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的来临,朋友圈晒起了各种各样的入学仪式,既有校级也有班级举办的,看着似乎花样多多……但入学仪式感也面临着诸多争议:
槽点一:形式大于内涵,花样多,花费多,但流于形式,大伙儿一起凑了个热闹,但无论外在仪式感如何繁复,周围的人群如何热络或喧嚣,也不一定让仪式使学生内化于心。
槽点二:亲师主导活动,常常是老师和家长忙忙碌碌,学生却懵懵懂懂,过后大人们累个半死,学生仅仅是玩得那时那刻的开心而已,然后除了留下一大堆垃圾以外,真实的教育意义何在?
槽点三:跟风多于特色,活动形式基本源于社交平台,然后拍个照,录个视频,发个圈……却没有形成校园和班级文化系列,也没有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那入学仪式要不要办呢?要的,为什么要办、怎么办呢?
入学仪式感的心理效应
习大大提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仪式感从仪式中来,其效应包括:
①帮助自我实现
从认知角度看,仪式感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接下来事情的发生,但实施仪式感的过程能促发个体的积极自我暗示,所以当我们沉浸在仪式的氛围中,我们更容易相信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去达成愿望。
②带来自我认同感
仪式感活动往往会有一系列程序,从而营造了仪式的氛围,让我们沉浸其中,从而影响人的心理状态,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种“确认”,从而可能建立起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③赋予内在体验感
仪式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为我们自己所认同和相信的。也就意味着我们有强烈的动机去做某件事,动机会激励着我们的行为,去为实现愿望做最大的努力。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仪式感是一种教育艺术,孩子是需要仪式感的。当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是由“以玩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向“以学为主”的儿童少年生活。在这个重大转变面前,通过一些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孩子在心理上重视,产生一种光荣感,对孩子成长是有益的。
专家说
一年级新生家庭入学仪式感的创设建议
从网上预约开始,家长就可让孩子旁观办理过程;然后带着孩子一起采购上学物品……让孩子在参与中慢慢进行角色的转化。
2.在家也要称呼孩子的大名
可以来一个“叫大名”仪式,一是让孩子感觉自己在长大;二也让孩子习惯自己的大名,以尽快适应课堂教学和课间同学之间的交流。
3.送一份小小的入学纪念品
本着“成本低、满足感强、注意导向性”的原则,在开学前一周送一份小小的纪念品,比如:一张入学贺卡、一条“我是小学生了”红色绶带、换一个适合搭理的发型、一张专属书桌、一个小闹钟或番茄钟、照一张证件照等等,让孩子觉得当小学生非常光荣。
4.确定新的作息时间表
幼儿园和小学的时间作息有变化,在入学前一个月时间按照小学作息时间做调整,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后,尽量早睡早起,按时起床,比如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中午小睡片刻。
5.建立一个排除诱惑的学习空间
给孩子辟出一个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避免特别耀眼的装饰,没有电子产品、没有玩具、没有零食等干扰学习的外在因素,只有专属书座椅以及必需品。
6.确定学习合约
拿出纸和笔,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学习合约,确定学习时间和契合的学习行为,比如放学回家先洗手、吃点心、再休息十分钟,然后开始写作业,写作业期间绝不接触电子设备等,一次只做一项作业,同时对奖励和惩罚措施约法三章。(具体内容另外再补充)
入学仪式感便是让孩子由一种状态转入另一种状态,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END
主要参考文献:新浪教育《家庭一年级入学礼 这种仪式感有必要吗?》(2022年09月01日)
关注我获得
更多精彩
记得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