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游记:一个理工男的英伦见闻录

学术   2024-11-11 09:00   北京  


今天不讲技术,来点轻松的,十月伦敦游记,希望大家喜欢。




十一去了趟伦敦,很喜欢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古典和现代的结合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限于时间,只玩了几处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大英博物馆、西敏寺、牛津大学、国家美术馆和海德公园。

去之前在小红书上做了些功课,主要是两点:提前办无接触信用卡(contactless card)和治安不好。其他就是常规操作,出发前两天买旅行险,提前在淘宝上买电话卡(用的giffgaff,信号还可以)。

旅行的体验:

  • 无接触卡非常必要,一分钱现金也没花,全带回来了。
  • 总体治安尚可,肯定不像小红书上说得那么夸张,当地朋友告诉我们治安非常好。同行的朋友确实遭遇了抢手机,虽然没抢走,但也受了点小伤。
  • 吃得还不错,不需要带泡面,当地的英式早餐、英国菜、印度菜和意大利菜都挺好吃,不是传说中的“美食荒漠”。
  • 酒店比较贵。
  • 购物不太行,不像美国日本那么好买,许多品牌比国内贵。

特别要提的是天气,十月已经不再是伦敦的旅游旺季,温度大概在10度左右,偏湿冷。当地朋友特意提示要穿waterproof,也就是冲锋衣。实际体验之后明白了原因,这里的雨可谓是霪雨霏霏,下得不大,但说下就下,而且可能伴有大风,穿雨衣忒费劲,打伞又举不住,而且大风带着小雨一样会把衣服打湿。

大英博物馆

早上10点半左右到的大英博物馆,没想到在外墙排队已经拐了3个弯,得有200米的队。但大英博物馆的藏品确实不错,尤其是古埃及和希腊的雕塑,非常震憾。这些藏品的年代极为久远,很多都是公元前几千年的文物。

中国馆倒没什么太多东西,没想像中的那么好,后来一想也合理,很多东西的来路不能说,展出来反倒麻烦。但后来看到一个私人收藏的瓷器馆相当不错,审美在线。

下面是一个被切割成12块运过去的中国壁画,赞同一个观点,人家偷走也挺好,保护起来还有地方能看。

最后看了看木乃伊,这个之前只在书本和电视上见过,见到真正的木乃伊感觉还是不一样,而且这些木乃伊看起来是都没被打开过的,只是用X射线什么的探测过内部。木乃伊没有拍照。

逛完时已变晴,这个经典的大英博物馆视角:

西敏寺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西敏寺)非常值得一去,这座教堂不仅是英国历代国王加冕的地方,也是许多皇室婚礼和葬礼的举办地。教堂本身是座非常漂亮的哥特式建筑,门票也包含了讲解器,考虑到我们对英国历史不太熟悉,讲解器还是非常必要。

西敏寺中有许多墓地,很多墓甚至就在你的脚下,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是比较诡异的操作,但是西方人并不以为意。这里面的许多雕塑还带着故事和寓意,听听讲解还挺有意思。整个游览路线是个单行线,一边对游客开放,一边还做着礼拜,还给信徒喝圣水,不过你对嘴喝完擦一下我接着喝的操作我真是惊了。

西敏寺的内部结构也是非常漂亮,第一次亲眼见到哥特式建筑,还是最大的,确实有非同凡响之感。在其中的诗人角还埋葬或纪念了莎士比亚、狄更斯等文学巨匠。引一段百度百科: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巍峨壮丽的教堂之一,它的外观恢弘凝重,装潢优美精致,整座建筑金碧辉煌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它见证了泰晤士河的千年沧桑,引发人们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无限感慨,触发着游人的思古幽情。它不仅是英国最出色的哥特式建筑,还是一座难得的历史博物馆。

这就是个有趣的故事:

牛津大学

从伦敦Paddington出发,乘火车来到了牛津大学。到牛津火车站大约一小时,英国的大学也都没有校园的概念,牛津剑桥都是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十一时还没有开学,所以在街上看到的游客居多,但这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扑面而来,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故事。

走到著名的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 (Christ Church Cathedral),非常漂亮,不过现场的入场票已经售,也就作罢。

后来从东面的一条小路绕到北面的街上,逛了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也是个挺漂亮的教堂,在里面还坐下体会了一下礼拜的感觉。

再出来就去了牛津图书馆,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

网红景点叹息桥:

不远处就是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dge),没对游客开放,也就不能进去参观了。门口就是小吃街,非常热闹。不远处有个书店,里面别有洞天,很有感觉。

然后继续向北逛了牛津自然历史博物馆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内容可看,远超预期,不过很多东西都不知是不是真的。

这只小狐狸是真的皮毛吗?

