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使命不止步 勇立潮头敢为先
党建引领,发动行业治理强引擎
深耕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实用管用好用为导向,制定《常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案件证据要点及执法程序》和典型案例汇编等一系列文件。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步骤、要求,并对各类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和运用提出具体要求,为一线执法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证据规则指引,4年来支队无一起行政处罚案件因证据问题而导致败诉。以全面提升执法队伍能力为突破口,积极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23年12月,在全区率先挂牌成立南宁交通运输执法师资工作室,致力于开展理论宣讲、培养优秀师资、打造精品课程、组织案件研讨交流等工作。自成立以来,已开展执法大讲堂4期,与南宁市检察院同堂培训1期,各成员赴各县(市)开展业务培训5次,并充分发挥工作室智囊团作用,助推南宁市与钦州、北海、防城港3市正式建立北部湾城市群区域执法协作机制。
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在全区首创“重服务、优管理、严执法”的“631”说理式执法南宁经验(60%的问题用服务解决,30%的问题用管理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解决),并在全区推广,促进执法工作从管制型执法向全链条服务转变,从以罚代管向柔性执法转变。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和南宁铁路运输法院设立了南宁市交通运输行政争议调解工作站,为全区首个行政争议调解工作站。该站以专业性、公正性、公益性为诉讼人员和行政执法机构提供“缓冲地带”,矛盾双方通过面对面交流,促使行政争议得到有效、妥善化解。通过持续推进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南宁市交通运输违法违规案件数量近三年平均降幅27.61%,免罚案件数达1495件;交通运输企业连续两年实现通报抄告次数、事故起数、伤亡人数“三下降”;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对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满意度达94.4%,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量也实现“双下降”。
在法院审判员主持下,支队执法人员与当事人在调解工作站进行诉前调解
突出政治建设,强化党建引领
将党建工作与执法业务深度融合,执法人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持续增强,“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推进执法队伍职业化建设,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每季度定期开展执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业务竞赛、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执法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党建文化为引领,通过设立廉政宣传栏,打造具有特色的廉洁执法、公正执法站所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在站所设立党员执法示范窗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其他执法人员共同进步。
把秉公执法和温情服务相结合,完善站内服务功能区,设置司机之家,免费提供住宿、休息、淋浴、洗衣、饮水、就餐、充电、急救等服务,为奔波在路上的货车司机增添一份温暖,体现交通执法人员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2023年6月“三夏”麦收期间,执法人员协助群众将摊晒在公路上的小麦运到超限检测站进行晾晒,既消除了安全隐患,也解决了群众晒粮难问题。该助农事件在抖音平台广泛传播,点击量542.3万,并被洛阳融媒及省外知名媒体转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同年12月大范围雨雪天气期间,执法人员连续多日为300余名滞留司机免费提供食宿,购置电热毯等保暖物品,为在“司机之家”过夜休息的货车司机营造温暖舒适的住宿环境,该事件被新华每日电讯、河南日报等媒体报道,并入选学习强国县区新闻栏目,展示了交通执法人的良好形象。
在310国道洛阳与三门峡交界处新建了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自西向东进入新安县的车辆经过该车道时,车辆检测器、不停车称重等设备将实时自动采集信息,通过黄色标牌指引车辆到超限站消除违法行为。在距离超限检测站1公里处安装监控设施,对未盖篷布、抛洒滴漏的车辆进行提前预警,及时查处,实现超限站环保管控功能。同时将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接入铁门超限检测站指挥中心,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的实时监控、联网布控,自动预警,快速响应,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的治超监管体系,构建治超“天网”,实现对超限车辆的精准打击,有效防范和遏制超限运输行为。
编辑:王娜
审核:王涛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留言,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