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谱杀伤”到“精准定制”:赵维莅教授解读淋巴瘤诊治新趋势

文摘   2025-01-10 18:01   北京  



第五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CASH)于2025年1月3日至5日在天津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大血液、大卫生、大健康”为主题,汇聚国内外血液学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圆桌对话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血液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推动跨学科合作,激发创新活力。会议现场,医脉通有幸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接受采访,分享近年来侵袭性淋巴瘤领域的新进展。




01
医脉通:

CASH大会作为国内血液学领域的盛会,已经走过了几年的历程,并积累了广泛的影响力。您在本次大会中还担任了淋巴瘤/骨髓瘤分论坛的主席,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次淋巴瘤/骨髓瘤分论坛都有哪些精彩看点?


赵维莅教授



首先,我很高兴能够担任淋巴瘤/骨髓瘤分论坛的主席。淋巴瘤与骨髓瘤领域作为血液肿瘤研究与治疗的先锋阵地,始终引领着创新疗法的最新前沿。本次淋巴瘤/骨髓瘤分论坛,正是对这一前沿趋势的生动诠释与精彩展现。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众多顶尖专家,围绕靶向治疗、细胞治疗以及分子分型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洞见的探讨。这些专家不仅分享了国际大会上的前沿理论成果,还紧密结合国内在该领域的亮点工作与实践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


02
医脉通:

在侵袭性淋巴瘤治疗领域,近年来有哪些新兴技术或疗法展现出了突破性的潜力?您认为这些创新如何能够重塑我们对疾病治疗的理解与实践?


赵维莅教授



在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版图中,免疫与细胞治疗的概念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以往,我们的治疗手段往往侧重于广泛的、非特异性的杀伤策略,无论是通过传统药物还是新兴技术,虽能有效消灭肿瘤细胞,却也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微环境细胞及整体免疫功能,带来诸多副作用。而今,随着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的兴起,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在本次论坛中,细胞治疗成为了我们聚焦的核心议题之一。从最新的细胞治疗靶点的探索,到多中心临床协作数据的展示,无一不彰显了中国专家在该领域的创新与引领地位。细胞治疗的疗效正稳步提升,多中心合作的网络也在不断扩大,共同推动着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此外,免疫治疗同样值得我们深入关注与探讨。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实体瘤治疗中已展现出显著疗效,但淋巴瘤治疗领域同样不应忽视代谢免疫这一方向。例如在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培门冬酶与PD-1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晚期NK/T细胞淋巴瘤,开创了一种无化疗的全新治疗方案,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这一案例验证了代谢免疫通路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chemo-free(无化疗)治疗的新方向。从机制层面来看,代谢调控,尤其是谷氨酰胺代谢,能够提升免疫细胞的活性与效应细胞的功能,我们有理由相信,代谢免疫将成为未来淋巴瘤治疗中极具前景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

医脉通友指南读者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长按二维码

进入癌友指南俱乐部

03
医脉通: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是否有可能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手段,为每位侵袭性淋巴瘤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这一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与突破点何在?


赵维莅教授



这一愿景的实现是完全有可能的。近年来,我们持续致力于多组学技术的前沿探索,首先依托基因组学手段,为患者制定了临床上切实可行且精细化的分子分型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R-CHOP-X”的GUIDANCE系列疗法,该方法优化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为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目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已步入尾声,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向所有积极参与GUIDANCE系列研究的专家们展示更为鼓舞人心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我们深知,目标的追求总是伴随着挑战。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获取前瞻性的数据。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个案的组学研究,而应通过精心设计的临床研究框架,系统性地收集与分析数据,这样才能真正将组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可理解的语言,指导实践。


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在规范化治疗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如IPI评估、分子分型制定以及PET-CT的应用等,但我们仍需进一步突破。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整合这些数据,始终围绕临床需求这一核心要素。此外,还需着眼于前瞻性和预测性,即在患者初诊时,我们就能通过创新手段,如同“免试直升”机制,准确判断病情,以识别重症、高危的患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确保标危的患者也能得到规范化治疗。这样的全方位覆盖,旨在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最终有望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愈。








赵维莅 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科技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 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组长

  •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实验血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抗淋巴瘤联盟副主席

  • 致力于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CANCER CELL》、《NATURE GENETICS》、《BLOOD》《LANCET HAEMATOL》、《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J HEMATOL ONCOL》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文章11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500。相关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863 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先后荣获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EBMT青年领袖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上海市科技精英等多项荣誉



编辑:Moly
审核:赵维莅教授
排版:Moly
执行:Baa,Moly

医脉通血液病患友指南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诊治与康复护理科普,分享病友经验、探讨新药进展、提供专家指导,帮助患友少走弯路,以期延长生存、降低复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