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出国旅游,在朋友圈消失了

教育   2024-10-07 21:01   浙江  

花生妈的小纸条


大家好呀,正文前先和大家说一件事。

很多家长朋友不是订了《阳光少年报》吗?这份报纸特别受孩子欢迎。从这个月起,阳光少年报社又全新推出了一份给孩子的杂志——《少年行》,每月一期。

我拿到了内测版和10月第1期,从外型和品质上来看,其实就是一本书,营养丰富,文字优美,好看又实用。


像10月刊的北京中轴线内容,也是近来北京中小学考试的重点。

《少年行》不仅是一本旅行杂志,更是地理历史生物科技百科全书+大语文素养手册+作文素材书,适合8岁以上的孩子。大人也可以一起看,还能作为便携的旅游攻略。


正是觉得这本杂志特别好,我不仅要把《少年行》强烈推荐给你们,也在后天10月9日为大家组织了团购,还有精美礼品赠送。

到时文中见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很多人在疑惑一件事:

都说经济不好,为什么旅游的人还这么多,国庆假期到处人满为患?


北京和杭州一直是最热门的两座城市。今年因为母校杭十四中10月3日校庆,我也为人口流动做出了贡献,从北京跑到了杭州西湖景区。


只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

出国旅行特别是带娃出境游的,在朋友圈越来越少。


以前每逢国庆和暑假,朋友圈就像开了万国博览会——欧洲游学、美国夏校、东非看动物大迁徙…… 这两年好像统统都消失了。

难道是大家越来越低调,不在朋友圈晒这些了吗?

我看了下数据,出境游的确大幅减少。

《2023年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出境游人数占中国旅游总人数是22%,而2023年这个比例变成了5%,其中香港澳门东南亚还占了一半多。

(图片来自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疫情前因为工作和旅行,我经常出国,去过近30个国家。

但是这5年我也没出过国,今年暑假还是因为花生高中毕业,才陪他去了趟澳洲。

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空荡荡的都没啥人,而以前大晚上都是人山人海。


为什么大家都不带娃出国旅行了呢?

大致有以下6个原因:

1、消费降级影响


工作不稳定,收入下降等原因,让大家消费趋于保守:

出境游变成国内游

欧美游变成日韩游

度假游变成特种兵……


2、国外通货膨胀


这几年欧美加澳通胀明显,物价飞升。原先两万左右能搞定的旅行,现在要翻倍才行。

前不久有从美国回来的朋友,说两个人去麦当劳星巴克随便吃点早餐,省着点花就要40多美金(300人民币)。

而我和花生2018年去美国,两个人只要20美金就能吃得不错。而且那会儿1美金等于6.5元人民币,现在人民币贬值到了7.1左右(最近有所回升)。

(图片来自小红书)

3、飞机航班减少


不仅机票变贵了,直飞航班也少了,转机费时费力。

像去美国特别明显,一张单程机票就要2万,还要转机。而疫情前,直飞往返只要5000元左右。也就是说,以前去一趟美国,所有费用加起来,都不够现在买往返机票的。


4、对安全的担忧


欧美一些大城市街头流浪汉变多,美国时不时传出枪击案和“零元购”新闻,让人感觉不太安全。对比下来,国内出行更心安和踏实,即使夜晚在外面闲逛也没啥好担心的。

5、服务和便利


疫情期间,欧美发放了不少补助和消费券,使得很多人不再习惯到岗上班,造成服务人员减少和服务质量下降。

而这些年中国基础设置的提升以及庞大的服务人口,让我们已经习惯了国内的便利。

6、护照和签证难度


听说体制内对于护照和出境管理更为严格,出国要打申请比较麻烦。申根签美签也不如以前好办,申请一等等很久,像白本护照和敏感人群还容易被拒。哪像国内游说走就走这般方便。

(图片来自小红书)

总之,和出境游比起来,国内基础设施完备,环境安全干净,服务贴心便捷,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出国的性价比变低了,大家更愿意在国内旅行。

唯一的缺点是国内带薪休假不普及,带娃出行更是只能趁着假期,所以出门感觉哪哪人都很多,票不好订,旅馆也比平时贵。

至于消费降级,其实也和大家对于收入的预期有关

国庆前一周不是股市大涨吗?看着账户余额每天增加,对未来有了好的预期,感觉大家也开始愿意花钱了。


希望国内经济越来越好,大家收入稳定攀升,不管境内境外,早日实现旅行自由。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

↓↓↓

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

花生妈安柏
北大硕士,世界500强经理,教育媒体撰稿人,教育课题组专家,著有《上岸》《不完美,更幸福》,从过来人角度分享家庭教育理念及实操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