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ART | 拿起画笔就养不了你,新都一章
文摘
2023-09-13 22:18
四川
“YOUNG ART”是红印艺术中心推出的青年艺术家专栏。聚焦以当代艺术为创作方向的青年艺术家,通过访谈、视频记录、展览、活动和交流,及跨界艺术衍生品开发等合作形式,让更多优秀的年轻艺术家被关注和了解,让当代艺术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走进平凡人的生活。已立秋,深夜散步离开崇义村时,留意到水泥路边田坎旁的一石缸荷花,浮萍之上,六七根荷茎撑开莲叶,高低间,纤细又宁然伫立。与半下午,在已垂穗的稻田旁下车,闻到的稻叶清香,都提示着季节时令。崇义村位于成都市新都区,这里离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新都校区,以下简称川音美)骑电瓶车只需10分钟。这里自发生成了一个艺术家工作室群落,艺术家毛林林介绍,2012年川音美的一个学生来这里写生,2015年来此租住工作室。到如今已是第六批艺术家入住。艾几ART公众号去年相关文章的统计是有30位艺术家,在此租用工作室。随着,川音美不断从新都校区迁往资阳市临空校区,几年后,崇义村艺术家工作室群落,不知是否还能维持一定数量的艺术家工作室。加上中环,崇义村实际位于成都市圆心的五环外,在成绵乐客专、京昆高速东侧,与起于岷江终于沱江的毗河所形成的夹角内。和成都平原广袤的成都市辖区内,众多还未城市化的农村区域相同,它们是村的生活生产形态,又可即刻看到城市天际线,抵达某一处城市街道。艺术家杨惠瑗&胡翔的工作室和艺术家毛林林&张淳波的工作室,就在崇义村。两个工作室都是三层的可单独进出的小楼,他们是两对95后情侣艺术家,工作起居都在二楼,每个艺术家都有单独工作(画画)的区域。与高度城市化的大多数北京艺术区聚落不同,比如草场地艺术村与此前的黑桥艺术区,几乎所有地面上都是房子,是典型的城中村的经济社会形态。而崇义村,本质上到目前还是一个农村,田地里有当季的农作物或是大棚里种植的经济作物。农民闲置屋舍的租住性价比,远高于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在这里还可身处乡村情境中,同时取用城市的便利。杨惠瑗&胡翔的工作室和毛林林&张淳波的工作室之间,需穿越田野和村舍小道。在玉米地和菜地间的田埂上穿行时,不时见到树有松柏在侧的村民先人的土坟。在盛夏,这里的虫鸣鸟叫,来得比市区更为盛大。广东籍艺术家毛林林说,成都还是养人的。《伫 No.3》纸本⽔彩 36×25cm 2023红印艺术中心进行中的展览“留-改-拆之更新℃:城市里的空间与艺术(城市温度系列一)”(展期至9月2日),胡翔、毛林林、杨惠瑗和张淳波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共同构成一个展览单元(一个作品),题为“留、改、拆(驻地创作)”。策展人黄静岚将之作为“再现的空间”的一部分,再现四位艺术家的工作室创作现场。题目中的“驻地创作”,还可理解为,艺术家工作室与一个城市的关联度与层次。相比于艺术生态系统内的,艺术家驻留项目,一个艺术家工作室落地于城市的某处,是相对长期的驻地。艺术家长期居留于一个城市,她/他与城市的互动关联与层次是怎样的?作为有一定且不同创造禀赋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市民,必然会参与到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塑造进程中的不同方面。▲留、改、拆(驻地创作)@红印艺术中心气候变暖后的又一个酷热与多灾的盛夏,7月2日与8月9日,我先后两次前往杨惠瑗&胡翔的工作室和毛林林&张淳波的工作室,在与艺术家面谈外,感受着艺术在他们的工作室中发生与生长的状态,也感受着在地与周遭的情景,如何影响着艺术家。困惑着一些本源性的问题,艺术何为?创作何为?这期间,我游走于成都的艺术现场——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天府艺术公园的成都双年展、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开馆的系列常设展、四川博物院的莲荷意象特展和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展,并不间断阅读着融会中西方哲学(思想)资源的哲学家赵汀阳的若干长文章,以及听大量的音乐,在城市里不断地散步。《新都一章》
今天的雨,先后撒在
成都不同地方
在到新都,从新都回西门
以及其它时段。
成都的雨,“都是个下个的”
各自下各自
今天很闷。
谷羽工作室及另一个
工作室的顶楼
都闷和热,七月二号下午及晚
但,它们的窗外
植物群落的内部
丰富,外部样貌因而也
跟着。
自发生长的建筑空间
具某种生态性,或说构成的
有机
才有,两个工作室之间,在傍晚雨后那条路
成为一条街
有多样性的聚集,只不过
它不在城。是村里
一条路
下午三点至深夜,天光与天色
变换,不断的
主要在深色那个区域
由地面的万物与人造
映出,弹出,说出,活出
