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专题报告: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铸就未来

文摘   财经   2024-07-16 09:00   中国香港  



“新质生产力”一词由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总书记提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此后新质生产力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政府首要工作任务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构成的新制造,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构成的新服务,以及全球化和数字化带来的新业态共同形成的聚合体。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提升国际地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对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综合影响。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 (TFP)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提升TFP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它是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国的TFP在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来推动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的发展。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TFP的大幅提升,进而使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新质生产力以颠覆性和前沿性技术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继而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从2014年至2023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经从7.6%增长到超过13%。根据国家的“十四五”规划,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17%。同时,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在2012年到2022年间,从11万亿元飙升到5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1.6%提升到41.5%,到了2023年更是突破了55万亿元,排名全球第二。到2027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有望达到60%,总量将达到15.7万亿美元。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充分证明了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新质生产力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囊括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绝大部分行业。《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 (2023─2035年)》指出,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九大产业。《实施方案 (2023─2035年)》提及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并对每个产业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展开。结合以上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的定义,我们以恒生综合指数的行业划分标准,归纳出新质生产力对应的细分二级市场行业,分别包括工业、资讯科技业、电讯业、医疗保健业、公用事业和原材料业,对应的细分领域包括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大模型)、硬件科技 (电信、半导体、数据中心、消费电子)、高端制造 (数控机床、智能制造、新型农机、工程机械、海洋工程装备、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 (电动车)、新能源 (光伏、风电、光热、储能)、原材料 (新材料)、生物医药 (创新药、AI+医药)。


*请查询您的建银国际销售代表以获取完整报告



完整报告请登入以下链接观看:

https://www.ccbintl.com.hk/Cn/report.html






http://www.ccbintl.com.hk/photo/bpdf/disclaimerEng_chi.pdf




建银国际
建银国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