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厦门大学全球汉语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第六期)公益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文摘   2024-07-18 17:10   马来西亚  

厦门大学全球汉语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第六期)公益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活动回顾


活动回顾

2024年7月10-13日,厦门大学全球汉语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第六期)公益暑期学校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由厦门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厦门大学哲学系南强儿童哲学研究中心、朱子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全国二级学会)承办,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等单位协办的教育创新项目。

本次暑期学校分为知行班(32人,主要面向已有一定儿童哲学理论知识或教学经验,希望提升探究组织与促进能力的学员)和闻思班(111人,主要面向初步了解儿童哲学、希望获得思想启发的学员)两个学习层次,闻思班进一步分为三个平行班进行授课。所有学员都经历了专家讲座、专题工作坊和课堂观察研讨三个阶段的学习。


一、专家讲座《儿童哲学与生命教育》

7月10日上午,本次暑期学校开班仪式如期举行。厦门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朱菁教授,南强儿童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朱子学会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曹剑波教授相继致辞,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及一线教师来到美丽的厦门大学,鼓励学员们全身心投入到暑期学校的学习之中,利用宝贵的学习机会提升儿童哲学实践能力。

开班仪式结束后,儿童哲学专家、台湾辅仁大学潘小慧教授带来了讲座《儿童哲学与生命教育:以绘本为例》

讲座开头,潘小慧教授首先提到了对儿童哲学教育的多元解读。首先,要尊重和欣赏儿童的独特性,不要用大人的观点去界定儿童。其次,要设法认识和欣赏儿童的成长过程,重新找回童年的记忆。最后,要认识到哲学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接着,潘小慧教授结合自己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发和实施《生命教育》课程的丰富经验,阐发了生命教育的五大核心素养:价值思辨、人学探索、哲学思考、灵性修养与终极关怀。潘小慧教授以绘本《朱家故事》《墙》《灰王子》《不是我的错》《妈妈,死亡是什么》《先左脚,再右脚》《活了100万次的猫》《儿童哲学智慧书》等,深入浅出地叙述了以绘本为刺激物来开展的儿童哲学探究如何有助于培养生命教育的核心素养。讲座结束前,潘教授一一回答了现场学员的提问,她的讲座不仅在现场赢得了学员的热烈回应和阵阵掌声,也在线上吸引了超过2085名观众在线收看,获得1409次点赞和199次分享。




二、分班开展专题工作坊

7月10日下午和7月11日全天,学员们在厦门大学哲学系曹剑波教授、黄睿博士后以及资深儿童哲学教师李筱彤、邓永城、周冲带领下,分四个班开展专题工作坊。





闻思班和知行班的工作坊内容分别如下:

闻思班

(1) 第一课:分组破冰、了解儿童哲学的精神、理念与基本方法

(2) 第二课:探究团体的营造与刺激物的选择

(3) 第三课:如何提出和选择哲学问题

(4) 第四课:哲学探究体验

(5) 第五课:分组设计一次儿童哲学探究

(6) 第六课:向专家和同伴汇报

知行班

(1) 第一课:分组开展教案共享活动(每位学员分享自己的一节课)

(2) 第二课:分组开展哲学探究体验(选出一节课,在组内开展团体探究)

(3) 第三课:分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磨课并展示,评出3个组)


三、课堂观察与研讨

学员公开课1
《科技时代的烦恼》

7月12日上午,来自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附属小学的马峥老师带来了《科技时代的烦恼——该让小精灵替我做选择吗?》小马老师首先以风趣的态度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与同学们进行了课堂讨论规则的约定,并进行了讨论分组。课程开始,小马老师带大家进入了有关AI小精灵的故事,小精灵通过收集生活中的视听数据能够提供可靠建议。接下来进行了层层递进的提问和引导,从“阿华使用这个手表,是好事还是坏事?”到“如果你生活在阿华的时代,你会不会使用这个手表?进行了正反两方的讨论。随后进入了故事的进展中,在交朋友的议题及其重复发生上,让学生思考是否听从AI建议和个人选择的关系。并且上升到个体自由的高度上讨论了人类情感、可变性、努力过程、成就感的特殊性,让大家知道虽然AI功能强大,但有一些人类独特的部分是无法被替代的。课堂氛围热烈,学生观点精彩纷呈,是一门成功的儿童哲学课。

