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风物 | 倪金元 :千年老米酒 万缕乡思情
文化
2024-12-10 10:37
湖北
展示罗田风物 | 倾听罗田心跳 | 传播山水文化 | 亲近美丽家园“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数我。”这句民谣在地处大别山腹地的胜利镇一带流传了一代又一代。隆冬时节,风厉霜凝,草木凋零,水落石出,村子冻透了。此时,山里人家围坐在火塘边,烤着热烘烘的火儿,吃着悠悠晃晃的吊锅里的菜肴,吧嗒吧嗒地品尝着老米酒,那满口盈香、回味绵长的甘甜滋味,在人们的感觉中,大概比做神仙的味儿差不了几多哩。
胜利老米酒酿造历史悠久,据考证,起源于唐代乾符四年(公元877年),朝廷为围剿黄巢农民起义军,派重兵驻扎在胜利镇东北角的松子关,官兵中有位曾是皇宫酿酒工匠,对此地民间酿方进行了改进,遂酿成了独特的风味。同时,胜利镇周边群山连绵,中间地势平坦,一河碧水,飘逸逶迤,绕镇而过,泉水丰沛,清洌甘甜。湿润氤氲的地理气候环境,独特的微生物有益菌群,再加上当地产的优质糯米,特制的中药草酒粬、深山泉水,别处是无法模仿“克隆”的。胜利老米酒酿造的程序是:先将糯米漂洗干净后,放在杉木做的圆桶里蒸熟,倒出摊凉后,加入酒粬,搅拌均匀,然后放进缸中密封发酵,等到糖化时,又加入适量凉开水,继续密封,再发酵15天左右,直到缸中飘散出幽幽酒香时,滤槽取酒。酒色清亮微黄,甜香醇长。而老米酒中的珍品,当属久享盛名的“桂花老米酒”了。先将糯米蒸熟摊凉拌粬,进行第一次发酵。待成酒后过滤其糟,盛好汁,糟再加粬,第二次发酵后又滤出汁。然后将两次所滤之汁盛于坛中,并加少许上好白酒于内,俗称“醉坛”。再把桂花、陈皮、甘草、桂肉等用布袋装好,浸入坛中酒内,将坛埋入地下,三个多月就酿成了上好的桂花老米酒。这种老米酒呈微绿色,清澈透明,入口绵甜,醉厚爽口,既不失白酒的烈性,又不乏米酒的温和,两者兼而有之,相得益彰。家乡的老米酒,经过悠悠岁月的酿造,格外香甜醇人,素有“开坛满村香,隔壁数家醉”之说。而在乡亲们的心目中,这种酒与山里泉水和吸收大自然精华的诸种植物融于一体,朴素、纯洁而隽美,是淌漾于他们心间的一泓碧澈的溪流,喝着它,便有了对生活的舒心,有了知足常乐的惬意,有了播种希望的憧憬。因此,不管过去农家生活多么穷困,多么酸涩,那怕是用野菜、树皮填肚子,也要千方百计省下糯米酿造老米酒,尽力维系着人生情感上的平和与温暖。老米酒醉人眼,酿出的乡里那串串故事往往也是动人的。在我的记忆里,乡村里男女结婚时,新房中总要放一壶“桂花老米酒”,以增添洞房的喜庆气氛。“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桂花酒半酣”,几杯“桂花老米酒”下肚,一帮“新房里无大小”的青年男女嬉戏闹腾,新娘脸热心跳,似醉非醉,飘飘欲仙,将村人终生只一回的“洞房花烛夜”推向了高潮,这该是多么有趣、多么生动的难忘一幕哟!家乡人心肠热,待人大方、真诚,待外人甚至比待自家人还要热乎。因此,相互间一喝老米酒,情更浓了,话更多了,老米酒成为连接亲情的纽带,醉出了山乡那幅浓郁的风俗画。若是那些外乡女子到村子里做客,一时不知老米酒的深浅,又经不住劝,多喝了些,便有二片桃花上脸了,继而便连眼圈儿也醉红泛光了,煞是叫主人心欢。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投笔从戎,走马北国,移防中原,又驻西南,在军营度过了近20个春秋,品尝过各地不同的地产酒,但都感觉不及家乡老米酒韵味悠长,因为其中有着无法割舍的缕缕乡情啊。前几天,我的一位远在法国留学深造的晚辈打电话告诉我,虽然法国葡萄酒名气大,喝过总觉得不如家乡老米酒好喝,身在异国他乡,一想起家乡的老米酒,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从心底弥漫开来,挥之不去。我想,这老米酒中浓得化不开的乡情,在每个游子的心中永远充满着温馨与依恋呀。如今,凝聚着故乡的风土人情,蕴藏着家乡厚重饮食文化,一直“深居闺阁”的老米酒,也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出深山农家,飘香他乡,愈飘愈远,如梦如幻,延宕往昔,醇香未来。编 辑:罗田文联
初 审:匡 彬
终 审:史 伟
联系微信:Xiaoquang808
联系电话:0713-5051905
投稿邮箱:3409046194@qq.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