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立场标记的国际化研究
——以语言学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为例
陈庆斌 时会杰
黑龙江大学
提要:期刊论文摘要作为特殊的学术体裁,其宏观语步结构与元话语使用特征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鲜有研究从历时角度在摘要各语步内考察立场标记的使用特征。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考察学术期刊论文摘要各语步内近二十年间(2002-2022)立场标记使用的历时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近二十年间,模糊限制语在目的语步中使用频率显著下降,强势限定语在结果语步中使用频率小幅上升,自指标记语在各语步中使用频率均显著下降,态度标记语使用频率变化不大。结果表明,二十年间我国语言学研究立场表达策略以及知识构建方式发生一定转变,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本研究对理解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内立场标记使用特征和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期刊论文摘要;语言学研究;立场标记;语步;历时研究;语料库;国际化
引用本文:陈庆斌,时会杰.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立场标记的国际化研究——以语言学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为例[J].外语学刊,2024,(04):23-30.
1
引言
摘要是一种简洁高效、承担一定劝说功能的学术体裁,在论文发表和成果推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有学者从宏观层面研究期刊论文摘要的修辞结构,包括摘要的语步(move)特征(牛桂玲 2013)、语阶(step)结构(赵永青等 2019),并尝试对摘要的修辞结构特征进行跨学科、跨语言的对比研究等(Martin 2003,Lorés-Sanz 2004,Diani 2014,鞠玉梅 2020),这些研究为了解摘要的宏观结构提供重要启示,也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基础。也有学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考察摘要中元话语修辞的差异,包括跨语言对比、跨学科对比,以及母语者与二语者对比等(Lorés-Sanz 2014;Jiang, Hyland 2017;陈庆斌 2021)。还有学者聚焦摘要中特定类型的元话语资源使用情况,如立场标记(stance markers)(李芝 成晓敏2020,陈庆斌 2021),以及从更微观的视角研究特定立场资源的使用情况,如模糊限制语(hedges)、强势限定语(boosters)(Hu, Cao 2011)、自指标记语(self-mentions)(McGrath 2016)、元话语名词(Hyland,Jiang 2017)等。上述研究从共时视角考察摘要的宏观结构与元话语特征,为理解期刊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特征,以及摘要作者如何通过元话语资源与读者和学术共同体进行互动提供重要参考,但目前历时视角的研究还不多(Gillaerts 2014;陈庆斌 2022a, b),更缺乏对摘要各语步内立场标记历时特征的描述和分析。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小型自建语料库,以摘要的语步为单位,分析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语言学研究论文摘要中立场标记近二十年间(2002-2022)的历时分布特征,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历时研究比对的数据,为立场资源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我国期刊论文摘要学术话语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一定佐证,并服务于学术英语写作教学。
2
研究设计
2.1 分析框架
立场标记是学术语篇作者立场(authorial stance)建构的语言实现方式,是作者表达观点和态度、进行评价和价值判断的重要手段(Hyland 2005a)。本研究采用Hyland (2005a, b)和Yang(2013)的分析框架,将立场标记分为模糊限制语、强势限定语、自指标记语和态度标记语(attitude markers)4类。为进一步了解上述立场标记在摘要中的具体分布情况,我们采用Hyland(2000)五语步分析框架,即背景(M1)、目的(M2)、方法(M3)、结果(M4)、结论(M5),对摘要进行语步划分,考察4类立场资源在摘要5个语步中的分布特征。
2.2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近二十年间(2002-2022),我国语言学期刊论文摘要中立场标记总体分布特征如何;
(2)模糊限制语、强势限定语、自指标记语、态度标记语在学术期刊论文摘要5个语步内呈现怎样的历时分布特征。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8本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2002年、2012年和2022年度发表的语言学研究论文英文摘要(不含书评),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利用MAXQDA(2020)对语料进行语步划分,两者间信度为96.2%,以上述3个时间点建立期刊论文摘要历时语料库,共计1378篇摘要,177385个形符(见表1)。利用 AntConc3.5.9(2020)分别在上述3个子语料库中检索立场标记资源词(Hyland 2005b)。排除形式符合、但不具立场功能的词条,得到M1、M2、M3、M4、M5的5个语步内立场标记的初始频数,以次每万词为标准化单位,汇报对数似然值(Log-likelihood Ratio/LL)与显著值P(P*<0.05)。
