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10

健康   2024-10-02 15:23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10

2018年5月7日

【课前开示】

这是一个日月标志,以后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因为它没有明显的佛教色彩,而且全世界的人都不会不接受太阳和月亮。

用“日月”来代表智慧和慈悲,表示我们没有个人主张——只要有日光和月光存在的地方,就有智慧和慈悲的法音流淌,这是一种缘起。“日月”又代表信心和希望,因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有日月之光明。

关于“日月”的意义,大家懂了吗?不懂的话,可以再思考思考:什么是太阳,什么是月亮?太阳的光是黄色的,月亮的光是白色的,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重视日光和月光?日月之光能遣除黑暗,能成熟万物,是什么意思?

前段时间,我得到了一些“宝箧”,上面有太阳和月亮的自然显现,这意味着什么?日月不会坠落,日月之光永存世间,是什么意思?没有日光、月光照耀的地方怎么办?

日月没有偏堕,不会只照耀此处、不照耀彼处;东西方的人都不会将日月之光执为我所;每个人都可以在白天看到阳光,在夜晚看到月光;而盲人是见不到日月光明的,应该怎么办?

好,我不跟大家猜谜语了,以后可以专门写一部关于日月光芒的论典。

我们现场的听众主要是出家人,网上的听众主要是在家人,大家一方面要学习维摩诘居士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效仿,在没有达到他的境界之前,要谨慎行事。

学习《维摩诘经》有什么益处呢?我之前也提过,现在很多人以为,佛教修行人一定要舍弃世间的一切,出家寻求解脱;而且,出家人一定要到寂静地隐居,穿破烂衣,过艰苦朴素的生活。当然,按照别解脱戒的观点,大多数出家人应该这样行持,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一切有部律开许出家众穿高档衣服、享受美妙饮食、住豪华房屋,但有一个前提:一定要有清净的戒律和追求解脱的心。

我们很难从一个佛教徒的外在行为推断他的修行境界,所以观清净心很重要。对大乘菩萨不可思议的行为,如果暂时无法接受,也不要立即否定、诽谤、排斥,否则会在无意中造下弥天大罪。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自己相续的状态,不要被烦恼束缚如果有自相烦恼,就行持声闻乘的行为,这样非常保险。如果内在境界很低,行为却相当高,行为与见解就南辕北辙了,最后很可能堕入恶趣感受痛苦。

下面继续讲维摩诘居士的功德。作为佛教徒,非常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些功德。

去年,我为了准备《维摩诘经》的传讲,把藏文译本和汉文译本做了对照。在对照过程中,我的心情很激动,很期待能尽快讲这部经,深感在有生之年做这件事是非常有意义的——很多佛教徒会因为听闻这部经而遣除邪见,许多非佛教徒也可由此斩断对佛教的种种误解。

现在,我的那种新鲜感已有所减弱。不过,第一次看到这部经的人可能会有很多感触。而且,有些人也发现了:自己的种种疑问,在《维摩诘经》中都有明确的答案。

总之,无论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学习这部非常著名的、有价值的、千百年来备受重视的经典,都非常有意义。为此,我们需要牺牲一些个人时间,放下一些事情,以珍惜心、欢喜心来接受,这也是学习经论应有的态度。

如果对本经有欢喜心和渴望心,就很容易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听闻,再苦再累都不成问题。包括讲考班的道友们,从家里来听课也不容易。有些人住在东山,有些人住在西山,有些人住在南山,有些人住在北山……“五台山”各个地方的都有。这里不像城市,可以开车,每个人都得依靠自己的“神通”过来,但有些人可能没有神通,走路很慢的。尽管如此,他们基本上都不会缺勤。

大家在听法方面还是很有兴趣的。其实兴趣很重要,如果对一件事有兴趣,花再多时间、付出再多精力都心甘情愿;如果没有兴趣,也没有足够的信心,非常简单的事也难以成办。

资财无量,摄诸贫民;

