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名篇名句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吾师道也, ?
(2)静女其姝, 。(《 ·邶风》)
(3)《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二、语言文字运用
2.按要求选择。
(1)以下描写秋天的诗句中,意境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D.孤村落日残霞,轻烟寒树老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会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发展。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文化自觉,这就是自知之明。
①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
②并有意识地发扬它和继承它
③但真正传统好的东西不会完全走掉的
④让大家意识和理解到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应该保留的优秀传统
A.④②③①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手机看得津津有味的文章,变纸质版就看不进去了
①人类的大脑有负责视觉和语言的遗传密码,却没有负责阅读的。从壁画到象形文字,再到印刷书和数码显示屏,人类的大脑一直在适应通过阅读来处理信息的模式。
②柏拉图曾担心写作也许会削弱人类的记忆能力。他的担心很有可能是对的。将事件和想法通过写作记录下来的能力,会减少我们对记忆和口口相传的依赖度。我们的大脑功能已然因为书面语言的出现而开始改变了。
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阅读行为也和五十年前有所不同。
④如今,认知神经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人类大脑的变化。在被这一课题深深吸引的同时,他们也担心,当人类越来越多地使用数码显示屏后,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能发生一些改变。他们提出,人类好像正因为线上信息的出现而开始发展出一种新大脑,其中形成了一些负责快速浏览的新神经回路。这种新型阅读方式正在不断地挑战几千年来形成的负责深度阅读的回路。
⑤电子化世界中存在着两种阅读方式,你既可以快速地查找相关信息,也可以慢速地和那些复杂的文字来一场情感交流。但如果你有一个“双语大脑”,你就可以轻松地掌握以上两种方式。
⑥电子阅读通常是为了提高速度。科技让我们可以上下滚动页面来锁定关键字、小标题、要点和加粗文字,所以大部分的读者其实只读了文本的百分之三十。我们用线上资源是为了可以更迅速地查找信息,用“查找”功能和快捷链接来迅速地完成一篇文本的阅读。要知道我们浏览得越快,我们完成的任务也就越多。现在网络页面上的文字越来越少,这锻炼了我们通过快速滚动来查找信息的能力。当我们养成了这样“越来越快”的习惯,再去阅读印刷材料时就有些难以适应了。网页上大量的视觉冲击,比如视频、动图、表情包,都构成了一种与看纸质书完全不同的整体画面。虽然不断变化的图像能让阅读变得更有互动性和参与感,却也很容易让人分心。很多学生表示,比起阅读纸质的材料,他们在线上阅读时,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可能会一心多用,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并且会更粗心。
⑦我们已经从线形的阅读模式转换成了跳跃式和环形的模式。我们不再一行一页地阅读,而是不断地从一个区域跳跃到另一个区域、从一个图像到另一个图像。现如今阅读更像是一系列的圆环,向着不同方向交错穿行。
⑧查找信息时我们会通过快速的浏览来定位关键字,这样快速的信息获取方式会逐渐消除“慢速”的阅读模式,但我们恰恰需要这样的慢速阅读来达到对文本的思考和理解。
⑨玛丽安·沃夫是美国塔夫斯大学阅读与语言中心主任,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她深入研究了数字媒体对我们的大脑产生的影响:“有多少语法已经丢失了?什么是语法呢?语法不就是我们复杂思想的一种体现吗?”她又称,“我很担忧我们是否会失去对一些复杂句式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我们会变成微博大脑吗?”
