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杨波、张辉. 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互动关系探析

学术   2024-10-21 16:07   山东  

摘 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探析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首先指出,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隐喻可被视为转喻的一个特殊种类。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转喻和隐喻的视角分析概念整合中各种关键关系的转喻属性和隐喻属性,以及从整合的视角反观转喻和隐喻,发现概念整合是转喻和隐喻的底层运作,概念的整合和压缩促成了看似普通的隐喻和转喻。关于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总体互动关系,文章结合“愤怒”(anger)的相关语言表达分析了生理反应转喻和情感隐喻系统的整合网络及其认知运作过程,指出概念整合的理论框架为认知语义学映射观下的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互动提供了统一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隐喻;转喻;概念整合;语义映射;认知语义学

引用本文:杨波,张辉.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互动关系探析[J].外语研究,2024(5):52-59+72.

本文编辑:《外语研究》

本文推广:山东大学 王峰 语言学通讯


0. 引言

  对语言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得以一窥原本隐匿的人类思维机制,Handler & Schmid指出,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是我们透视心智之窗(2011:1)。自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提出,学界普遍认为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都与概念化和意义构建密切相关,且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事实上,隐喻、转喻和心理空间、概念整合都可以被看作同属认知语义学的现象学视角下有关概念化的研究(文旭 2022)。
  Lakoff & Johnson(1980,1999)的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语言反映了概念域之间的隐喻映射或者对应(correspondence)关系,不同的概念域通过隐喻映射而连接起来。Fauconnier(1994,1997)提出语言的作用是提示说话者在心理空间中构建话语意义的心理表征。因此,Fauconnier的模式综合了框架语义学(Fillmore 1982)和概念隐喻理论的要义,认为概念隐喻理论中源域向靶域的映射也可以用心理空间理论中的跨空间映射来解释。比如,winning an argument中战争域向辩论域的隐喻映射在心理空间理论中的解释是,该表达提示听话者去构建包含辩论和战争认知模式的心理空间,然后再跨空间建立映射。而这事实上构成了概念整合的一部分,即概念整合网络中的两个输入空间(Fauconnier 1997;Fauconnier & Turner 1998)。不仅如此,Fauconnier & Turner(1994, 2002)进一步指出心理空间的映射,特别是整合过程,存在于包括隐喻和转喻在内的很多认知现象,而且整合不是处于次要地位,而是这些现象的前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隐喻、转喻和(心理空间)概念整合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是互动关系,而三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互动关系就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先从隐喻和转喻的关系入手,再逐步探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1. 隐喻和转喻的关系

  首先需要说明,我们往往是先从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到了隐喻的本质和重要性,进而以同样的视角来看待转喻,且一度将其作为隐喻的子范畴,因此学术表述中往往是先提隐喻,再提转喻,或者是“隐喻和转喻”“隐转喻”“隐喻(转喻)”“隐(转)喻”等。出于这个原因,本文的论述中既会遵照这种习惯,但也会在小节安排上把转喻放在隐喻前面。另外,本文重点要讨论的是隐喻和转喻映射跟概念整合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隐喻和概念整合的关系,以及转喻和概念整合的关系,而不是隐喻和转喻之间的关系,因此只在此简要梳理和论述隐喻和转喻的关系,为后面的研究问题做理论铺垫。
  关于隐喻和转喻关系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把“隐喻”放在广义层面,甚至是“隐喻狂热”(metaphormania)背景下,那么转喻是隐喻的一种。隐喻和转喻也可对等独立存在,二者既可以是互动关系,表现为互相包含;二者还可以是构成一个连续统,难以找到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王寅 2007):一端是描写性的多层对应映射隐喻,另一端是指称性的单一对应映射转喻(张辉 2003)。此外,我们曾梳理了隐喻和转喻的五种主要相互作用模式:“隐转喻”、隐喻的转喻基础、后隐喻和后转喻、隐喻和转喻的概念互动,以及隐喻和转喻的棱柱形模式(参见杨波,张辉 2008)。
  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转喻是跟隐喻同等重要的认知思维方式,且转喻的地位比隐喻更为基础(宫宇航 2023;张继东,杜若凡 2024)。首先,以Lakoff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转喻的基础性地位比隐喻更明显,因为包含了更为直接的物理和因果联系,比如“部分代整体”和“生产者代产品”(Lakoff & Johnson 1980:39-40)。刘正光(2002)在论及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关系时也指出,在人类认知与思维过程中,转喻不但是和隐喻同等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是更基础的认知方式。我们曾提出,把隐喻和转喻都视为认知域间的映射时,可以把隐喻的映射基础相似性视为转喻的映射基础邻近性(contiguity)或相关性的一类,隐喻反而成为转喻的一个类别(张辉,杨波 2009)。K?觟vecses(2013)提出相互关联隐喻(correlation metaphor)产生于经过转喻阶段的类似框架的表征,比如隐喻“知道是看见”产生自逻辑上更早的转喻“看见某物指代知道某物”。此外,Gibbs(2019)也论及隐喻的两类转喻理据,而王军(2019)关于隐喻和转喻的基础性地位之争的结论也是转喻更为基础。因此,如果我们假定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那么以发生在一个认知域内以单一映射为特征的转喻,是以跨认知域的多层映射为特征的隐喻的基础,这样的观点似乎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进一步说,隐喻的映射基础是源域和靶域之间的相似性,而相似性也可视为一种邻近关系:“相似体”之间是非常甚至是无限邻近的;或者说,相似性也是一种相关性:“相似体”之间的相关性就在于它们相似。当然,要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别是间接、抽象的相似性似乎比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直接的相关性更复杂一些。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是转喻的一种,从转喻思维到隐喻思维体现了从简单的认知向更复杂的认知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我们认为隐喻映射和转喻映射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图1。

