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过程中也要警惕坏苹果效应

教育   2024-11-15 17:10   北京  

如果发现水果篮里有一个坏苹果,大多数人都会赶紧挑出单独存放。因为,好苹果和坏苹果放在一起,没有多久好苹果也会变成坏苹果。


虽然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注意这个问题,但是在育儿中,却有不少爸爸妈妈经常把“好苹果”和“坏苹果”放在一起。

 回想一下,
 自己平时有没有和孩子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快点和隔壁家小伙伴道歉,
要不然妈妈就不给你讲睡前故事了。”
“赶紧去把今天的作业完成,
不完成不能看动画片。”
“你可以去小朋友家玩,
条件是先帮妈妈把碗筷收拾好。”


 分 析 

当爸爸妈妈说出这样的话语时,无疑是把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和厌恶的事情强行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两类事情当中,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就像好苹果,孩子厌恶的事情就像是坏苹果,如果家长经常如此把好事、坏事联系在一起,并用好苹果来要挟孩子吃掉坏苹果,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对原本热爱的事情产生反感情绪,接下来,孩子的挫折商(抗挫折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为什么孩子的兴趣会降低?
 又是为什么孩子的挫折商会受到破坏呢?
 别着急,我们慢慢分析。
第一个问题比较好理解:父母在用“好苹果”要挟孩子的时候,孩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由于孩子往往不得反抗,这种负面情绪便在心中积压起来。而父母在和孩子谈条件时,人为地把好苹果和坏苹果建立了因果联系,于是孩子心中的负面情绪便会顺着因果关系蔓延到好苹果上,假以时日,感兴趣的事情也变成了反感的事儿。

第二个问题就相对复杂一些。对于孩子来说,克服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接受挑战经历挫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假设爸爸妈妈对孩子说:如果你在A事情上没做好,我就剥夺你在B事情上的好处,这无疑使得孩子的挫折扩大化。当父母不断用这种人为强加的因果关系来控制孩子,那么就会将越来越多的好事与坏事捆绑在一起,使越来越多的好苹果受到感染,挫折不断扩大、累积,从而渐渐超越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更可怕的是,一旦孩子自身形成了这种思维模式,孩子的挫折商就会明显降低。



 对 策 

爸爸妈妈在平时育儿的过程中,更应该就事论事,接纳孩子情感的同时重事实、讲道理,不要进行因果逻辑上的混淆。惩罚终究不是最后的目的,重要的是引导孩子的行为,因此,与其言传,不如身教,在生活的细节中做好孩子的榜样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





妈咪爱
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是韩国在华投资的第一家现代化制药企业,成立于1996年3月,设立在环境优美的北京市顺义空港开发区,占地面积13600平米。北京韩美是由韩国韩美集团和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竹药业)共同投资兴建的制药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