⑩太多的线上阅读会导致我们的集中力下降,更难以理解一些冗长的句子和段落,在阅读时也只是一味地浏览而非理解其含义。虽然我们生活在现代世界,每天都需要浏览大量错综复杂的电子化信息,但我们必须保有去感受、理解以及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了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我们需要有一个双语大脑,让我们可以同时有“快速”和“慢速”、“环形”和“线形”阅读的能力。
(选自“澎湃新闻”2020年9月26日)
3.第⑤段“双语大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达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我们通过快速滚动来查找信息,再去阅读印刷材料时就有些难以适应了。
B.网页上大量的视觉冲击对于人们阅读文本有利有弊。
C.为了达到对文本有较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我们需要慢速阅读。
D.我们既要浏览电子化信息,也要能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
5.根据文义,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A.写作也许会削弱人类的记忆能力,柏拉图的这一担忧成为了现实。
B.通过快速的浏览来定位关键字的阅读方式属于环形阅读模式。
C.人们的集中力、理解力下降的原因是每天都要浏览大量的信息。
D.“慢速阅读”并不局限于纸质书,电子书也适用。
6.请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7.小浦同学打算在阅读交流会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并制作演示文稿。请根据文意写出文字大纲。
《手机看得津津有味的文章,变纸质版就看不进去了》
理论:人类的大脑一直在适应通过阅读来处理信息的模式,书面语言的出现、互联网时代、线上信息的出现,都改变着我们的大脑功能。
现象:新型阅读方式正在不断地挑战几千年来形成的负责深度阅读的回路。
本质:
弊端:
结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百合花
茹志鹃
①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在新媳妇家借棉被时不小心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②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打水,烧锅,作些零碎活。那位把唯一的嫁妆——百合花棉被借给我们的新媳妇也来了,她还是那样,笑眯眯的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的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后来她到底问我说:“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告诉她同志弟不是这里的,他现在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又抿了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的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③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④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⑤乡干部又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
⑥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通讯员,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他现在大概正趴在工事里,也许在团指挥所,或者是在那些弯弯曲曲的交通沟里走着哩!……
⑦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⑧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
⑨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布还挂在那里。
⑩“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⑪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⑫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⑬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⑭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⑮“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有删改)
8.赏析第③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9.选文中“破洞”的细节描写出现多次,分析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10.分析叙述视角“我”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
11.小浦同学准备在“一日读书”的活动中向全校学生推荐优秀革命作品《百合花》,请你替他拟一份推荐词,至少从两个方面陈述你推荐该小说的理由。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杨慎:明中叶文学家,因“大礼议”受廷杖,剥夺官爵,谪戍于云南永昌卫,年七十二,死于贬所。
12.“临江仙”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词的前两句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B.“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以“青山”象征永恒,“夕阳”象征变化,在历史沧桑风云变幻下,词人用自然界的这样一幅画面传达出生命易逝的感慨和历尽荣辱的悲哀。
C.“白发渔樵”是乡野农夫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晚年生活的落魄,而“一壶浊酒”以“秋月”、“春风”为背景,则显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怀和朋友之间的志趣相投。
