形成的不好的习惯。和他们相处,你会觉得如沐春风。他们因为能看见自己,所以也能看见你。你能感受到真正被看见,被尊重的喜悦。我们经常会谈起神秀的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都是普通人,人的一生总有坎坷和苦难,这些苦难不能白白经历,懂得反思和自我精进才是收获。想让自己经历过这一生,不断变的智慧而圆满,就需要在日常中勤勉修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