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学校中推进儿童哲学的思考

文摘   2024-05-28 16:25   福建  

主持人:程 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语·

今天,对于儿童哲学,我们都不陌生了。尽管我们对它是什么仍有认识上的分歧,但都不怀疑它之于儿童成长、教师发展乃至学校改进的独特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仅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加以澄清和阐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在学校中通过实践予以创造与生成。

在学校中推进儿童哲学,当然离不开有关儿童哲学的定位。如果认为儿童哲学旨在让每个儿童学会哲学地思考,那么我们就要像李普曼(Lipman,M.)那样,为儿童提供包含哲学观念或问题的结构化学习材料;如果认为儿童哲学重在与儿童共同探讨哲学观念或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像马修斯(Matthews,G.B.)那样,与孩子进行哲学的对话;如果我们认为儿童哲学就是引发和保护儿童的原初好奇,那么我们就要像杰克逊(Jackson,T.)那样,让儿童从日常生活出发,提出并思考自己的哲学问题,等等。不过,在大多数情形下,它们之间可能没有那么分明的边界,常常可以综合运用、互为补充。

在学校中推进儿童哲学,未必要将它变成一门独立的“科目”。尽管“科目化”有助于儿童哲学具体而系统地落实,但在学校课程“拥挤”的情况下,这种独立设课容易与主干课程冲突,反过来形成对儿童哲学的“拒斥”。由于各门具体学科都可以关联到或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因此也可以在各科教学中“引出”或“生发”出与哲学有关的问题、知识或思维方式。这种关联或上升的路径可以是从具体到一般,从部分到整全,从解释到批判,也可以从对立到辩证,等等。

在学校中推进儿童哲学,需要构建一个“探究共同体”(community of inquiry)。这就要求教师营造心理或理智上安全的氛围,激发学生对周遭世界的好奇,引导他们去思考宇宙和人生的“大问题”(如“我是谁?”)或“大观念”(如“尊重”“正义”),并围绕这些问题或观念进行平等而自由的对话,共同寻找“大问题”的可能答案,澄清“大观念”的实际意味。没有这种共同的、持续的“探究”,儿童哲学就可能陷入传统学科教学的窠臼。

在学校中推进儿童哲学,不能离开一线教师的探索与实践,但也需要来自大学的(儿童)哲学研究者的指导与示范。这里呈现的三篇论文都涉及儿童哲学的学校实践,或以成语故事为素材回归本土,或以绘本为载体融合美智,或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化育心灵,各有不同,又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了儿童哲学在学校实践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我们在中国语境下推进儿童哲学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成语故事在儿童哲学探究中的运用

厦门大学哲学系 黄 睿

【摘   要】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语故事的提问和思考是中国儿童独有的哲学探究资源。基于成语故事的儿童哲学探究,主要分为阅读成语故事、提出哲学问题和开展生生对话三个环节。其中,提出哲学问题是决定探究质量的关键。通过补足故事情节、假设不同可能、代入故事角色、改变叙事视角、质疑预设前提五种哲学提问方式,教师可以有效促进儿童之间具有哲理意味的对话,实现发展思维、传承文化与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语故事;儿童哲学;语文教学;思维能力

儿童哲学之父马修斯曾记录下自己六岁的儿子某一天突然的提问:“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一切不是一场梦呢?”[1]他所记录的诸多这类提问,向世人证明了儿童也有哲学家式的惊奇与思索。与之类似的是,中国儿童学习成语故事时也会涌起许多“怪念头”:如果没有天神帮忙,愚公能把山移走吗?杞人的担忧到底会不会成真?悬梁刺股真的能学得好吗?……这些提问与思考是中国儿童独有的哲学探究资源。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考和行动。对成语故事的儿童哲学探究不仅能培养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对传统文化形成“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态度[2],将成语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为当代社会所需的价值观念与必备品格。

以成语故事为刺激物的儿童哲学探究主要分为阅读成语故事、提出哲学问题和开展生生对话三个环节。其中,提出哲学问题是决定探究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探究中应尽量让学生来提出和选择要讨论的问题,但教师需要对成语故事中包含的哲学问题形成预想。这种预想(而非预设)既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成语来开发课程,又有助于在课堂上有效识别并促进儿童之间具有哲理意味的对话。本文聚焦这一关键环节,展现基于成语故事提出哲学问题的五种常见方式。

