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丨自由与量子物理的精神分析本体论(全文)

2024-11-12 16:23   广东  

自由与量子物理的精神分析本体论

Stefan Gullatz, Heidelberg, Germany and Matthew Gildersleeve, Brisbane, Australia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2018, 63, 1, 85–105

译者:袁帅

共13955字

摘要:荣格于1952 年发表了论文《共时性——一种非因果连接原则》,将共时性定义为一种依赖于原型激活的有意义的巧合。同时发表的还有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沃尔夫冈·泡利的一篇概念相关的文章,题为《原型思想对开普勒科学理论的影响》。斯拉沃热·齐泽克在《不可分割的剩余:关于谢林及其相关问题》一书中指出,与任何前现代荣格和谐的概念相反,量子物理学的主要教训是,不仅精神分析的、空洞的能指主体在构成上与世界脱节,而且实在本身就已经是不完整的、脱节的、非全部的。然而,尽管齐泽克经常试图将荣格与他自己的本体论分开,但本文表明,他的本体论并没有他所说的那么不同。与我们之前关于荣格和齐泽克的出版物一致,更深入的调查揭示了他们两种方法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在本文中,我们表明这种亲和力在于荣格和齐泽克都拒绝了还原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拒绝显然以类似的方式借鉴了量子物理学。荣格假设了一个内在有意义的宇宙,而齐泽克则试图通过将他的拉康式辩证唯物主义与还原唯物主义对立来挽救人类主观性的自由。

关键词:荣格、拉康、泡利、齐泽克、量子物理学、自由、双面一元论

笛卡尔,(量子)科学和共时性

荣格( 1961 )在自传中讲述了他与弗洛伊德决裂的著名故事,他指出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之间的差异具有原始本体论特征 在描述了两人关系中被压抑的紧张关系,并概述了两人思想观点截然不同的谱系之后,他描述了一个梦,他认为这个梦预示着两人的决裂。梦境首先发生在边境的山区,然后发生在一个让人想起巴塞尔的意大利城市,梦中出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物——一个是严谨的海关官员,后来被发现是个鬼魂(荣格将其解读为弗洛伊德)——另一个是全副武装的骑士幽灵,一个走在现代城市街道上的十字军。荣格将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解读为他与弗洛伊德之间对立的缩影:海关官员形迹可疑,是一个仍然无法正常死去的人——一个渐渐消逝的幽灵。而骑士则充满活力,完全真实。Jung 1961,p. 165)海关官员的形象平淡无奇,而骑士则被视为神圣的人物,让人联想到炼金术世界以及对圣杯的追求。

荣格梦中的官员/弗洛伊德,被荣格解读为弗洛伊德还原论理论的密码,与拉康2006 , pp. 671-702) 的主体表述惊人地一致,拉康认为主体是分裂的、被禁止的,被抽干了生命实质(享乐),存在正在消逝,靠死亡维持 换句话说,荣格呈现弗洛伊德理论和荣格理论之间的分裂,反映了拉康本人对这种差异的理解方式。荣格梦中所构想的主体——被禁止的、消逝的主体——也是齐泽克试图将拉康与量子物理学联系起来的基础,这使得在荣格和齐泽克各自的量子物理学方法中确定任何实质性一致性的前景乍一看似乎很暗淡。在研究量子物理学时,齐泽克(1996a1996b2012)首先倾向于参考拉康在《科学与真理Science and Truth》(Lacan2006, pp.726-45)中对精神分析与笛卡尔科学主体交织的讨论。拉康在此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置于笛卡尔的传统和17世纪的科学革命之中,认为(正统的)精神分析中处理的主体也是科学的主体,而且,这个科学主体应该等同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根据拉康的《科学与真理》一书,从事科学的主体从根本上来说是空洞的、形式的能指主体,因为整个科学运作代表着对快乐原则的拒绝,因此,从事必然性工作的科学家已经失去了享乐。

正是从这个思路出发,齐泽克认为,如果要将量子物理学与精神分析相提并论,那么这种并置绝不能符合他所称的荣格的前现代预言(pre-modern mantic” ,而必须符合精神分析所属的科学矩阵,因为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主体既是能指的形式空虚主体,也是现代笛卡尔的科学主体。由此可见,拉康对量子物理学的诠释必须与笛卡尔范式转变相一致,后者被认为开辟了现代哲学和科学的话语领域。随后,齐泽克(1996a1996b2012)发展了一种量子物理哲学,这种哲学基于量子科学悖论与拉康符号辩证机制的假设融合。

齐泽克(1996a1996b )拒绝接受荣格对量子物理学的解读——他用这个术语来概括所有表面上整体性的新时代方法——据称,这种解读提出了一个前现代的意义世界。他强调,精神分析和科学这两个学科在现代性中相互锚定:

