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The Collective - Kim Gordon (2024)

文摘   2024-10-09 12:00   中国香港  

Rated by 鱼子酱
Genre: Industrial Hip-Hop
Release: 2024
Label: Matador Records



Kim Gordon, The Collective, 2023. Acrylic on canvas. © Kim Gordon. Courtesy 303 Gallery, New York. Photo: Justin Craun

不安、焦虑、惧怕。这幅视觉艺术作品被称作《The Collective》,出自噪音摇滚乐队Sonic Youth的年过70的主唱Kim Gordon之手。这张画布上,似乎是她随意铺设的颜料混乱且亮丽,绚烂着人的眼球,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烂漫的色彩表现。这些由iPhone 13 Pro大小组成的27个洞,是作品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据Gordon所说,它们就像一个个陷阱,正如手机一样夺走人们的注意力,并着迷于它。想象你被一个个摄像头盯着,而你看不到摄像头下的人脸,spotlight anxiety不断被点亮。或者,换一个视角:想象你是手机下的群众,你或许不是在拍照,而是快速翻阅着扑面而来的信息,刷着TikTok类的短视频,旁边还有数以百计的人这样做着。一切都那么迅速,那么漫无目的。集体的意识被手机控制,我们都是手机的奴隶。
不安、焦虑、惧怕。这些情绪也是你聆听这张同名音乐专辑时的写照。Kim Gordon不甘于做下一个奴隶——事实上,她和我们一样沉迷于手机,但现在是时候发起反抗了。所以她选择当下最流行的嘻哈陷阱乐作为反抗意志的载体,打算对流行文化进行一次解构。
Trap (陷阱乐) 作为几乎最广为人知的嘻哈亚风格,已经日渐死气沉沉。尽管Future这样在Trap这行丰富经验的说唱歌手试图用尽可能离奇怪异的旋律来让Trap产生一些新的化学反应,音色、歌词主题、制作思路等各方面的趋同依旧让Trap无法避免无聊与同质化的诟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过度流水化的制作已然使Trap不再像Future的DS2里那样富含生机。Rage便在如今强调创新与新鲜感的音乐市场里以Trap的衍生风格流行起来,成为《The Collective》声音及节拍制作中的灵感之一。Rage自诞生以来一直都有一批狂热的粉丝,由Playboi Carti的厂牌Opium主导又往不同的艺术方向发展了许多年轻说唱歌手。你也许会想,Kim Gordon会顺着小青年的想法来吗?
不。Kim Gordon没有在讨好任何人。听听那蹩脚的说唱,几乎在印象里找不到任何章法。回想一首曾经高度刺激过你感官的Trap或Rage作品:beat往往伴随着疯狂极端的人声处理,最后的结果是高能量的释放。Kim Gordon则另辟蹊径。专辑的开场曲“BYE BYE”当中,Gordon用平静的语气念完一长串购物清单,显然与狂躁的beat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简直太有个性了——这可能是她年龄已大而无力施展的缘故,但她哪怕在这个年纪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声音表达方式来保持这种怪异的高能量,这真的很酷。再听听那令人不安的工业声音,充满脏污,有时听起来像爆炸,时常尖锐,时常又阴森。扭曲的吉他和肮脏的鼓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始终推着Gordon平静的声音向前推进。Ken Carson去年发布的《A Great Chaos》里,也曾制造过让人不安的声音:诸如“Lose It”这类作品,是通过简单粗暴地将bass的音量及失真效果都拉到极高实现的。The Collective上,在“It’s Dark Inside”里你也能听到相似且在失真处理上更富有动态变化的声音效果。而在更多时刻,Kim Gordon和制作人Justin Raison将目光投向激进的失真吉他与鼓,还有人声的扭曲化电子处理,从而将噪音摇滚与嘻哈一起置入工业音乐的视图中。保留极简主义制作思路的同时,他们在音色处理上明显更加细腻,尝试用多种器乐制造层次更繁杂的音墙,营造更大的空间感将不安焦灼的情绪笼罩住听众。
“Shelf Warmer”是这种新的美学标准下没那么典型的歌曲。这首曲目中,吉他riff的声音像被浑浊的布蒙住,以更阴森、安静的形式呈现,与低沉的drone一起凸显放大每一个吊诡离弦、音色明亮、碎片化的合成器音效,听起来像是一个人被绑在十字架上,听着可怕的绞杀工具刮蹭着金属部件。与此同时,你还得接受Kim Gordon的拷问与命令:“Does it sooth your soul? / Carry it on your own / Unwrap it for me”。

有时候,Kim Gordon试图拥抱流行,却在给你一丝滋味后的一刹那将其收回,就像你只能吃一口的甜点。“The Candy House”可能拥有整张专辑最常规的beat设计,清晰甚至简化地遵从Rage的极简主义:用单音写成的旋律循环,配以Trap的律动,只是削弱了明亮的音色。但这一切的“流行化”都被Gordon不同于常规的说唱律动与冷酷的语调打破,有意地避免迎合流行化。曲目中间部分,Gordon的声音被扭曲化,极具现代感,更是丝毫没有收敛,极度放大了“去流行化”的嚣张气势。