一、 补足故事情节

补足故事情节,指的是对成语故事中“没有说”或“没有明说”的部分展开想象,追问“可能会发生什么”的哲学提问方式。

以成语“井底之蛙”为例。一辈子住在井底的青蛙见到海龟后,才知道井外还有一个巨大的世界。然而,故事没有告诉我们青蛙见到海龟后是否跳出井口,更没有告诉我们青蛙在井外的世界会经历什么。

在儿童哲学探究中,同学们针对这些情节展开了想象:也许青蛙会在跳出井口后,看到许多之前无法想象的美景,吃到许多不曾有的美食,但也会遇到井下不会遇到的危险。这样的合理想象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如青蛙跳出井口历险,三天后被天敌吃掉了,它会觉得值得吗?有同学认为值得,因为“这三天比井里的一辈子强许多”“这三天的经历它都记得”。另一些同学认为:“死了就什么都不记得了。”在死去的那一刻“生命没了、井没了、美景也没了”。然而,死亡真的会让生命中的一切都失去意义吗?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激烈论辩,如同一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正如一位同学所总结的:无论青蛙是否跳出井口,死后都“什么也没有了”;但跳出井口带来的改变是在短暂生命中拥有了让自己死得“不遗憾”的美好经历。生命的意义并不取决于寿命长度,而是取决于一生中做了什么。尽管死亡能将生命带走,但生命中似乎总有一些无法被死亡带走的东西,而这正是生命中最值得追求的意义。

每个成语都可以概括一系列心理学上有意义的情境,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状况[3]。针对故事情节展开细致的建构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经历一些现实生活中难以直接经历的情境。由于情节的补足是由儿童自己完成的,儿童会将平时关心乃至焦虑的议题投射在所想象的情节中。而抓住这些开展探究,则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引导教育。

二、 假设不同可能

假设不同可能,指的是在成语故事“已说到”的某一情节上,提出一个不同的可能,追问“假如……,会怎么样”的哲学提问方式。

以成语“孟母三迁”为例。孟子的母亲担心孟子受到不良影响,从墓地旁边搬到市场旁边,最后搬到了学校旁边。作者暗示:正是孟母三迁的行为决定了孟子能成为大学者(因果关系),而孟母的做法也是值得效仿的(价值判断)。

运用“假设不同可能”的思路,我们可以提问:假设孟母没有搬到学校附近,孟子就不能成才吗?有同学说,只要态度端正,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学得好。也有同学说,孟子看到周围人都是文盲,为了不变成他们那样,反而会好好学习。还有同学说,许多名人都不是在学校附近长大的,学校也未必就是最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最适合读诗写诗的环境是大自然。还有同学认为住在市场附近确实会让孟子学会做买卖,不过“学到没钱了,就得去卖点东西”,赚到钱再继续学习。可见,课本知识与实用技能的学习并不一定互斥,住在市场边的孟子也许既能学会圣贤的“六艺”,又能像孔子那样“多能鄙事”。通过讨论,同学们反省了环境与学习的关系,也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产生了思考。

事物之间总是同时存在多种可能的因果关系,而故事只选择其中一条因果链进行叙事,以服务于作者的价值判断。其实,按故事中的做法去做,未必总能得到故事中的结果;用别的方式去做,也未必得不到。假设不同可能,使儿童对故事隐含的因果认识与价值判断有所省察,是很好的审辨性思维训练。

三、 代入故事角色

代入故事角色,是指儿童带着自己的想法、性格、情感等,代入到故事中某一角色上,追问“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的哲学提问方式。

以成语《愚公移山》为例。愚公认为家门口的两座大山导致交通不便,带着家中的三个男人移山,一年只能走一两个来回。最后“天神”被愚公感动,将两座大山移走了。一开始,有同学提问“天神为什么要帮助愚公”,其他学生给出了两个不难想到的回答“被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之后便沉默了。后来,教师将这个问题转换为代入故事角色的问题再次提出:如果你是“天神”,你会帮愚公吗?这一问就激发了多样的思考。

支持帮助愚公的理由包括:①使山内外的人群更方便交往;②让愚公和村民安居乐业。反对帮助愚公的理由包括:①移山会影响山民和山上的小动物;②如果“天神”不介入,愚公可以自己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增进他的智慧;③移山可能破坏风向流动,导致气候变化;④无论将山移到哪里都会影响周围的人。还有同学拒绝帮愚公移山,但主动提出可以帮他挖隧道。通过代入故事角色,儿童意识到每个人的行为都可能通过复杂的因果关系影响到他人的福祉,因此在做出重大决定前应该征求利害相关方的意见,更要为动植物、生态环境等无法发声的主体考虑。