绘画是带有创作性的游戏,它是创作者作为个体生命,与多样系统/面向的互动生成。在日常生活中展开,处于一个城市中,在或近或远的庞杂网络中,找寻自己具有生长性、持续性的创作位置,方能安身立命。它要结晶出的,是作品更是生命的质地,在复杂之后它应是透明的,松动出透气和可能。绘画是小于创作的概念范围的,绘画的外围还有更为广阔的创作性的存在来支撑绘画,并让绘画不断超越自身。让绘画的位置,处于更广阔的世界和时空进程中,是绘画的可能性。不要忘了附近,附近最有底蕴的丰富度与鲜活度。除非,那个远方,被化为我用。绘画是一种(或一系列)工作方法,美学是小于哲学的。绘画可以是在理性上建构起的感知方式,也可以是感知方式后的理性建构。杨惠瑗和胡翔偏前者,毛林林和张淳波偏后者。两对情侣画家,在日常的合作协同之外,在创作上也显现出“夫妻相”,最直接的是合作完成一幅画,比如,毛林林和张淳波合作的作品《熊和熊》。他们四位,分别出生于1995-1998四个年份,年轻,但他们已意识到过往节点作品的重要,对过往作品反思的同时,还试着往纵深推进。“创作是教不了的”,与四位艺术家的聊天中,这句话高频出现,他们对此的认同,也得益于他们在川音美的老师,所能给予的教与不教。艺术家与艺术家的路,是千条万条,而不是一条。▲张淳波《一张虎皮》布面油画 80x100cm 2022▲张淳波《五指山》布面丙烯 50x75cm 2021▲张淳波《PRINCESS》木板油画 23x30cm 2022▲张淳波《鸭子的呈现方式》纸本油画 20x30cm 2020张淳波比较强调创作的直觉,并看重天赋,对好艺术有进步的企图心。在西画系统的择取中,他让自己的绘画进入德国表现主义、潮流艺术、以及更为久远的古典艺术传统,但这些养成,在他看来还远远没有切近自己想要的艺术语言的建立。他在寻求突破,“举个例,我现在在想将米奇和牙刷放在一起。”看似是随机的挑选,但他其实没有选将米奇和啤酒瓶放在一起,在直觉上。也就是说,是在个人的艺术语言系统里,做趋近精准的抉择。这种思维方法,类似川籍作曲家何训田的RD作曲法,RD是任意与对应的拼音首字母缩写。他解决的不是画什么图像,而是激发自己,不被图像的浅层表意所限,进入图像的深层,再而找到自己的语言。在张淳波看来,毛林林是一个天赋型选手。天赋,如果没有后期自觉的话,往往意味着“偏科”。比如,对于文字阅读她似乎有一种拒斥。继而,她的思维方式可能是更侧重于视觉。在他们工作室,她对一只叫Thomas的猫,不时做着仔细的观察。比如,这会儿Thomas表现出了妩媚,那一刻我也注意到了。在不知画什么的时候,她工作区域或日常生活中的就近之物,都进入了她的画面,比如新都街道里的街灯,工作室窗外对面养鸽人家的鸽子,自己的玩偶,等等。在她创作的图像里,往往比较概括,摒除闲话碎语。而意味,却在笔触、轮廓、色彩与空间构成的经营中,提亮地浮现出来。她简历中,我看到她获过摄影奖,我想她的照片,应该也是类似的。即使,她的部分有立体主义方式的作品,也是一种照相的“特写”,远景与中景,都会趋近于近景中。这种空间的压缩与层叠,有汉代画像砖之感。▲毛林林《黑豹》布面油画 160x190cm 2021▲毛林林《棉花怪》130x100cm布面油画 2022▲毛林林《烟灰缸》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22胡翔从油画系本科,转向水性综合材料研究生在读。关注的创作主题方向,也在研究生阶段逐步确立,那即是在从微观世界到宇宙太空尺度的宏观世界间,寻找并转化出适应水性材料的抽象的物象世界。具体是,通过物象的拆解,借由水性色彩的相互侵袭,边界的模糊,产生“混沌-清晰”的意味。杨惠瑗油画研究生阶段的绘画,一部分也进入抽象。在胡翔看来,杨惠瑗比他还要理性。在直线的空间切分中,借由色彩构成来营造空间,同时艺术家个人的色谱体系,在绘画过程中自然地清晰出来。从色彩感觉中,能看出延续着她过往系列中对“女性”这一主题的思考和感受。而其“囡囡”系列里的混沌模糊的感觉,可能是艺术家另外可持续探索的一个方向。“我想,你应是我灵魂抽象的那一部分,在我从漫长的混沌中苏醒的时候。”这小节来自胡翔诗集中的“无题”一诗。句中的“你”,作为对象,既是对方,又与“我”互为表里,创作亦如是。年轻真好,只要实现张淳波放在工作室的灯箱作品“拿起画笔就养不了你”的反转,即可!▲毛林林&张淳波《熊和熊》布面油画 220x200cm 2022 1995年生于四川。2015-2019年,就读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21年至今,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水性综合材料实验方向硕士研究生在读,师从章肇方。1997年生于广东。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2016级油画系本科。现生活工作于成都。1996年生于四川。2019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21年至今,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油画方向研究生在读,师从李昌龙教授。1998年生于四川。2020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成都。四川人。写作者、编辑、策展人,“创作人theCreator”和“自然乡土 totheNature”主编。现生活工作于成都。
红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价值挖掘,传播价值塑造。红印文化融合了不同领域的高端创意人才,形成多元化、拥有跨界思维、视野开拓的创作团队,为客户提供包含IP打造、新媒体传播、艺术策划、线下展示、产品设计、公共分享、活动策划等一系列文化服务解决方案。红印艺术中心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展示,结合极具创意的建筑与艺术内容跨界,同时通过自身当代艺术收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国际眼光推介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未来,我们也将融入社区,为大众提供儿童艺术培训、丰富的艺术衍生产品和更加开放融合的艺术发展生态和生活美学。