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已经不再是孩子起跑线,而是……

教育   2024-11-13 21:09   北京  


人们会说这样一句话,家长是孩子的起跑线。


现在看起来,这句话有点道理,但是不算十分准确。


在很多情况下,家长是孩子的天花板——不拖孩子后腿就不错。


而且,这个“不拖后腿”讲的不仅仅是家庭条件,更多是家长的认知。


能上“小红书”平台的,应该大多数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家长吧?但是看到小红书上两个流行的观点,感觉有点吃惊。


1、抨击中式教育变态,老师抓得太紧,说国外教育好,孩子太快乐了,所以能润则润。



2、觉得孩子上学太累,大学毕业工作又不好找,如果家里有个500万存款(也有其他版本比如几千万,考虑到小红书上炫富比较夸张,就还是用现实版吧),不如叫孩子躺平,养孩子一生。


 1、先说说第一种说法,的确像美国中小学教育总体来说会更轻松快乐,能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是不少公立学校底线也是真低——只要学生不辍学不吸毒不犯罪不怀孕就是成功。


(图片来自美国公立学校教师戴安娜塔文纳写的《准备》一书)


所以在美国很多中产家庭都会让孩子上私立,不仅硬软件普遍更好,学的也比公立要多和超前,老师要求也更严格,只是学费也贵。


所以一讲到国外教育不能笼统的说,特别是美国学校之间差距太大。人家上限高,但是下限也低啊,导致中小学生学业水平均值不高。


《文凭社会》一书里,柯林斯教授就写到美国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堪忧:


对高三学生数学能力测试进行国际比较后,我们发现美国学生在12个国家中成绩最差,平均分数为13,而其他11个国家的平均分数则在22-37之间。


中国的基础教育,公认下限和平均值都比较高。我有几个朋友孩子在中国是数学学渣,跑到那里都变成了数学学霸——对了,可能就是这样所以孩子更容易快乐?


国内教育的问题在于上限不够高,拔尖创新人才少,能引领世界进步的人杰出人才也少,也就是天花板不够高。但是这和大多数普通孩子关系也没这么大,不是吗?


而且,欧美家庭的教育风格也是分阶层的,除了极少数顶层贵族或老钱,中上阶层也往往很卷。比如,在《我在上东区做家教》《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等美国人写的纪实作品中,都有很淋漓的展现,那些富人家庭卷到远超你的想像。



只能说,和网上流行的说法恰恰相反,越是家庭条件好的家庭,对于子女教育越是严要求和有追求,绝不会让孩子躺在父母的财产上睡大觉。


 2、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高中时语文老师推荐过这本书,当时我觉得书名就很有意思,读完让我陷入了很长时间的哲学思考。



原来,并非生命中的“重”——比如目标、使命、责任等让人不能承受(当然也不能压力太大),而是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无所事事这样的“轻”更难以让人承受,容易陷入虚无和抑郁——大约也就是我们说的“空心病”。


让孩子舒舒服服躺在自己财产上,倒是没压力了,但是生活也没了目标。完全不需要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人生,这对孩子真的好吗?


总想着怎么让孩子更舒服,而不是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去看更大的世界,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更多人生体验、个人成长和生活选择,那么家长就变成了压制孩子发展的天花板——先别说孩子有没有成为纨绔子弟的危险。虽然每位家长都想让孩子轻松一些,但如果真这样去做,那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图片来自电视剧《鸣龙少年》剧照)


而且,孩子小时候容易受到家长影响。读书本来就不总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虽然不能让孩子没苦硬吃,但也不可能过度保护想让他们什么苦都不吃。


在大多数正常的学校,一般孩子也会随着同学一起去适应环境克服困难,但是如果家长总抱怨甚至完全否定国内教育体制,或者总认为孩子吃了多大苦遭了多少罪,那么孩子肯定也会认为环境太烂,自己太累,从而忿忿不平或者干脆摆烂——反正都是环境的问题。甚至不需要家长大声说出来,父母的心态就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使得孩子对于上学学习的态度都变得消极。













总觉得外国教育比中国好,这也是一种信息差。如果两边能都多了解一些,客观比较一下,就知道其实各有利弊。而且,如果孩子将来要在中国发展,那么更能让他适应国内环境的肯定是中式教育。总是对环境不满又不做出任何改变,那么孩子既学不好也不会快乐——这样的家庭教育只能说有害无益。



除非经过认真观察和思考,觉得孩子不适合国内教育,也有改变的能力,那么也无需过多抱怨,直接用脚投票就好。或者是通过正式渠道多呼吁多反映推动环境改变,这也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我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个观察:越是平时喜欢抱怨的人越不会采取行动做出改变。


还有就是,教育投入也不能只算金钱回报,也要看其他维度。改变命运和让人获益的不仅仅是工作和收入,像认知、眼界、格局以及身边的同学老师,都有可能让孩子变得更好。教育(当然也可以包括留学)本来就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多可能性,如果只算经济账,就太狭隘了。


所以,家长先别说自己是孩子的起跑线,不拿偏激的观点和固化的认知拖孩子的后腿,就已经很好了。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

↓↓↓

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

花生妈安柏
北大硕士,世界500强经理,教育媒体撰稿人,教育课题组专家,著有《上岸》《不完美,更幸福》,从过来人角度分享家庭教育理念及实操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