D.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者感受到苍凉悲壮的同时,也能在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中品悟到词中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14.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
韩愈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②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③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 圣人无常师( )
16.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一样的是( )
例:登高而招
A.用心一也 B.积善成德
C.而耻学于师 D.故木受绳则直
17.下列句子与例句特殊句式一样的是( )
例:青,取之于蓝
A.句读之不知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蚓无爪牙之利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9.比较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的区别,并分析其效果。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钱伯庸文序
[明]曹学佺
①今之作文者,如人相见,作揖曲躬之际,阔别致谢,寒温都尽。及其执茶对坐,别无可说,不过再理前词,往往重复。又如俗人唱曲,以一句为数句,以一字为数字,不死不活,希图延场;及其,当唱之处,则又草草读过而已。噫!此所谓“时套”也。今之作揖不如是,则人必怪之;唱曲不如是,则无人击节赏音。作文之趋于时尚,亦如是矣。其病在于无师友传授,而少浸润之义理,徒逞其私臆,求作新奇,不知反落套矣。
②钱生伯庸,其家师于岳水部之初。其至金陵,以之初书谒见于予。予观其人,不为时俗所染,岂非欲随地求师而汲汲①于义理②者?予愧浅率,不足以答伯庸。伯庸归,试以其文质之尔③师之初。之初之作人,无时套者也,其论文亦如之。
(选自《石仓诗文集》)
[注]①汲汲:急于得到的意思。②义理:文章的思想内容。③尔:其。
20.对“作文之趋于时尚,亦如是矣”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作文的风格走向时髦,也是因为人们相见或听曲时的行为方式引起的。
B.写作文的人追求时髦,也是因为受到社会上待人接物风气的不良影响。
C.写作文讲究虚浮时髦,也是由于人们肤浅不正确的评价所逐步导致的。
D.作文的风格虚浮时髦,也是由于人们只重形式不讲内在主题淡漠所致。
21.从文中看,造成文章落入“时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2.根据文章,指出曹学佺对钱伯庸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六、作文
23.完成作文。
在你的生命中,或许和“香雪”一样有一个“铅笔盒”,它让你梦寐以求、辗转反侧;或许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她)让你肃然起敬……
请以《那个/只/件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叙该事物对你成长的意义,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俟我于城隅 诗经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以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庸、俟、隅、携、峥、嵘、稠。
2.(1)B
(2)C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无边的空间,无尽的时间,深远的宇宙,难以洞观。充分展示了秋日萧瑟,悲从中来的观感。“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B.此句出自《滕王阁序》,诗人运用四个景象“落霞、孤鹜、秋水与长天”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这两句诗,在全篇中可以算是对景色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与赞叹之情。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中“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D.“孤村落日残霞,轻烟寒树老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
只有B项的意境不是萧瑟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这几句说的都是关于“传统”的话题,首先是“传统”没有消失,才能从中“提炼”,然后大家能够有意识地去“保留”,最后是“发扬”和“继承”。由此按照逻辑关系排序为③①④②。
故选C。
3.同时具备负责快速浏览和负责深度阅读的神经回路的大脑。 4.A 5.D 6.①内容上:引用玛丽安·沃夫研究数字媒体对人类大脑产生影响所提出的问题,连续的发问既表达了科学家对大脑“去复杂化”的关切,也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此问题的成因的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7. 阅读模式的改变:已经从线形的阅读模式转换成了跳跃式和环形的模式. 快速浏览获取信息的方式会使人分心、粗心,逐渐消除“慢速”的阅读模式,失去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需要一个“双语”大脑,让我们可以同时拥有“快速”和“慢速”、“环形”和“线形”的阅读能力。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对人类阅读习惯和大脑功能的影响。作者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的线性阅读转变为快速浏览和跳跃式阅读。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深度阅读能力的下降,影响对复杂文本的理解和欣赏。文章呼吁人们培养“双语大脑”,即同时具备快速和慢速阅读的能力,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同时保留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原文“电子化世界中存在着两种阅读方式,你既可以快速地查找相关信息,也可以慢速地和那些复杂的文字来一场情感交流。但如果你有一个‘双语大脑……’,你就可以轻松地掌握以上两种方式”可知,“双语大脑”指的是两种阅读方式的大脑。
结合文章“人类好像正因为线上信息的出现而开始发展出一种新大脑,其中形成了一些负责快速浏览的新神经回路。这种新型阅读方式正在不断地挑战几千年来形成的负责深度阅读的回路”可知,这两种阅读方式的大脑是“负责快速浏览”和“负责深度阅读”的神经回路的大脑。