维摩诘居士以无量资财摄受众多贫民。

维摩诘居士安住于大乘六波罗蜜多而摄受众生,首先是布施度。

“摄受”,在英文译本中是“吸引”。汉语中的“摄受”可以理解为,以自己的行为为他人树立榜样,从而教化他人,令其不断学习。

维摩诘居士很有福报,不仅具足智慧,而且资财无边。其实这二者很难兼具,有些人有智慧而无资财,有些人有资财却无智慧。维摩诘居士同时具足二者,而且他的财富并非仅供自己享用,还会布施给那些没有福报的贫穷之人,并以此摄受他们。

奉戒清净,摄诸毁禁;

维摩诘居士奉持清净戒律,对佛制罪、自性罪毫不违犯,并以此摄受毁坏戒律者。

其实毁坏戒律者很可怜,所以维摩诘居士不会轻视或舍弃他们。

以忍调行,摄诸恚怒;

他以安忍调伏自己的三门,并摄受具有嫉妒心、害心、嗔恨心的众生。

菩萨不仅自己修安忍,还会摄受那些嗔恨心重、心胸狭隘的众生。

以大精进,摄诸懈怠;

维摩诘居士以大精进力摄受懈怠者。

维摩诘居士在利益众生方面非常勇敢、坚强,他以大精进力摄受那些懈怠懒惰、不愿修行、不愿利益众生、整天昏昧度日之人。也就是说,他以自己的精进力督促、度化其他众生。

一心禅寂,摄诸乱意;

维摩诘居士一心安住于禅定,不离正知正念,以此摄受心意散乱、无法安住、昏沉掉举的众生。

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以智慧抉择空性,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以此摄受无有智慧的愚痴众生。

以上讲了维摩诘居士以六波罗蜜多摄受众生。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尽量以六度摄受众生——有一些财富时行持布施;具一分戒律时将功德回向众生,劝可怜众生趋入正道;相续中有安忍、精进、禅定、智慧的境界时,将其他众生安置于相应的道。这些行为对于大乘行者来说必不可少。

大家在今后的修行过程中,万万不能舍弃利他精神。对于大乘佛教徒来说,有两件事最为根本:一是自己好好修行,二是尽量利益众生。这就是我们的志向和人生目标。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维摩诘居士虽然身为白衣,却奉持沙门的清净律仪和行为。

以前,印度的在家人一般都穿白色衣服。藏文中的“迦嘎”(印度)就是“穿白衣服的民族”。到了现在,他们已经不是都穿白色衣服了,但与其他民族相比,还是穿白色衣服的多一点。

这里讲到,维摩诘居士虽然是在家身份,但他比某些出家人还要清净。有些出家人在言行举止和修行方面,确实不如清净的在家人,应该感到惭愧。现在有些居士特别精进,不仅要忙于工作、生活,还会严持皈依戒、八关斋戒、居士五戒等戒律,奉行各种善法。藏地就有很多特别虔诚的居士,在他们面前我都有点惭愧,自己虽然出家多年,可还没有他们精进。

虽处居家,不著三界;

维摩诘居士虽然住在家中,但并不耽著三界。

一般在家人非常执著自己的家庭和工作,耽著世间各种欲妙。维摩诘居士与之不同,他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都不执著——无论是上界的禅定妙味,还是欲界的名声、地位、财富等,他都毫不贪执。这样的居士确实很了不起。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著。有些人特别执著感情;有些人特别执著孩子;有些人特别执著事业;有些人非常在意自己的相貌,生怕老之将至,容颜不再;有些人特别执著地位,整天担心自己下台。还有一些人,对什么都很执著,唯独不执著修行,在修行方面非常“知足少欲”。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维摩诘居士示现有妻子和孩子,但他常常修持梵行。

藏文译本和吴支谦译本[1]中都说,维摩诘居士还有小妾,但唐译中没有这样说[2]

表面上看,维摩诘居士有世间的家庭,实际上他常常修持梵行。所谓“梵行”,是在守持居士五戒的基础上,过与出家人基本相同的生活。如此行持的居士被称为“梵行居士”。《三戒论》中对此有讲解[3]

