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萍:铲释州桥探古韵,育英未来谱新篇

文摘   2024-11-14 18:51   河南  








今年9月,人民网推出纪录片《彩妆、茶饮、夜生活?宋朝人原来这么“潮”》,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曹金萍老师受邀参与了本片的录制。她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广博的学识,为观众揭开了州桥遗址的神秘面纱,激发了大众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女考古学家。



个人简介



曹金萍,中共党员,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2008至2020年就职于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0年10月至今任职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5年获得考古领队资格,2016年聘任副研究员,2021年转评为副教授。曾获“开封市三八红旗手”“河南大学最美教师”荣誉称号,被聘任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四层次特聘教授。先后主持调查勘探工作1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总发掘面积3万余平方米。联合发掘的州桥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填补了河南大学考古学科行业最高奖项的空白。研究方向以城市考古、宋元明清考古、瓷器考古、动物考古为主,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主持结项国家级横向项目1项,参与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文物局指南针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荣获河南省高校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南大学2019-2020年度、2021-2022年度优秀科研奖。


在河南大学这所百年学府的历史文化学院里,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考古为笔,以田野为纸,书写着对古代文明的无限热爱与追求;她以课堂为舞台,以知识为火种,点燃了学生心中探索未知的熊熊烈火。她,就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曹金萍教授。




深耕田野,传承文脉

         ——以铲为笔,绘就历史长卷








作为一名女考古学家,曹金萍老师没有光鲜亮丽的装束打扮、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惟有那份平凡但热血的激情,面朝黄土背朝天,挥舞着灵动的手铲、阐释着无尽的天书、绘就着历史的长卷。她十余年坚守在田野考古一线工地,主持或参与发掘了开封新街口周府官署遗址、开封双龙巷明代建筑遗址、开封明代永宁王府遗址、开封大厅门街明代建筑遗址、河南省孟州市司家沟遗址、开封汴河及附近州桥遗址等重要遗址。发掘揭露的文化遗存有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明末黄河泛滥的灾难遗址、清代村落等。联合发掘的开封明代永宁王府入选“2018年河南省六大考古新发现”,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点亮智慧之光





曹金萍老师担负着《中国古代钱币》《动物考古》《田野考古实习》等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曾荣获“2021年度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同时与省市文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依托科研项目为本科生提供创新课题,助力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在她的课堂上,有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有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有引人深思的疑问,有辩证思维的观点。她善于将复杂的考古知识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考古学的精髓。曹老师深知实践对于考古学的重要性,因此她除了利用校内文物馆拓展开设实践课堂外,还加强校地合作为学生提供深入考古现场、整理出土文物、请教考古专家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汲取理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言传身教”的深刻内涵,成为了学生们心中敬爱的老师。








公众考古,架起古今桥梁

 ——州桥遗梦,公众共鉴





在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的背后,曹金萍老师不仅是一位深耕学术的学者,更是一位积极推动公众考古的使者。她深知考古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专属领域,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学者与大众的重要桥梁。因此,州桥遗址在发掘过程中即对外开放,曹老师即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公众考古宣传活动并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众考古活动,如考古发掘现场开放日、考古研学体验活动、研学实践精品课程等,为前来参观或参与活动的市民和学生详细讲解,让更多的人通过考古发现了解开封古城的千年文脉、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在州桥遗址考古成果公益宣讲活动中,曹老师亲自讲解数百场,代表河南大学接待国内外各界人士,成为河南大学对外宣传的又一窗口。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介绍州桥遗址的历史背景、发掘过程以及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她耐心解答每一位参观者的疑问,用自己的热情和激情解冻了州桥遗址考古成果走向社会大众的最后一步。2023年,曹老师配合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广播电视台录制了《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探秘州桥梦华》纪录片,强化了河南大学考古学科的对外宣传。






曹金萍老师在田野考古、城市考古及动物考古领域深耕多年,将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融入于理论课堂、将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课堂,秉持“课堂理论学习、实践发现问题、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考古人才。她那激情洋溢的工作态度和雷厉风行的实干作风诠释了“河大好老师”的深刻内涵,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考古人才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将以吾师为范,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在考古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本文作者:宋炫儒,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考古学专业


精彩回顾


全省获奖作品 | 《王国运:春风化雨润心田》

弘扬教育家精神|㉚科学构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机制体系

刘晶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快来挑战!第十三期师德集中学习教育线上答题活动!

从教满30年 | 黄志红,37年

从教满30年教师 | 施兆莉,32年

一起来看!第十二期,哪些老师获奖?

“我”眼中的好老师 | 我与沈贺老师的“1234”

第十二期!师德集中学习教育线上答题活动

弘扬教育家精神|㉙以教育家精神全面引领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从教满30年教师风采展 | 牛保义,52年

责任编辑:赵   炎

校      对:王    一

版面编辑:张    帆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河南大学好老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里是河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公众号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