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年人的清醒:再好的关系,也要有分寸感

文化   2024-11-29 04:45   北京  


《洛杉矶时报》有句话说:“你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将会产生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身要比金钱更有价值。”

如何让这种价值持续升值,而不贬值?

关键中的关键,是提升与人相处的智慧。其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分寸感”。

如何掌握“分寸感”?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可以给你启发。

01

让利三尺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户晓。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收到桐城老家的来信。原来,邻居吴家要盖外墙,占了张家的宅基地,因此,老家寄信来让张英评评理。

张英只是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到书信后,不再寸步不让,而是主动退让三尺。邻居一看张家的举动,感到很羞愧,也退让三尺。因此,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因此得名。

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有些邻居甚至亲兄弟,因为一点点利益,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

这样的纷争中,大多数人强调的是:“我看的是那点儿小利吗?我是为了争口气!”

“不蒸馒头,争口气”,但很多时候,一味地争强好胜,不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公平,反而会激化矛盾。

所以,争利要有分寸,不能一味儿退让,但也不要贪得无厌,针尖对麦芒。在合适的时候争取自己的利益,在合适的时候彰显自己的大度,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平衡和稳定,同时,赢得别人的尊重。

02

留言三分
有句老话说,“事不做绝留余地,话不说满留三分”,说的就是说话也要有“分寸”。

话说的绝对,最后打的是自己的脸,让事情没有转圜的余地。与别人起了争执,剑拔弩张时,尤其要注意。如果,在情绪操控下,话说的绝对,极力诋毁和批判对方,虽然自己发泄了情绪,心里畅快了,却将对方逼到绝境,下不来台。

阳明先生说,这种情况下,“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

即使对方本心想要借个台阶下,但情势之下,对方却做不到,反而是激发他走向更坏的一面。比如,夫妻之间争吵起来,不要言语相激,更不要把“离婚”挂在嘴边,否则,导致的负面后果,可能是我们自己不愿意也不能够承受的。

03

持距半米
有项科学研究表明,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物理距离是在45厘米~120厘米之间。如果是一般社交活动,大家没那么熟,物理距离可能是120厘米;如果是朋友、熟人、亲戚之间的交往,大约就在45厘米。若是低于半米,就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会有入侵感。

其实,人和人的相处最重要的不是物理空间上的半米距离,而是要在心里有分寸感。

我有一个朋友,他和我分享说,逢年过节不想回家。因为一回家,就有平时不怎么来往的长辈亲戚或者同学老乡,常常还没说两句话,就直接问他,什么时候结婚?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

虽然,他敬重这些长辈,也很珍视同学情谊,但这些问题却让他感到很尴尬。他不知道如何回答,才能避免自己被冒犯,又能护住对方的颜面。

有位作家说:“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人和人关系再近,交情再深,也要在心里与对方保持合适的距离,如此,关系才能和谐,让大家感到舒服自在。

适当的分寸感,不会如夏天烈日灼伤人,而是如秋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滋润人的心田。

还听过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我一位朋友,在他二十多岁,事业家庭刚有起色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当下的幸福荡然无存。他心灰意冷,找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每天的工作只是为了偿还这场变故带来的债务。

这件事不久,和他同在一个大城市打拼的一位初中同学,开始给他打一通电话。通话内容很简单,也就问问过得好不好,工作压力大不大,吃的怎么样,睡得好不好?

每周一通电话,不固定在哪天,只问这些小事。一打,就是两年。

两年后,他逐渐走出当年事情的阴影。有一天,他主动给那位同学打了通电话。

他说:“我很谢谢你这两年来每周一次电话。这两年,其实我过得一点儿都不好。”

对方说:“我知道。”

他说:“两年前,我家里经历了特别大的一场变故,我当时差点儿走不出来……”他讲起了当年那段痛苦的经历。

对方安静地听完,说:“我都知道。”
他当时泪如泉涌。他事后和我们说,虽然现在和这位同学联系不多,但他心里永远感恩这位同学。是这位同学的“分寸感”,呵护了他当时受伤的心,也是这位同学的温暖,鼓励他一点点走出阴霾。

在人情事变上掌握了分寸感的人,大家都会觉得他比较“中道”。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中道”呢?

其实,不管是让利三尺,还是留言三分,还是持距半米,归根到底,是心要守正。阳明先生说“心正则中”,起心动念要正,不可有私心,私心一起,这颗心就不正了,言行举止怎么还能中道呢?

人与人的关系就像田地,不管你多勤劳,多呵护它,还是会不时冒出杂草。它们需要你去打理和拔除,所以,需要我们时时向内观照自己的念头。

但是,我们不用刻意去求那个“分寸”,那个“度”。对人发自内心的好,善的念头升起来,对方感受到了你的善意,他就愿意拉近和你的距离。就如那个同学,两年每周的一次通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成为我那位朋友记一辈子的恩人。

心中有尺,才能行事有度;问心无愧,才是分寸本色。




想联系本文作者?戳名片👇:

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让经典照进现实。与中华经典一起向光而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