消除这种蒙昧主义的第一个方法是将量子物理学置于前现代意义世界与现代科学世界的分裂中,后者本质上是无意义的不可理解的,因为它与决定我们对现实的感觉的最基本的、自发的先入之见相悖。精神分析与(现代)科学世界有何关系?它是一门科学,一种前科学的解释性预言程序,还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例如,德国唯心主义血统中的自我反思程序)?拉康通过断言精神分析的主体(分析者)是笛卡尔科学的主体,取代了这个标准问题的领域。这就是弗洛伊德(拉康解读的)和荣格之间的差异(差异之一):荣格主张回归前现代智慧世界及其性宇宙学,即人类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和谐对应的世界。

Žižek 1996b, p. 270

因此,荣格的(量子)科学方法处于笛卡尔分裂的另一边,被归入古老的过去,而齐泽克则将相应的荣格主体构建为生活在一个一切都有意义的前现代宇宙中(同上)。相比之下,精神分析和科学的一致主体被迫坚持在无意义的深渊中,这是存在固有的不可理解性的结果。没有一个有意义的宇宙作为支撑,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本质上不可理解的宇宙,其中日常解释学证据的力量被悬置(同上,pp. 270-71)。

荣格在他的著作《共时性》(1952a )中描述了一个共时性事件的标志性例子,现在看起来,这个例子几乎是为了提前证实拉康和齐泽克对他的指控:

我举的例子是一位年轻的女病人,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努力,但她的心理仍然难以接近。困难在于,她总是对一切都了解得更多。她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为她提供了一件非常适合这一目的的武器,即高度完善的笛卡尔理性主义,以及对现实的无可挑剔的几何观念。经过几次徒劳无功的尝试,我试图用一种更人性化的理解来美化她的理性主义,但最终我不得不把自己限制在希望的范围内,希望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非理性的事情,一些能打破她封闭自己智力反驳的事情。有一天,我背对着窗户坐在她对面,听着她滔滔不绝的言辞。前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梦,梦里有人给了她一只金色的圣甲虫——一件昂贵的珠宝。当她还在给我讲这个梦的时候,我听到身后有什么东西轻轻地敲着窗户。我转过身,发现是一只相当大的飞虫,它从外面撞着窗玻璃,显然是想飞进黑暗的房间。我觉得这很奇怪。我立即打开窗户,在飞进来的昆虫在空中被抓住了。这是一只金龟子,或称普通玫瑰金龟子(Cetonia aurata),其金绿色最接近金色圣甲虫的颜色。我把甲虫递给我的病人,并说:这是你的圣甲虫。这次经历刺穿了她理性主义中想要的洞,打破了她智力抵抗的坚冰。现在可以继续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Jung, 1952a, para. 843

共时性是一种超越因果关系的有意义的巧合,在这里它被直接指定为与笛卡尔理性主义相对立,似乎证实了荣格领域与前笛卡尔意义世界的所谓一致。

泡利、荣格和后笛卡尔一元论

然而,齐泽克和荣格在各自的量子物理本体论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对立,这种对立必须经过更仔细的审视。事实上,只有更仔细地考察笛卡尔对这两种方法的明确和隐藏的意义,以及笛卡尔在17世纪引发的科学革命,才能让我们看到一幅更加差异化的图景。我们将会看到,笛卡尔和后笛卡尔哲学对荣格学派最近强调泡利-荣格猜想的当代意义的尝试具有重要意义,即荣格和泡利试图通过展示量子物理和原型心两个看似独立的领域如何相互反映和渗透来构建一个统一的现实观(Atmanspacher 和 Fuchs 2014)。在这个广义的背景下,齐泽克自己的量子本体论可以被理解为具有类似的偏见。

值得注意的是,齐泽克将量子物理的理性主义精神分析本体论与前现代荣格倾向进行争论性的对比,其范围仅限于这里引用的几段话。齐泽克从未明确提到荣格的共时概念,也没有表明他意识到荣格是与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沃尔夫冈·泡利 (1900-1958) 密切合作发展这一概念的。泡利是量子物理领域的先驱,与海森堡和玻尔并肩工作。在长达近三十年的通信过程中,正如这些信件的集合《原子和原型:泡利-荣格信件 1932-1958》中所记录的那样(Meier 2001)。虽然这封信函包含了许多富有成果的事件,但这次交流在荣格 1952 年发表共时性论文之前的两年内变得至关重要,当时泡利有机会回应论文的早期草稿,而他对该现象的物理学的投入有效地塑造了荣格的方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四位一体(图 1),它是共时性原理的示意图,荣格最初设想将其以这种形式发表在 1952 年的论文中:

