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闵湘玲
单位 | 广州市大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前进街“双百工程”社工站
一、案例背景介绍
A社区内大部分家庭为“新广州人”,日常工作繁忙,社区参与度比较低,归属感和连接度比较低,也由于工作繁忙,居民们大部分都习惯把孩子交给老人或配偶带养,导致有“隔代亲”和其他各种亲子沟通互动问题。
有鉴于此,前进街“双百工程”社工站针对社区内有需要的亲子家庭,邀请参加同心圆一公斤盒子测试,开展亲子互动成长小组,通过游园互动游戏、手工创作、角色扮演等形式,结合家庭沟通理论,认识非暴力沟通,增加正向互动,察觉自己对家人的爱,培养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和谐家庭、增强亲密联系,并且推进覆盖社区家庭家教家风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二、理论指导
家庭沟通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沟通时人类互动中的信息部分。个人通过沟通形成人际间,乃至社会的复杂超系统。
家庭沟通有3个特点:①家庭中的沟通无处不在②沟通受多种因素影响③撒提尔提出的五种沟通形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型)而在社工过往服务经验梳理以及调研结果发现,A社区内大部分家庭为“新广州人”,日常工作繁忙,社区参与度比较低,归属感和连接度比较低,也由于工作繁忙,居民们大部分都习惯把孩子交给老人或配偶带养,跟孩子的沟通交流机会较少,但他们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亲职教育亲子沟通的需求也较高。
结合家庭沟通理论,社工现开展亲子互动成长小组,让社区亲子家庭在活动中增加正向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和谐家庭,推进“和睦家风”社区建设。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三、服务目标及计划
(一)小组总目标
认识非暴力沟通,增加正向互动,察觉自己对家人的爱,培养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家庭和谐、增强亲密联系。
(二)小组分目标
1、组员能够认识非暴力沟通,察觉自己对家人的爱。
2、组员能够和自己的家人增加正向互动,促进亲子关系。
(三)服务计划
在小组方案设计方面,社会工作者根据了解所得社区亲子家庭的参与和互动需求,结合社区居民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特点与社区居民需求,设计了包括游园互动游戏、手工创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的需求。通过亲子共同参与的活动,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和体验,促进情感交流。
在小组的带领技巧方面,社会工作者首先吸纳需求与小组开展理念契合的组员,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如情绪日记,促进家庭在活动之外的持续互动和反思;同时通过“倾听一刻钟”等活动,培养家庭成员间的倾听和理解能力,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并且通过反馈表收集组员意见,及时调整服务内容,确保服务的持续改进。
服务流程设计 | |||
第一节 | |||
目标 | 组员对小组有一定的初步认识,激发对情绪、情感、家庭话题的兴趣和好奇,增加亲子家庭的轻量正向互动,并成功制定小组契约。 | ||
时长 | 目的 | 主要内容 | 物资 |
5分钟 | 促进组员对小组的初步认识 | 社工及小组介绍 社工自我介绍,并介绍小组主题内容、目标、小组节次及参加小组的要求等。 | / |