  图1中,中间向上的粗箭头一方面表示处于下方的转喻映射相对于隐喻映射具有更基础的地位,另一方面表示这是从简单认知向复杂认知的进步。较细的有向箭头则区分了转喻的双向可逆映射和隐喻的(从源域到靶域的)单向映射。最后,隐喻映射中的虚线箭头则相当于省略号,表示隐喻映射相对于转喻映射的单一对应而言,源域和靶域之间是多层对应关系。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关系,现在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来看概念整合,具体说是整合运作中压缩的关键关系的转喻属性和隐喻属性。

2. 概念整合中关键关系的转喻属性和隐喻属性

  如前文所述,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向我们揭示了隐喻和转喻在人类认知思维中的基础性地位(参见Lakoff 1987;Lakoff & Turner 1989;Radden & K?觟vecses 1999等)。既然二者都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思维方式,那么我们且先从隐喻和转喻的视角认识概念整合理论,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整合网络中的关键关系。比如,在整合网络中因果关系和时间关系被压缩为更紧密的因果关系和更简短的时间关系,同一性和变化被压缩成唯一性。这些在整合压缩中反复出现的概念关系被称为“关键关系”,而压缩运作于一系列植根于基本的人类神经生物基础和共享的社会经验之中的关系之上(Fauconnier & Turner 2002)。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关键关系主要包括:变化、同一性、时间、空间、原因-结果、部分-整体、表征、角色、类比、非类比、特征、相似性、范畴、意向性、唯一性等(ibid.:101)。关键关系跟隐喻和转喻一样,也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关键关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到“原因-结果”和“部分-整体”,难免不联想到转喻;看到“时间”“空间”和“相似性”,难免不联想到(时空)隐喻。接下来我们就从隐喻和转喻的视角来分析各种关键关系的转喻属性和隐喻属性。
2.1 转喻性的关键关系
  现在来看与转喻密切相关,或者具有转喻属性的关键关系。Coulson & Oakley(2003:61)曾指出,整合中转喻连接或者关键关系的出现起到了让心理空间网络整合在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关于特定话题的推理得以维持下去。关键关系中的原因-结果、部分-整体、角色-价值等关键关系是常见的转喻类型,无需赘述,我们简要分析其他转喻性关键关系。
  同一性(identity)可能是关键关系中最为基本的,可理解为“等同”的意思,其根源是唯一性(uniqueness)。同一性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既有的原始关系,是经由想象构建或解构而成的。比如,尽管差异明显,我们仍可以把包含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空间与个人的同一性联系起来,而且还可以将同一性与变化、时间以及因果等其他关键关系联系起来。当然,同一性和变化最终可以被压缩为唯一性,这也是关键关系中最强大的压缩(详见Fauconnier & Turner 2002:92-96,101-102,314-315)。因此,我们可以把同一性视为转喻的源域和靶域之间邻近性的一种,而且是“零距离”的邻近。
  变化是一种常见的关键关系,它将一个或成套元素连接到另一个或另一套元素。变化的外部空间连接通常与同一性外部空间连接捆绑在一起。比如,在“心脏搭桥手术”一例中(Fauconnier & Turner 2002:67),手术室里穿着医生白大褂的孩子跟本应该上学的孩子是相同的几个孩子,只是衣着变了。不仅如此,变化也可以在整合中压缩为唯一性,所以如果坏人“变成”了圣母玛利亚,但在整合中二者仍是唯一的存在。可见,变化的例子体现了其与同一性一起被压缩成唯一性的整合,是与同一性和唯一性密切相关的转喻。
  时间和空间也是两种常见的关键关系,它们与记忆、变化、连续性等相关,也与我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有关。比如,经典的禅师(Fauconnier 1997:151)和船赛(Fauconnier & Turner 2002:64)的例子都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独立输入空间,但整合把这些输入空间融合在一起。显然,时间和空间也是作为转喻基础的邻近性或相关性的两种类型。此外,一个输入空间可以是另一个输入空间的表征(另一种关键关系),比如一个人的素描或者照片,显然这两个空间是通过转喻连接起来的。再看特征(另一种关键关系),比如一个蓝色杯子的特征是蓝色,显然也是转喻的一种。最后,关于意向性这一关键关系,我们的一切所做所思所感都是建立在意向性所涵盖的关系的基础上的。Fauconnier & Turner(ibid.:102)提出意向性可以添加到因果关系中,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把意向性也归为转喻的一类,简单地理解为“因为有某种意向性,所以才出现了某种行为或结果”。
  可见,以上列举的关键关系都与转喻紧密相关或者具有转喻性,在整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数量上多于隐喻性的关键关系,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证明了第1节中提出的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思维模式。