3
结果与讨论
3.1总体分布情况
语料库检索结果显示,近二十年间摘要中立场标记使用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147.49次每万词降至2022年的120.81次每万词,降幅达18.09%(见表2),该研究发现与姜峰和Hyland(202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是受到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定量研究在语言研究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语言表达越来越呈现出客观中立的特点(Hyland 姜峰 2023:8-9)。
由表2可知,近二十年间,模糊限制语、态度标记语、自指标记语的使用频率均呈下降趋势,仅有强势限定语使用频率小幅上升。自指标记语总体上使用频率最低,降幅达71.55%,表明作者凸显度越来越低。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陈庆斌(2022b: 147)的发现,她以2001年至2020年间12本我国外语类期刊语言学研究论文英文摘要为语料,考察其中立场标记的历时变化特征,发现二十年间自指标记语的使用频率显著下降,降幅达56.72%。态度标记语使用频率总体也不高,是使用频率排名第三位的立场资源,而且二十年间使用频率呈下降趋势,降幅为27.03%,这一结果与陈庆斌(同上:136)的结果基本一致。态度标记语因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在学术语篇中使用频率总体较低,这体现出学术语篇越来越追求客观性和科学性、避免主观表达的论辩特征。近二十年间,模糊限制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立场资源,使用频率下降了12.25%,支持了Gillaerts(2014)、Hyland和Jiang(2016)以及王晶晶和姜峰(2019)的研究。Gillaerts(2014:283)发现《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期刊论文摘要中的模糊限制语在1987年至2007年的二十年间呈现下降趋势。Hyland和Jiang(2016)也发现,近五十年间(1965-2015)语言学论文中最常用的立场资源——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下降。
二十年间,仅有强势限定语的使用频率总体上呈小幅上升,升幅为5.14%, 这一结果与Gillaerts(2014)的结果一致,与Hyland和Jiang(2016)的研究发现相反。Gillaerts(2014:283)发现期刊论文摘要中强势限定语的使用频率二十年间呈现上升趋势;Hyland和Jiang(2016)则发现,应用语言学期刊论文中强势限定语的使用频率在近五十年间呈下降趋势。这一差异可能源于摘要与期刊论文属于不同的学术体裁。摘要作为劝说性意图更强的学术体裁,其篇幅有限,为吸引读者注意,作者须要运用更多的强势限定语以凸显研究发现、增强学术研究意义与价值的劝说效果。为进一步揭示立场标记在期刊论文摘要中的分布特征,我们进一步分析上述4类立场标记语在5个语步内的历时分布特征。
3.2 模糊限制语
二十年间,模糊限制语总体下降幅度为12.25%,在5个语步中均有分布,其中在M5中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在其他4个语步中均呈下降趋势,且在M2中降幅最显著(见表3)。
如表3所示,二十年间模糊限制语在M2中使用频率显著下降(LL=9.28,P=0.002**),这种下降趋势可能与近年来学术写作相关研究成果对学术英语写作产生一定反拨作用有关。语料分析发现,早期摘要M2中提出研究假设或限定研究内容时,常常使用模糊限制语来弱化其后的强势限定语(Gillaerts 2014:280)。如例①所示,模糊限制语relatively在一定程度上弱化profound的意义,以避免意义表达过于绝对。随着学科知识积累和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学界对研究目的的自我指向性逐渐达成共识,作为提出研究目标或假设、阐释研究意图的语步,M2的意义表达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在M2中谦虚的立场表达往往给人留下不自信的印象,因而二十年间模糊限制语在M2中的使用频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①...the essay is ..., to make a relatively profound approach to the trend in the demands for foreign languages talents ...(FLW02-M2)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二十年间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它主要分布在M4中,印证了王晶晶和姜峰(2019)的研究发现。我们还发现,期刊论文摘要中的模糊限制语呈现一定的后移现象,即由摘要的头部(M1和M2)向尾部(M4和M5)后移。由表3可知,M1中模糊限制语从2002年的44.73%降至2012年的16.09%,到2022年M1中模糊限制语占比仅为14.43%;M2中模糊限制语在2002年、2012年和2022年3个时间节点上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31%、5.68%和1.55%;而在M4中其所占百分比则由2002年的32.91%升至2012年的64.03%和2022年的64.95%;M5中的模糊限制语占比也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上述3个时间节点分别为12.78%、13.88%和16.75%。Gillaerts(2014:284-285)发现模糊限制语在M1中未见分布,M2中仅有少量分布,而比较集中地分布在M4和M5中。这表明,我国学术期刊论文摘要在立场表达及论辩方式上与国际语言学期刊论文摘要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近年来越来越趋同。