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我们通过快速滚动来查找信息”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当我们养成了这样‘越来越快’的习惯,再去阅读印刷材料时就有些难以适应了”,是“越来越快”的习惯,不是“快速滚动”的方式,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柏拉图的这一担忧成为了现实”错误。由原文“柏拉图曾担心写作也许会削弱人类的记忆能力。他的担心很有可能是对的”可知,原文说的是担心“很有可能”是对的,而不是“成为了现实”。
B.“通过快速的浏览来定位关键字的阅读方式属于环形阅读模式”错误。由原文“我们不再一行一页地阅读,而是不断地从一个区域跳跃到另一个区域、从一个图像到另一个图像。现如今阅读更像是一系列的圆环,向着不同方向交错穿行”可知,环形阅读模式是“不断地从一个区域跳跃到另一个区域、从一个图像到另一个图像”;由原文“查找信息时我们会通过快速的浏览来定位关键字,这样快速的信息获取方式会逐渐消除‘慢速’的阅读模式,但我们恰恰需要这样的慢速阅读来达到对文本的思考和理解”可知,通过快速的浏览来定位关键字的阅读方式是“快速阅读”,不属于“环形阅读模式”。
C.“人们的集中力、理解力下降的原因是每天都要浏览大量的信息”错误。由原文“太多的线上阅读会导致我们的集中力下降,更难以理解一些冗长的句子和段落,在阅读时也只是一味地浏览而非理解其含义”可知,人们的集中力、理解力下降的原因是“太多的线上阅读”,而不是“每天都要浏览大量的信息”。
8.交代总攻前的环境,满月是月亮最亮最圆的时候,凸显了部队进攻的困难,为下文写战斗的激烈和通讯员的牺牲做铺垫。 9.破洞分别出现在第1、9、12或13段,第一处体现出“我”的懊悔与对通讯员关心,第二处说明通讯员还没来得及补就牺牲了,体现出通讯员的投身革命、不顾自我、大公无私及牺牲精神,第三处“我”正在给他补衣服,体现出“我”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有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与愧疚,更包含对烈士的敬佩与痛心。 10.“我”是故事的旁观者、见证者,通过“我”能更好地推动故事发展,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通过“我”的仔细观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新媳妇与通讯员的形象跃然纸上;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小说的纯洁的主题与高尚的军民情感。 11.示例:《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小通讯员和文工团女战士“我”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作者的构思巧妙,她以那条洒满百合花的被子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美好的心灵,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此外,典型的细节描写让这部作品充满了生活的真实之美,野菊花、破洞、馒头,让我们感受到了通讯员的人性之美,也歌颂了以新媳妇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与战士们之间的人情美。
【导语】《百合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刻画,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光辉与纯洁的情感。文章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氛围,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细节描写如“破洞”反复出现,象征着牺牲与奉献,深化了人物形象。叙述视角“我”的多次出现,使读者更易感受到故事的真实与情感的深度。作品通过新媳妇与通讯员的互动,表现出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交代了总攻前的环境,满月是月亮最亮最圆的时候。结合“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可知,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此处环境描写凸显了部队进攻的困难,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在小说《百合花》中,“破洞”这一细节的多次出现,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首先,在第1段中,“破洞”体现了“我”的懊悔与对通讯员的关心。当“我”看到通讯员肩上的破洞时,感到后悔没有及时为他缝补,这一细节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关心和内疚之情,反映出“我”对战友的深厚情谊。
其次,在第9段中,“破洞”再次出现,说明通讯员在战斗中牺牲前都没有时间去修补衣服。这一细节突显了通讯员的投身革命、不顾自我、大公无私及牺牲精神。他为了保护战友,毫不犹豫地扑向手榴弹,体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战友的深厚情谊。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最后,在第12或13段中,“我”正在为通讯员缝补衣服上的破洞,这一细节表现了“我”复杂的情感。此时,“我”不仅是为了弥补之前的过失,更是对通讯员的牺牲感到深深的敬佩和痛心。通过缝补破洞的动作,“我”试图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人称在文中作用的能力。
在小说《百合花》中,首先,“我”作为故事的旁观者和见证者,起到了关键的叙述作用。“我”的存在推动了故事的发展。通过“我”的视角,读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故事的背景、情节的进展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这种叙述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感受到战争年代的艰辛与人性的光辉。