2.2 隐喻性的关键关系
  先看我们认为具有隐喻属性或者与隐喻紧密相关的关键关系——相似性。这是一种内部空间关系,把具有相似特征的元素联系在一起。相似性可以被直接感知,比如两个物体的形状相似。在整合网络中,更加离散的外部空间连接在人类尺度层面可以压缩为相似性,例如外部空间类比在整合中可以压缩为直接的相似性(Fauconnier & Turner ibid.:100)。我们认为,既然相似性是隐喻映射的基础,自然可以说相似性这一关键关系是隐喻性的。事实上,整合网络中的确存在大量基于相似性的隐喻映射,这在隐喻类例子的概念整合分析中尤其如此。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相似性并不为隐喻专有。正如刚才提到,外部空间类比也可以在整合中被压缩为直接的相似性。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类比这种关键关系主要关涉平行的相似关系,两类事物之间可以类比就是因为二者具有一系列属性上的相似性。当然,整合中的类比关系本身主要是依赖于角色-价值压缩,但这不是此处我们关注的重点。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相似性跟隐喻和类比都是密切相关的。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一方面,认知语义学中的类比和隐喻都使用了结构映射法(王斌,王颖 2002),这显然离不开类比和隐喻涉及的两个事物在结构和特征属性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类比其实是更基础的映射和推理机制,是隐喻产生与理解的基础(马玉蕾 2003)。特别是从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建立结构映射关系的角度来看,类比确实是隐喻映射的基础。不仅如此,类比隐喻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者近期特别关注的一种隐喻类型(如徐盛桓 2022;崔慈行,孙毅 2023等)。可见,类比这一关键关系(以及建立在类比基础之上的另一种关键关系:非类比)在整合网络中是与相似性密切相关的,可以被压缩为变化或同一性,也可以被压缩为直接的相似性(详见Fauconnier & Turner 2002:98-100),进而构成了隐喻性的映射。因此,可以说类比和非类比也可能被整合压缩成相似性,成为整合网络中的隐喻性关键关系。
  简而言之,关键关系中的相似性、类比和非类比能够直接或者经过一系列整合压缩而产生隐喻映射,因而可归为隐喻性的关键关系。

