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璟慧:见过大海的孩子,内心永不会干涸

文摘   2024-12-17 20:03   河南  



“见过大海的孩子,

内心永不会干涸”

——记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文学研究生导师张璟慧


张璟慧(1977-),女,汉族,九三学社社员。文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九三学社开封市委副主委、九三学社河南大学委员会主委、河南省政协委员。


“道德的全部秘密是爱”

张璟慧是我师姐,亦是我们河南大学外语学院英美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至今,她已培养了近50位英美文学的硕士,在读4位英美文学的博士研究生。她将文学与对人性的认识结合,将学术与德育融合,带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藉文学认识人性,以学术点亮心灵。



面对起点不一、想法不同、个性迥然的研究生,我师姐总是以带领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查阅评论文章、融入文学理论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文学殿堂。课堂教学中,她总是以鼓励为主。

每节课,她都先请学生按照她布置的任务主题,如“英国文学的兴起”“意识流小说”“文学对哲学的抗争”“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关系”等进行40分钟的汇报,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年轻的学者”“专家”,查找资料、细致思考、大胆讲授,而后她做现场点评。点评中,她围绕学生讲座的构架、学术观点、PPT的美观程度、讲解时的语态、资料的来源等进行评价。几节课下来,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学生惊叹于她的知识、见解及语言的精彩时,她常“狡黠”地说,“那是因为你们作为‘年轻学者’做的讲座精彩,所以调动起我的积极性。”


除了大量阅读,师姐还鼓励学生写论文,手把手教,把所思所想落实在文字上。常有学生写不下去,在她面前哭鼻子。而她总会翻出来自己的各种失败、投稿被拒,幽默地讲给学生们听,鼓励他们,“你们比我那时候强多了......”几年后,学生们都能达到甚至超额完成毕业的前置要求。目前,我教授我的文学研究生的方法,很多亦是受师姐的启发,很有成效。

师姐总是喜欢提起诗人雪莱的一句话,“道德的全部秘密是爱”。是的,思政教育也好,专业学习也罢,能打动学生之心、开启他们内在驱动力的,唯有来自老师真心实意的爱。


“文学就是人学”


多数学生在学习文学之初,总以为文学仅是学习文采、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增强人文积淀之用的;其实不仅是学生们,连我最初亦是这样认为。而师姐却始终强调,文学确有上述功用,却不仅止步于此。她深深赞同无数古今中外名人的感叹,“文学就是人学”,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教学与引导中,进而达至德育教化的高度

她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们:从浅到深,文学的功用分别是,分析作品、学习文采、得到美的享受;透视作家风格形成的原因;审视时代的走向及其留下的影响;而文学最重要的功用是让我们藉文学作品理解人、理解我们自己,进而接受我们人类的复杂性,达至宽容与和谐的目的。她强调,只有理解了“人”,才可能展开一系列的德育教育。


为此,她专门为我院的研究生做了题为《文学何为?——略谈文学在德育中的意义》的讲座,以“文学是什么”“文学研究什么”“藉文学,我们看到什么”,让学生们明白,游览诗意之世界,并非仅为了生发文采、解析作品,而更是为了看到时代的印痕、人类的喜怒哀乐,看到人世的苦难,并作出相应的心理调试,学会对自我和他人的精神抚慰。最重要的是,藉文学,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也要承认人性的复杂,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和我们自己,最终生发出悲悯、理解和宽容。

讲座丰富的文学与艺术举例、细腻的思考、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怀深深感染了学生们,也深深启发了我,使我在我的科研与教学中亦以此为范式:引导研究生们建立最高的“利己”方式,即善待他人、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最终成为人脉广博、一身硬本领的祖国未来;还要让他们慢慢认识到人的复杂,才能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宽容;养成终生读书、时时学习的习惯。这才是顺应人性而温暖的德育教育,充满真诚与生命感。


“见过大海的孩子  

 内心永不会干涸”


师姐始终认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格言,“获取知识就是获取德行”。学生的确要从学习知识开始,而知识的目的不是“知道”,而是形成思想,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创造性。而形成思想的最终目的是成为有全面素养和品德的人。假如德行有缺、认识有憾、格局有局限,实际就是各个方面的知识的获取和融会贯通还不够。

因此,我师姐总是竭尽全力以知识、思想和德育相结合,全面立体地培养文学研究生。她也经常与我们这些研究和教授文学的同事探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路径,需要加强、避免、改进什么,向别的学科汲取什么,以我们团队的力量共同推进。比如,她力促我们文学教师组成团队持续开设如《视觉艺术与英美文学》等跨学科课程;在同事们甚至我遇到挫折、踌躇不前时,她常以名人传记或电影深安慰我们,以文学看到的人世的艰辛、人性的复杂、名人们在各自生命中的挣扎鼓舞身边人......