模糊限制语的这一分布规律可能与M4和M5承担一定的劝说功能有关。M4包含研究中最具价值的原创性信息,此时主语往往为result(s),finding(s)或代词it, 其后为 indicate(s/ed)或suggest(s/ed)等“研究导向型汇报动词”(Biber et al. 1999:369-370),来汇报研究发现以表达谦虚、审慎的态度,提升意义的协商可能性,如例②和例③所示。分析语料进一步发现,近年来认知动词在模糊限制语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印证了陈庆斌(2022b: 115)的发现。由此可见,M4越来越注重对研究结果的阐释,越来越倾向于以客观化的数据作为研究结果的依据,力求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②Results indicate that (1) 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had a positive and medium level CTD, and in particular, demonstrated good disposition in analyticity, inquisitiveness, truth-seeking ... but inadequate systematicity and self-confidence...(TEF2022-M4)
③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 phonological factor should play a role in L2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adequate attention be paid to IVA with listening input in EFL teaching. (FLA12-M4)
M5往往表达研究意义与价值以期宣传和推广本研究,模糊限制语的常见形式为may, could, would等认知情态动词形式,其后往往为shed light on, promote, deepen, enrich, facilitate, contribute to, strengthen等表达积极涵义的动词(组),以一种谦虚的态度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表明研究意义与贡献、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与启示,以期自己的研究受到学术共同体的关注和认可,如例④。
④ This study may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online multi-interactions and would shed new light on the creation of multi-interac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FLA22-M5)
模糊限制语在M1中也有一定分布,二十年间使用频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LL=5.18,P=0.023*)。这与Gillaerts (2014:285)的结果不同,他发现模糊限制语在M1中未见分布。本研究则发现,尽管M1中模糊限制语所占比例逐步下降(如表3所示),但到2022年仍占14.43%。M1一般起到确立研究空间的作用(Dos Santos 1996:486-487),往往涉及对前人研究的评述,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弱化话语共同体内的对立关系,引起读者的关注,进而引出本研究问题或者研究目的。语料库检索进一步发现,M1中模糊限制语资源词的使用偏好发生变化。在2002年的语料中,M1中最常见认知情态动词和认知动词,用于指出以往研究的局限性(见例⑤),进而引出论文的研究目的,确立研究空间(郭骅 马磊 2016:41),作者与读者互动方式较为单一。2022年语料中,M1中认知形容词、认知副词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占总体的68.7%,作者多使用mainly, frequently, relatively等表明以往研究在范围、方法上的不足之处,为自己创建研究空间,如例⑥。
⑤ Typical problems with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may include, among other things, lack of substance, shallow reasoning, inappropriate textual structure, grammatical errors, etc.(MFL02-M1)To tackle some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ttempts to...(MFL02-M2)
⑥ Existing studies mainly approach the particles in mandarin Chinese...mainly confined to sta-tic research... Practice frequently used in spoken discourses or mundane conversations...(JFL22-M1)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 research methodology... (JFL22-M2)
该研究发现与娄宝翠和姚文婷(2019)的研究发现基本一致。娄宝翠和姚文婷发现,期刊论文作者偏好使用mainly和relatively表达确定程度较高和较低的立场,以增强或缓和语气(同上:118)。这表明期刊论文摘要作者的体裁意识和读者意识不断增强,能更加熟练运用模糊限制语与读者互动,表达自己的立场站位,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学术观点。
3.3 强势限定语
二十年间,强势限定语使用频率总体上升(5.14%)(见表2),但在5个语步中变化趋势呈现差异,主要表现为在M4中其使用频率显著上升,在其他4个语步中下降(见表4),且近年来在M2、M3中未见分布。可见,强势限定语越来越集中分布于M4,体现出作者摘要写作策略的转换(牛桂玲 2013:155-156)。