1共时性论文的第一个四位一体Jung 1952a, para. 951

荣格在此认为,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构成了统治宏观物理世界的三位一体,这与古典物理学的概念一致。爱因斯坦在三维空间中添加了第四维时间,从而概念化了时空连续体,类似地,荣格在古典三位一体中添加了第四维共时性,以得出更完整的世界图景。然而,泡利对这个早期版本的共时性四位一体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 1950 年 11 月 24 日写给荣格的一封信中,他对荣格的时间和空间对立表示了疑虑,因为他认为它们并不是一对真正的对立,因为两者可以很容易地共时应用于这一现象Meier 2001,p. 57)。这封信揭示了泡利也曾努力接受共时性现象的理论、图解,这种理论可以充分捕捉心灵和微观物理学的作用。因此,在 1950 年 11 月 24 日写给荣格的这封信中,他解释说,他在 1948 年的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设计了自己的共时性曼荼罗(图 ):

2泡利的共时性曼荼罗(Meier 2001,p.56 

该图式的两根轴线及其对立的两极证明了泡利试图利用其对物理学的专业知识来捕捉共时性现象。由于量子物理学中能量的期望值与时间无关,泡利将曼荼罗的极点不可摧毁的能量和动量确定的时空过程对立起来,根据相对论,后者可与宏观现实相提并论。泡利随后假设心理学轴线上的反义词永恒的集体无意识自我意识、时间对应于物理学轴线的两极,并认为这种图式比荣格的图式更能满足现代物理学的要求,荣格的图式错误地将空间和时间对立起来。此外,他设想物理学轴线的两极将以互补关系的形式联系在一起,类似于玻尔的互补性。在此基础上,他继续向荣格提出一种替代四元论,设想为荣格和他自己的四元论之间的妥协。这基本保持了他自己图式的物理轴不变,因为能量(守恒)时空连续体被置于垂直(物理)轴的两极,共时向荣格承认因果关系共时在水平心理学轴上的对立(见Meier 2001, p. 57)。后者清楚地意味着将自我意识、时间因果关系等同起来是合理的,而永恒的集体无意识”——因此原型领域——可以与共时保持一致。荣格接受了建议的妥协,只做了轻微的改变,如下所示:(图 3


3共时性论文的第二个四位一体Jung 1952a, para. 953

由此,泡利和荣格将共时性现象置于深层现实的综合图景中,这一图景将统一物理学和心理学领域——这与荣格自己的想法一致。在 1950 年 11 月 30 日的回应中,荣格表示他非常愿意接受这种妥协,因为它大胆尝试超越描述主义,并通过表面之下的图景来扩展具体的世界图景Meier 2001p.61)。随后,荣格在 1952 年的出版物中,既包括他最初的图式,将古典物理学的时间、空间、因果关系三位一体置于三极,将他的共时性原理置于第四极,也包括如上所示的妥协图式(图 3),并特别提到了泡利的意见,并称赞其与现代物理学的一致性(Jung 1952a, paras. 953-54)。因此,共时性作为一种偶然发生的有意义的巧合或等价性,被概念化为以原型排序因素为基础,即非因果有序性(同上,para. 955),补充了因果关系的恒定联系,如古典物理学(荣格的原始图式)或相对论/明确的时空过程(根据泡利的专家意见)中所见。至关重要的是,荣格将共时事件视为原始创造的例子,是法律起源的自由点,因此他将这一概念定义为偶然性部分是永恒存在的普遍因素,部分是无数个体创造行为在时间中发生的总和(同上,para. 958)。因此,共时性成为一个基本的本体论因素。

泡利/荣格认为,两组对立面的关系是同一领域内的相互排斥关系,因此是互补的”——与玻尔在量子物理学中的互补性概念非常相似。这恰恰是齐泽克批评任何所谓新时代、整体量子物理学本体论的核心,这些本体论都以宇宙原理的平衡为依据,他认为这一概念也暴露了对玻尔互补性概念的错误解读。沿着这一更广泛的批评思路,齐泽克指出,质量和动量等互补特征并不相辅相成,而是互相排斥的,并得出结论:因此,量子物理学的互补性更接近于拉康精神分析学中阐述的强迫选择的特殊逻辑(Lacan 1998,p. 212),而非前现代的宇宙原理平衡:它在我们人类状况中的对应情况是主体被迫选择并接受某种根本的损失或不可能” (Žižek 1996a, p. 211)。虽然玻尔的概念显然代表了一种试图捕捉不可能共时确定基本粒子的质量和动量等双重性质的尝试,但不能指责泡利对互补性理解有误,泡利在量子物理学中发挥了先驱作用,他曾与玻尔和海森堡一起在这个领域工作——发展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等理论创新——众所周知,这意味着他完全掌握了该术语的所有科学含义。此外,齐泽克和泡利对互补性的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在泡利与荣格的通信中不断显现出来。因此,泡利一直强调科学观察者需要做出牺牲,他们被迫在实验装置中选择互补关系的一极:在量子物理学中,观察者在互相排斥的实验装置之间做出有意识的选择(这总是意味着牺牲)” (Meier 2001 , p. 63)

