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素颜的样子 - 林以乐 (2024)
文摘
2024-10-14 00:07
浙江
Genre: Indie Pop/Singer-songwriter/Indie Rock
不是雀斑,不是 Boyz & Girl,也不是 Skip Skip Ben Ben,回归自己的名字,以“林以乐”发行的首张个人创作专辑《素颜的样子》。把自己从以往充满 Indie 或 Alternative 的“标签预设”中走出,以对自己接纳的方式进行不留太多框定的演绎是她诠释“素颜的样子”的方法,也给听众留下了更进一步走向最真实、最不具负担的接近她的方式。与《No-Fi, No Fiction》里的《回台北》相比,“素颜”后的《回台北》不再有那么怅然落失的空虚感,以往 Lo-Fi 的卧室噪音变为声音更为明晰的 Acoustic 独立民谣编排,伴随着更为温暖、饱满的能量——这样的“重演”更像是对回忆的新诠释,仿佛在时间变迁后,经历了以前在《回台北》中不敢面对的“未来的不确定”后对时间那头的自己进行抚慰。《累累》的钢琴与打击乐在 Bossa Nova 带来细小、轻盈的律动之间刻画充满活跃的场景,之下又有一层流利带有伤感的铜管与细碎的敲击声穿行而过,细腻局促地呈现丰满编排的魅力。至《居里夫人说》则呈现为让人可以不顾一起往前奔跑的能量饱满的 Indie Rock,令人回忆起一些来自雀斑乐队时期的隐约的年轻气息,以及一些低保真感受的另类吉他——至此也愈发明确,林以乐的“素颜”不是单纯的做一版与此前截然不同的新编排,也不是写一些气质迥然的曲目与以往的自己割裂,这些在雀斑里就有迹可循的气息同样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在素颜时她也不对之报以否定的态度。前四首进行至《素颜的样子》标题曲,这张专辑带来了今年华语流行时刻之中最为顺畅的前半程收听感受。在 Mac DeMarco 式稳当细小的镲声与吉他与《还是会寂寞》《小步舞曲》式陈绮贞的贝斯、Pad、和声、键盘的细腻情绪之间,林以乐似乎找到了在舒适的 Indie 营养与情感纯粹的唱作人色彩之间均衡的方式,涓涓细流一般将此刻的惬意传递出。为魏如萱制作的《海鸥先生我爱你》内含更多闪烁的,间或出没的音效,在“素颜”中则摇曳在更为纯粹的 Bossa Nova 律动和流入深邃的弦乐中;《最后一封情书》则是一步步在钢琴下落间陷入情绪漩涡深处,由轻量感的 Synth Pop 舞曲《生命之歌》进行劝慰和回温。《十月》再次唤醒你关于林以乐记忆里那些失真、过载相关的噪音时刻,林以乐的演唱依旧如专辑中带有明晰、准确之感,这不像经典的“Shoegaze主唱”,却能给噪音带来近似稳定之下充满浓烈情绪回响的错杂感,一如郑宜农之于猛虎巧克力的“特色”。人声的爆发力于此更为浓重,在节奏变缓之后反而却让器乐成为 Drop Nineteens《Kick the Tragedy》那样足够强烈、情绪化的留白,匆匆掠过的她“不便说明”的“生命中最黑暗的旅行”于此已经留下了足够的印象。《另一张脸》是更有暗潮感的室内民谣,听感以吉他和人声为主轴柔滑地穿行于吹奏之间。踱步于自我感受的《地板内早餐》更具仔细的在场感,原声采样段落之间是饱满的 Downtempo 节拍和飘忽的 Backing vocals,在有限的场域走向更为广阔的想象之间。收场曲《风的朋友》则是一首在钢琴上充满场馆精神的具有鼓动性的“凯旋”,在一整张专辑的摆动、犹豫,怀疑与自我说服之间,更像是一首拥抱自己本真模样的带着温暖和宽慰感的曲目。以“首张专辑”来称作似乎让不少乐迷感到诧异,不禁发出“难道是要跟过去分割”的疑问,但在整张专辑的收听之后答案变得明确——“素颜”的林以乐并不是声称以往并不属于真正的自己,这更像是一次对以往那些不被提起的,关于雀斑、Skip Skip Ben Ben 或 Boyz & Girl 之外的,在她心里被“忽略”或“搁置”的那一部分的重提。也至此,在更为唱作人,更具有后10s感的台式华语流行感的编排中,她呈现了更为直给的抒情表达,也更让人信服这些不同的“面貌”都自然属于她。许多乐迷提及的“像陈绮贞”我更认为是腔调本身一点相似,以及“唱作人化”的异曲同工;一部分乐迷因此感受到的意料之外,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出于“斑斑印象”带来的落差,也由此《素颜的样子》于林以乐自身而言也变得重要,具有意义。对以往“斑斑”作品产生的更另类感的收听预期或许也对她的创作带来的绑缚与压力,或许也让她对“素颜”产生了犹豫与不确定,最终在《素颜的样子》中的开怀和和解,实际上也是跟自己走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