由表4可知,二十年间强势限定语在M4中的使用频率小幅上升(LL=4.44,P=0.035*)。而且,在3个时间节点上,强势限定语在M4中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为69.26次每万词、66.40次每万词、70.32次每万词),其次是M5,印证了Gillaerts(2014:285)的研究结果,即强势限定语在期刊论文摘要M4和M5中分布较多。这种分布特征很大程度上与期刊论文摘要的结果导向性有关。研究发现是一篇论文的核心成果,最能体现论文价值和作者贡献(赵永青等 2019:51)。近年来,论文发表的压力和竞争越来越大,作者表明自己立场站位的动机更强,凸显研究发现的价值能够彰显自信与努力(徐昉 2015:5),从而获得读者和学术共同体的认同。本研究发现,M4中越来越多地采用SHOW(包括show, shows, showed, shown)和FIND (包括find, finds, found)等“研究导向型”动词类强势限定语汇报研究结果,如例⑦,此时主语往往也是result(s),this study或it等,以彰显作者对研究发现的确定性,这也直接地反映了实证主义思潮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影响。而在M5中,情态动词should则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如例⑧所示,should表达必要性,旨在提出教学或研究建议,以实现间接的劝说功能(赵永青等 2019:51)。语料分析表明,2002年、2012年和2022年SHOW和FIND在M4的强势限定语中合计占比分别为55.38%、69.08%和60.53%;should在M5中分别占比60.47%、52.94和62.86%。
⑦ It finds that POS chunks reflect the different means that English and Chinese adopt in encoding the shared conceptual relations.(JPU22-M4)
⑧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acquire the constructional meaning of English “colour word+object” construction.(TEF22-M5)
二十年间,M1中强势限定语的使用频率显著下降(LL=8.21,P=0.004**),反映出作者在M1中“创建中心议题”时(赵永青等 2019:49),倾向减少对以往研究的积极评价。例如,2002年语料中M1偏好使用show, find等认知动词类强势限定语汇报以往研究,而2012年和2022年M1中均未见该用法,其目的是压缩“他者”的凸显度。事实上,M1中倾向于采用更加委婉和谨慎的态度与读者协商(即模糊限制语),以兼顾同行面子和自我立场表达需要(Swale 1990:24-25,Hyland 2000:64-66)。我们发现,我国学者有时会在M1中使用强势限定语should提出研究建议以引入本研究,对话性被压缩,如例⑨,而国际期刊论文往往采用提出研究不足的带入方式,增强对话性,这反映出中外学者论辩方式的差异。
⑨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echnology has contributed to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ers, as key actors in education,should improve their digital literacy to cope with this change.(TEF22-M1)
此外,强势限定语在M2和M3中使用频率的显著下降可能与学界对摘要体裁认知不断完善有关。这两个语步的内容以描述性语言为主,较少涉及立场表达,作者一般只进行程序化的说明以凸显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4 态度标记语
态度标记语作为体现作者态度、站位的立场资源,具有一定主观性,在5个语步中均有分布,但在二十年间使用频率均相对较低,未呈现显著性历时变化,见表5。
表5显示,近二十年间,态度标记语在5个语步中使用频率变化不大,相对集中分布于M1和M5中,M4次之,在M2和M3中最少,且在2022年的语料中,M3中未见态度标记语。态度标记语在这些语步中发挥一定的评价性功能,能够较鲜明地体现作者对命题的态度评价与立场站位(Swale 1990:25)。语料分析还发现, M1和M5中一直高频使用价值评价性形容词important, 印证了陈庆斌(2022b: 137)的发现,如例⑩和例⑪。
⑩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ways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WeChat Liking serves as a combination of multimodal resources and ...(FLA22-M1)
⑪Secondly,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s the instrument for nurturing individuals,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and ...(TEF22-M5)
由例⑩和例⑪中可知,important在M1和M5中的功能不同,在M1中important一般用来表明研究主题的重要性以“创建中心议题”,而在M5中,important主要强调教学启示、研究价值和意义,具有明显的劝说功能。
3.5 自指标记语
如表2所示,二十年间,自指标记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总体降幅却达71.55%,在4类立场资源中降幅最大。该结果印证了姜峰和Hyland(2020)的发现,他们在对国际期刊论文中元话语的历时考察中发现,近五十年间,自指标记语在语言学期刊论文中呈下降趋势,并指出“这与应用语言学自身学科知识论与研究方法的历时发展有关”(同上:27)。进一步语料分析显示,自指标记语分布在M2、M3、M4、M5这4个语步中,且在这4个语步中使用频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见表6。