如上所述,齐泽克对荣格方法的批评与对任何试图将量子领域的悖论与意义世界联系起来的企图的攻击是一致的。然而,泡利与荣格的通信表明,齐泽克的保留意见与泡利本人对荣格表达的严重担忧相似。在1950 年 12 月 12 日写给荣格的一封信中,泡利表示他更希望看到共时概念局限于心理领域(图解中的横轴)。因此,他批评了荣格试图扩大共时性的定义以包括仅在量子层面发生的事件(纵轴),因为他担心更普遍的术语可能会丢失太多特定于心灵和半心灵共时性的内容。在回复荣格 11 月 30 日的信时,荣格不仅接受了泡利的妥协方案,还表示他希望将共时性扩展到非心灵量子领域(Meier 2001p.60)。泡利指出,不仅意义一词在这里不合适(您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而且原型(心灵或类心灵)的概念也不能如此轻率地用于微观物理学的非因果关系中(同上,p.63)。换句话说,泡利对微观物理学中意义概念的保留意见与齐泽克的批评高度相似。

然而,泡利12 月 12 日的信表明,他最终将荣格建议的扩大共时性定义视为机遇而非一个问题。虽然他意识到荣格迄今为止构想的原型一词无法应用于微观物理学,但他仍然接受量子物理学中原型元素的概念,并提出走出僵局的办法在于扩大这一概念的语义范围。因此,他指出,“‘原型一词正在经历一个巨大变化的阶段Meier 2001p.65)。正是在这一点上,泡利迈出了他的第二个重要举措。在写给荣格的信中,他提出量子物理学中的原型元素可以在概率的(数学)概念中找到(同上,p.64),而在 1951 年 月 13 日的回复中,荣格热烈欢迎提出的新方向,并指出狭义的共时性不仅以原型情境为特征,而且还以非因果性为特征。他推测,也许非因果性是一种更普遍的特征——他称之为上位条件——而不是在心灵和半心灵共时性案例中辨别出的原型基础(同上,p.68)。荣格接受了泡利的重要理论输入,即重新概念化原型概念以得出更一致的本体论的要求,他甚至提出原型只代表精神事件的概率(同上,p.69)。将这个术语应用于心理学和量子物理学似乎很有吸引力,因为它有可能进一步实现人们渴望的统一的世界观(见 Miller 2009)。荣格随后在他的共时性论文中恰当地阐述了共时性概念,将其视为一种超越时空概念的无因果连接原则,以期与跨越心理物理谱的概率重新构想的原型建立联系(Jung 1952a, para. 954)。从拉康的观点来看,原型在这里被视为具有跨整个范围的排序功能,这一事实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能指这一关键概念。

显然,从概率角度重新定义原型是两位学者更广泛尝试的一部分,旨在将心灵/物质的分歧重塑为心灵/物质的连续体。正如贝弗利·扎布里斯基Beverley Zabriskie在《原子与原型Atom and Archetype》的前言中所展示的那样,泡利和荣格虽然都扎根于各自学科的视角,但逐渐走向了光谱的另一端。泡利在荣格的指导下了解到炼金术是心理物理统一体的概念,因此看到了与帕拉塞尔苏斯和荣格所瞥见的相同的 lumen naturae,即自然之光,或物质中的精神’”Meier 2001, p. xxxvii)。因此,他赞同反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基本粒子并不构成最终的实在,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东西的表现,一种同样表现在物理知识中的一元世界,是内在心理意象与外在事实的交汇处(同上)。在 1952 年与荣格的共时性论文共时发表的开普勒论文中,泡利追溯了开普勒与他共时代的玫瑰十字会炼金术士罗伯特·弗拉德 (1574-1637) 之间的争论(荣格和泡利1952),泡利暗示,原型领域对于弥合感知和概念之间的鸿沟是必不可少的。开普勒本人曾认为,人类发现的科学定律存在于上帝的心中,这一观点让人想起拉康的实在界的知识概念。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荣格越来越多地将心灵视为一种包含多种视角的力量(同上,p.xxxviii)。在这种新观点中,意识和无意识的管道在包含主观和客观的范围内占主导地位,涌现于只能部分观察自身的心智-物质连续体,荣格称之为类心灵’” (同上)。