其次,“我”的仔细观察和细腻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我”的眼睛,读者可以看到新媳妇的善良、纯洁和对革命战士的深厚情感,以及小通讯员的勇敢、无私和牺牲精神。这些人物形象通过“我”的叙述变得生动而立体,使得新媳妇与通讯员的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的叙述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小说的主题,即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军民情感。在“我”的视角下,百合花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纯洁与美好的象征,贯穿了整个故事。通过“我”的情感体验,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年代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艰苦环境中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1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推荐词的能力。
推荐词从两个方面对《百合花》进行了分析。首先,小说的构思巧妙,以百合花被子为线索,象征人物心灵的纯洁,构成了完整的艺术整体。其次,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之美,细节如野菊花、破洞、馒头等,突出了人物的人性之美和人情美。推荐词要考虑到全校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接受能力,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强调小说的教育意义和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呼吁读者去阅读这本书。
示例:《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小通讯员和文工团女战士“我”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作者的构思巧妙,她以那条洒满百合花的被子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美好的心灵,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此外,典型的细节描写让这部作品充满了生活的真实之美,野菊花、破洞、馒头,让我们感受到了通讯员的人性之美,也歌颂了以新媳妇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与战士们之间的人情美。
12.词牌名 13.C 14.同:都有看淡荣辱、旷达超脱之感。
异:苏词在旷达中有年华已逝、功名无成的无奈与不甘,而杨词则是通过“喜相逢”中的“喜”字,在旷达中表现了看透世事的明达与清静无为的追求。
【导语】杨慎的《临江仙》通过长江东逝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成败的感慨。诗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象征永恒与变化,展现了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后半部分以“白发渔樵”表现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全词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深长。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
在这首《临江仙》中,“临江仙”规定了这首词的格律形式,包括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方面的要求。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乡野农夫的形象”错,“白发渔樵”指超脱尘世的隐者形象。他们超脱于世事之外,在江渚之上看惯了秋月春风的更迭交替,体现出一种历经世事之后的旷达。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
杨慎词的结尾“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表明过往的一切事情,无论是英雄的事迹还是历史的纷争,都只是人们谈笑的素材。苏轼词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也体现出他把人生看作一场梦,将酒洒在江中,向江月寄托自己的情感,同样有一种超脱于尘世纷争,看淡荣辱得失的旷达情怀。
不同点: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的形象英俊潇洒、战功赫赫,与自己“早生华发”形成鲜明对比。苏轼此时已过中年,却功业未就,仕途坎坷。在这种对比下,他在旷达之中透露出年华已逝、功名无成的无奈与不甘。
杨慎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塑造了白发渔樵的形象,他们在江边过着宁静的生活,看惯了四季的更迭。这里的“喜”字很关键,体现出一种对这种宁静、超脱生活的满足。
15. “智”,见识 固定的 16.B 17.C 18.如今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9.①《劝学》多使用比喻论证,将道理变得形象易懂,从而更好地鼓励人们学习;
②《师说》多选用“人”进行对比论证,通过三组对比直指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现象,体现出批判性。
【导语】《劝学》通过比喻和对比,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持之以恒的价值。荀子以自然现象和事物变化为例,说明学习能使人超越自身局限,达到更高境界。《师说》则通过历史人物和现实现象,论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社会上耻于从师的风气。韩愈强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不拘于师生身份,重在求知。两篇文章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自我修炼,后者重在师承关系。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1)句意: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并且行为不会有过错了。
(2)句意: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高”,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句意:登上高处招手。
A.“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句意:因为心思专一。
B.“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句意:积累善行从而养成高尚的品德。
C.“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句意: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D.“直”,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直。句意: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变直。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句意:不知句子停顿。