表6显示,自指标记语在M4中降幅最显著(LL=31.52,P=0.000***),支持姜峰和Hyland(2020)以及陈庆斌(2022a, b)的研究结果。M2中的自指标记语降幅居第二位,但总体使用频率不高,其次为M5与M3。自指标记语在M3和M5中分布相对集中,M1中二十年间均未见分布。这种分布特征与各个语步在摘要中的功能有一定关联。M1在摘要中的功能是确立研究领域以便导入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他指性而非自指性特征,Gillaerts(2014:285)也报告M1中未见自指标记语分布。自M2起论辩的焦点转向自己的研究,M2、M3、M4、M5这4个语步客观上具有较强的自我指称需求。
M4承载摘要中最具原创性的信息,受到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近年来量化的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日益盛行,使得M4越来越注重凸显客观性和科学性,M4呈现出客观化的论辩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个人声音,自指标记语使用越来越较少。这一结果与前文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发现相互印证,M4中模糊限制语近年来呈现动词转向,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认知动词形式的模糊限制语,此时主语往往采用result(s)和finding(s)等抽象名词或者代词it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命题中一般充当主语、凸显主观性的自指标记语也随之下降,个人声音和作者凸显度不断压缩,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得以强化,主观性持续弱化。我国学者有时也会使用this study, the present research等间接方式指称自己,降低个人的凸显度(刘辉 2016:65)。如表6所示,M5中自指标记语的使用频率相对略高,M5是作者对研究发现的自我评价,作者希望通过彰显自我、凸显对学术共同体的贡献来展示自信的学术形象,以便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同。
语料分析还发现,客观视角作者自指标记语the writer/the author使用频率显著下降,主观视角人称代词we(占总体自指标记语的92.6%)逐渐成为作者自指表达的首要修辞选择,其中虚指的we(即使用we指代单一作者)显著下降,在一定程度解释了本研究M5中自指标记语二十年间的下降趋势。本研究也发现用于真实指代的we使用频率上升,表明我国学者英语学术语篇中凸显自我的立场表达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学者的修辞策略(陈庆斌 2022a: 39-40),呈现出一定的国际化趋势。
同时,早期语言学论文多为作者基于个人教学实践经验的陈述和论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色彩,在摘要写作中多使用we, the author/writer等自指标记语作为论述的出发点。随着学科知识不断积累和研究范式逐渐成熟,以及近年来量化研究数量迅速增加,语言学研究的知识建构方式和话语修辞选择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De Bot 2015:65),自指标记语的使用频率也显著下降。
4
结束语
本研究探索我国外语类语言学研究期刊论文摘要5个语步内近二十年间立场标记的历时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除强势限定语外,其他3种立场标记使用频率均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模糊限制语在M1、M2、M4中使用频率显著下降;强势限定语在M4中使用频率小幅上升,在M1中显著下降;自指标记语在各语步中使用频率均显著下降;态度标记语在各语步中的分布近二十年间变化不大,集中分布在M1和 M5中。结果表明立场标记的使用与各语步功能密切相关,是语言学学科知识构建方式转变在话语修辞中的体现(Hyland 2005:187-189),反映出我国学者立场表达策略发生一定转变,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征,同时,对摘要的体裁认识逐步深化,也体现出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趋势(鞠玉梅 2020:85)。
期刊论文摘要语步内各类立场标记使用频率的变化体现出作者在学术成果推广策略和重心的转移,强势限定语在M4集中分布,M4越发成为作者关注的焦点,M4成为作者与读者互动协商的核心语步(陈庆斌 2022b: 82)。立场标记语使用偏好的改变反映出作者体裁意识、读者意识以及学术共同体意识的提高,能够通过更丰富、适切的修辞策略与同行互动协商,推销学术观点、表达立场站位,进而构建自己的学术身份。因此,在进行学术写作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裁意识,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立场标记的使用特征,结合相应的学术体裁特征指导学生恰当使用立场资源与读者互动协商,从而达到学术成果推销的目的,提高学术成果发表的可能性。
公众号|语言学通讯
联络|dianzishu@126.com
原版进口著作推荐
应用语言学
话语分析与理论语言学
专著推荐 | Discourse Analysis 第三版(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James A. Walker《社会语境中的语言:社会语言学导论》(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如何用认知语法做文体学研究?实用指南》(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构建和使用可比语料库:实现多语自然语言处理》(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语篇分析的定量研究:如何用 作复制研究?》(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Doing Corpus Linguistics(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批评社会语言学方法论》Critical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Methods(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语用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界面研究:礼貌研究新解