牛津大学的每一栋建筑都充满了历史气息,我们问带我们参观的在牛津读博的哥们:你们学院这个楼有多少年历史?哥们很轻松地说:“这个啊?这个比较新,也就一百多年吧……”原因在于许多建筑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自然是不值一提,由此可见一斑。

国家美术馆

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也是必打卡的地方,这里有欧洲绘画艺术的瑰宝,有许多世界名画,像凡高、莫奈的作品,也有不少带有宗教意味的画作,背后有着艺术家想述说的故事。

世界著名的画有很多,如达芬奇的《岩间圣母》,网上有许多资料,这些就没怎么拍。自知艺术细菌不太丰富,只拍了一些我能看懂,个人认为有意思的画。

这是一个投降的母亲错把将军认错成国王的故事:

这幅画的内容不能细说:

著名的“惊讶”,旁边的描述写的是一只老虎看到有人过来,有趣的点在于人并未出现在画中,却能从画中体会到老虎的惊讶:

莫奈的睡莲:

凡高的两只螃蟹:

国家美术馆全貌,外面的广场人很多,要注意自己的东西,在这亲眼看到有人在摸游客不在视线范围内的包:

海德公园与摄政公园

最后一天下午的飞机,一早去海德公园(Hyde Park)逛逛。走在海德公园里面,能遇到很多骑车上班和跑步锻炼的人。在这广阔的绿地散步,看看湖边的天鹅,能感受到一种不必形容的闲适和平静。但拍出来的效果就打折太多了。

很多大鹅,非常自在,还看到了在颐和园圆明园也很多的白骨顶鸡:

摄政公园(Regent's Park)与海德公园很像,里面有一个巨大的草坪和足球场,而且是可以随便踩的。

其他一些地方

Paddington附近的景色,没想到浓眉大眼的伦敦也在到处搞基建:

去Paddington站的路:

King's Cross附近的街景:

西敏寺出来就是大本钟 (Big Ben),天气不错,大本钟附近的游客非常多。不过下午的光线太强,不太好在大本钟留影。

伦敦塔桥也是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从Thames河对面看CBD,前几天在Skygarden吃了饭:

傍晚雨中的圣保罗教堂:

伦敦的交通

出行基本靠地铁和Citywalk,没坐过大巴,用Contact less卡非常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地铁口一定要看好是哪条地铁线,同一个站不同的出入口是不相通,这点与国内不同。

伦敦的地铁看着挺破,跟北京的1、2号线差不多:

美食

每天基本都是在酒店吃英式早餐,然后逛完一个景点之后吃一顿正餐,晚上回去在TESCO买些沙拉蔬菜再喝个BrewDog啤酒。

跟一个本地朋友聊天,问有什么美食?人反问你想吃什么?伦敦是个融合城市,什么菜都有,就看你想吃印度菜还是意大利菜还是什么。当然,首先排除的就是中餐馆。

总的来说伦敦的店还都挺好吃的,不像小红书说的那样“伦敦无美食”,只是蔬菜种类比较少。

英式早餐营养均衡,很好吃,焗豆煎蛋,火腿和培根:

BrewDog酒吧:

这是在伦敦吃饭唯一踩的雷,所谓的"Pie",当时跟店员沟通时理解成了Pizza,之前确实没吃过Pie,店员说里面有鸡肉,蘑菇等等,想必不错,没想到这东西里面是一堆不知道什么酱(应该是Cheese)加上打成糊的这些东西,真的是吃得太恶心了,Pie这个类目拉黑,IPA还不错:

大英博物馆旁边的一家韩国人开的英餐,Fish and Chips:

一个叫做"Flat Iron"的牛排店,牛排非常不错,上来后后悔应该点"Medium"而不是"Medium well":

牛津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意大利菜,主做意面,Pasta做得很好吃:

在英国,印度菜是很有名很好吃的,这是一家本地朋友推荐的印度菜,Masala Zone,点了飞饼,印度咖喱饭:

一个著名啤酒吧 Craft Beer,不过英国这些酒吧都没什么菜,都是干喝,到处可见几个老外下了班坐在酒吧一杯酒聊上几小时,猜测应该是吃了晚饭来的吧。但我们是要吃东西的,店员说可以外带,旁边就有家Fish and Chips店:

啤酒还不错,不过没有太特别的,这些IPA的风味在国内也能喝到,个人还是更喜欢美式精酿,英国的啤酒总体来说口味偏淡,但比较爽口:

牛排Brunch:

伦敦是个迷人的城市,值得多刷,探索更多有趣的地方。




图书推荐:《大语言模型:原理、应用与优化》微软等大厂4位博士撰写,详解大模型原理、训练和应用的工程化方法,零基础理解、构建、使用大模型。从大模型的原理和基础构件入手,到大模型的分布式训练和各场景应用,再到大模型的优化,零基础入门,成为大模型高手。从当下到前沿,既详细讲解了当下主流的大模型技术和实操方法,又梳理和盘点了大模型前沿技术理论和实战应用。


作者简介

苏之阳(博士),现任微软资深应用科学家,小冰前研发总监,专注于搜索排序算法和对话系统研发,曾主导了小冰智能评论和小冰框架等项目的架构设计和开发,在大语言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王锦鹏(博士),致力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推荐系统的研发,拥有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等科技公司担任关键技术岗位的经验,参与了Office文档预训练、推荐大模型等多个重要项目的研发和优化工作。

姜迪(博士),拥有十余年工业界研发和管理经验,在雅虎、百度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工作期间,为企业的多个关键业务研发了核心解决方案。

宋元峰(博士),曾就职于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在人工智能产品开发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研究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方向。



写得不错?点赞/转发/在看/关注!

扫码关注


社科同文馆ATS
阅读 翻译 写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