荣格关于共时性的发表标志着他明确进入了本体论领域,这是他迄今为止尚未探索的领域,因为他之前的理论可以被视为一种主要以现象学为基础的方法来阐述个人和超个人的心理。在他与泡利的合作中,重点转向分析主体性心灵如何锚定在存在中。

回到齐泽克强调在量子物理的哲学方法中必须坚持笛卡尔理性主义的话题,有趣的是,当代荣格主义者(Atmanspacher2012Atmanspacher 和 Fuchs 2014)也将共时性的相互依存假设和由泡利和荣格发展的量子领域的悖论/不确定性置于对笛卡尔的攻击中。然而,他们攻击的目标并不是笛卡尔的科学理性主义,而是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因此,Atmanspacher(同上)提到笛卡尔,是为了将他所谓的泡利-荣格猜想”——共时性与量子物理在统一的存在概念中的融合——与当代关于心物关系的哲学论述联系起来。他指出,这些通常以笛卡尔的精神(res cogitans,思想)和物质(res extensa ,广延物质)二元论为出发点,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录》(1641)中根据“我思”发展了这种二元论。

Atmanspacher简要列出了笛卡尔实体二元论的一系列反应:其他二元论方法,例如偶因论和平行论、唯心论和唯物主义两种相互竞争的一元论模型,以及至关重要的是,二元论和一元论的结合,假定在心物问题之下存在一个一元论领域(Atmanspacher 2012)。后者指的是斯宾诺莎所信奉的实体一元论,斯宾诺莎的哲学在这里被视为试图将心物整合为本质统一的早期例子——其中泡利-荣格猜想是对这种一元论的较近期阐述,尽管泡利和荣格并未直接提及斯宾诺莎。至关重要的是,阿特曼斯帕彻将当代对斯宾诺莎主义的两种主要反应面一元论dual-aspect monism立一元论neutral monism泡利-荣格猜想结合起来,有助于将荣格和泡利的推测与当代心灵哲学讨论的术语和框架联系起来——其问题包括心身二元论或意识是难题Searle 2005  Chalmers 20022010Nagel 2012 )。阿特曼斯帕彻将泡利/荣格的一元论以互补性为特征这一事实视为其独有的特征。这里必须假设,阿特曼斯帕彻和泡利一样都是物理学家,因此他掌握了该术语的全部含义。

齐泽克和荣格对抗还原唯物主义

齐泽克抨击荣格对量子物理学的解读是前现代的,背离了笛卡尔创立的科学理性主义,因此掩盖了荣格和齐泽克在量子物理学本体论中的共同基础。这种共同的本体论基础涉及两种方法的共同动力,即把精神分析置于反对任何科学引发的还原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这种唯物主义取消了人类主体自主的任何可能性。

在《科学与真理》中,拉康(2006, pp. 726-45)似乎没有意识到现代科学对主体和意志自由的挑战,这一点表现在他将笛卡尔的我思共时等同于现代科学的基础和拉康的能指主体。回想一下,在推动17世纪科学革命的著作之一《哲学原理》(1644年)中,笛卡尔着手阐明时空物理现实背后的根本机械原理——物质二元论中的两种物质之一。在此过程中,他与伽利略共同奠定了广延存在( res extensa )数学化的基础,这反过来又促进了物理科学的兴起,并因此促进了我们此后见证的科学进步。笛卡尔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旨在将外部物理现实数学化,其中的机械原理可以简明扼要地概括为:物质具有广延性,占据空间,因此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物质具有惰性,除非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否则会一直保持静止状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意味着该物体必须对其施加影响,推动它,这一因素则根据物体在受到作用时在一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来衡量;最后,将因果关系与有效因果关系完全等同起来,因此原因不过是通过影响而生效的先前事件。因此,任何最终原因的概念都是从物质现实中提取出来的(见 Beiser 2005pp. 83-84)。托马斯·内格尔 (Thomas Nagel)在其备受争议的《心灵与宇宙》 ( 2012 ,特别是第 3 中承认,17 世纪科学革命规模巨大,自此以后,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断进步。同时他警告说,这场革命建立在一开始就至关重要的限制步骤上,即从物理现实中剔除一切精神事物:意识、意义、意图或目的作为研究对象 (Nagel 2015,p. 255)

应该从推动科学革命的笛卡尔哲学的角度来理解科学革命及其后果的动力。笛卡尔哲学推动了科学革命。从这种观点来看,笛卡尔对思想之物广延之物的区分起到了现代科学的催化剂作用,因为它在假定广延之物背后有数学原理的规则的基础上促进了物理科学的全面发展。然而,科学导向的唯物主义者陶醉于科学的胜利,于是将科学阐述的物理实在(广延之物)视为单一的普遍实体,宣称笛卡尔的出发点思想之物必定是一种幻觉。

