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老师昨天去世的消息,想必大家听说了。追忆她生平的文章也很多,我就不重复写了。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关于她生平,给我带来的三个感悟——也是一种自己的缅怀方式。
第一个感悟:看似无用的东西,关键阶段却有大用。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考试不考古诗词,你还会觉得古诗词有用吗?还会让孩子学习古诗词吗?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句话也像叶嘉莹老师飘泊坎坷一生的写照:少年丧母,家国离乱;中年时,政治不利,婚姻不幸;年过半百稍稍安定,却遭遇丧女之痛……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诗词也帮助她承受住了“百凶”——正是对古诗词的热爱,支撑起了她的精神世界,帮助她度过艰苦困厄,找到人生的寄托和使命。
纯文学,这种看似无用的东西,滋养并支持了她一生,让她活下去,心不死。
而反观这两年社会兴起的文科无用论,这种过于实用主义的风气其实是非常短视的,特别是对孩子教育和发展有害,忽视了人之所以为人,需要精神和心灵层面的养料。
人需要为稻粱谋,但是不能只做稻粱谋,否则和鸟兽有什么区别?
叶嘉莹老师说:
近年来,常常有人问我这些古典的诗词,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意义?我认为,诗歌的价值在于精神和文化方面。这不是由眼前现实物欲的得失所能够衡量的。近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过分重视物质的结果,也已经引起了西方人的忧虑……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可喜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万万不能丢失了自己民族最淳朴的文化传统……一个人不能只活在物质世界,那样的人经不住任何打击,也经不住任何诱惑。
让孩子抑郁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功利导向的学习。
如果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热爱,即使付出辛苦也能收获满足和甜蜜。
文学和艺术的滋养,使人一生受益。关键时候更能“治病”和“救人”,就像在茫茫黑夜中,帮你照亮前路的一束光芒。
第二个感悟: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影响孩子一生。
叶嘉莹一生与诗词为伴,爱诗词如痴,把诗词教育和传承作为人生使命,与从小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密不可分。
她生于北京一个翰墨诗书之族,3岁开始,父母就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6岁开始读《论语》。
叶嘉莹老师说:
在叶宅,诗就是生活。家人们都喜欢吟诗,伯父、父亲常常大声吟唱,伯母和母亲则拿着一本诗集小声地吟诵。
小时候,叶嘉莹把李白的《长干行》背得很溜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还背过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奔月”是孩子都知道的神话,她觉得自己懂了这首诗——不就是后悔了吗?
直到20多年后,她随丈夫来到台湾,和亲友海峡相隔,日日思念却无法相见。一天上完课,她心头默念《嫦娥》,才真正懂得了那种无法回头的孤寂,在电光火石间开悟。
孩子小时候,父母影响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氛围奠定孩子内心底色。很多需要从小慢慢培养起来的习惯,比如阅读经典,如果小时候没有养成,成年后就更难了——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更为显著。
叶嘉莹老师曾把古诗词比作宝山,对年轻人说,千万不要“如入宝山,空手而归。”
而她小时候受到的家庭教育,就像藏在她心灵深处的一座宝山,之后的阅历和智慧就像一把钥匙,点亮并开启了这座宝藏。
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兴趣所在,也会深远影响孩子的喜好。拥有自己热爱的事物,不仅能赋予一个人精神力量,也能从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
第三个感悟:在没有太多选择的时代,一个人仍能选择过好一生。
叶嘉莹老师写了一本书,创造了一个词,叫做《弱德之美》。
在文学意义上,“弱德之美”是叶嘉莹对词体的美感特质提出的一种概念——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
这个概念也被引申到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上:“弱德之美”不是弱者之美,弱者并不值得赞美。“弱德”是贤人君子处在强大压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这种品德自有它独特的美。
叶嘉莹老师说:
‘弱德之美’不是说你软弱就是美,是说你要坚强地持守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己把自己持守住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都尽到了我的力量、尽到了我的责任,我觉得我有‘弱德之美’,但是我并不是一个弱者。
叶嘉莹说她一辈子,几乎没有做过自己的选择,几乎每一个决定,都是随波逐流、形势所致。
其实在大时代面前,每个个体的力量是如此渺小微弱,一个普通人又能有多少选择?大多时间都活得被动无奈,遭时代裹挟甚至碾压。
然而,即使是最困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仍然拥有一个选择:采用何种态度面对人生,过好一生。
叶嘉莹是这么选择的:“把我丢到哪里,我就在那个地方,尽我的力量,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弱德”就是这样一种看似柔弱实则坚韧的人生态度——在困难前坚持了操守,在逆境中尽到了责任。
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大儒精神:
就像孔子说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也像孟子提出的,“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叶嘉莹老师说:
我以前曾经假托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说过:“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 这两句其实是我自己的话。正是当我经历了一生的忧苦不幸之后,我自己想出了这两句话。它使我真的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不再只想自己的得失、祸福这些事情,才能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
叶嘉莹老师的一生,既是坎坷波折的一生,也是悲悯和智慧的一生,更是在传承和教育上使命必达的一生。
叶嘉莹老师说:
我在多年前所编写的《诗馨篇》一书的序言里说过:“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之生命的长流。”我们一定要有青少年的不断加入,“来一同沐泳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才能使这条生命之流永不枯竭”。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希望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能够领会并传承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历经苦难却又如此多娇的这片土地上,稳当地站立,坚定地前行。
叶嘉莹在学术界广受赞誉的,是她40万字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文风,也可以说是尽显“弱德之美”。
叶嘉莹老师曾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也选入了17首杜甫的诗歌。
最后,我想借用她为孩子选的诗来结尾。
依据她谦逊的秉性,人生无常, 一个人的逝去,就像杜甫《除架》所写:
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
但我更愿意,用杜甫《旅夜书怀》里的一句,送给叶嘉莹老师,作为对她的缅怀和致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愿古诗词的生命力,愿叶老师代表的精神,如星辰月光,大江大河,生生不息。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
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