3. 转喻和隐喻背后的概念整合

  上一节我们从转喻和隐喻的角度审视概念整合压缩中的各种关键关系的转喻和隐喻属性,现在我们换个角度,从整合的视角反观转喻和隐喻,或者说是探析转喻和隐喻背后的概念整合。事实上,概念整合是转喻和隐喻的底层运作,概念的整合和压缩促成了隐喻和转喻。早在2008年,Fauconnier教授就在题为《压缩如何促成隐喻和转喻》的讲座中强调,概念整合是比隐喻和转喻更为基础的人类认知思维方式和能力:“隐喻”也好,“转喻”也罢,这样的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整合压缩和映射。很多先前认为是独立的现象和心理运作,包括转喻和隐喻,都依赖我们基本的双域整合能力(另见Fauconnier & Turner 2008;Fauconnier et al. 2020)。
3.1 转喻背后的概念整合
  转喻背后的概念整合直接体现在转喻与整合压缩中的约束和强化原则之间的关系。“转喻投射约束”(Metonymy Projection Constraint)原则规定:当输入空间的某个元素投射到整合空间,而该空间中的另一个元素因为与第一个元素之间的转喻连接而也被投射,那么就缩短它们在整合空间之中的转喻距离(Fauconnier & Turner 1998:170-171)。后来又有了“转喻强化”(Metonymic Tightening)原则:通过转喻的方式联系起来的元素被投射到整合空间中时,存在压缩它们之间距离的压力(Grady et al. 1999:108)。比如,在“阴森的收割者”(Fauconnier & Turner 2002:291)这个西方死神形象中,作为所有死亡原因的抽象死亡,跟某个特定的死亡相关的仪式中的某类参与者所戴的大兜帽之间的转喻距离是较大的;但在整合空间中,这样的转喻联系是直接的:大兜帽就是死神的着装。同理,原本尸体分解后剩下的骷髅是死亡后(时间上)较久远的产物;但在整合空间中,骷髅实际上成为死神的身体部分。经过这样的约束和强化,转喻关系在整合中得以优化,帮助构建了一个更为紧密和更易于操作的整体。
  再来看压缩和整合在转喻中如何发挥作用。首先,关于转喻的通达或指称原则允准我们通过一个元素(的描述)来通达或指称相应的对等元素(Fauconnier 2008)。这类例子中有趣的是转喻相关的反身代词回指问题,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整合和压缩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1] The blue car decided to park itself beside me.
  [2] Chomsky reads himself a lot.
  [3] The monk meets himself ....
  [4] I saw myself in the mirror/picture.
  上述例句中的反身代词都是转喻回指,这样的转喻使用和说法能被接受,正是因为背后经过了概念整合运作。例[1]的blue car经过整合将车和驾车人压缩在一起,因此可以使用反身代词itself,通达或指称的是车子本身。我们甚至还可以说这个全新的整合之物blue car拥有想法或意向性,因为这时指称的是驾车人。这里的转喻经压缩后产生了唯一性,车和驾车人合为一体。同理,例[2]Chomsky和他撰写的著作或论文也经过压缩而整合在了一起,故而也可以使用反身代词himself来指代其作品。除了压缩整合成唯一性,同一性也是常见的转喻压缩结果。在例[3]这个经典的禅师之谜中,整合空间中产生的是同一性,而不是唯一性,同一个人在想象中被表征成两位禅师,是两个实体,因此可以相遇,并使用反身代词himself。同理,例[4]中的I和镜子或者照片中的表征“我”也是被压缩为同一性,因此也可以使用反身代词myself。
  这些例子表明,那些原本我们以为是,或者从表面上看是普通的转喻例子,其实从更深的层面讲是不同类别的压缩整合的结果。表1归纳了不同类型转喻背后的相应整合或压缩特征(整理自Fauconnier et al. 2020:217-219):

3.2 隐喻背后的概念整合
  隐喻背后的概念整合主要是源域和靶域输入空间在整合网络中的各种映射以及对各种控制原则的遵守和违反,以得到正确或恰当的推理和意义的构建。现在,本文结合to dig one’s own grave这个隐喻习语(Fauconnier & Turner 1998:149;Coulson & Oakley 2003:66)以及其实际用例来做简要说明。
  该习语往往用来提醒某人正在做错误的事情或愚蠢的事情,给自己制造麻烦,但其意义构建和推理并不是简单地从掘墓源域到麻烦靶域的直接映射,得出其默认解读——墓挖得越深,人死得越快。原因很简单,这种解读是把掘墓与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搞颠倒了:常识告诉我们,生活中通常是先有人死亡,再有人去挖掘坟墓。而且,挖掘坟墓的人也不会是死亡的人自己,而是其他人。然而,这个习语表达还是经常被使用,且没有人提出类似的质疑,其巧妙之处就在于,典型的掘墓场景中的掘墓人与尸体被映射到了整合空间中的对应元素上。换句话说,是背后的整合让其意义构建和推理成为可能。现在看这个习语的一个用例:
  [5] Is a snoring partner driving you to an early grave?(Fauconnier et al. 2020:215)
  更具体地分析,例[5]至少包括三个输入空间和两个借用的压缩:(1)坟墓、死亡、葬礼等;(2)将某人/物推进某个容器/处所;(3)人类行为使生命缩短。
  输入空间(3)是我们更感兴趣的靶域:某种人类行为(伴侣的鼾声)是否会缩短人(你)的寿命?反过来理解,如果不是有人推我们一把,我们不会这么快或者这么早到达目的地(坟墓)。因此,Fauconnier(2008)指出,隐喻的意义关键在于通过借用压缩来实现人类尺度的场景和理解,而不仅仅是某个源域的推理的转移——尽管推理转移也是可能的,因为有拓扑原则的约束。拓扑原则要求尽量保留拓扑结构,同时还要兼顾优化原则。而这里的葬礼输入空间1)和推进的输入空间(2)却有着冲突的拓扑结构,因此二者不能被协调一致地投射到整合空间,而只能投射有助于表达我们的意思的拓扑结构(优化原则)。投射推进是为了实现更早到达目的地,投射葬礼是为了实现目的地是坟墓(死亡)。现在这些空间整合在一起产生了浮现结构,或者是可选场景:
  正常走向生命终点=正常时间到达坟墓
  被推进=早于预计时间到达坟墓
  显然,输入空间(2)的压缩(推某人而使其加速)提供了关键推理:伴侣因为折磨人的鼾声而过早死亡。这同时回答了关于靶域输入空间(3)的问题。