齐泽克以及拉康派话语的其他当代支持者现在已经充分意识到这种方法对他们自己的(精神分析)话语的威胁。拉康派学者亚当·科茨科(Adam Kotsko 2008)区分了齐泽克的以黑格尔和拉康为导向的辩证唯物主义与齐泽克自己所说的庸俗唯物主义,后者被定义为唯物主义中的一种分支,它以物理科学的方法为基础建构认识论。在这个定义中,科茨科有些简单地忽视了现代科学本身的起源于笛卡尔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根源,正如上文所详细阐述的。然而,科茨科随后准确地捕捉到了庸俗/还原唯物主义的双重原则:物质是唯一真实的东西,所有物质都按照某些规律运行。鉴于物理定律的普遍性,在还原唯物主义中,宇宙是完全确定的,因为在宇宙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在原则上都是可以预测的(Kotsko 2008, pp. 103-4)。还原唯物主义在当今的科学部门中具有普遍影响力,因此有效地将人类对独立自由和意识领域的直觉理解还原为一种幻觉,断言思想实际上是神经元的放电,而情绪实际上只是化学失衡(同上)。

通常,将心智视为物质、大脑生化过程的单纯附带现象这一概念,与认为此类机械过程导致心理状态的决定论观点相辅相成。Atmanspacher和 Rotter ( 2008 ) 指出,当代神经科学家广泛地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概念化相关性。通过详细研究神经、心理和行为状态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他们表明,科学中的大多数经验知识都是从相关性推断出来的。因此,他们批评了神经科学中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因果关系归因于这种相关性,这一做法缺乏道理,因为正如他们所指责的那样,大多数神经科学家未能首先开发出一个适当的因果关系概念的概念/哲学框架(Atmanspacher 和 Rotter 2008p.314)。另一种表述方式是,依据内格尔 2012 , 2015 ) 的观点,由笛卡尔等人推动的17世纪科学革命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对物质领域内有效因果关系的关注——继续影响着当今的许多科学分支,构成了因果关系得以构想的无意识、未经阐述的框架。然而,这在神经科学层面上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科学家必须重新接近心灵/心理状态领域,而这一领域在最初原则上已被抛弃。令人担忧的循环是,原本只适用于物质领域的持久认知映射标准因此被延续下来,用来理解物质领域和心理领域之间的关系。在如此构想的当代神经科学中,原则上可以排除心理领域能够达到与现实同等的地位,具有独立本质的可能性。许多神经科学家首先未能反思的就是这种范畴错误。正是这种错误有效地导致了笛卡尔最初的出发点——我思——及其在拉康理论中的对应物——能指的空洞主体的消失。考虑到笛卡尔对广延基石的阐述对科学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历史进程在这里以破坏性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在对还原唯物主义的反感上,荣格和齐泽克被视为志趣相投的人。荣格反对任何还原唯物主义的立场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这一点是有据可查的。请考虑一下他的声明:大多数人忽视或似乎无法理解的是,我认为心灵是真实的Jung 1952b, para. 751)。如果这个说法正确,那么就排除了还原唯物主义的假设,因为根据这一学说,只有物质才是真实的。它也与荣格和泡利在共时性方面的合作一致,两人都将共时性定义为超越因果关系和空间(还原唯物主义的两个关键参数)的有意义的巧合,这相当明确地限制了还原唯物主义的范围。然而,荣格关于自性的自性化概念中已经隐含着对还原唯物主义的摒弃,这种概念要求一种选择自由,这与物理学中因果过程的唯一功能是不相容的。

如上所述,为了理解共时性和量子物理的关系,荣格和泡利设计了一种本体论,该本体论基于按照概率重新表述原型概念,以便最初由物理学和心理学不同学科研究的现象可以置于统一的视野中。这就是与齐泽克的量子物理学方法的核心结构相似之处之一。荣格和泡利援引了原型领域,从而援引了荣格理论的核心,以理解共时性和量子物理如何相互关联,而齐泽克将量子物理学与拉康理论的核心组织因素——象征秩序联系起来。