自古以来,藏地就有严持戒律的密咒师,他们为了某种缘起而摄受家眷,但其相续从未被烦恼染污。像龙猛菩萨的上师萨绕哈巴、莲花生大士,以及近代大德第一世敦珠法王、第二世敦珠法王等,虽然示现在家形象,但其戒律纤尘不染。他们的亲生“佛子”,也有非常殊胜的修证境界和相当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

汉地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大德。如鸠摩罗什大师,他晚年时,很多人难以接受其某些行为,殊不知,大师的境界确实非同一般。

同样,维摩诘居士虽然示现在家形象,也有在家生活,但他一直守持着非常清净的戒律。

现有眷属,常乐远离;

维摩诘居士有侍者、弟子、亲戚、朋友等很多眷属,但他不会因此而散乱,常常乐于寂静,远离红尘的喧闹。

在藏文中,“远离”是“温巴”,有寂静之义。吴支谦译本中为“闲居[4],意为维摩诘居士虽有很多眷属,但眷属们不会整天闹哄哄的。

现在有些人天天散乱,经常看电影、看电视。包括有些上师身边的弟子,除了吃喝玩乐以外什么都不做,也不修行。维摩诘居士的眷属就不是这样,他们远离了贪嗔痴和散乱,喜欢寂静修行。

像维摩诘居士这些大成就者,与世间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现在的一些善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随顺众生,他们示现与世间人相同的行为,但其内在境界与世间人完全不同。《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上师法相时也说,大乘的殊胜善知识,为了引导世间而示现与众生相同的一面,但其内在境界远远超胜世间[5]。因此,上师不能与众生完全相同,否则就成了同流合污;也不能与众生完全不同,否则就无法度化众生。

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 

维摩诘居士虽有金银珠宝的装饰,但他主要以相好和修行境界为庄严。

画像里的维摩诘居士,看起来都比较老,而且特别高大,这可能是画家心目中的维摩诘居士。昨天我收到一幅几十米长的《法界源流图》,据说出自一位著名画师的手笔。在这幅画中,维摩诘居士也是身材高大,可能这样显得比较庄严吧。不知道西方人怎么看,他们的审美观与我们不太相同。

  • 外在形象

佛教徒的外在形象很重要。当然,出家人不能打扮,戒律中有规定。有些出家人虽然很想打扮,也没有办法,最多把衣服洗一下。以前,我房子后面住着一个喇嘛,现在已经圆寂了。他是比较传统的喇嘛,每逢法会、会供等重要日子,他都早早起来,穿上一件非常新的黄色衣服,里面穿件羔儿皮的内衣。

作为在家居士,是可以适当打扮的。有些人以为,学了佛以后什么装饰品都不能戴。其实也不是。我以前说过,在家人不能在打扮上浪费太多时间,但在人群中也要过得去。

佛教并不排斥装饰。在一些唐卡中,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报身佛的身上,都有很多装饰。报身佛的十三种饰品[6],跟现在一些帅哥、美女的穿戴也有相似之处。

有人可能会想: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身上有这么多装饰,是因为他们非常爱打扮吗?并不是,他们如此显现是为了令众生欢喜。像莲花生大士的帽子也很好看。有学者认为,以前莲花生大士所在的邬金国就是现在的阿富汗一带。那里有些官员和国王种姓者,现在还戴着那种帽子。

总之,佛教人物的装束,是观待众生根基而呈现的。汉地和印度的佛菩萨像,在装束上就不相同,因为两地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存在差异。

作为在家居士,不要一学佛就把金项链、金手镯都上供下施,最后变得像乞丐一样,让世间人觉得:“这个人学佛以后那么穷,连基本的审美观都没有了!”你看,维摩诘居士还是有一些装饰品的。

居士的穿着等要相应周围的环境和场合;也要观待自己的福报,有条件就穿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开好一点的车子。当然,在享受这些的同时,也没有必要特别执著。