儿童哲学探究归根结底是为了增进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智慧[4]190-192。代入故事角色,使儿童关注“我遇到了类似情境要怎么做”的问题,带着自己的鲜明性格特色去真切地体验故事所提供的判断情境,从而拉近故事与自身生活的关系。

四、 改变叙事视角

改变叙事视角,是指跳出故事“主角”的视角,从不被重视甚至未被写出的角色的角度来重新讲述故事,追问“从……的角度会怎样看”的哲学提问方式。

以成语“望梅止渴”为例。曹操带兵打仗时找不到通往水源的道路,便说前方有一大片梅子林。士兵听后分泌出口水,继续坚持行军,最后找到了水源。这个故事的主角显然是曹操。但是,这个故事能有皆大欢喜的结局,靠的仅仅是曹操的智慧吗?

在探究中,儿童指出分泌口水并不能真正解决身体缺水的问题。士兵们之所以能继续前行,主要是因为曹操的谎言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可是,难道没有一个聪明的士兵看出曹操在说谎吗?为什么没人戳穿这个谎言呢?当儿童尝试从士兵的角度重述故事,很快就意识到:聪明的士兵非但不会戳穿曹操的谎言,还会“帮着曹操一起来制造这个谎言”,因为戳穿谎言只会导致其他士兵失去信心、难以继续行军。很多时候善意的谎言能够起作用,不一定是因为人们全都受骗了,也可能是因为有些人在“看穿”后忍住了戳穿谎言的冲动,有意识地去维系谎言。

改变叙事视角,不仅使儿童对故事中的因果关系有更全面的认识,更包含了对他者的移情,体现了儿童哲学的“关怀”维度。

五、 质疑预设前提

质疑预设前提,是对故事中角色言行所预设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提出怀疑,追问“真的是这样吗”的哲学提问方式。

以成语“朝三暮四”为例,养猴子的老人狙公询问猴子能不能每天早上喂三颗橡子,晚上喂四颗,猴子们都表示愤怒。狙公问:“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呢?”猴子们就表示满意了。对这个故事的解读往往认为狙公用诡计欺骗了猴子,而猴子没有意识到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每天都只能吃到七颗橡子。

对这个故事,一年级的孩子们找出了许多预设前提并提出了疑问。首先,猴子真的希望尽可能多吃几颗橡子吗?也许猴子一天的食量就只有七颗,但它们觉得“早餐要吃饱”,晚餐不必吃太多。因此,狙公尊重猴子的意见来喂养他们,未必是坏事。其次,故事也预设了所有的猴子对于食物都有一样的偏好,但每一只猴子的进食习惯可能不同,狙公为什么不每天早上就将一整天的七颗橡子给猴子,允许猴子自己决定每餐吃几颗呢?最后,故事还预设了猴子的生活一定要依赖于狙公。但儿童追问:猴子为什么一定要让老爷爷养着,为什么不自己去觅食?这个提问很好地将故事与该成语的现行用法联系起来。今天,“朝三暮四”用于批评一个人反复无常、捉摸不定。只有当我们对他人有所依赖时,他人的反复无常才会影响我们。如果我们能自力更生、自给自足,面对他人的反复无常不就可以不为所动吗?

“于无疑处有疑”是哲学探究中一种重要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思考者不仅善于寻找已有问题的答案,更善于看出现有问题的预设前提,并通过突破预设前提来提出更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加雷斯·B.马修斯.哲学与幼童[M].陈国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3] Yang Y,Read S J,Miller L C. A taxonomy of situations from Chinese idiom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6,40(5):750-778.

[4] 马修·李普曼.教育中的思维:培养有智慧的儿童[M].汪功伟,刘学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本文刊登于《教育文汇》杂志2024年第4期,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投稿邮箱:jywh2001@126.com(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也未委托任何单位组织、个人、代理机构收取)

南强儿童哲学研究中心
为关注孩子“终生可迁移能力”而非“考试高分”的家长,提供了解爱智之学的平台;为有志造就“贯通形上形下,以道御学、御术、御器、御万殊的一代新人”的同路人,提供学习、研究、实践儿童哲学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