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执法+”桥下空间治理品牌/ “鲁金华工作室”服务品牌

政务   2024-11-18 19:01   北京  

“执法+”桥下空间治理品牌



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宁通支队创新“执法+”模式,借力科技手段、联合巡查、蓝蓝合作、群众自治、监管清单、长效管理六大举措,高效推动解决高速公路桥下空间治理难题。

执法+科技手段

高速公路桥下空间是车巡“死角”,只有人进入下通道才能发现桥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宁通支队在发挥传统的“车巡+人巡”基础上,借助无人机或安装摄像头等科技手段,对声屏障外、高路堤桥梁等人力不易进入的桥下空间进行巡查,实现公路巡查“无死角”。

利用无人机开展隐蔽部位巡查

执法+联合巡查
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机构有路政巡查管理职责,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有养护巡查工作职责,路政巡查和养护巡查都有保护公路路产职责。宁通支队强化路政巡查与养护巡查信息互通共享,有计划地开展联合巡查,建立“一路多方”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防范”,从源头上控制高速公路桥梁下违法搭建、违法堆积的发生。
执法+蓝蓝合作
受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影响,沿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参与高速公路管理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个别单位还给桥下空间治理带来阻力。宁通支队注重强化“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合力作用,“交通蓝”主动向“检察蓝”通报治理情况,分析桥下空间存在的困难,通过检察公益诉讼介入,促使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强化对高速公路桥下空间的管理,实现在高速公路桥下空间治理上的共赢。

“交通蓝”和“检察蓝”开展“蓝蓝”合作

执法+群众自治
桥下空间治理,多以教育并责令当事人自行清除,不实施行政处罚,监管方式相对“温和”。宁通支队积极推进桥下空间网格化管理,群策群力,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桥下空间治理工作中,树立“执法为了群众,执法依靠群众”理念,通过群众自治,营造“保护公路为荣,破坏公路为耻”的氛围。
执法+监管清单
堆积物是易燃物,易引发火灾;堆积物是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堆积物是工程机械,影响群众出行。宁通支队对辖区每座桥都建立档案资料,记录堆积物种类、数量、危害等级等内容。大队按照“前期摸底、建档立项、中队包段、落实销号”四个环节制定桥下空间监管清单,对标对表,坚持“立项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原则,做到桥下空间治理建档留痕。
执法+长效管理
桥下空间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清理后易反弹。宁通支队为巩固治理成果,多次组织沿线政府相关部门、当地检察院、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沿线村委会等单位召开座谈会商讨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一桥一策”管理方案。通过安装隔离栅网、加装监控设施、设置“严禁占用”提示牌、开通投诉举报电话、铺设健身跑道等举措巩固治理成果。

创新“执法+”治理桥下空间取得积极成效。以宁通支队第五大队为例,2024年上半年累计拆除砖混房屋2处、拆除钢结构厂房4处、拆除集装箱板房1处、清除堆积物(秸秆、生活垃圾、工程机械、建筑材料)15处、清理桥下驾培场地1处。












“鲁金华工作室”服务品牌




“鲁金华工作室”是杭州交通首支由一线执法人员组成,以矛盾调解、普法宣传、助企为民为主要职责的专业团队。该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7月,坚持“民呼我为,交通有应”,围绕“收集民情诉求、排解百姓忧难、协调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四大重点,助力打造行政执法、矛盾纠纷化解和基层治理相融合的“枫桥式”执法为民服务品牌。

建强阵地,致力矛盾纠纷化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先后成立“鲁金华工作室”大小专班,成员涵盖交通执法9大专业领域。工作室开设“老鲁来帮忙”“老鲁大讲堂”“老鲁说法”三大板块九项活动,自工作室成立以来,结合“访进下”实践,共开展“老鲁来帮忙”开放日活动30余次;依托“老鲁大讲堂”,开展矛盾调解授课25次;通过“杭州交通”官微发布“老鲁说法”专栏12期。开通执法队对外信访热线“85463212”及“鲁金华工作室”两条热线,直面行业热点、难点,主动研判,妥善处理每一起纷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鲁金华工作室”成员团队
畅通渠道,推进疑难杂症处置
聚焦信访投诉工作痛点堵点问题,用“暖心、尽心、靶心、耐心、公心、初心”面对调解工作。“鲁金华工作室”成员每周“出诊”,加强重复件处置;针对无法调解的“骨头案”“钉子案”或具有普遍性的信访突出问题,每季度提请执法队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结合九大高频案由,积极推进“以案释法”视频录制,开设信访云课堂,编发《鲁金华工作室案例汇编》,全过程展示案件处置流程、难点及注意事项,靶向发力化解信访投诉“疑难杂症”。创新开展重点企业驻点管理,2023年共开展驻企宣教45次,督促企业处理投诉积案24起,投诉处理时效提高30%。
拓宽平台,强化普法宣传教育
丰富群众学法渠道、提升法治宣教水平、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工作室拓展宣教新途径,推进普法“进八区”活动,带队赴客货运场站、出租车服务区、驾培机构等开展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先后在武林码头开展学雷锋普法、市儿童医院、桐庐服务区、石桥党群服务中心、浙大城市学院、汽车北站、蓝联出租车公司及石大路货运市场等地开展普法宣传,发放普法宣传册,现场开展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耐心解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累计开展宣教195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受到群众高度认可。


“鲁金华工作室”开展普法宣传

自“鲁金华工作室”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7月,已成功调处各类纠纷975件,开展法治宣教317次,追回款项170余万元,收到群众感谢锦旗17面。2021年工作室被评为浙江省社会大普法“六优”培育项目,2022年被评为杭州市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2023年工作室负责人鲁金华获全省交通运输“先锋宣讲员”称号。“鲁金华工作室”经验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化解,提升了疑难杂症处置的能力,拓展了普法宣传的阵地,壮大了专业调解队伍,充分体现了“民呼我为,交通有应”的价值理念。













编辑:王娜

审核:王涛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留言,我们将及时处理。


END

法治交通
全国交通执法人的聚集地。提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行业热点资讯、权威的政策解读和专业的渠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