因为在这个世俗世界,真的没有什么可执著的。一切都与水泡、阳焰无别,不像想象中那样稳固。所以,在人世间享用有漏财富,只是为了随顺众生。我们需要深深地了解:有漏法的本质均为空性与无常;只要是无常的就会带来痛苦,这是必然规律。

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

维摩诘大居士虽然可以享用各种美味佳肴,但他并不贪执,而是将禅定的喜悦作为自己的美味。

现在有些人天天想着吃,连做梦都在吃;朋友圈里除了美食,基本没有别的话题了——每天三顿饭、吃饭前的消毒都要发上去,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在这方面,出家人和修行人可能稍微好一点。

不执著饮食是很重要的。像汉地寺院,过堂前会念一些偈颂[7],提醒自己不要贪著食物。

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

维摩诘居士经常去赌场和戏院,不是因为贪执赌博、下棋或看戏,而是因为那些地方有很多众生需要度化。

世间很多高僧,为了接触众生、度化众生,也会去一些特殊场所,他们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而我们,不要说进入那些场合,连路过都有顾虑。以前我去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的一些学校讲课,有时订的宾馆刚好在赌场旁边,进出的时候别人会经常看我。我很担心他们以为我要去赌场,就用披单蒙着头匆匆走过。真正的菩萨不会这样,他们没有能取所取,没有自我,完全能放下顾虑和执著。

《万善同归集》中提到,菩萨经常行持盗贼、屠夫、妓女的行为,无所不做[8]。可见,菩萨度化众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不能认为:某个人到不清净的场合去了,他的行为肯定不合理。

龙猛菩萨说,修行人不能行持六法[9]。但真正的菩萨已断尽我执,他们做这些事纯粹以利他为目的。古往今来的很多大德,都以这种方式度化了许多众生,维摩诘居士就是这样。

受诸异道,不毁正信;

维摩诘居士接受各种外道,但不会毁坏正信。

他学习世间各种学派、外道,而不会沉迷其中。现在有些佛教徒,还没有稳固的佛教见解就去学其他宗教,学了之后觉得非常好,就入于其中了。这说明,在基础不牢的时候无法辨别对错。我以前讲《弟子规》时,有一个出家人觉得这部经典特别好,就放弃学佛,专门去学儒家文化了。

了解不同的教法很重要,我们也在学、也在讲。以前,富楼那尊者依靠佛教度化外道没有成功;文殊菩萨去了之后,跟外道打成一片,以善巧方便成功度化了他们。

这几天所讲的内容都强调善巧方便。在世间人看来,菩萨的有些行为是不合理的。事实上,这些行为不仅合理,而且应该那样做。

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维摩诘居士虽然明了世间典籍,但常常乐于佛法。

前段时间讲《大乘经庄严论》,讲到了五明,其中就包括各种世间知识。对于世间知识,维摩诘居士虽然精通,但不会因此失去佛教见解。

  • 了解世间

若要度化众生,确实要了解世间,尤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如果一点世间法都不懂,度化众生方面确实有点困难。有些人从小出家,一直在寺院里学习三藏,一旦离开寺院的环境,就可能被世间知识吸引,并对佛教产生怀疑。世间知识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没有接触过的人往往无法抗拒,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使相续中的修行境界消失殆尽。

像我这种年龄的人,基本上什么都看过、了解过,因此会觉得世间的各种事物仅此而已,没什么吸引力。但有些佛教徒,尤其是藏地的一些佛教徒,之前一直处于信息比较闭塞的环境,从未了解过外面的世界,一旦接触,就会觉得很新鲜、很有趣。

我的学生时代,大部分是在山里度过的,后来去甘孜求学,第一次看到了电视,觉得特别新鲜。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以前只看过放映机放映的电影。那时,只有每周日晚上可以看电视,一到看电视的时候大家就特别开心。刚开始我也去看,后来就没有什么兴趣了,更喜欢一个人看书。现在,我的一些老师还会对我说:“你那时是一个很寂寞的人。”——在他们眼里,我是一个很寂寞的人。(众笑)