35分钟 | 激发组员对情绪、情感、家庭话题的兴趣和好奇,增加亲子家庭的轻量正向互动 | 打卡闯关 1、志愿者和社工事先布置5个打卡点,每个打卡点分配一名志愿者。 2、打卡活动以个人为单位完成,每个打卡点都放有游戏规则说明和相应物料。 3、组员逐一领取闯关卡,并进行游戏打卡。 打卡点一:我能识别情绪 现场随机找一位搭档,从情绪图中随机选3种不同情绪,用表情、肢体动作做给对方看并说出该情绪的名字。 打卡点二:我能分辨情绪(感受)、行为和想法。 阅读绘本,分别找出有关情绪、行为、想法的词语/短句,用便利贴抄下,贴到对应的收集纸上。 提醒:一张便利贴只写一个词语。 备注:志愿者在三张大白纸上提前贴上1-2张便利贴作为示例。 打卡点三:你真的很棒 选择一张彩色纸写或画下你对同行家人的10个欣赏之处,并把这张纸送给同行家人。 打卡点四:我能感受爱、表达爱 方式1:在便利贴上写或画下同行家人爱你的表现,把这张纸送给同行家人。 方式2:对你同行的家人,做一个爱的表达(例如身体碰触、语言或其他)。 打卡点五:家家有办法 规则:在彩纸上写出自己对家或家人感到好奇或困惑的3个问题。 提问完,如果对别人提的问题有想法,可以用便利贴写上自己的回答,贴到问题纸旁边。 4、完成打卡后由负责该打卡点的志愿者盖章 5、完成五个活动中的四个,即可到社工处获得闯关成功的盖章,并领取小礼物 | “同心圆”项目内部物料 闯关卡 大白纸 彩笔 小礼物
|
10分钟 | 订立团体契约,形成团体规范 | 小组契约书: 1、社工说明小组的规则:真诚、积极参与、保密; 2、社工与组员共同制定属于本小组的规则。 3、将共同制定的规则写在大白纸上,制作契约海报,组员进行签名认可。 | 大白纸
|
10分钟 | 分享与总结 | 分享与总结 1、邀请成员分享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或困难。 2、社工总结归纳,分享社工观察的的组员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并预告下节小组内容。 3、社工发放日记本,布置家庭作业:以亲子家庭为单位,在第二节前的七天时间,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和家人每天的情绪变化,以及事件。下一节记得带来。 | 日记本
|
第二节 | |||
目标 |
让组员认识自身情绪,分辨情绪,提升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并且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及倾听他人,为认识非暴力沟通打下基础。 | ||
时长 | 目的 | 主要内容 | 物资 |
20分钟 | 回顾上一节内容,让组员认识自身情绪,分辨情绪,提升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 | 1、检查每组亲子家庭的家庭作业:每组亲子家庭派一名代表分享自己家庭的情绪日记,阐述情绪产生的缘由。 2、社工引导组员回顾上一节小组内容: ①社工以“情绪”、“行为”、“想法”的顺序,拿出上一节打卡点2的收集纸。 ②组员尝试认领自己写的便利贴,并进行分享:这个词是在哪本绘本里面出现的?为什么觉得这个词语是属于“情绪”/“行为”/“想法”? 3、最后社工进行总结:认识自身情绪,分辨情绪,提升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在亲子沟通互动中非常重要。 | 作业 收集纸
|
15分钟
|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及倾听他人,为认识非暴力沟通打下基础。 | 社工把现场的组员分成大人组和孩子组,以平行小组的形式分开开展小组环节, 家长组 1、每人派发一张纸和一支笔。 2、社工引导组员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孩子能够做到的事情、想要告诉孩子的事情),并告知这张纸写上的内容稍后会由家长一字一句念给孩子听的,需要写上自己姓名。 3、写完之后,把纸传递的旁边的组员,互相修改。 孩子组 1、每人派发一张纸和一支彩笔。 2、社工引导组员在纸上写下/画下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做到的事情、需要告诉爸爸妈妈的事情) 3、写/画完之后,把纸传递给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修改。 | 纸 笔 彩笔
|
20分钟
|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及倾听他人,为认识非暴力沟通打下基础。 | 倾听一刻钟 1、孩子们回到父母身边,社工播放舒缓的音乐让现场安静。 2、组员以亲子家庭为单位,把上一环节的真实想法拿出来,读给爸爸妈妈(孩子)听,在读的过程中,在听的一方不可以插话,如需发表意见,等到孩子(爸爸妈妈)读完再说。 3、组员分享感受。 4、社工进行总结:亲子之间建议每天至少用一刻钟(15分钟)去倾听彼此的心声。 倾听的心法:同理心、接纳、真诚。 倾听的方法:眼神、点头、表情回应、表达内容+感受。1.保持微笑与专注。2.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3.多倾听,少言说。4.多肯定,少包办。5.多发现,少比较。 | 音乐
