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高考报志愿,即使那会儿杭州-北京要坐27小时的硬座,也是一心奔赴梦想的远方。而现在有了高铁,从杭州到北京,最快只要4个半小时,孩子却大多不愿意出省。不管是江浙沪北上广,还是“火锅国”“米线国”“肠粉国”“热干面国”……至于南方人到北方,或者北方人到南方,更是“大忌”。(截图来自小红书,下同)
至于怀抱美好愿望去外地读书的,也有许多学生后悔了。不适应,不喜欢,想回家。
“小红书”上,“后悔出省读大学”话题下就有4万+的笔记。
等到国庆假期,再抢不到高铁票,更是悄悄地碎掉了……看到这些孩子的吐槽,心疼之余,也唤醒了自己跨省1300公里的回忆。当年因为历史原因,军训特别严格,报到后就被拉到昌平军营,条件艰苦。但当军训一结束,回到学校像来到天堂,就乐不思蜀了。当时家里一个月给100元生活费,在同学里不算少的。但仅是吃饭就基本花光,还只能选大锅菜吃不起小炒。父母每月工资加起来也就400块,100块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开支了。那会儿每月打钱还得通过邮政,拿到汇款单需要到学校办公室盖章,才能去邮局排队取现。记得第一个月花销没控制好,第二个月汇款单又到晚了,国庆期间学校办公室放假没人盖章,我身无分文只能向同学借钱度日。当然,现在大家条件好了,忆苦思甜也out了。新一代大学生出省读书之所以后悔,大多不是因为穷,而是主要有这样五个原因。
这个问题以前也存在,特别是南北跨越,气候和文化差异都比较大。
至于方言,来北京读书优势会比较明显,毕竟都说普通话。北京孩子一般不会歧视外地孩子,但是去外地却容易被阴阳——“京爷,您怎么会屈尊来此地?”
“北京人为啥不考北京学校?400分清北随便选。”
其实现在方言也不是个阻碍。像杭州话和上海话基本就要失传了,小孩很多都不会说当地方言。而且综合类大学五湖四海的学生都有,本地人并不强势。
我当时还算比较适应宿舍生活,因为那会儿家里条件差(大家也都差不多):夏天没空调,冬天没地暖,洗澡要去公共澡堂。
到了北京,夏天比较凉快,冬天还有暖气,加上干燥,以前年年长的冻疮也不生了。
集体生活也适应——从小就一直没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小时候在外婆家,卧室就是客厅,一屋人看电视我就在一旁睡觉,也都习惯了。后来到杭州,也是我和我妹布丁妈一间房一张床,从来没有感受过什么叫隐私。
现在小孩不一样了,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房间。宿舍条件再好,也比不过家里条件好呀。
当年我和舍友还算处得来,可能是因为我们宿舍不按班级分,而是按照地区。我和舍友都是华东六省的,生活习惯比较接近,很少有矛盾。
而且以前因为独生子女很少,大家都是和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所以和人交往也习惯了协商和妥协。不像现在这批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比较有个性。其实我也是 i 人,但因为舍友大多比我还 i ,显得我就像 e 人了。
随着经济发展和少子化,比起以前,现在家长养育孩子更为精细,事事都为孩子想到、做好,所以孩子会更依赖父母,甚至比较“妈宝”。
等到一个人生活,事事都要自己操心料理,当然会不大适应。
而我们那会儿,父母自己都疲于奔命,没时间管孩子。像我是家里这一代中最大的,寒暑假还要带弟弟妹妹,接送他们兼顾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也被锻炼了出来。
也是因为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孩子平时就有很多机会出去旅游。不像我小时候,大一前基本没出过省,只能把到外地上学当成旅游机会。
现在孩子也不想改变舒适的生活状态,即使对外部世界有好奇心,也仅限于旅行,而不是去生活——宁愿做一只家养的宠物猫而不是流浪猫,隔着一层玻璃安全稳妥地看世界。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看,离家就会后悔的孩子,说明从小被养得很好,父母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家。不像原生家庭欠佳的孩子,恨不得离家越远越好,不会后悔,反而痛快。最后我想说:不管为了人生体验还是为了适应变化,家长还是要培养孩子发展出一种能力:到哪儿都能生存并且把自己生活搞好的能力,别管省内省外或国内国外,即使将来并不一定要出去。如果说出省都会后悔,那么出国岂不是更难受?现在的孩子,很多去了国外(还是发达国家)也是各种不适应,哭着喊着要回来。一方面说明中国的确环境好便利度高,另一方面说明现在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变弱了。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可以是对一个城市怯魅,也可以是接纳不同的人和事,发现和体验世界的丰富性,让自己变得更加包容,更为自信,更有韧性。
即使一开始不大舒适甚至有点摩擦,正好说明你在变得强大,从而能够获得更多自由。
预祝大家国庆假期快乐,想回家的回家顺利,想出行的出行开心!花生布丁同款大路灯开团
↓ 质量创新高,价格创新低 ↓
相关阅读
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