4. 概念整合与转喻、隐喻互动的统一分析框架

  基于对整合中的关键关系的转喻属性和隐喻属性,以及转喻和隐喻背后发生的概念整合的分析和讨论,我们现在讨论概念整合跟隐喻(和转喻)之间的关系。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讨论很多(比如Coulson 1996;Fauconnier & Turner 1998,2002;Grady et al. 1999;Coulson & Oakley 2003;Turner & Fauconnier 2003a;Brandt & Brandt 2005;Coulson & C?觃novas 2009;Handler & Schmid 2011;Brandt 2013;Fauconnier et al. 2020;黄华 2001;张辉 2003;王勤玲 2005;孙毅,陈朗 2009;郑银芳 2009;赵凌珺 2011;陈松云,杨劲松 2014;陈红琳 2021;苗瑞 2021),比如少数学者指出概念整合与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是对立的,二者是相互竞争的对手(比如Coulson 1996);另有学者认为二者是互补的,特别是它们的分析框架(比如Grady et al. 1999;张辉 2003)。但随着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这样的观点逐渐被其他观点取代,我们在此处不展开讨论。
4.1 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隐喻(转喻)理论关系的两种对立观点
  本文认为学界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对立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概念整合理论源于概念隐喻理论,前者是对后者的补充和扩展。在论及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轨迹时,王文斌(2004)明确指出其起源于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并指出隐喻是跨心理空间映射的结果。Grady et al.(1999:110)指出,如果我们承认概念隐喻理论主要关注概念之间根深蒂固的隐喻联系,而概念整合理论聚焦将熟悉的概念化中的要素组合成新的有意义的概念化的能力,那么概念隐喻(和转喻)就是可供整合过程利用的稳定结构之一。Taylor(2007)则提出概念整合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解释力,应用范围也不限于隐喻现象。Fauconnier & Turner(2008:65)进一步指出,传统的概念隐喻映射理论需要修正,源域和靶域之间映射中的隐喻推理的某些模式通过概念压缩和选择性投射而变得更为高效。比如,简单的单向隐喻其实就是单域整合,还有很多隐喻导致了双域整合甚至多域整合。孙毅和陈朗(2009)在论及二者研究目标之间的紧密关系时指出,概念整合理论是概念隐喻观基础之上的理论跨越,具有补偿性的研究本质。Geeraerts(2019:35)认为概念整合理论是概念隐喻研究发展过程中能产性高的分支。Gibbs(2019:198-199)也指出,A is B表达中的隐喻映射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更好;整合是对隐喻的延伸,允许多域之间非单向的映射。最后,Fauconnier et al.(2020:216)在访谈中提出,整合理论吸纳了概念隐喻理论的灼见,同时也做了重大延伸或者改进而生成了不同的理论视角。
  这种观点虽然注意到了概念整合理论对概念隐喻(转喻)理论的补充和扩展,是更为成熟、完善和强大的理论和工具;但是,此观点首先强调了概念隐喻(转喻)理论是概念整合理论的起源或初级阶段,似乎意味着肯定了前者在人类认知和语言能力中具有更为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接下来我们看与之对立的第二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概念整合促成了隐喻和转喻,或者说隐喻和转喻是心理空间整合过程的产物。比如,王红孝(2004)对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的研究表明,Fauconnier等人的心理空间映射论不仅为隐喻的认知研究提供了一套较为直观的言语推理机制,更是强调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隐喻和转喻都是遵循心理空间映射论和概念整合的认知活动,这是隐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后来,Brandt(2013:235-236)提出的整合网络采纳概念整合理论关于隐喻的观点:保留了从源域空间结构向靶域框架结构的单向映射,同时指出隐喻是心理空间整合过程的产物。
  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的对立之处在于,整合和隐喻(转喻)在人类的认知思维中哪个更为基础的问题,或者哪个是哪个的基础的问题。如果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 & Johnson 1980)揭示了隐喻(和转喻)在人类认知思维中的基础性地位,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Fauconnier & Turner 2002)则试图揭示,概念整合是更为基础的人类思维方式和能力,是整合压缩促成了隐喻和转喻,以及其他更多的认知思维方式。可以说,概念整合是组合信息的基础而高阶的心理运作,普遍存在于隐喻、转喻以及其他人类认知产物之中。正如Fauconnier & Turner在其专著中论述关于语言起源的猜想(部分地得到考古学、人类学以及基因遗传学证据的支持):语言是作为人类特有的能力出现的。一旦整合能力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发展到双域整合的关键水平,语言这种新行为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ibid.:181)。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甚至可以把概念整合(特别是双域整合能力)视为人类语言的基础,那么认为概念整合是比隐喻和转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和能力是足够保守和站得住脚的。