休息过后,听课老师们进行了激烈精彩的评课和意见分享,对课程给出了十分具有实质性的建议,随后黄睿、李筱彤、邓永城三位老师分别给出了指导意见,最后,曹剑波教授给出了总结性的评价。


学员公开课2
《威廉的洋娃娃》

12日下午,来自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的林露老师带来了绘本课《威廉的洋娃娃》。林老师首先请大家自我介绍自己的性别与爱好,分别填入白板上小男孩与小女孩的形状内,接下来林老师为大家讲述了这个绘本故事,请同学们通过讨论每个小组分享一个最想讨论的问题。同学们积极讨论了“为什么威廉喜欢洋娃娃?”“玩具一定要定义划分男女吗?”“同学对威廉的嘲笑是不是对的?”“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等问题。同学们通过闭眼投票的方式投出了希望讨论的问题。并且展开了对先天与后天、时代与国情、社会规范与个人喜好的讨论。同学们从一开始认可某些性别刻板印象,到讨论后期立场观点有所松动,例如发现芭蕾舞男女生都可以跳,提出了“虽然我是一个男生,但我可以有一点软弱”等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观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参与讨论的气氛热烈,现场精彩观点频出。

休息片刻后,评课环节热烈展开,老师们积极分享见解,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改进建议。随后,黄睿、李筱彤、邓永城三位老师分别给出了针对性的指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为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最后,曹剑波教授进行了总结,对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员公开课3
《一道墙》

7月13日上午,厦门大学全球汉语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第六期)公益暑期学校迎来题为《一道墙》的知行班学员第三节公开展示课。本次课程由成都市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教师杨忻雨主讲,参与者均为4-6年级的小学生。

首先,在正式开始前,杨老师发给同学们每人一张不同颜色的卡纸,并请每一位同学在所拿到的卡纸上画出带有自己特点的自画像,课程正式开始后,同学们分别进行展示并将其粘贴到白板上。杨老师在此时提出问题:如果存在这样一个国家,其拥有同卡纸一样五颜六色的居民,这个国家可能会有什么问题?在调动同学们积极性与讨论热情的同时引出接下来的故事,以此为刺激物激发同学们的深入思考,由浅入深提出“如果你是这里的居民,你喜欢这样的国家吗”“墙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是蓝脸国王,你会修墙吗,为什么”三个主要问题,分别记录同学们的回答与疑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追问与解释。根据同学们的答案进一步将墙分为“有形/无形”、“应保留的/应推倒的”,通过进行小组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本质,即通过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我们会总结出自己思考的标准和角度,并以此为衡量的基础,帮助我们做出决定。最后,杨老师在总结今天的讨论后将故事内容进行延伸,提出课后思考问题,推动学生继续进行更高更深层面的思考。

本节公开展示课准备充分,老师思路清晰且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思考与发言,课堂气氛生动有趣,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无定法,研无止境,展示课结束后,各位儿童哲学暑期学校学员、黄睿老师及曹剑波教授针对本次课程的优缺点及相关建议与问题同杨老师进行交流,表达了各自的见解与看法,使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智慧在交流中成长。



是结束,但更是开端

在热烈的掌声中,第六期厦门大学全球汉语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公益暑期学校正式圆满结束。本次暑期学校在分层学习、小组合作、项目化学习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教学探索,获得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暑期学校结束前,学员们自发建立了“儿童哲学与语文融合”“游戏中的儿童哲学”“儿童哲学与道德与法治”等研讨小组,并在结束后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大大推动了儿童哲学研究与实践的深化及相关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相信各位教师定能互学互鉴,携手攀登儿童哲学的高峰,以学引思,向学而教,行以致远!




南强儿童哲学研究中心
为关注孩子“终生可迁移能力”而非“考试高分”的家长,提供了解爱智之学的平台;为有志造就“贯通形上形下,以道御学、御术、御器、御万殊的一代新人”的同路人,提供学习、研究、实践儿童哲学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