齐泽克在其关于谢林的著作《不可分割的剩余》(1996a)的最后一章和他最近的巨著《少于无:黑格尔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子》(2012)中都详细阐述了量子物理的本体论。如果不考虑哲学家的辩证唯物主义,就不可能理解这种本体论,这种唯物主义让拉康、谢林和黑格尔的哲学相互阐释、相互反思,部分是为了让人能够构想一个自由和主观性的领域。根据拉康的理论,构成能指主体的社会象征秩序是不完整的;它围绕着虚空而表达,只有在被一个能指整合在一起时才能发挥作用——这个能指,其意义的最终保证,只是其表达过程的内在性 谢林和黑格尔的哲学同样假定了一种在本体论上不完整的现实,它围绕着一个基础性的虚无而表达。如果说齐泽克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对这两个相应的虚空进行了相互解释,那么他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是为了避免完全的因果决定,从而挽救人类自由的可能性。因此,齐泽克对量子物理的关注是受到这样一种愿望的驱使,即表明存在——在量子科学所阐述的实在层面上,在其核心上确实是在本体论上不完整的(1996a1996b2012)。齐泽克在《不可分割的剩余》(Žižek, 1996a )中对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解释就是一个例子。海森堡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质量和动量不能同时测量。这个原理经常被错误地解释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即由于测量仪器的限制,观察者不能同时获得这两种数据。齐泽克强调,这个原理实际上要强大得多,它意味着粒子本身实际上不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动量。表面上看似认识论局限性的东西,最终却以实际的本体论特征的形式出现,这种现象在这里反映了康德所指出的认识论局限性的动态——鉴于推理意识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认识物自体。这种局限性在黑格尔那里再次出现,尽管是在另一个本体论领域,作为实在界中的漏洞出现(Žižek 1996a, p. 211; Žižek 2012, pp. 905-31)。

沿着这个思路,齐泽克(1996a2012)从量子物理学,特别是著名的双缝实验中,得出了许多哲学教训,强调量子物理学特征与拉康的象征宇宙的相似性,其中最切题的有:

1.无论是在箱子秩序中还是在量子物理中,可能性都被赋予了它自己的现实性(Žižek 2012,p. 920)。齐泽克在拉康的象征体系中关于可能性有效性的典型例子是阉割的威胁,尽管它是虚拟的,但它会在心灵中引发一种真实的阉割效果,主体的后续行为将不可逆转地带有放弃和克制的标记。齐泽克在量子物理中发现了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的类似短路,其中只有当我们考虑虚拟粒子涨落的整个范围时,才能解释粒子的实际行为(或轨迹)(Žižek 1996a, pp. 221-22)。

2.这与拉康在研讨班返场时概述的实在界中的知识现象类似。他引用了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的小说《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作为例子,强调小说结尾处发生的逆转,即男主人公意识到妻子一直都知道他与致命的奥兰斯卡伯爵夫人的秘密恋情。根据齐泽克的说法,他妻子假装的无辜不仅维护了他们婚姻的幸福,而且促成了这段秘密恋情,如果他知道妻子知道的话,这两件事都不可能发生。这里显然表明,秘密恋情最糟糕的方面在于配偶一直都知道却假装无知(Žižek 1996a, pp. 222-23)。著名的双缝实验为齐泽克提供了微观物理学中拉康实在界知识的完美对应。如果我们观察一个电子,以确定其通过两个给定缝隙之一的轨迹,电子就会表现出粒子的性质;然而,如果我们不观察它,它就会表现得像波——这表明电子以某种方式知道自己作为观察对象的状态。齐泽克想知道这种行为是否不限于象征宇宙,在这个宇宙中,我们把自己当成 X’会让我们像 一样行事Žižek 2012,p. 920)。

3.波函数坍缩的时刻,即其众多可能性凝结成实际现实的时刻,在科学话语中,被科学仪器记录的修辞所过度决定,这让齐泽克认为它与拉康的大他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亲缘关系。根据量子物理学(哥本哈根诠释),波函数坍缩创造了时空中实际物理对象的外部现实Žižek 1996a, p. 223)。当量子过程影响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相关的不可逆时间性所限定的范围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然而,齐泽克指出,每当量子科学家试图更精确地说明这种崩溃时,他们就会援引语言隐喻,将波函数的崩溃定义为当量子事件在观测仪器中留下某种痕迹时,当它以某种方式被记录时(同上)。齐泽克认为这预示了拉康象征宇宙中与外部性的基本关系,其中事件 X‘计数,通过将其铭刻在事物本身之外的象征网络中而生效(同上)。