4.2 认知语义学映射观下三者的统一分析框架
  Fauconnier & Turner(1998)曾提出概念整合、隐喻和转喻都是幕后认知。鉴于上一小节的讨论,我们进一步提出在幕后认知中,概念整合促成了隐喻和转喻,或者说是概念整合运作于隐喻和转喻映射“幕后”,因此概念整合理论提出的整合网络可以被视为认知语义学映射观下的转喻、隐喻和概念整合互动的统一分析框架。认知语义学把意义和概念视为认知现象,认为人类主要的认知能力之一就是想象,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在此基础上,认知语义学的意义映射观(G?覿rdenfors 1999)把语义视为从语言到心理实体的映射,使用中的语言的意义是在语境中动态构建的。因此,我们认为转喻、隐喻和概念整合都是认知语义学映射观中意义构建的主要认知运作。
  在这种语义映射观的观照下,Turner & Fauconnier(2003a,2003b)分析了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互动,指出复杂的整合经常借助输入空间中的隐喻和转喻来建立非对等元素间的联系和整合。同样,我们在对汉语熟语的理解进行认知语义学分析时,不仅指出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隐喻(转喻)理论框架的互补性,认为常规的隐喻和转喻映射是动态的整合网络输入的一部分,以恰当的方式制约整合网络的运作;我们还指出它们可以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发挥不同作用,共同作用于话语的意义构建(张辉 2003:61)。接下来就来看转喻、隐喻和概念整合在整合网络框架中互动的例子。
  首先看下列关于愤怒的语言表达:
  [6] She was filled with anger.(Turner & Fauconnier 2003a:135)
  [7] I was fuming.(ibid.)
  [8] He was steaming.(ibid.)
  [9] I had reached the boiling point.(ibid.)
  [10] He exploded.(ibid.)
  上面的例句体现了我们对愤怒隐喻的理解和表达(参见Lakoff 1987:380-416)。热量的通俗模式映射到了愤怒的通俗模式:加热的容器映射到生气的个人,热量映射到愤怒[6],烟/汽(热量的信号)映射到愤怒的信号[7]/[8],爆炸映射到极点[9]或者失控的愤怒[10]。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论述的,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往往构成了隐喻的基础。在此处的愤怒隐喻中,愤怒的生理反应的通俗理论是这个隐喻的重要基础:体温、血压、焦躁和脸红的增加。愤怒的情感及其生理反应之间的转喻连接允准了如下的语言表达:
  [11] He gets hot under the collar.(Turner & Fauconnier 2003a:135)
  [12] She was red with anger.(ibid.)
  [13] I almost burst a blood vessel.(ibid.)
  如果上面的隐喻和转喻互动一下,则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例子:
  [14] God, he was so mad I could see the smoke coming out of his ears.(ibid.:136)
  例[14]可以从整合理论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其整合网络见图2。显然,这个句子并不是直接描述源域空间(“烟”从炉子上的烧水壶中冒出来)或者靶域空间(人类的生理活动并不包括体内的“燃烧”)中的内容。相反,该句包含的是从两个输入空间的选择性投射,从而在整合空间中形成了新的框架:源域空间(输入空间1)没有耳朵,靶域空间(输入空间2)也没有烟,但整合空间的组织框架里二者皆在,而且还产生了互动,结果就是有人是如此愤怒,(仿佛)能看到他耳朵在冒烟——近乎我们中文的类似表达“某人被气得七窍生烟”。在整合空间中,人及其情感是从靶域输入空间(输入空间2)投射过来的,对应的生理反应是从包括物理的热量、冒汽/烟等的源域输入空间(输入空间1)投射而来的,或者从包含与情感相连的生理反应空间(输入空间3)投射而来的。
  整合空间自身在真实世界中是无法解释的,因为愤怒并不会让人冒烟。但在整合网络中,整合空间与输入空间之间的连接一直存在,整合中的推理(冒烟是愤怒的信号)被投射回靶域输入空间(他处于愤怒并发出相应的生理信号)。我们还注意到,这样的分析同时也强调了生理反应转喻在形成情感的隐喻系统中的基础和关键作用。转喻对应存在于靶域输入空间——身体发热、脸色变红等(更多详细对应可参见原文中的表2,Turner & Fauconnier 2003a:137)。这些都直接映射到整合空间,因而在整合空间中的生理反应就是耳朵冒烟。这是通过将源域空间的容器(热水壶)发热映射到靶域空间中人的身体发热(当然,这里的身体发热是以生理反应转喻为基础的),然后再从靶域空间映射到整合空间来实现的。这样一来,整合空间就构建了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机制:愤怒可以表现为耳朵冒烟。