我们经常说,印度的《四吠陀》等是外道论典。其实,这些论典中的一些知识很契合现代人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吸引力。比如医学、命理、养生、咒语等,跟人们的身体、心态非常相应。

了解世间知识也很重要。有些大德说:“这些都是引生分别念的知识,是解脱的障碍,你们不要看、不要听!”但是,一辈子都闭着眼睛、捂着耳朵也有点困难。

《高僧传》中讲,慧远大师最初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也比较精通。后来他在道安法师座下听闻《般若经》,或许是往昔善缘苏醒了,他觉得儒道等九种流派就像糠秕一样没有价值。当然,很多人不一定认同这种说法。但不管怎样,当时慧远大师确实觉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很多学说都无法与般若空性相提并论。

《四百论》中说,如果对佛法的甚深道理心生疑惑,最好先以空性法门了知佛陀的密意[10]。慧远大师应该就是依靠般若空性了知了佛陀的甚深密意,才觉得其他知识皆如糠秕[11]。当然,佛法以外的知识可能会给不同众生带来利益,因此还是有营养、有价值的。

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

所有人见了他都心怀恭敬,经常对他做供养。

这句经文,不同译师有不同译法。吴支谦的译法与此处相同。唐译为:“虽现一切邑会众中,而恒为最说法上首。”藏文中说:“他虽处散乱人群,但常受尊重、供养。”

这里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维摩诘居士在不同人群中都非常受欢迎。后文还会讲到,他不仅受到人类的欢迎,还深受天人喜爱。这一方面源于他内在的修行境界,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跟所有人都合得来。这一点,我们作为修行人也应该思考。

  • 随顺众生

我之所以讲《维摩诘经》,也是因为有些佛教徒不会随顺众生,除了跟一两个人玩得好以外,跟谁都合不拢,甚至对谁都不愿意看。这是很大的错误,是很可怕的,根本不像大乘佛教徒的行为。作为一个真正的大乘佛教徒,与怨敌、恶魔都要合得拢。

南怀瑾居士曾批评过一身佛气、满口佛话的人,还提到其他宗教的类似情况:有一次,一辆基督教的宣传车开到他门口,给他讲了两个小时还不走。他就给对方写了一张纸条:“上帝说,不要打扰别人的安宁。”那些人看了以后就走了。

南怀瑾居士认为,作为佛教徒,过于固守自己的形式不是很好。如果是在佛教团体中,满身佛气、满口佛话也没什么不好,哪怕你讲中观、讲因明,大家都听不懂也不要紧。但在其他场合就要有善巧方便了。比如在特别排斥佛教的场合,或者在非佛教场合比如大学当中,拿着像我手里这种大大的转经轮就不合适,可能会受到诽谤的。

所以,佛教徒不能做形式主义者,不要过于执著外在的某种形象。现在有个别宗教徒,经常将其宗教标志挂在脖子上,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都要给人宣传——看到站着的人站着说,看到坐着的人坐着说,看到躺着的人躺着说,最后令人生起厌烦心。

有些佛教徒说:“他们宣传得那么好,我们要不要也这么做?”不一定。在别人眼里,我们至少要做一个正常人,过一种正常的生活,这很重要。

当然,出家人不需要为了过正常人的生活,为了融入城市,就穿在家人衣服。虽然穿僧衣在世间显得有点怪,但也没有办法。有些出家人到了城市里可能会想:“我要是穿他们那样的衣服多好看啊!”在喇荣就不一样了,这里大多数是出家人,都穿红色的僧衣,在家人就很想融入这片红色的海洋。

汉地出家人跟藏地出家人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人回汉地看望父母时,如果穿着僧衣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不管怎样,大的原则尽量不要变;实在不行的话,也不能破坏戒律。具体应该如何行持,要观待环境。佛陀没有开许的,谁也没有权力开许,但具有善巧方便很重要。