关于(2),应该强调的是,虽然齐泽克在这里将实在中的知识概念与拉康的最后一次研讨班《第二十次研讨班再来一次》联系起来,但事实上拉康在 1973 年的《意大利笔记》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术语,其中已经将这一概念指定为从科学知识的角度理解潜在现实:为此,必须考虑到实在。换句话说,属于我们知识经验(du savoir)管辖范围的东西:实在中有知识。尽管不是分析师,而是科学家必须容纳它(le loger”(Lacan 2010,p. 2)。在任何精神分析/哲学对量子物理学的评价背景下,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泡利对原型在实在中功能的阐述——这里是在科学进步的过程中揭示的——其中包括在他 1952 年的论文中所描述的。关于(3),请注意,虽然荣格和泡利将不可毁灭的能量”——以及量子领域与其永恒维度的悖论——共时/非因果性联系起来,但齐泽克在这里却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它调节着能量系统随时间的动态,恰恰与量子领域凝结为硬现实的点有关。

齐泽克先发制人地反击了批评者,他指出,拉康的象征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表面上的融合将不可避免地招致肤浅和外在的指责,指责这些类比缺乏任何约束性基础,而是存在于纯粹的隐喻层面。然后,他以对传统哲学态度的挑战来反驳这些预期的指责,这种态度认为自然象征宇宙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禁止两个领域之间发生任何乱伦接触Žižek 1996a, p. 230)。齐泽克欣然无视这一指责,他认为,只有在本体论不完备的背景下,只有在我们假设在同质的现实(同上)之下存在另一个潜在领域及其波动的情况下,人类自由的出现才是可以想象的。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三角形图式,让人想起谢林的宇宙观,其中存在于较低水平/实现能力的潜在领域重新出现在人身上,解释了人获得自由的可能性(Schelling20002006  自然”——因果决定的硬现实——在这个图中处于中间位置。它构成了世界,但缺少一个只有在人类身上才能充分实现的基本要素,那就是自由。齐泽克的概念反映了荣格和泡利的共时性图式,后者在因果决定的领域之外,假定了一个概率构想的原型的潜在领域,它既与人类心理相结合,又与逃避严格因果关系的微观物理学领域相结合。回想一下,荣格欢迎泡利所阐述的新四元论,因为它大胆尝试超越描述主义,并通过表象之下的事物来扩展具体的世界图景Meier 2001,p. 61)。虽然在荣格/泡利的著作中,两个领域之间被禁止的乱伦接触是由原型来组织的,但齐泽克将这一角色赋予了象征界。换句话说,荣格将他概率上重新构想的原型置于微观物理学和原型心理的光谱中,而齐泽克则在量子物理学的层面上确定了一个幽灵般的原始象征领域,它将在人类中重新出现,成为成熟的象征秩序,共时决定个人心理和社会领域。因此,荣格和齐泽克提出了略有不同的双重一元论版本,将各自的学说置于任何还原性唯物主义的对立面。

在这两种情况下,这种本体论的综合性质都以对创造概念的引用为标志,创造是将心理领域与潜在的物理领域联系起来的持久因素,从而促进自由。本文的结尾使我们能够整理荣格和齐泽克强调这种本体论趋同的陈述。在一个令人惊奇的共时性例子中,这些陈述都来自我们在本文中关注的两本书的最后一页(荣格的《共时性:非因果连接原则》和齐泽克的《不可分割的剩余》。根据齐泽克的说法,量子领域中从虚无中自发产生的粒子,以及理论物理学家认为先于大爆炸的原始真空涨落,唤起了谢林所概述的宇宙演化的阶段,这些阶段始于上帝尚未实现,而只存在于意志的原始自由中,而这种意志什么都不想。齐泽克在《不可分割的剩余》中不无悲怆地总结道:

在原始收缩之前,只存在着纯粹的存在性的虚空,即无所欲求的意志的自由;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可以充分理解谢林对人的出现的定义:在人身上,可能性不再是自动实现的,而是作为可能性而存在——正是如此,人代表着这样一个点,在这种点上,创造的宇宙在一种直接的短路中重新获得了原始自由的深渊。

Žižek 1996a, p. 231

荣格在描述共时性与科学的关系时认为:

出于这些原因,我认为有必要在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之外引入一个范畴,这个范畴不仅使我们能够将共时现象理解为一类特殊的自然事件,而且还将偶然事件部分地视为永恒存在的普遍因素,部分地视为时间中发生的无数个别创造行为的总和。

Jung 1952a, para. 968

参考文献:略


积极想象团体正在招募中,剩余3个名额,预计十一月下旬开课《积极想象研讨与梦的工作团体》招募,请扫二维码联系:




本译稿仅供爱好者阅读交流使用,非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后台删除。图片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袁帅
心理分析博士在读,师从申荷永教授‍‍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候选分析师
国际神话心理剧学会 副主席
国际梦的孵化与梦的工作学会 副理事长
心理咨询及个人分析,请联系后台或邮箱psyys@foxmail.com

心理分析与梦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候选分析师丨预约咨询请联系后台或邮箱psyys@foxmail.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