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牛保义,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河南禹州市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曾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河南大学《外文研究》主编、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牵头人。《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期刊匿名审稿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田纳西州李大学、英国利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英汉语对比语言学和语用学。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项目5项,出版专著18部,发表论文108篇。
五十余载立德树人,半生躬耕师泽如光。在河南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教师,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师德师风,照亮了外语学子的前行道路;他以辛勤的工作和无私的奉献,为河南大学外语学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就是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牛保义。
授业解惑,辛勤耕耘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牛保义教授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他先后给本科生开设英语语法、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汉语对比等课程,其中,高级英语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他还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外国语言学理论概览、认知语法、构式语法、语言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编写的《认知语言学经典文献选读》被国内多所院校选为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
对于教学,牛保义教授感受有三。第一,作为教师,打铁先得本身硬。教好一门课首先要精通教材,台下练就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本事,台上举一反三,游刃有余。教语法和精读等课程是这样,指导学生学位论文也是如此。第二,要常教常新,百教不厌。有时候,一门课一个老师可能要教十遍八遍,甚至几十遍,每教一遍都要增添新的内容,或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能照搬老黄历,这一届学生用的是这个教案,下一届来了还是这本教案,几十年不变。第三,教学生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最佳标准。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老师的书就教好了,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春风化雨,育人心田
牛保义教授前后指导了近20名博士研究生、数十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多名学生获河南省、河南大学优秀学位论文,他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论文指导教师。他认为导师应重在“导”,导师应当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职业道德观。导师首先要有自己的“功成”,要有自己的“道”。没有自己的“功成”,没有自己的“道”,导师就没有“道”可传、“业”可授。其次,导师既要有“道”,又要有“德”,才能传好道、授好业。这个“德”就是“功成不必在我”的业绩观,即导师自己寒窗苦读功成,是业绩,呕心沥血指导学生功成,更是业绩。
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培养学生是“导师”这一称谓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导师应以“导”为重,“教”为上,以指导学生、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为重,担当起为国家和人民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才无愧为“导师”这一称号。大学里的导师,就应当以指导学生写出优秀学位论文为荣,以培养出了胜过自己的学士、硕士、博士为荣。只有这样,薪火相传,导师的学术研究才能可持续性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的放大导师学术研究的影响和价值。作为导师,应当不计个人当下功名利禄,追求的应是学生的“满意度”、社会的“美誉度”。
科研之路,勇攀高峰
牛保义教授是认知语言学在中国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牛保义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十多年的艰辛,翻译了Ronald W.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上、下卷,约120万字,为目前国内唯一的汉译本。经过深入研讨认知语法的配价关系思想和情境植入理论,他提出了“新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和“基于汉语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被视为认知语法理论中国化的成功尝试。除了认知语法,牛保义教授对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构式语法研究》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牛保义教授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运用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解释英汉语附加疑问句、汉语“被”字句、“把”字句、兼语句、名词“类指”义等语言现象形义对应关系的认知基础,先后有4篇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他所倡导的“据汉释汉”,“从汉语中来到汉语中去”的学术思想。
从教多年,牛保义教授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为无数学子的成长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内涵和教育的真谛。他的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师德师风、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品格都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学生寄语
孙晓芳 外语学院2021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21年,我踏上了博士求学的征途。初次踏入课堂之时,老师便与我分享为人处事之道,教导我做学问前要先做人:在生活中应孝敬父母、守护家庭;在学业上应开拓视野、持之以恒;在处事上应谦逊低调、淡定平和。时隔三年,老师那温和而充满力量的话语仍在我心中回响,那如同慈父般的教诲,让我深感师恩浩荡。专业课上,我因悟性不逮,时常遭遇理解的瓶颈,老师总能敏锐地察觉到我的困境。一旦发觉,他便自己先举例逐层剖析,然后鼓励我尝试复述。就这样,老师如同教孩童学习拼音一般耐心地指导我学习理论。是老师的一个个例句将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是老师的耐心指点使我在理论探索中获得了一份胆量与自信。在论文选题初期,我曾迷茫焦虑,甚至一度感到心力交瘁、濒临崩溃,是老师花费了将近三个小时的宝贵时间与我拉家常、聊人生、谈理想,彼时,老师如“天使”般将我从“绝望之渊”温柔地拉回“希望之岸”。一直以来,老师殷切的关怀如同夜空中最亮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老师无私的爱如同春日里的阳光,给予我无尽的温暖与力量。老师潜心求学、以身为范、传道授业、慈爱耕心,遇此良师,何其有幸!
金句学习010
精彩回顾
优秀案例 | 音乐学院:擎“五度”,建“四有”——师德师风建设探索
生师比17.51:1!2023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公布
俞伟跃 :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赵 炎
校 对:王 一
版面编辑:张佳怡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