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散文】●汪伯林(四川)||古镇土城,红色华章

美体   2024-10-21 19:18   四川  
图|作者



古镇土城,红色华章

●汪伯林(四川)


贵州土城,宛如一颗隐匿于岁月深处的明珠,虽然规模微小,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初闻土城,或许它的名字在多数人中略显陌生。它的面积,相较于繁华的都市,甚至普通的乡镇都显得格外娇小。然而,当我们翻开厚重的红军长征史卷,土城之名便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成都,虽有雄伟的城郭、广袤的地域,但在红军长征的壮丽史诗中。却缺失了那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土城,承载着无数英雄的热血与传奇。青杠坡战役,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历史的天空中炸响。那场惨烈的战斗,双方均有三千余名将士血洒疆场,硝烟弥漫,山河悲泣。共和国的多位领袖、元帅以及众多将军在此汇聚,朱德总司令与刘伯承总参谋长更是亲赴前线,指挥作战。这等阵容,在其他战役中极为罕见,足以证明青杠坡战役的关键与重要。
公元二零二四年十月五日,阳光正好,我踏上了前往土城的旅途。儿子驾车,我与孙女、孙儿相伴同行。车子沿叙古高速疾驰,不多时便下太平镇转入贵州的公路。一路沿着赤水河蜿蜒前行,河水奔腾似在诉说往昔的故事。四十余公里的路程,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终于,土城镇映入眼帘。刚至镇口,一座四层的红色建筑巍峨耸立,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约二十米的高度,彰显着庄重与威严。将车停放妥当后,行至不远处,战争的气息扑面而来。树林中,坦克、榴弹炮、无后坐力炮静静陈列,仿佛在诉说当年的金戈铁马;而红军长征体验馆中传来的隆隆炮声,更是将人瞬间拉回到那段烽火岁月,心也跟着紧张起来,仿若置身于真枪实弹的战场之中。
前行至土城铁索桥,需攀爬三层高楼。桥身由拳头粗的钢丝绳牵引,每隔尺余有木方稳固,即便人潮涌动,亦稳如磐石。桥的两边各有十六条钢缆平铺,木条镶嵌其间,顶部拇指粗的钢丝绳横跨赤水河道,尼龙绳悬挂其上。有胆量的游客可抓绳飞渡,体验惊险刺激,有专人守护确保安全。此项目虽收费,但游览土城与青杠坡却是免费的。桥两端有男女红军装扮者向游人敬礼,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还可与游客互动,教授持枪瞄准之法,令人心生亲切与敬意。
抵达赤水河对岸后走下三层楼,便正式踏入土城古镇。行至土城宾馆门口,广场地面的地图清晰标注着红军四渡赤水的路线。一渡赤水在此发生,其余则在四川古蔺县的太平渡与二郎渡。因时间紧迫,此次不得不放弃参观古镇内的盐运展览馆、中央红军首长住地、红军医院以及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景点。但这些地方,犹如一本本厚重的史书,静静等待着更多人前来翻阅品读。
土城,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红色记忆的古镇,它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铭刻着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精神的宝库。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不屈的灵魂。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土城,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汲取先辈的精神力量。在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土城的光辉,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星空,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授权书

本人汪伯林,原创作品《古镇土城,红色华章》,授权“天府散文”平台独家首发。
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作者其他部分文章:

【天府散文】●汪伯林(四川)||红色记忆永铸,革命精神长存——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散记
●作者简介●
汪伯林  四川古蔺县人,退休教师,与共和国同龄,现年七十六岁。不喜烟酒茶,爱好写作,已在多平台公开发表三百多篇文章;酷爱旅游,上过青城,到过峨眉,游过三苏祠、黄龙溪。

投稿须知

投稿者须关注本平台。本平台坚持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它公众平台过的文章,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每篇(首)文章(诗词)正文不得少于300字,并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一张个人生活照片(照片用邮箱附件),一律投递到下列邮箱;同时加总编(HHDK9999)和编审微信,便于联系和进行文字校对。
投稿邮箱:
906117771@qq.com
564107595@qq.com
投稿微信:
906117771
18349819616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审    稿:周联合   冯建华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梁有劳
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
点亮“在看”让世界知道您的喜欢

天府散文
用文字点亮生活,用笔墨书写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