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物圈可以隔离近三分之一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陆地碳汇的增加被认为是主要的自然气候解决方案之一,其主要归因于森林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碳。造林在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例如,在COP26上宣布的《森林与土地利用宣言》和最新的IPCC特别报告建议,通过扩大森林面积10亿公顷,可以成为实现巴黎协定1.5°C气候升温目标的关键步骤。与此相反,干旱区尽管覆盖了地球45%的陆地表面,但由于这些水资源有限区域通过造林进行碳积累的潜力有限,常常在全球碳储量清单中被忽视。然而,干旱生态系统已明确证明在1982至2015年间,占全球净初级生产力的42%和总初级生产力增量的65%,因此在决定土地二氧化碳汇的年际变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生态恢复刺激了中国旱地的植被覆盖,减少了风蚀(图片源自PNAS)
干旱区易受自然和人为干扰。过去几十年或几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土地退化导致干旱地区普遍发生风蚀和频繁的沙尘暴。考虑到全球土壤前30厘米的有机物中有44%储存在干旱生态系统中,风蚀会造成大量表层土壤及其碳和养分的流失,从而对干旱区的碳储量产生负面影响。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建议实施生态恢复,以重新建立退化干旱地区的植被模式和生态系统功能,特别是保护和增强碳储量。生态恢复对全球退化热点地区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干旱区。一方面,生态恢复被广泛接受,具有刺激植物生长和生产力的潜力,这有助于区域绿化和碳隔离。另一方面,增强的植被覆盖可以通过减少风速和裸土比例,增强土壤表面抗性,从而抑制干旱区的尘土排放及其土壤碳和养分的流失。然而,土地表面模型中的碳循环方案往往忽视了表层土壤的动态特性及其导致的风蚀碳损失。这一问题因缺乏基于实地的现场证据,无法证明生态恢复下减少的碳和养分流失在何种程度上调节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碳储量而更加严峻。因此,综合评估生态途径(增加植物碳输入)和生物物理途径(减少风蚀碳流失)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相对贡献,对于预测恢复退化干旱地区以减缓气候升温的潜力至关重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416281121
—END—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love_iNature),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3701829856 或邮箱:iNature2020@163.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