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情景答辩比赛,如何才能得高分?这几个技巧,你不得不知晓!

文摘   教育   2024-09-30 12:08   广东  

区班主任比赛,有幸被分到情景答辩组当评委。37位选手,记了满满21页的笔记,是评委,更是给予我学习和反思的机会。

如果我是选手,如何让自己的情景答辩得高分呢?我想谈谈自己的浅薄见解。

情景答辩题多以班级中各种棘手问题、社会关注的各种热点以及某教育名家的观点等呈现,问题千千万,如何去回答?

01


答题的四个“三”不可少

                                                                                                                                                             

在构思情境答辩时,我们可以精炼地将其框架化,以“四维度·三要素”的形式呈现。

1.三阶段策略

问题界定:首先明确该情境的本质与核心挑战,即“精准定性”。

策略规划:基于问题界定,设计应对策略与方案,实现“策略定制”。

执行与调整:明确实施方法与步骤,灵活应对变化,确保“有效执行”。

2.三视角转换

转危为机:面对困境,积极寻找转机,将潜在危机转化为成长与发展的契机。

情绪调控:从消极情绪中抽离,调整为积极心态,促进问题正向解决。

优势重塑:利用不利因素中的有利元素,重构情境,实现不利条件的正面转化。

3.三层次行动

即时应对:聚焦于当前情境,迅速而恰当地处理眼前事务,确保事态不恶化。

后续跟进:制定后续行动计划,持续跟进以巩固成效,预防问题复发。

长远规划:从此次经历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类似情境设计预防与应对策略。

4.三层面展现

在答题时,要思路清晰,给评委展现你是一个“三有”(有理念、有学生、有实践)好班主任。

有理念:

教育理念清晰:展现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信念和追求。在答题中,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如何影响日常班级管理和学生培养。

如: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成长需求;持续学习:展示自己对于教育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

有学生:

如,深入了解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展示自己如何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学习状况及家庭背景,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关爱学生成长:体现对学生的全面关怀,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通过有效沟通和互动,建立基于信任、尊重和支持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有落地:

即策略具体可行:在回答情景答辩题时,能够提出具体、可操作、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策略,避免空谈理论,要注重实效;执行力强:展示自己在执行策略时的坚定决心和高效行动力,能够克服困难,确保策略得到有效实施;反思与改进:强调自己在实施策略后的反思和总结能力,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优化管理方法和教育策略,实现持续改进。

02


答题的五个“坑”不能踩

                                                                                                                                                              






一场班主任比赛,不仅是对教育智慧的比拼,更是对教育情怀的展现。然而,在激烈的情景答辩环节中,许多优秀的班主任却容易陷入一些答题的陷阱,导致原本的闪光点被掩盖,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实战能力。如在比赛中,选手们容易踩到以下五个“坑”。


1.说话语气演讲化。情景答辩的核心在于,即针对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而非进行一场激情四溢的演讲。因此,选手们需要时刻保持冷静与理性,用平和而有力的语气阐述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过于夸张或煽情的言辞,更不要在结尾时习惯性地加上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而应直接回归问题本身,简洁明了地总结答案。

2.解决问题模式化。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单一的模式化解决方案往往难以奏效。例如,面对学生问题,仅仅依靠共情——沟通——家校合力这一套路,虽然看似全面,却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选手们应学会根据问题的具体性质,灵活运用多种策略,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3.答题内容扁平化。有效的回答应当具有层次感和深度。如有选手在回答:“三年级孩子不想上学,家长听之任之,作为班主任你该怎么办?”这道题时。选手的回答是开展三个谈话:找学生谈话,找家长谈话,找科任老师谈话。
其实,除了基本的谈话沟通外,选手还可以从心理健康、学习环境、同伴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分层次的解决方案。比如,先通过专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再调整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最后通过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4.答题范围封闭化。在回答涉及特定主题的问题时,选手应具备开阔的视野,避免局限于问题本身。如有选手在回答:“为了提高体育健康素养,班主任开展每日打卡活动,开始学生兴趣高昂,渐渐地,打卡人数越来越少,作为班主任,你该怎么办?”四分钟的作答,选手仅仅围绕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作答,想了各种方法让他们对体育感兴趣。
我觉得此题更应关注到学生坚持精神、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迁移到学习和其他生活领域。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思考,展现出教育的全面性和深远影响。

5.答题态度随意化。每一场答辩都是一次展示自我、传递教育理念的宝贵机会。选手们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规划答案结构,明确观点,逻辑清晰。可以通过事先准备框架、关键词等方式,确保答题时条理清晰,不偏离主题。四分钟的作答,选手千万不要脚踩西瓜皮,没有规划,没有分类,说到哪里是哪里。

03


评委的追问动机要揣摩

                                                                                                                                                              

情景答辩后,一般会设两分钟情景追问环节。作为选手,我们一定要明白此环节的意义何在?评委追问,不是为了问倒参赛选手,而是为了托举参赛选手。

1.评委是托举者。在选手四分钟的陈述中,没有来得及展现自己的亮点或情怀时,评委会在追问环节让他有机会展示出来。如一选手在回答:“一孩子在学校劳动后,衣服湿了,家长因为此事,找到班主任,让班主任下次不要安排他家孩子参加此活动了。作为班主任,你该怎么办?”

选手在答此题时,方方面面都答得挺好,可由于时间关系,她开展了劳动班会,没来得及展开说。于是在追问环节,评委给了她机会,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您具体分享一下你这节劳动班会的具体流程。”

2.评委是补台者。如一位选手在答此题时:“双减后,单元考试也变成常规练习,小A回家作业不再认真做,课堂上也不再专注听讲,作为班主任你该怎么办?”选手在回答此问题时,一直围绕小A做文章,如给小A带到开心小屋,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与他沟通等。追问环节,评委为了拉她一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双减后,作为班主任或学科老师,如何在课堂提质增效?”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弥补她前面答题的漏洞。

又如“班级转来一名插班生,上半学期跟同学们相处不错,可下学期性格突然大变,同学们都不太愿意跟他玩,作为班主任,你该怎么办?”选手在回答时从插班生个人、班级、学科老师等入手,试图去转变该同学,可他漏了题中的重要信息,性格突然转变。于是评委追问“这个孩子突然变了一个人,可能是什么原因?你会怎么做?”这就给了选手补台的机会。

3.评委是挖掘者。通过选手的回答,挖掘优秀班主任的品质,让他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能够绽放自己,呈现特色。如评委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无外乎这几个:“请您分享一个家校沟通的成功案例”“你平常在班级管理中,有什么高招、妙招、巧招?”“你在跟家长沟通时,如何将你的育人理念传递给家长?”等类似开放的问题。

总之,选手在情景答辩时,不仅要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还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管理智慧,让评委看到一个可亲、可敬、可赞的班主任,赢得评委们的认可和好评,从而让你拿高分。


 接手新班,这样打造教室,细致周到

 接手新班,做好这五步,匠心打造高效班级社群

开学第一课这样上,轻松拿捏

 新学期家长会这样开,效果翻倍

新学期家长会这样开,让关系升温

郭小凤的收纳箱
文字收纳箱!记录教学中的点滴和生活中的五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