我师姐相信,如果在研究生这个关键时期能给孩子们眺望过“大海”,即带领他们哪怕浅浅地接触一下各种知识、思想和可能性,那么,他们的一生都会因此而不断自我充盈,“见过大海的孩子,内心永不会干涸”(巴什拉,法国思想家、科学哲学家、艺术理论家)。


作者简介 


付江涛,博士、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华中)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郑州市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翻译协会理事,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英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校区域与国别研究联盟常务理事。出版专著教材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专业竞赛一等奖,荣获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口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河南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



学生的“心里话”

李盈盈 外语学院2022级

文学博士研究生   

成为璟慧老师的博士生已三年有余。回忆此三年的求学生涯,感恩于自己何其有幸得以成为璟慧老师的学生。三年际遇于我的人生而言所带来的提升是显著的、全方位的。博一入学时,老师对我们说,生活可能令人疲惫,但阅读和研究是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我们可以跨越时空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思想家、文学家,在他们留下的言语中寻得迷茫困苦时的慰藉……

老师教育我,人生就是不断攀登。我时常惊叹于身为院长的璟慧老师所体现的冲劲和韧性。为了使学院有更好的发展,老师制定并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她以自身之例告诉我,人生如同攀登高峰,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艰辛,却也伴随着视野的开阔与心灵的升华。

老师教育我,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助人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情谊,也积累了善缘。如老子《道德经》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帮助别人,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铺就更多的可能性与帮助。

寥寥数语无法阐尽璟慧老师给我带来的改变。她引领我走进哲学之域,叩响研究之门,同时又身体力行地传授于我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她教授我在理性与感性中寻求平衡,在思与诗的对话中诗意地栖居。


   代美丽 外语学院2024级

    文学博士研究生   

在我学术生涯的每一步,璟慧老师一直都是引领我前行的光。在学习的征途中,老师以身作则,展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与毅力,激励我不断探索未知。从2008年作为她的文学硕士生开始,到如今再次有幸成为她的博士生,老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给予了我最专业的指导,更在生活和成长的道路上,教会了我许多宝贵的人生哲理。

张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敏锐的洞察力、优雅的生活态度和知性魅力,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学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在张老师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如何在繁忙的学术研究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一颗平和之心。

十几年来的师生情谊,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品越醇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承张老师的教诲,投身于学术研究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及“诗意栖居”而不懈努力。


倪好 外语学院2023级

文学硕士研究生   

自入学以来,我的导师张璟慧就鼓励我们读博,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还带领我们探索艺术,提升艺术鉴赏能力。时常觉得自己幸运,能在正是容易迷茫的年纪遇见这样一位美丽智慧的老师。

“文学不是让人用来猎奇的”,导师时常教导我们,研习文学,不要只停留在故事的情节或作家的经历,要突破事物的表面去窥见背后深刻的东西:窥见人性。对文学的认识,就是对人的认识,从而理解我们自身。她亦希望我们多读哲学,告诉我们,哲学是每一个个体生命对在世经历的回应。

“学术研究就像研究牛肉的烹饪”。导师用生动易懂的例子向我们说明“如何写论文”,把研究对象比作牛肉,把研究方法比作烹饪方式,“首先我们要做文献综述,看看前人对这块牛肉的研究进行到哪里了,有红烧的、有清蒸的、有烧烤的,突然你发现没有人说过牛肉可以生吃,这就是你的切入点”。抽象的知识在这一刻具象化,老师以此方式减少了大家的迷茫,增添了做学术的趣味。


   张文 外语学院2024级

    文学硕士研究生

初见老师:热爱生活、热爱美的院长老师。初见老师是在午后,院长办公室。桌上有两盆常春藤,枝蔓从桌子外沿垂下,瀑布一般。璟慧老师着一袭黑裙,肩披卷发,笑意盈盈,“老师,能读您的研究生吗?”老师答,“这个要看指标。不过读我的研究生可得能吃苦。”老师于我的初印象是有风度、有要求、热爱生活、热爱美的“院长老师”。

再见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张老师。再见老师是在新生宣讲会,她说,“辛勤的工作赶走一切魔鬼。”在《视觉艺术与英美文学》课上,从“什么是视觉艺术”到“圣经、意识流小说与视觉艺术的转化”等,她由浅入深,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

常见老师:热爱科研的璟慧老师。研一的我们对“什么是科研”认识有限。老师要求、教诲、批评,我们执行、学习、成长。对于“为什么科研”,老师说,“要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所以热爱”。关于“怎么科研”,老师说,“文学就是出新。”于我所见,老师热爱生活、美、教育和科研,我也将以老师为我的榜样……






金句学习018

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2021年9月8日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全国高校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


精彩回顾

倒计时7天!来签收老师们的祝福!

来啦!第15期获奖名单请查收→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

杨曙亮:解锁学生潜能,“育”见无限可能

第十五期!快来挑战!

从教满30年 | 陈国剑,37年

喜获教育部大奖,听听他们怎么说!

未来教师的十大特征

弘扬教育家精神|㉛教育家精神的时代特质及培育路径

杜明荣!河南省教学名师!

第十四期榜单揭晓→

责任编辑:赵   炎

校     对:侯玉洁

版面编辑:张佳怡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河南大学好老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里是河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公众号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