  关于图2,有几点说明。一是没有画出类属空间,因为本例中类属空间元素与整合空间元素基本一致,没有必要因重复而增加图的复杂程度。二是图中只画出了跟本例的解释紧密相关的线条,以使主要的关系和映射变得简洁明了。比如输入空间1中和整合空间中的“爆炸”和“沸点”之间没有连线,输入空间2和3中“人”之间,以及“颤抖,失控”和“展示嫉妒愤怒”之间也没有连线,主要是因为这些联系在本例中不涉及或者已经有所体现。三是图中虚线表示转喻和隐喻的对应,体现生理反应转喻是情感隐喻的基础;虚线箭头标明了愤怒隐喻从源域到靶域的一般映射关系,但却止步于此,同时体现了传统的隐喻映射观在理解和解释本例中的局限;实线箭头则表示整合网络中各心理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说明了转喻、隐喻和概念整合在整合网络中理解和解释本例时的有效互动,同时也体现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强大解释力和适用性。


5.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概念整合与转喻、隐喻的互动关系。之所以能讨论三者的互动关系,一是因为三者都是认知语义学意义映射观下的幕后认知运作方式,二是因为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隐喻(转喻)理论之间存在互补性。首先,关于转喻和隐喻的关系,我们发现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隐喻可看作是转喻的一种类型,从转喻思维到隐喻思维体现了从简单的认知向更复杂的认知的发展和进步。其次,关于概念整合中关键关系的转喻属性和隐喻属性分析发现,原因-结果、部分-整体、角色-价值、同一性、变化、时间、空间、表征、特征、意向性等关键关系是转喻性的,而相似性、类比和非类比等关键关系能够直接或者经过一系列整合压缩而产生隐喻映射,因而是隐喻性的。再次,关于转喻和隐喻背后的概念整合,不同类型的转喻从更深的层面讲是不同的整合和压缩的结果;隐喻背后的概念整合主要是源域和靶域输入空间在整合网络中的各种映射以及对各种控制原则的遵守和违反的结果,从而得到恰当的推理和意义构建。最后,我们对关于愤怒的隐喻表达的分析说明,概念整合网络是认知语义学意义映射观下转喻、隐喻和概念整合三者互动的统一分析框架。此外,本文还要强调的是,在认知思维和能力层面,不仅有“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和转喻)”,概念整合是更为基础的人类思维方式和能力,促成了隐喻和转喻以及其他更多的认知思维方式和能力。


作者简介
 
杨波,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张辉(通讯作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二语习得,神经认知语言学。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原版进口著作推荐

话语分析与理论语言学

专著推荐 | Discourse Analysis 第三版(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如何用语用学研究医疗健康沟通话语

专著推荐 | 《语篇分析的定量研究:如何用 作复制研究?》(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功能语言学:理论假说与实证依据》

专著推荐 | Doing Corpus Linguistics(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批评社会语言学方法论》Critical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Methods(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语用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界面研究:礼貌研究新解

专著推荐 | 《话语分析:实用导论》(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AI for Communication(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对比语言学的构式与认知解读》(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如何用话语研究民粹主义政治?(2024年批评话语分析新书)

专著推荐 | 《解读大型社交媒体语料库》

专著推荐 | 《揭开虚假新闻与谣传信息的符号学代码》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解读政治话语中与隐喻相关的介词》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Vocabulary, Corpus and Language Teaching(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AI生成的流行文化:一个符号学视角》(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Language and Mediated Masculinities (男性气质的跨语言文化媒介的批评话语分析)

专著推荐 | Advancing Language Research through Q Methodology(新书)

专著推荐 | 认知语义学(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A Typological Study of the Existential Clause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谚语研究Proverbs with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Advancing Language Research through Q Methodology(新书)

专著推荐 |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不)礼貌:文学语用文体学

专著推荐 | 如何用认知修辞学研究《庄子》?

