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班级实行班币量化制度后,班级学生可以说把班币的用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午餐时,有同学把不喜欢吃的菜卖给喜欢吃的同学赚班币;学习上,表现欠佳的同学因班币入不敷出,优秀的孩子则利用手中的班币放“高利贷”,赚取更多的“利息”;放学后,还有同学从家里带来进口小零食,在同学间售卖,以此赚取班币。
这一系列的“小买卖”行为,虽然看似是孩子们对班币制度的一种创造性运用,但实则也给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带来了不少困扰。
如何智慧化解这一现象,既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01
面对学生在班级中的“小买卖”行为,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一味禁止,而是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动机。根据观察和总结,学生买卖行为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需要型:这类学生往往家庭经济条件不富裕,家长给予的零花钱不能满足其日常需求,于是他们便通过售卖物品或提供服务来赚取班币或零花钱。
猎奇型:这类学生对赚钱过程充满好奇,想要尝试新鲜有趣的赚钱方式,享受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报酬的成就感。
跟风型:这类学生可能是出于虚荣心或受到班级不良风气的影响,看到其他同学在做生意,便跟风加入,以此炫耀自己的“能力”。
针对不同动机的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施策方式。
对于需要型学生,我们要关注其家庭经济状况,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对于猎奇型学生,我们要引导他们将好奇心转化为对学习的热情;
对于跟风型学生,我们要加强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02
03
1. 开设班级银行。为了缓解班币流通中的不平衡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信用意识,我们决定在班级内部开设一个独特的“班级银行”。这个银行不仅是一个管理班币的机构,更是一个教育和实践的平台。
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贷款申请:当某位同学因为班币不足而无法参与班级活动或兑换所需物品时,他可以向班级银行提交一份贷款申请。这份申请需要详细说明贷款的原因、金额以及预计的还款计划。 贷款审批:班级银行会设立一个由班主任和几位负责任的同学组成的贷款审批小组。他们会对每份贷款申请进行仔细评估,确保贷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批通过后,同学需要签署一份贷款合同,并按上手印,以示正式和庄重。 贷款发放:贷款合同签署后,班级银行会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期限,将班币发放给申请贷款的同学。同时,银行会记录下这笔贷款的详细信息,包括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还款计划等。 还款与缓冲期:贷款同学需要在约定的期限内挣足班币并归还给班级银行。为了给予同学一定的宽限期,我们设定了21天的缓冲期。在缓冲期内,如果同学能够挣足班币并归还,那么他将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但如果超过缓冲期仍未还清贷款,那么班级银行将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扣除其部分班币等。 信用记录:班级银行还会为每位同学建立一份信用记录。这份记录会详细记载同学在班级银行中的贷款、还款以及其他与信用相关的行为。这份信用记录不仅可以帮助班级银行更好地管理贷款业务,还可以作为同学们未来参与班级活动或兑换物品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04
1.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
针对学生在班级中的“小买卖”行为,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2.指导家庭教育,培养消费观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让孩子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合理支配零花钱。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3.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家校共育是教育孩子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通过组织亲子活动、家庭作业合作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同时,也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面对班级里的“小买卖”风潮,我们未堵先疏,以智取胜。通过设立班级银行、小市场与理财赛,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了责任、信用与理财。家校携手,共筑成长桥梁,让每一次尝试都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如此,我们不仅化解了现象,更点亮了孩子心中的明灯,指引他们走向更加宽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