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我想离职”:不是不想打电话,也不是因为市场不好,而是......
职场
职场
2024-11-11 14:15
江苏
▲ 点击上方“顾问式销售”关注公众号
回复“9”限时领《9套销售话术资料包》
在【销售人交流群】里我们发了一个大胆的话题:在你与上级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感到很崩溃,甚至想要离职?有人觉得话题很好,交流下各自的经历,总能得到一些教训和经验,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上级相处;有人觉得这个话题很负面,很负能量,是吐槽、抱怨,甚至很有可能得罪自己的上级,或者曾经的上级。对此小编先卖个关子,我们先来一起看看群友们“惨痛”的分享,里面是否有些经历让你觉得似曾相识?之前做顾问有一个高质量的老客户和我的黏性特别高,每个月都有她的转介绍报名,一个打底,而且她介绍的人就算是自己来的也指定要我不让其他人接待的那样,她每周上三次课,我基本有一次课会和从上课聊到下课,其余的两次会打个招呼,看情况决定陪她聊多久。后面我们来了个新主管,很想让那个客户再给我们介绍用户,给我下指标,每次和客户聊天他都问我要转介绍或者续费,用他的话说如果当天没有转介绍我和客户的聊天就是在摸鱼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没有结果。所以会在我和客户聊天的时候喊我去打电话,后面甚至直接当着客户的面说这个月校区缺业绩,不要闲聊,看看报名的家长有没有续费或者转介绍的。他功利心太强了……总是各种理论,后来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校区的顾问都离职了……我生理期不舒服肚子疼加上便秘,从卫生间出来的时候,领导告诉我用时20分钟。
以前公司有个政策是,小组人均业绩2.8万,个人3.6万可以获得一台ipad,我当时入职第三个月,刚当上组长第一个月,对规则和小组业绩核算还不太懂,就让团队长帮我算了一下,团队长说擦线过标准了。我当时还有一单,团队长说,别出了,这单留着明天一号给团队破零。结果3号核算业绩的时候,我们因为有一笔花呗分期付款的业绩(花呗分期业绩以90%计入),导致小组人均差30多块钱才达标,Ipad奖励自然就泡汤了,怎么跟更高一级的领导求情都没用。等到发Ipad的时候,团队长拿着一台Ipad走过来,笑嘻嘻地当着众人的面说:小王,看见没,这就是Ipad,就差几十块钱的人均业绩,你亏不亏啊!我当时刚入职场,也不好发作,只能在内心里说了一句:Ipad我见过,但是你这种操作,我是第一次见。这件事从发生到现在已经6年了,公司也已经实质性倒闭了,但是回想起来,仍然觉得这位团队长情商低的可怕。以前上家公司的时候,每个月月初制定月度指标的时候,我业绩指标都是最高的。比其他所有人高的不是一点点,找主管了解原因,不是因为我资源好,不是因为我业务能力强,原因是“你底薪比别人高。”当时就很生气,生气不是因为业绩指标给定高了,之前定高的也完成了。主要是业绩划分完全没从这个咨询师本身能力,资源出发去制定,也没有给如何去完成业绩的帮助。我上一家公司是做篮球培训的,因为有相关政策和大环境的支持,公司同事基本上都能完成业绩指标,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节奏和安排,最后公司空降了一个经理,说是之前做橄榄球项目,很厉害,每天就是给我们各种开会(也就是各种讲之前她邀约客户怎么厉害,谈单怎么厉害),各种培训(就是不落地);暑假的时候给公司出了一个续费/新报名就送等额的运动装备的活动,当时我们就觉得是个坑,不想推(我们担心不兑现,就是在欺骗客户),新来的经理就强制要求大家必须执行,最后家长报名两个月了还没有兑现,让我们部门同事对客户感到非常难受和抱歉,最终也就导致了大家陆续离职,现在公司还没有兑现客户等额装备。3、同时也伤害了一直建立起来的家长对于顾问老师的信任,让大家现在面对家长都很难受。如果遇见市场数据量或者部门业绩不理想的时候,校长会单独给我一些语培产品的电话名单打,一天可能在150个电话量左右。相比较于其他的销售,我也的确在打电话邀约和签单率更高,速度更快。所以我每天上班的时候,不是在面询客户,就是在工位上打电话。(公司没有电话通时规定,完全为了邀约到访客户。)月中旬,我接了两位留学意向客户,孩子需要读国际中学,时机成熟准备留学,家长意向很大,让我在20号的时候给出语言学习规划。由于孩子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出国,邀约前期准备工作要比普通的语培工作更精细,在面询的过程中牵扯择校、选专业、雅思托福考试等…...那两天我就在帮客户搜集有关资料,没打语培邀约电话。被校长注意到以后,一直说我的工作状态不好,不像以前一样勤奋工作。不管我怎么解释,他都让我按他所说的工作方式(打海量电话)去工作。平时我会同意,可是这次我觉得那就会放弃一次学习高质量服务的机会。在我个人的价值观里,工作是有使命感的,不管领导如何看待我们,都该为了让自己更美好而努力工作,所以根本不存在领导所说的工作态度和状态出了问题。我并没有因为校长的固执态度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尽管我知道他是为了部门和我个人的业绩。