对于Kim Gordon来说,这是她始终不屈从流行音乐文化的强硬标志。《The Collective》上惊天骇俗(我想应该可以这么形容)的声音让人联想到Kanye West的《Yeezus》在音乐界中所处的处境——他们的音乐开创了新的声音表现形式,构建独树一帜的美学标准,用极具工业色彩的声音来变革嘻哈,却鲜有后人得以模仿。这种声音实验是现象级的,你几乎无法想象一位70岁的艺术家在尝试次数寥寥无几的风格上有如此多的新点子,并且发挥得无比出色。归根结底,选取陷阱乐作为专辑的风格基底只是Kim Gordon在音乐性上做的铺垫,来实现她的野心:利用流行元素来解构流行文化。这听起来很现实,是极其聪明的做法,能让反叛的思想更容易触及到这些“屈于流行文化”的受众。
《The Collective》中的歌词都具有很强的拼贴感。实际上,Kim Gordon自己就称它们为“little movies”,是由一个个文字描绘出来的场景拼接起来的。Gordon在文字创作时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做法:在纸上写下一些单词或词组,在录音时便看着这些提前记录好的信息,于是便想到什么就唱出什么。这样,曲与词就在近乎同步的方式下作好了,《The Collective》里潜意识促成的意识流歌词与随心所欲的吐词节奏意外地连贯。
“I’m A Man”正如标题所说的那样,是一首男性视角下的独白。Gordon的语气轻蔑、挑衅,夹杂着刻薄的愤怒。在这里,她不仅要揭露男性在大男子主义下犯过的罪行,更是要扮演一个试图将自己塑造成救世主形象来重夺话语权的男性形象。Gordon饰演的男性角色将自己与“Zeus”类比,对“Nancy”的生活赋予“Good enough”的形容概括,自己却没有大学文凭,一事无成,用“It’s not my fault”的说辞一笑而过,更显自己的无能。“Put on a skirt”一句是对Harry Styles于2020年在VOGUE某一期的杂志封面上穿裙子一事的讽刺。Harry Styles声称这是对社会既定的性别角色 (gender roles) / 性别刻板印象的突破,是对时尚的纯粹诠释。紧随其后的是一大批媒体对其“重振男子气概”的报道。但事实上,David Bowie等艺术家早已这样做过,Harry Styles穿裙子只不过是将老的东西翻新来营销,吸引注意力,最后却新意全无,只是推进性别平权的佯装。现在,再回想起“手机”。手机允许信息广泛传播开来,我们感慨时代的进步、思想的跃进。社交媒体不断通过算法推送趋同的信息,我们用“确认错误 (confirmation bias)”来巩固对“这是时代的进步”这一说法的坚信不疑,我们这时是否是信息时代的奴隶呢?

Kim Gordon在“Psychedelic Orgasm”里回顾了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洛杉矶。在歌曲开头段,她用拖沓的声音与略微不清楚的口齿唱道,带着一种不确定和陌生感(“Wish I knew what / They were cookin’ / They were cookin’ up”)。随着歌曲播放下去,她的语气突然变得坚决挑衅,再次说唱道“Wish I knew what”,像是找回了自己对L.A.的记忆。在这一日的经历中,L.A.的事物与街景被描述成末日般的“art scene”(“Passing all the kids / Tik Toking around / Tongue’s hanging out / Bodies on the sidewalk / Night burning, the fires begin”),由潜意识唤起的意识流歌词似乎隐喻年轻的孩子们沉迷于TikTok后城市发生的重大颠覆。

Kim Gordon称自己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仅仅只是用“听音”的感知去用文字、视觉与音乐构建一种完整的感官体验。《The Collective》的艺术美学标准的确是独一无二的,表明的是Gordon已经70岁但依旧桀骜不驯的态度,也是对当下时代精神的强烈讽刺。我们已经适应了手机十几年,却不常得到老年群体的视角。现在Kim Gordon给出了她的答案,且不紧不慢地证明,她的创造力远比大多数年轻人更丰富。“BYE BYE”的MV结尾里,Kim Gordon的女儿Coco在黑夜里向着带有危险警示意味的红光跑去,仿佛想要从几十年前还只有花屏电视机的时代跑到科技丛生的现代。Kim Gordon告诉我们,利用科技的同时要保持批判性思考与足够的理性。现代的我们还未完全适应AI的存在。几十年后,我们也许会遇到AI带给我们的类似时代困境。到那时,我们还能拥有像Kim Gordon这样旺盛的创造力吗?这是个值得思考的好问题。


参考文献:

Mejía, P. (2024, March 8). Kim Gordon on her intense, disorienting, beat-driven new solo album, “the collective.” NPR. https://www.npr.org/2024/03/08/1236628457/kim-gordon-the-collective-interview 
Kim Gordon: “I don’t see myself as a musician. I never conventionally learned how to play music, I just fell into it.” Loud And Quiet. (2024, February 16). https://www.loudandquiet.com/interview/kim-gordon-i-dont-see-myself-as-a-musician-i-never-conventionally-learned-how-to-play-music-i-just-fell-into-it/ 

UPEE
本土野生民营乐评组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