专著推荐 | AI for Communication(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对比语言学的构式与认知解读》(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如何用话语研究民粹主义政治?(2024年批评话语分析新书)
专著推荐 | 《揭开虚假新闻与谣传信息的符号学代码》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解读政治话语中与隐喻相关的介词》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Vocabulary, Corpus and Language Teaching(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AI生成的流行文化:一个符号学视角》(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Language and Mediated Masculinities (男性气质的跨语言文化媒介的批评话语分析)
专著推荐 | Advancing Language Research through Q Methodology(新书)
专著推荐 | A Typological Study of the Existential Clause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谚语研究Proverbs with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Advancing Language Research through Q Methodology(新书)
专著推荐 | 文体学经典读本:Explorations in Stylistics
专著推荐 | 《就业能力的语言:基于语料库的英国大学网站分析》
专著推荐 | Cultur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专著推荐 | Literary Digital Stylistic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专著推荐 | Discursive Mediation in Translation
专著推荐 | 施旭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ultural Discourse Studies
专著推荐 | Data Analytics for Discourse Analysis with Python
专著推荐 | 批评会话分析Critical Conversation Analysis(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方志辉教授 Demystifying Academic English 系列读本
专著推荐 | Interfaces and Featur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专著推荐 | Francisco Yus《网络幽默的语用研究》
专著推荐 | 《认知和沟通干预:语言病理学家的神经科学应用》
专著推荐 | Cognitive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医学语言学系列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Doing Corpus Linguistics(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语料库应用研究 (2023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语料库在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为教学、翻译和专业交流铺平道路(2023年)
专著推荐 | 用大数据探索语言与社会跨越时空的议会话语(2023年)
专著推荐 | Photography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2023年新书)
专著推荐 | Text and Wine: Approaches from terminology and translation
专著推荐 | For F*ck's Sake《为什么脏话惊人,粗鲁又有趣?》 (牛津新书)
专著推荐 | Redoing Linguistic Worlds: Unmaking Gender Binaries
专著推荐 | Linguistic and Extralinguistic in Interaction
专著推荐 | A Systemic Functional Typology of MOOD
专著推荐 | Advances in Sign Language Corpus Linguistics
专著推荐 | Stylistics: text, cognition and corpora
专著推荐 | 语言教学中的语用学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专著推荐 | Evaluation Across Newspaper Genres(另附作者讲座视频)
翻译学国际著作
专著推荐 | 李向东《口笔译教学研究:现有研究主题与未来研究方向》(2024)
专著推荐 | 李德凤 John Corbett《劳特里奇语料库翻译学读本》(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詹成、莫冉《音频描述与口译研究》(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揭穿污染学术生态的 “伪重译”(2024年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