|
5分钟 | 分享与总结 | 分享与总结 1、邀请成员分享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或困难。 2、社工总结归纳,分享社工观察的的组员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并预告下节小组内容。 | /
|
第三节 | |||
目标 |
感受使用幽默语言带来的趣味,并且用积极语言、视觉化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欣赏,增加家人之间的正向互动。 | ||
时长 | 目的 | 主要内容 | 物资 |
5分钟 | / | 回顾上一节小组 | / |
20分钟
| 感受使用幽默语言带来的趣味 | 选读绘本《我妈妈》 1、社工带领组员阅读绘本《我妈妈》,抽取不同的组员分开读几页。 2、回顾与思考 ①主人公从哪些方面发现家人的独特魅力,如声音、身体、特长和力量等 ②这位妈妈如果听到孩子对自己这些赞美,会有什么感受 ③说一说,你的家人有什么闪光之处 建议:社工自己举1-2个例子,激发大家灵感,例如“我妈妈特别会砍价” | 绘本 |
30分钟
| 用积极语言、视觉化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欣赏,增加家人之间的正向互动。 | 创作活动:《我真的很棒》 以平行小组方式,家长和儿童分开,做同一个任务。 步骤: ①以同行的家人为(第一个练习)对象,思考TA有哪些闪光点,如习惯、力量、兴趣、特长、性格、生活和工作技能等; ②在硬卡纸上画下或写下TA的闪光点,一张纸只写/画一个,有几个不同闪光点就用几张纸; ③以这个家人的头像为内容画一个封面; ④把卡纸叠好,统一打孔,用一小截扭扭棒穿上扣起。 | 材质、扭扭棒、彩笔、简笔画参考素材
|
5分钟 | 分享与总结 | 分享与总结 1、邀请成员分享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或困难。 2、社工总结归纳,分享社工观察的的组员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并预告下节小组内容。 | /
|
第四节 | |||
目标 | 感受暴力语言的影响,理解暴力语言会带来伤害,发现更多非暴力沟通的可能性和方法,尝试理解日常沟通冲突背后的感受和想法。 | ||
时长 | 目的 | 主要内容 | 物资 |
5分钟 | / | 回顾上一节小组 | / |
10分钟 | 复习上一节内容,尝试从一个小的事件看到家人的优点,欣赏家人
| 热身小游戏:数6秒 1、家长和孩子背对背坐。 2、家长打开手机的计时器。 3、社工一声令下,家长开始计时,孩子数秒,期间孩子不允许看手机。 4、孩子数到6秒时,语言示意家长停止计时,家长把实际时间记下。 5、家长和孩子互换,重复步骤2、3、4 6、对比一下家长和孩子的计时,哪一方离六秒更近,给予其赞扬。 | / |
10分钟 |
感受暴力语言的影响,理解暴力语言会带来伤害 | 互换角色扮演场景 社工手上有6个场景卡片,其中3个是家长向儿童说的话,3个是儿童向家长说的话。 ①邀请6个家庭,分别扮演一个卡片中场景,儿童扮演里面的家长,家长扮演里面的儿童,感受人物情绪来说出里面的台词。 ②每组扮演完之后,分别采访扮演者、其他听众,设想如果自己是场景中的人物,说说作为说或被说的人,会是什么心情,猜想说这句话时TA是怎么想的? | 场景卡片 |
25分钟 | 发现更多非暴力沟通的可能性和方法,尝试理解日常沟通冲突背后的感受和想法。 | 实践与分享 以平行小组进行儿童组和家长组活动 儿童组 1.讨论与交流 社工通过问答方式,跟儿童收集家长对自己的口头禅;儿童听到这些话时心情如何?如果用颜色表示这些心情,会是哪些颜色?邀请1-2个儿童分享(可以抽取相应颜色的彩笔来展示心情颜色)。 2.请儿童完成左边一栏学习单,表达儿童心情 社工给每个儿童分发一张学习单,请儿童设想,如果家人和你说下面的话,你的心情如何?选择能表达你心情的彩笔颜色,在左边一栏的话语虚线框中涂色。如果不只一种心情,可选择不同颜色;哪种心情多,哪种颜色多涂一些。 3.代入家长角色,理解家长感受 请儿童设想,如果你是家长,自己孩子和你说下面的话,你的心情如何?