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商业模式,供需格局,发展趋势
在养老金融被写入“五篇大文章”与2024年国办1号文聚焦银发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养老地产作为养老行业的空间资源载体与服务整合中枢,目前正迎来新的市场发展格局,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不动产与养老的双重视角,以自持运营型养老地产为重点,结合项目盈利测算与敏感性分析,研究养老地产的监管政策、商业模式、盈利能力、供需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性给出业务建议。
监管政策:本文重点讨论市场导向、营利性养老项目,影响项目运营和盈利的核心政策是预收费制度和定价标准。预收费制度:根据2024年最新的中央与地方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政策,购买会员卡等大额预收费模式将被限制,各地规定的预收额普遍不得超过12个月的月费。定价标准:国家与地方政策均明确养老地产项目(民办营利性)的月费可自主定价。
养老项目用地:(1)用地类型:市场化营利性项目主要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用地类型主要包括“社会福利用地”与“其他商服用地”两类,土地年限40或50年。(2)土地价格:养老用地价格约是同片区住宅用地单价的1/6至1/8、商服用地的1/3,略高于工业用地。(3)区域分布:主城区养老用地供给较少,根据我们测算,通过招拍挂拿地的主城区项目占比约15.2%,主城区供地较紧张;地区分布上,长三角、成渝、京津冀是养老用地供给主力。
项目盈利测算:以实际养老项目案例为原型构建了测算模型,分析在收费标准、入住率等参数变化下项目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与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的波动。分析结果表明:(1)一二线城市主城区养老项目的盈利与偿债能力优于郊区项目;(2)“50%入住率”可作为运营盈亏平衡点,当入住率低于50%时,项目月费收入往往无法覆盖项目成本支出;(3)结合调研与测算结果,养老地产自身的不动产租赁业务盈利能力较弱,需要结合康养、保险等综合性养老服务实现整体盈利,因此拥有医疗、养老金融等资源的项目更具竞争优势。
市场现状:(1)养老项目整体入住率较低,截至2024年三季度48个监测城市养老项目入住率仅为46.31%。同时,主城区与郊区项目存在明显供需错配:主城区项目需求旺盛,入住率高,但项目数量少;郊区项目需求较弱,入住率低,但项目数量多。(2)整体来看,郊区项目普遍经营状况较弱,呈现出“不赚钱”的市场现状。在此背景下,运营方并没有普遍选择降价策略,主要是因为中高端客户的价格敏感度较低,而降价对自身品牌也是一种“伤害”;而如果选择大幅降价,即使入住率提升,综合来看对盈利情况改善的幅度不明显。
需求侧:尽管我国老龄人口基数显著上升,但养老地产或机构养老有效需求仍未得到释放。各地政府规划“9064”养老格局(即4%老人入住养老机构),但根据我们测算,2023年机构养老比例仅为1.18%。制约养老地产需求释放的主要因素包括:支付能力与收费标准不匹配、养老观念未转变、隔代养育责任、居家与社区养老的冲击。进一步,需求侧可细分为“社群需求”、“医疗照护需求”和“社群+医疗照护需求”三类,分别对应完全自理、半失能或全失能、基本自理三类老人;当前,“社群需求”和 “社群+医疗照护需求”是养老地产主导需求类型(根据南京市调研数据,这两类需求占比高达97.5%),养老地产项目重点瞄准“高干”、“高管”、“高知”等高收入客群。
市场容量测算:(1)床位缺口:我国养老项目整体供给过剩,即使考虑未来无新增供给,市场导向的空置床位仍需要5年才能完全消化,未来床位缺口主要来自于普惠型项目。(2)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每年市场规模(月费收入口径)约3591亿元,其中普惠与市场导向型分别为1328亿元与2263亿元。
业务建议:(1)城市方面,从“潜在养老人数”、“支付能力”和“供需平衡”三个维度评估不同城市养老地产潜力,建议重点关注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的核心城市,第一梯队为上海、北京、重庆、杭州、扬州。(2)项目方面,在结构性供需失衡的背景下,重点关注位于主城区、临近医疗资源的项目,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主城区空间资源有限,关注存量低效资产盘活成养老项目的业务机会。(3)主体方面,针对实业与投资集团,建议以国央企为重点,介入自身债务压力较小、康养布局形成产业链的主体,并且关注其自身物业改造、收购低效资产等机会;针对保险机构,虽然其养老项目在营规模较大且养老综合服务能力领先,但险资与银行的业务结合度相对较低,需寻找产品创新机会;针对专业化运营机构,关注在营床位数量大、已形成品牌效应、轻资产运营能力突出的连锁机构;针对房地产企业,关注优质主体,加强风险管控,同时由于养老地产自身盈利能力弱、盈利周期长,需关注房企针对康养、保险等养老服务资源的导入能力。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