专著推荐 | 文体学经典读本:Explorations in Stylistics

专著推荐 | 对比语言学的构式与认知研究

专著推荐 | 《就业能力的语言:基于语料库的英国大学网站分析》

专著推荐 | Cultur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专著推荐 | Literary Digital Stylistic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专著推荐 | Discursive Mediation in Translation

专著推荐 | 施旭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ultural Discourse Studies

专著推荐 | Data Analytics for Discourse Analysis with Python

专著推荐 | 批评会话分析Critical Conversation Analysis(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方志辉教授 Demystifying Academic English 系列读本

专著推荐 | 《礼貌研究方法论》

专著推荐 | Interfaces and Featur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专著推荐 | Francisco Yus《网络幽默的语用研究》

专著推荐 | 《认知和沟通干预:语言病理学家的神经科学应用》

专著推荐 | Cognitive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医学语言学系列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Doing Corpus Linguistics(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互动语用学(经典读本)

专著推荐 | 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语料库应用研究 (2023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语料库在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为教学、翻译和专业交流铺平道路(2023年)

专著推荐 | 用大数据探索语言与社会跨越时空的议会话语(2023年)

专著推荐 | Photography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2023年新书)

专著推荐 | Text and Wine: Approaches from terminology and translation

专著推荐 | 会话分析(2024年新书与经典读本推荐)

专著推荐 | For F*ck's Sake《为什么脏话惊人,粗鲁又有趣?》 (牛津新书)

专著推荐 | Redoing Linguistic Worlds: Unmaking Gender Binaries

专著推荐 | Linguistic and Extralinguistic in Interaction

专著推荐 | 新媒体、数字话语分析的国际新发展

专著推荐 | A Systemic Functional Typology of MOOD

专著推荐 | Advances in Sign Language Corpus Linguistics

专著推荐 | Stylistics: text, cognition and corpora

专著推荐 | 语言教学中的语用学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专著推荐 | Evaluation Across Newspaper Genres(另附作者讲座视频)

应用语言学

专著推荐 | 《应用语言学的叙事研究方法》(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二语习得中的语言使用:批判性反思与未来展望》(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外语教师教育的反思性工具、技巧与策略》(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二语数字多模态写作能力评估》(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视听输入与二语学习》(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生成式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导论(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语言教师身份与幸福》(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何以培养语言技能?生成式AI与机器学习在语言学习及译者培训中的应用》(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亚洲语境中学习英语之外的外语:多语自我和学习动机》(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数字多模态作文: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数字人文看世界 Digital Humanities Looking at the World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数字空间中的对话分析语言教师教育》
专著推荐 | 《多模态会话分析与解释现象学分析:研究超语、多语课堂话语的方法论框架》
专著推荐 | 《语言学习、数字沟通与海外学习:跨地域背景下的身份和归属感》  (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基于内容的语言教学法何以促进语言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 for Content-Based Language Education
专著推荐 | Knowledge-Making from a Postgraduate Writers' Circle
专著推荐 | 学术英语研究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徐浩《语言教师社会认知》(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二语教师专业发展》Second Languag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专著推荐 | 如何让英语课堂栩栩如生?(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二语写作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美国的世界语言教师的信念与经验
专著推荐 | 《三语学习者的阅读概念、教育和教学领域》
专著推荐 | 《语言社区的连贯性:有序的异质性与社会意义》Routledge
专著推荐 | 《应用语言学非常用研究方法》(2024年新书)
专著推荐 | 语言课程设计经典读本:《劳特利奇语言教育与课程设计手册》
专著推荐 | 《整合二语课堂的电子档案袋:面向未来的教育》
专著推荐 | 为语言教学开发教材Developing Materials for Language Teaching
专著推荐 | 《如何研究二语写作过程》(2023年新书)
专著推荐 | 多语言课堂的跨文化教学法:应对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变化的现实 (2023年新书)
专著推荐 | 用于语言教学的语料库:弥合研究与实践的鸿沟(2024年新书)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精彩

语言学通讯
欢迎关注语言学通讯、翻译学通讯两个公众号。18万学者关注了我们,本号主要发布国内外语言学、翻译学、文学相关的会议讲座、1教师研修、专著推荐、期刊动态等。投稿和业务合作请联系 dianzishu@126.co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