选择能表达你心情的彩笔颜色,在左边一栏的话语虚线框中涂色。 【提醒】大家结合自己的感受来选颜色给对话框涂色,颜色和情绪的关联,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理解。 家长组 1.分组讨论和共创 家家有办法 讨论1:上面示例上的场景,我们有哪些更有效的办法,减少伤害和有效沟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问题很多,办法也有很多。欢迎把你对家庭教育的疑问、经验分享上来。 讨论2:生活中的亲子沟通语言里,你还知道哪些无效或伤害语言、有哪些更好的解决办法。 用便利贴把点子写下来,贴在“家家有办法”的海报上,一张便利贴写一个问题或回答。 最后平行小组合并,组员分享感受。 | 学习单 彩笔 家家有办法海报 便利贴 笔 |
10分钟 | 分享与总结 | 分享与总结 1、邀请成员分享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或困难。 2、社工总结归纳,分享社工观察的的组员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并预告下节小组为最后一节。 | / |
第五节 | |||
目标 |
尝试表达对自己对家人的爱,引导成员回顾整个小组历程,巩固小组成效,并分享收获而能有所成长。为整个小组作结束。 | ||
时长 | 目的 | 主要内容 | 物资 |
5分钟 | 告知小组即将结束 | 开场白 社工向成员问好寒喧,说明活动目标并提醒成员此为最后一次小组活动 | /
|
10分钟 | 复习上一节内容,巩固小组成效 | 小游戏:翻译机 1、社工展示一个翻译后的例句(例如“现在10点,去洗澡好吗?”),请大家猜猜,这个家长的原话(被翻译前)可能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你怎么还没洗澡” 其他常见话语参考: “你总是把东西乱丢······”“你自己在房间里肯定在偷偷玩手机”、“这么懒,不叫你都不去洗碗” 2、社工邀请组员分享感受,翻译前后哪句听起来比较舒服? | 亲子冲突中常见的话语
|
40分钟 | 尝试表达对自己对家人的爱,巩固小组成效,并分享收获而能有所成长。 | 手工制作:爱的风铃 1、以亲子家庭单位,在便利贴上写或画下同行家人爱你的表现。 2、使用打孔机在便利贴上打孔,然后把便利贴绑在绳子上 3、把绑有便利贴的绳子绑在衣架上。 4、完成手工作品后,向其他组员和社工展示,并分享参加整个小组以来的感受。 | 衣架 绳子 便利贴 打孔机 彩笔
|
5分钟 | 小组结束 | 合影留念 1、组员合影留念,填写反馈表 | 反馈表 |
四、成效评估及服务结果
本次小组,社会工作者主要采用了材料评估和观察评估,采用资料收集工具如反馈表、过程分享、服务对象结果反馈等,对小组成效及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具体成效及服务结果如下:
(一)能够认识非暴力沟通,察觉自己对家人的爱
在小组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反馈表和注意观察组员的过程分享,发现90%以上的组员能够在小组环节中认识到了非暴力沟通,并且完成小组任务。
(二)自己的家人增加正向互动,促进亲子关系
在小组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反馈表和注意观察组员的过程分享,发现90%以上的组员能够在小组环节中能够和自己的家人增加正向互动,并且完成小组任务。
五、总结反思
社工仍需关注个别组员的参与度,如是否有组员在某些环节显得不够投入,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活动流程,确保所有组员都能得到充分的参与和启发。
另外,社工应进一步反思活动设计,确保所有组员都能得到充分的参与机会,同时考虑如何将活动效果进一步深化,如通过后续的跟进活动,巩固组员在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和知识,促进家庭关系的持续改善。
开展活动时,冷场?混乱?…
如何成为小组/团体/活动带领高手?
超人气社工实务“小组带领技巧训练营”
学员亲测好评!
社工、老师、团队主管及团体辅导者首选
学习模式升级,自主解锁课程
随到随学,扫码加入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你有做过小组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