B.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师不必于弟子贤”。句意:老师不一定超过弟子。
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众人”,一般人;“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低于;“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色的能力。
①《劝学》中,荀子通过比喻论证,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可以超越本源的道理。将道理变得形象易懂,从而更好地鼓励人们学习。
②《师说》中,韩愈通过对比论证,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通过三组对比。分析不同人对待学习的态度,直指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现象,体现出批判性。
参考译文:
劝学
①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②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所以使它成为这样的。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并且行为不会有过错了。
③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脚步并不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③堆积土石变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水流汇积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诞生了;积累善行从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实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聚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之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后放弃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若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与两个蟹钳,但是若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就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师说
①……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②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③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20.C 21.没有师友传授,在道义理学上缺少熏陶,只是卖弄个人想象,谋求新奇 22.曹学佺对钱伯庸非常欣赏、赞赏;
原因:①不被世俗所影响;
②拜师学习,虚心请教;
③学习文章的写作,讲究内容思想(求深度)。
【导语】《钱伯庸文序》由明代文人曹学佺撰写,文章批评了当时文风的流俗现象,指出许多人在写作中追求时尚和形式上的浮华,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真诚的表达。曹学佺通过对比,赞扬了钱伯庸不为时俗所染,强调了师友传授和义理浸润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对钱伯庸的肯定,表达了对追求真理和深度的写作态度的推崇,反映了作者对文风革新的期望和对年轻才俊的鼓励。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重要句子意思的能力。
上文先以人相见作揖曲躬、俗人唱曲的不良现象作类比,指出这些行为是为了迎合他人评价而变得虚浮,所以“作文”在此处也应该理解为一种写作的行为,“时尚”不能简单理解成一种时髦,因为文中的“时套”是空洞虚浮的,此处的“时尚”含贬义,故排除AB。
根据语境“今之作揖不如是,则人必怪之;唱曲不如是,则无人击节赏音”可知,“作揖”“唱曲”追求虚浮时髦,主要是为了迎合人们的评价,作文趋于时尚也是这样,不是因为“只重形式不讲内在主题”,排除D。
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文中“其病在于无师友传授,而少浸润之义理,徒逞其私臆,求作新奇,不知反落套矣”,可知其原因是:没有师友传授,在道义理学上缺少熏陶,只是卖弄个人想象,谋求新奇。
2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曹学佺对钱伯庸的态度是非常欣赏、赞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不被世俗影响。文中提到“予观其人,不为时俗所染”,在当时作文落入“时套”的大环境下,钱伯庸能够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这一点难能可贵,显示出他有独立的思想和品格。
②拜师学习虚心请教。“其家师于岳水部之初。其至金陵,以之初书谒见于予”以及“伯庸归,试以其文质之尔师之初”,表明钱伯庸积极寻找良师,虚心向老师求教,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认真态度,让曹学佺感到欣赏。
③追求文章内容思想。“岂非欲随地求师而汲汲于义理者”,说明钱伯庸热衷于追求文章的思想内容,不满足于表面的形式和时髦,而是注重文章的内在价值,这与曹学佺所推崇的写作理念相契合,所以曹学佺对他赞赏有加。
参考译文:
①现在写文章的人,如同与人相见,作揖鞠躬的时候,恭敬地答谢,嘘寒问暖都做到了。等到拿着茶相对而坐时,没有别的可说,不过是再次重复前面的话,往往重复。又像俗人唱曲,把一句变成几句,把一个字变成几个字,不死不活,希望拖延时间;等到应当唱的地方,却又草草读过而已。唉!这就是所谓的“时套”。现在作揖如果不这样,那么人们一定会觉得奇怪;唱曲如果不这样,那么就没有人击节赞赏。写文章趋向于时尚,也是这样。它的弊病在于没有师友传授,在道义理学上缺少熏陶,只是肆意发挥个人的臆想,追求新奇,却不知反而落入俗套了。
②钱生伯庸,他的家以岳水部之初为师。他到金陵,拿着之初的信拜见我。我看这个人,不被当时的世俗所沾染,难道不是想随处寻找老师而急切地追求道义理学的人吗?我惭愧自己浅薄轻率,不足以回答伯庸。伯庸回去后,试着把他的文章拿去请教他的老师之初。之初做人,没有时套,他评论文章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