执持正法,摄诸长幼;

维摩诘居士以世间真理、教育(不一定是佛法)来摄受年长的人和年幼的人。

这里的“正法”,主要指世间礼仪、规矩,好几个注释中都是这样讲的。藏文译本中说:维摩诘居士以正法摄受三种年龄层次的人——年老的人、年幼的人和青年人。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划分标准做了新规定:65岁以下都属于青年人。于是有些老人在微信群里互相安慰:“你还没有老,65岁以下还是青年人!”但不管怎样,到一定的时候也应该有自知之明。(众笑)

依靠正法摄受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很重要。我们也很想通过佛法与不同层次的人结缘,不仅包括出家人,也包括在家人;不仅包括在家人中的老年人,也包括年幼的人。对于老年人,可以给他们建居士林、传授正法;对于年幼的人,可以为其讲《弟子规》等经典,以各种方式摄受他们。

  • 发广大愿

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要有广大的信心,一定要想:“我应该能!”不要总想着:“我自己学一点就可以了,我自己不生烦恼、没有痛苦就可以了,喇嘛钦!这辈子这样过就满足了……” 有些人特别畏缩,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长此以往,心会慢慢缩小,身体也会慢慢缩小,最后很容易“虹身成就”的。大家还是要扩大心量,愿大力大,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日月之光普照万物,我们的发愿也要这般广大:即使今生不能度化众生,来世乃至生生世世也要度化众生;即使只能度化一个众生,也一定要竭尽全力!有了这样的心态,在利益众生方面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有个段子说:“长相不是问题,马云可以证明;学历不是问题,比尔·盖茨可以证明。”但有些人总以很多理由畏缩不前,觉得自己很难看、没有学历、没有知识,所以不能做这样那样的事情。其实没必要这样想,我们应该从很多方面安慰自己,让自己生起信心,进而去度化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就像维摩诘居士一样。

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

维摩诘居士在做生意方面没有任何困难而且非常擅长。他虽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并不以此为喜悦。

维摩诘居士很有智慧,商业头脑也非常不错。在别人眼中,他总是悠闲地躺在一张大床上。实际上,他经商所得的利润比谁都高。

有些人可能会想:“维摩诘居士很有钱,他应该过得很开心!”实际上,赚钱只是他利益众生的一种方便,他完全清楚金钱的过患,并不会因为获得财富而喜出望外。

《入行论》中说:“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贪执金钱会令人心散乱、解脱遥遥无期。庞居士也说过:“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因此,世间财富确实没有什么可执著的。

  • 合理维生

按照佛教观点,在家居士可以做生意,因为他们需要生存,应该有自己的维生方式。我很关心佛教徒的生活,包括出家人的医疗、养老问题,昨天我们还商量了很长时间。

现在网上有很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广告,我不知道这些是否可靠。后来我们还是选择了线下保险的方式,打算在个别部门先做试点。希望有能力的人也尽量提供帮助。金钱无法带往后世,不如将手中的资源与人分享。这样的善行,会令今生没有福报、生活困难的人免除后顾之忧,他们的健康和晚年生活将会得到保障。出家人是什么都不执著,他们没有家庭,也不追求金钱,但大家还是有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

另外,现在各个地方有一些居士团体和组织。一方面,这些组织的存在能防止人才流失,是弘扬佛法的方便;另一方面,团体的维系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有些人学了佛以后,就什么都不想做了,总想由别人来养着,这样不是很好。即使是出家人,也要亲自做一些事情。汉地丛林有这样的说法: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发一点心,享用三宝财产才不会有过失。

总之,在家佛教徒为了生存而经商是完全合理的。当然,在经商过程中,不能故意去欺骗别人。

游诸四衢,饶益众生;

维摩诘居士游方四衢去饶益众生。

玄奘将此处译为:“为益含识游诸市衢。”藏文译本中说:维摩诘居士经常去一些十字路口、三岔路口。可能是说,他经常去四通八达的城市或云游四方,就像现在有些人今天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