可是我觉得不停的机械式重复自己擅长且简单的事情并不能让自己和部门得到成长。我经历过一个大无语事件,之前在校区我是老顾问,我续费业绩做的不错,但是我也有新签指标,另一个顾问新签做的不错 ,续费稍微差点,然后一个领导就让校长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大众点评按照2:8的比例分配。我也是后来在另一个顾问一直有大众上门觉察到不对劲发现了问题才告诉我,真的是觉得奇耻大辱,在一个机构埋头干几年,结果还这样,后来校长离职了,三个月后我自己也离职了。有一个月,当时26号了,离月底还有几天,我当时已经是公司销冠了,因为国庆要结婚,婚假只有3天,所以需要提前回去准备结婚的事宜,向上级请假,上级却说,马上放国庆假了,不允许提前请假,不接受任何理由。当时觉得好没人性,平时工作表现也不错,也没有请过假。但这次毕竟人生大事,并且我已经是公司销冠了,离月底也就只有5天时间,当时上级说我在完成2万业绩就同意我请假,我当时冲动的想离职,后面刚好开了个2万的单子,然后理直气壮的提交了请假申请。上级也没有再说其他,这件事虽然最终是比较好的结果收场,但是在我心里留下了一根刺,也许会在哪天被刺痛,又想拔出来。公司的归属感还是很重要,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信念和支撑。刚做销售时,有一个月底,差1单达标,正焦虑呢,突然有个老客户推荐了一个转介绍,简单介绍了课程后,对方果断报名了。正高兴呢,忽然发现订单无法录入系统,仔细一看,心凉了半截,完了撞单了。赶紧求助上级,他简单看了一下说:“确实撞单了,这单就算了吧。”说完就转身走了。当时我直接就崩溃了,不只是丢了单,更多的是感觉我的上级完全不知道我在经历什么,丝毫不在乎我的感受,更没有任何想要帮我争取的念头,真的很没有担当。我曾是公司里一个初创品牌唯一的课程顾问,品牌成立不久,产品不完善,投入不多,落单吃力。但是转正指标与其他成熟品牌的业绩指标一致。我的一位朋友听闻此事,要来我们公司购买留学品牌的产品支持我一下。她的一笔产品消费就是一整个部门的总业绩,真的帮了我大忙。我与上级领导说了后,她说好帮助我一下。但是当她加了我朋友微信之后,上级就再也没搭理我,更别说帮助我了。我问她接下来要如何准备,她并不回应我,偶尔还在办公室挑拨我和同事们的关系。我对她的态度和处事的格局感到十分不理解。毕竟如果是因为提成奖金,我也是愿意作出让步的。她偷偷地串通同事延迟了朋友的课程日期和付款日期,最后导致我试用期转正失败。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领导比我进这家公司仅仅只是早几天而已。有人经历过刚签进来的客户,还没到一分钟就要求退费的吗?这个客户是在很多个单子里淘出来跟了很久的家长,试听前和家长聊了很久,感受得到家长的无助和焦虑,约来上完试听详细的把课程讲完,了解了家长的担心,打消疑虑,最后成功报名。结果在领取报名礼物时家长随口说了一句:“能不能给我家二宝也送一个礼品?”作为顾问我还没开口,在前台帮着开票的校长很直接并且语气不是很好的来了一句“这个肯定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校长头都没抬一下,家长瞬间体验感不好,要求当场退费,最后我再怎么追都无法挽回了。我真的还挺无语的,非常介意这件事,他根本不知道我这中间经历了些啥,就轻描淡写的说了句这。回到开头的问题:这个话题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真的只是吐槽和负能量吗?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这取决于参与讨论或者看到这个话题的人的感受是什么?我的看法是:就个人而言,如果这些看似”负能量”的事情真实的在我们身边不断的发生,那么闭口不谈,遮遮掩掩就能够消除上下级之间的隔阂和疏远吗?如果不能,那么能够大大方方的把“负能量”拿出来晒一晒,谈一谈,谈开了,想通了,总结出一些经验了,又何尝不是一种“正能量”的行为呢?我自己做过下属,遇到过各种不同的上级,甚至比较极端的,没有任何原因,就是对我充满偏见,从我加入团队的第一天起就各种公开的排挤我。也遇到过满嘴脏话,不尊重人,你找他谈点事情从来不拿正眼看你,最后也直接导致我迅速就离开了。值得庆幸的是,多年过去了,再次回想起来,我并非怀恨在心,有的更多的是反思和学习。没有人是完美的,包括我自己,只是别人的不完美我看得到,我自己的不完美被我自动忽略了而已。我也做过上级,也曾与下属沟通中在一些细节上的忽视,带给下属很多的伤害。为此我也曾疑惑过:不就是一句话吗?为什么那么在意呢?后来我渐渐明白,因为我的下属看重我,所以也更加重视我如何回应他。冲突必然会带来伤痛,伤痛也不可避免,但希望无论你我作为下属还是作为上级,都能在疼痛中成长: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下属,不仅能够独立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能够向上管理不同风格的上级;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胜任的上级,不只是在能力上帮助下属提升,也能够建造不同阶段的下属,使其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